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運用學生評價技能

2021-06-17 15:53:19 字數 1475 閱讀 8829

教學評價是教學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乙個組成部分,而對學生的學習評價則是教學評價的重點,形成性評價是一種著眼於促進學生多方面發展,能對學生的學業進步和健全人格形成產生積極作用的評價方式。它能幫助教師了解學生,進而調控自己的教學行為,更能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從而實現學生的自主發展。

學生的發展狀況是評價教學有效性的關鍵指標。學生的素質是有差異的,因而其素質發展也是有差異的。評價的關鍵在於個體的素質能否在原來的基礎上得到盡可能的提高。

素質的評價是很複雜的事情,我們在考察學生的素質發展狀況時,不能採取簡單化的做法。

學生評價是依據學科課程標準制訂的各項目標,對學生的思想品德、學業成績、身心發展、情感態度等綜合素質的發展過程和狀況,進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判斷的一種手段和方式,也是一種教學活動。學生評價是每位教師必備的教學技能之一,合理巧妙的運用學生評價技能有助於教師教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達到教學目標;有助於教師與學生的交流、溝通,促進師生之間的民主、和諧。那麼,教師在運用學生評價技能時,應注意些什麼呢?

一、明確學生評價的目的。學生評價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揮教育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我們樹立以「選擇適合教育學生」觀念,評價是為了更好地「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發展。

我們應走出誤區,堅持以被評價者的發展為目標。評價不要分出三六九等,不以獎勵和懲罰為最終目的。以獎懲為最終目的的評價面向過去,忽視未來,不利於發展;強調選拔,面向少數,忽視全體;依靠外部的力量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易忽視被評價者的內在動力。

二、對學生評價時,內容要全面,而不是唯分數論。 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

三、多種評價方式方法靈活多樣,恰當地運用。在新課程學習評價中,單純的書面測驗和考試已經不能適應科學課程的發展,運用多種評價方法進行教學評價越發顯得重要了。例如:

教師觀察、與學生談話或訪談、問卷調查、學生成長記錄袋、作業法、評定量表、測驗與考試等都是有效的評價方法。

四、評價主體要多元化。教師不能是唯一的評價者,學生也要從「被評價者」變為「評價的參與者」。所以除了教師評價外,還要有學生自我評價、學生互相評價。

五、及時運用即**價。評價貫穿教育活動的始終,無論何時、何地、何事,都應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及時的評價。在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老師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及時地進行評價。

即**價的形式有多種多樣,主要有:體態語言(如微笑、撫摸、擁抱、注視等)、口頭表揚、滿足願望、家校協同。

六、尊重孩子,多採用激勵性評價。很多時候,雖然評價的目的相同,但評價者說話的情感態度不一樣,可能產生兩種不同的結果。下面有兩組評價性用語,如果你是被評價者,你會更接受哪種?

「總是拖班級的後腿!真沒用!真笨!

無藥可救!這個班沒有你該多好!」、「這個集體不能沒有你!

我們的集體因你添彩!你的智慧型使大家受益!你真棒!

」當然,並不是激勵越多越好,恰當地批評可以幫助孩子看到自己的缺點,及時地改正,從而使自己得到更大的發展。

如何有效運用學生評價技能

華鎣市雙河二小杜恒剛 學生評價依據學科課程標準制訂的各項目標,對學生的思想品德 學業成績 身心發展 情感態度等綜合素質的發展過程和狀況,進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判斷的一種手段和方式,也是一種教學活動。學生評價有選拔 標準 性評價 水平性評價 診斷性評價 形成性評價 過程性評價 總結性 終結性 評價,他們...

如何有效運用學生評價技能

小學科學課程標準 裡明確說明 評價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學生學習科學的過程和結果,激勵學生學習和改進教師教學。評價應以課程目標和內容為依據,體現基本理念,全面評價學生在科學知識 科學能力 科學態度等方面的表現。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某一階段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發展和變化。應採用多樣化的評...

運用教學評價引導學生有效學習

學情分析 學情分析是教學設計系統中 影響學習系統最終設計 的重要因素之一。認真研究學生的實際需要 能力水平和認知傾向,為學習設計教學,優化教學過程,可以更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率。教學設計是必要的,在教學過程中我曾認真做過學情分析。在學情分析的過程中,我做了一下三點準備 首先,了解學生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