《教育資訊科技與初中語文課程整合研究》結題報告

2021-07-03 19:23:53 字數 4755 閱讀 3936

平定縣陽勝中學語文研究課題組

一、課題的提出

隨著資訊化浪潮的迅猛推進,資訊正以前所未有的能量改變我們的生活。作為社會人的教師和學生也不可避免的受其影響,悄悄產生了改變。受新理論、新思想的影響,獲取、分析、處理、應用資訊的能力,已成為對人才的基本要求。

我國教育長期以來受傳統教育思想與教育模式的束縛,在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發展、個性化發展、創造能力等方面已顯現出了嚴重的不足。隨著資訊科技時代的到來,素質教育的目標要求培養新一代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合格人才。資訊科技的應用能進一步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意識。

資訊科技的運用,將會改變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內容等因素之間的關係,學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教師也不再是知識傳播的唯一資訊源,給課堂教學改革提出了新的課題,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亟待以一種新的課堂學習模式取代傳統的舊模式,以利於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因此,在這個背景下,本課題組順應時代要求,提出了「資訊科技與語文課程整合研究」課題,試圖通過對該課題的實踐,**出資訊科技與語文課程整合過程中的優勢、以及可能出現的問題,優化整合效果的手段,從而能更好地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二、理論依據

(一)、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1、新的課程改革理論:新課程的培養目標中要求:要使學生「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科學和人文素養以及環境意識;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為實現上述目標,課程實施過程中要「大力推進資訊科技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資訊科技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資訊科技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

2、現代教與學理論:有效整合的模式與方法研究是對教學實踐的研究,必須在現代教與學理論的指導下才能確保研究的方向性和準確性,如:人本主義教學理論、多元智力理論、建構主義教學理論、最臨近發展區理論、終身學習理論、發展性教學理論、情商理論、合作教學理論、創新教學理論等現代教與學理論都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闡析了教學過程的本質和規律,認真學習和領會這些理論的要義和內涵,能夠為我們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指導。

(二)、課題研究的實踐依據

學校青年教師居多,他們頭腦靈活,反應敏捷,易於接受新知識,勇於挑戰新事物。學校領導班子結合力強,這些都為課題研究的順利進行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環境。近年來,我校在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方面,提出了以科研興校的辦學思想,並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績和豐碩的成果。

學校特別重視資訊科技教育,設立了專門的組織管理和科研機構,購置了能滿足實驗教學,資訊科技教學的計算機近50多台,覆蓋全校的校園網為實驗課題的深入開展提供了堅實的物質保證。在所有的教學實踐中,教師積累了大量學科與資訊科技整合的寶貴經驗,造就了一支教學經驗豐富、科研能力強、熱衷於教育改革實驗的教師隊伍。

三、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及價值

1、課題研究的目的:

(1)迅速高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本課題研究依託資訊科技環境,引進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以及當代先進的教育教學思想,探索運用資訊科技構建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實現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雙向交流,通過把資訊科技融入語文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學生收集、分析、綜合資訊的能力,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使學生迅速高效地提高語文素養。

(2)迅速提高語文教師素質和科研水平

利用資訊科技學習語文是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語文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加強教育理論的學習與研究,進一步提高認識,更新觀念,樹立正確的教師觀、學生觀和質量觀,盡快實現教育觀念和教學角色的轉變。在語文教學中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探索出一條運用資訊科技構建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創新模式,促進學習方式與教育方式的變革,為學生生動、活潑、自主學習創造新的空間與條件。

2、課題研究的意義:

(1)理論意義:

1、是完全符合了當前基礎教育的精神,把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提高到優化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重要地位加以重視。

2、是對「綜合性課程」的開設和「研究性學習」的開展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現代教育技術下的學習非常講究自主發現、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學生在斑斕多姿的現代教育技術環境學習中求知慾望被激發到最高境

3、是本課題成果具有廣闊的運用前景。在網路技術日趨成熟的知識經濟時代,技術學習越來越多地影響著知識學習。本課題的研究成果必然會傳統語文學習進行一次革新,還會對其他學科的知識實施網上組織管理機制提供有實踐意義的運作原則和方法。

(2)實踐意義:

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創新能力、讓資訊科技為培養符合時代要求的新型人才發揮應有的作用。

②.全面提高教師的語文資訊素養,促進教師教育思想的不斷更新,不斷提高教師個人素質與教學能力。

③.為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科研水平、辦學效益與辦學水平開闢新的途徑,尋求語文教學的新模式。

3、課題研究的理論價值:

(1)以課題研究帶動資訊化建設水平,以資訊科技帶動創新教育教學活動。

①.通過課題的研究與實踐,帶動學校資訊化建設水平的提高。

②.通過課題的研究與實踐,推動資訊科技環境下課程改革的推進。

③.通過課題的研究與實踐,促進學生資訊素養和創新能力的提高。

(2)課題研究所總結出的研究成果,可以豐富優質教育理論,為廣大中小學應用資訊科技實施優質教育提供可供借鑑的經驗,為資訊科技在中小學優質教育實施過程中的應用提供有利的指導。

四、課題的界定:

1、資訊科技

指利用多**、網路等資訊科技作為教育教學的手段,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2、整合

就是運用現代教育理論和顯得科技成果,通過對教與學過程和教與學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評價和管理,以實現教學優化的理論與實踐。

3、新型教學模式

是對教師的教學過程、學生學習過程進行科學總結的方法及表現形式,新型教學模式能使教學構想變成教學過程;新型教學模式具有高度理論概括性和教學實施的可操作性;新型教學模式是教學模式基礎上的典範化追求,它包括的要素有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教學評價和師生關係等方面在原有的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有合理的創新。

4、學習方式

是指學生獲得陳述性知識、程式性知識和策略性知識的基本途徑,本課題研究過程中,學習方式包括有意義的接受式、**式、合作式、自主式等具體

五、研究物件和方法

研究物件:在整合模式研究中,課堂教學結構涉及的各個行為主體都是研究的物件。包括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環境、教學方式和過程等,其中主要是研究教學過程中教師用什麼方式進行主導、學生主體地位如何體現。

研究方法:

本課題的研究主要綜合採用文獻法、調查法、檢測法和經驗總結法。在現代教育技術運用過程中,善於抓典型、樹榜樣,以點帶面。堅持邊學習、邊實踐、邊研究、邊交流,不斷及時總結經驗,經過再研究上公升到理性的認識。

1、文獻法。通過專題輔導、培訓學習、參觀訪問等途徑,學習現代教育技術、創新理論方面的**、經驗總結等,借鑑前人研究成果以指導課題研究,夯實課題研究成員的理論基礎。

2、調查法。通過調查輔導組語文課堂教學的現狀,找出課堂教學中不利於學生自主**、主動發展的癥結所在,找準實驗的最佳切入口和有效途徑。

3、檢測法。通過前期檢測,了解實驗前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技能和非智力因素等發展狀況,通過實驗,掌握最有說服力的資料,以證實實驗的效果。

4、經驗總結法。將課題研究內容、過程加以歸納,進行綜述,撰寫相關的階段性小結,及時肯定實驗成果,修正實驗方案,撰寫有關**

六、研究目標

(一)理論假設

1.學生中心觀: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認為,知識是通過「建構意義」而獲得。

在學習過程中,幫助學生建構意義就是要幫助學生對當前學習內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質、規律以及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絡達到較深刻的理解。這就要求學生不僅要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物件變為資訊加工的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構建者;而教師則要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主動建構意義的引導者、幫助者、促進者。教,更重要的是培養認知主體學會學習、學會創新、學會合作。

2.教學過程互動觀: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沒有交往和互動就不可能發生真正的教學。

3.情境建構觀:建構主義認為,學習總是與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聯絡,在一定的情境下進行學習,可以激發學生的聯想思維,使學習者能利用原有的認知結構中的有關經驗去同化和索引當前學習到的新知識,從而使新舊知識建立起聯絡,並賦予新知識以某種意義。

4.協作學習觀:建構主義專家指出,協作學習環境以及學習者周圍環境的互動作用對於學習內容的理解起著關鍵性的作用。這是建構主義的核心概念之一。

如果在建構主義理論、多元智慧型理論、人本主義理論的指導下,通過我們一系列的研究,即將資訊科技與語文課堂教學科學有機的進行融合,那麼就能變革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充分、合理、有效地發揮資訊科技的功能效益和優勢,優化語文課堂教學,使語文課堂教學煥發出勃勃的生機,使教學工作更上一層樓。

(二)研究目標

1、改變語文教師的工作方式,讓語文老師上課更多的是注重學生的資訊素養和自主**學習,充當學生學習的協助者和合作夥伴。

2、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通過網路教育及時了解國內外新聞,培養學生關心國家、關心社會、關心人類、關心自然的人文精神。同時也為學生創設乙個更好的學習環境。

3、探索如何把資訊科技與語文課堂教學有機地融合,變革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充分、合理、有效地發揮資訊科技的功能效益和優勢,達到優化課堂教學的目的。

4、通過課題研究,培養和造就一支符合知識經濟時代素質要求,具有較強業務能力和熟練掌握資訊科技,並且能把資訊科技與課堂教學進行有機地整合的科研型的語文教師隊伍。

5、通過本課題的研究,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自學能力、創新能力、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等,為學生的終生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七、研究內容

資訊科技與小學語文課程整合的反思

二 運用資訊科技與學科整合,變抽象內容為具體生動的畫面 在小學低年級的教學中,由於受年齡特點 認知特點的限制,抽象思維才開始發展,在課堂上,教師單純依靠語言文本來進行抽象的講解,學生就會感到很難理解課文。這時,就要求教師運用資訊科技手段,把枯燥無味的文字變為生動有趣的畫面 動畫,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

關於資訊科技與小學語文課程整合的思考 1

作者 王志芳 考試週刊 2013年第61期 摘要 隨著現代資訊科技的廣泛運用,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整合深受學校和教師的關注。資訊科技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就是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把資訊科技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支撐,充分利用多 及網路資源共享的優勢,創造和諧 寬鬆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語文教學質...

如何評價初中語文課程

語文課程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核學生學習達到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的促進學生的發展 語文課程標準 實驗稿 這是新課程標準中的評價建設,更是評價初中語文教育教學質量指導性檔案。為了力求客觀,公正準確而有效地評價學生的語文學習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