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學中的課堂評價引發的思考

2021-06-26 22:31:51 字數 1213 閱讀 6344

二、實施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措施和方法

(一)口頭評價

教育藝術不在於傳授知識的過程,而在於喚醒、激勵和鼓舞。在聽課的過程中有這樣乙個片段令我記憶猶新:這是一節三年級的《分數的認識》一課。

在講分數的各部分名稱時,這位教師並沒有膚淺、生硬地去講分數線、分子和分母。而是生動地打個比方:「我們開頭把乙個大大的月餅從中間切開,平均分成兩份,這一刀啊,就代表平均分,用一橫來表示,咱們把它叫做分數線。

分兩份的2寫在下面叫『分母』,這一半月餅是兩份中的乙份,就寫在上面。它和下面的分母關係密切,該起個什麼名字呢?」學生們開始積極地、活潑地給起名。

教師並沒有因為學生們的幼稚而生氣,而是一直鼓勵和讚揚學生的思維活躍。教師在評價中體現了一種對學生的尊重,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

(二)肢體語言評價

肢體語言評價是指教師通過自己的表情、眼神、手勢等體態語言,對學生學習行為和學習結果表達出欣賞、肯定、鼓勵的資訊,從而達到「此處無聲勝有聲」的收穫,實現教學效果。

在一節英語課中,整節課中教師並沒有過多地使用good、very good、great等讚賞性的語言來肯定學生的回答,而是用微笑、肯定的點頭、讚許的目光、豎起大拇指、摸摸學生的頭等方式表示肯定和讚賞;用搖頭或提醒的目光等方式表示對學生某種不當的學習行為、學習效果的否定與制止。整節課學生的目光沒有離開過教師,教師生動的體態激勵著情緒高漲的學生,因此,這節課上的非常成功,從學生們反饋出來的眼神就能看得出,他們很喜歡上這位老師的課,而且學習效果也不錯。

三、作業評價的補充功能

我曾經在自己所任教的班級新試驗開展了一種評價活動——雛鷹爭星。在作業中用一些學生能看得懂的數學符號來評價對學生知識的接受程度以及學習表現給予的一種激勵或者喚醒。符號評價是指教師要用與學生約定的符號對學生的學習行為或學習結果做出肯定或否定的評價。

不過事先跟學生約定好:作業要按照質量、數量以及整潔程度評定每次作業的優良程度,三者都做得非常好的則在作業最後給批「優+」;兩項做的不錯的是「優-」;只有一項做好的就只能得到乙個「良」。那麼,在乙個月中如果能得到8次「優+」的同學則在雛鷹爭星的位址列裡加一顆★,這樣學生們都渴望自己能得到這顆★,所以作業做起來也就比以前更加認真、更加仔細。

每個月的月底綜合一次當月的作業質量給學生的學習成果做出肯定,下個月開始又回到新的起點進行新一輪的挑戰。雖然這樣的評價有些機械,但是我看到的是正面的收效多於反面的作用。當然,這就要求我這個教師要本著公平的原則,不偏不倚如實地評價每位學生作業的質量,從而激勵他們在今後的課堂中能積極地跟著老師的思路走,在作業中能認真仔細地反映學習效果。

由課堂提問引發的思考

作者 朱悅 新課程 中學 2019年第05期 摘要 依據 欣賞的審美過程,包含 想象的審美體驗必須建立在感知的基礎上,即想象力必須與 要素等結合使之達到平衡。任何漫無邊際的想象或是脫離實際 要素的想象都是空洞的。關鍵詞 審美 感知 想象力 情感體驗 在一次市區聽課中,學生聆聽完 沃爾塔瓦河 第二樂章...

數學課堂評價的思考

作者 苑紅靜 文理導航 教師論壇 2012年第12期 今天談起評價已經不是個新鮮的話題,在課程改革的最初,學習有關評價的理論,最初的感覺是過於理論化,難於在教學中真正去實踐它。但課程改革的幾年中,我潛心地去嘗試使用評價,讓它真正成為促進學生的 學 與 教 師的教的機制,我發現評價是完全可以發揮它的作...

教學遊戲活動引發的思考

作者 丁虹 教師 中 2013年第06期 摘要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語言是完成教學任務的主要手段,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會直接影響到教學工作的效果。作為一名數學教師,良好的教學語言表達能力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項基本功,重視自我口頭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非常重要。數學教學語言的科學性 精確性 簡潔性和邏輯性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