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明代科舉制度

2021-06-10 08:55:14 字數 2970 閱讀 4579

科舉制度是歷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採用分科取士的方法。科舉制度從隋朝開始實行,到清朝光緒年間舉行最後一場考試為止,經歷了一千三百多年。隋朝廢除九品中正制,採用分科考試方式選拔**。

唐朝進一步完善了科舉制度,武則天時期新增了殿試和武舉。將科舉的科目分為常科和制科兩類。宋代重文輕武,放寬了錄用和作用的範圍,確立了三年一次的**考試制度,即州試,省試和殿試。

明王朝建立,科舉制度進入它的鼎盛時期,明代統治者對科舉高度重視,科舉方式之嚴密也超過了以往歷代。明朝統治者開始重視學校教育,將科舉分為童試,鄉士,會士與殿試。清朝科舉制度逐漸走向衰亡。

朱元璋在爭奪天下時,就已將選拔人才作為第一要務,他說:「為天下者,譬如作大廈,非一木所成,必聚材而後成。天下非一人獨理,必選賢而後治。

故為國得寶,不如薦賢。」有鑑於重開科舉制度不成熟,他認為解決人才匱乏的最有效方法是薦舉人才。朱元璋剛剛號稱吳王之時,就下令各地舉薦賢才。

朱元璋將薦舉人才作為選拔人才的主要方式。並且他對,薦舉有著深刻的認識,他告誡前往各地尋訪的**:察舉人才時要根據人才的外表來判定他的性格和為人,他說:

「明銳者質貨漂輕,敦厚者性或迂緩,辯給者行或不逮,沉默者德或有餘,卿等宜加精薦。」「金石之有聲,擊之而後鳴;舟航之能遠,操之而後動;賢者之有才,用之而後見。然人之才智或有長於彼而短於此者,若困其短而並棄其長,則天下之才難矣。

」必須考察人才的長處,而不能見其短處就,否則就會覺得天下無賢才了。朱元璋採用薦舉制度十多年,選拔了大量的人才,並根據個人的才能委任不同的官職。根據王世貞的《弇山堂別集》職官表所載的洪武年間內閣大臣和六部**中任職情況,將薦舉任職者的比例統計如下:

從表中可以發現,通過舉薦選拔上去的人才佔據了核心部門的半壁江山,不少被舉薦者表現出了較為出色的管理制度。可是由於舉薦沒有可以衡量的客觀標準,極易出現假公濟私的情況,無法保證人才選拔的質量,加上舉薦是過分強調考察士人的德行,所舉薦的人未曾處理過政務就授予官職,不少人根本不具備做官的能力。在今天這個資訊時代,知識決定命運的時代,大多數考生通過高考改變自己的命運,特別是對於來自偏遠山村的孩子。

高考雖然存在種種弊端,但還是一種相對公平的選拔人才的方式。但近些年,國內某些重點高中採取聯名舉薦制向國內重點高校推薦學生。這就給某些有後台的學生提供了捷徑,這對於其他考生就存在不公平了。

這種選拔沒有客觀的標準,帶有主觀色彩,評價可能存在不公正。在心理測量中測驗分為主觀測驗和客觀測驗。作為選拔人才的測試,必須要客觀和主觀測試兼顧。

依照洪武十五年禮部頒行的「科舉成式」,科舉階梯是科舉預備性考試——童試合格以後,依次通過鄉試、會試和殿試**考試,才能達到士人夢寐以求的「金榜題名」的目標。這一程式在此後的五百多年沒發生重大變化,為明清兩代科舉制度奠定了基礎,成為名副其實的「永制」。童試是要經過縣試、府試、歲試和科試四個階段的考試。

通過童試取中秀才是士人邁向慢慢科舉制度的第一步,他們已經跨入了中國紳士社會的門檻,從外表,社會地位上都有了很大的變化。鄉試是科舉生員參加的省級考試。最初,鄉試的考試內容規定為:

「初場試經義二道,《四書》義一道;二場,論一道;三場,策一道。中試後十日,復以騎射書算律五事試之。」其中首場的經義、四書文,都以八股文形式作答,這是決定錄取與否的關鍵,每場考試的時間都是一天,「至晚納卷,未畢者給燭三枝。

」考中舉人可以使自己的社會、經濟地位產生質的飛躍。《儒林外史》中范進中舉後,有好多人前來阿諛奉承,各種送禮的,讓范進喜極而狂,一巴掌才醒過來。可見,中舉是士人人生的一大挫折,由此他們便踏上了榮華富貴之坦途。

殿試是科舉制度的最後乙個環節,由皇帝主持,參加殿試者一般是本屆會試的中試者。殿試僅考實誤策一道,要求對策「惟務直述,限一千字以上」,而不是用八股文,這體現了皇帝希望考察士人們處理政事的能力。

鄉試的考試內容是《詩》、《書》、《禮》、《易》、《春秋》。為了便於閱卷批改,評定試卷,採用八股文的形式作答,對格式,字數,內容有著嚴格的控制,形成一種標準表的考試文體。這就使得科舉考試變得很死板硬套,只追求形式而忽視了內容,也讓讀書人開始去死讀書,而不去思考問題,更不會去解決問題。

缺乏創新,讓文字變得刻板,沒有新意。使得八股文從命題到答卷都走向作文的死胡同。科舉制度是替國家選拔**的,選拔就要有一定的客觀標準,要根據**應具備的知識和能力去考察那些士人,僅僅只靠一篇文章就去判定乙個人的知識和能力是遠遠不夠的,它需要全方位的考察。

當今社會的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在篩選應聘者時會從他們的知識情況,能力情況,個性和動力因素四個方面去考察。有些時候個性和動力因素比知識和能力更要,知識可以再學,能力可以再去培養,但是個性是很難改變的,必須要考察這個職位所需要的個性品質應聘者身上是否有,或者說應聘者的某些性格是否適合從事這一方面的工作。動力因素也是很重要的,老闆都想要踏踏實實的員工,能盡心盡力為企業服務的員工。

同樣科舉考試也要考慮這些,要考察士人是否有管理的能力,是否具有良好的品質,良好的動機。從測量的角度上講,測驗要講究信度和效度。信度是指測驗的結果具有一致性和穩定性。

效度是指是否測得測試者想測的東西。測試還存在著一定的誤差,與被試的身心狀態,測試的時間限制,測試環境,測量工具,主試的因素等等有關。實行一考定終生不夠科學。

「南北朝」事件還反應了乙個問題,政治影響了選拔的公平性。南方士人的文化水平本來就高於北方人,但朱元璋為了拉攏北方的知識分子,穩定北方社會,而選了北方人。因為當時元朝的殘餘勢力在北方一帶活動,想趁機對明朝不利。

朱元璋為鞏固自己的江山,不得不讓科舉考試染上政治色彩。它的發生時必然的,統治者最看重的還是自己的江山穩固。但真正的選拔考試就不應該帶有政治色彩,就像現在世界矚目的奧運會,奧林匹克精神是更快更高更遠,它是一種競技精神,但現在已經逐漸演化成一種愛國精神,不再是僅僅和運動員之間的比賽,而是上公升到了國家榮譽的高度。

成功與失敗不在是自己個人的事,而是關乎國家榮辱。這並不是一件好的事情,奧林匹克運動會傳遞的是一種健康,友誼,拼搏,而不是政治上明爭暗鬥。純粹的比賽,才是公平的比賽。

明代還設立了武舉,由兵部負責主持,考生**主要是各地精通武藝者和武臣子弟,考試內容主要包括試弓馬和試策,旨在試其謀略藝能、列其等第而推用之。在孝宗時期在正式設立武舉,武舉考試六年一次,但在崇禎年間出現了取士不公。這說明在我國古代,統治者就開始注重文武雙全,人才的全面發展。

儘管明朝的科舉制度存在著許多不科學的因素,但我們依然可以再今天的各種選拔考試中找到它的影子。

古代科舉制度

院試 即童生試 鄉試 會試和殿試。科舉考試是從府 州 縣基層開始,叫做童試。赴考者叫做童生,考中後叫秀才,第一名叫案首。考秀才是初級考試,俗稱 小考 由於童試在古代是基層考試,所以其第一名案首尚算不得 元 鄉試才是科舉正式考試的開始。鄉試是正式科考的第一關。按規定每三年一科。遇上皇帝喜慶亦會下詔加開...

宋代的科舉制度

宋遼金夏教育史之宋代的科舉制度 科舉制度自隋煬帝大業二年 年 始創以來,經唐代而體制初備,成為繼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以後的最主要的人才選拔考試制度,在國家的政治文化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對教育事業的發展,也起到了直接或間接的多重作用。進入宋代,科舉制度進一步完善定型,體制日漸細密周全,規模也逐步擴...

科舉制度與文化

光電101 3 張宇翔 201057501303 科舉制度的影響 中華民族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歲月的長河中,歷史的沉澱聚集成深厚的文化底蘊,不同時期的不同文化在這片廣袤大地的發展程序中一脈相承卻又不斷進步。這學期,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的課程讓我對那些已是過往的歷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從文獻,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