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點滴體會

2021-06-09 05:55:05 字數 2465 閱讀 5134

評價主體是師生互動。由於每乙個學生的智力特點不同,優勢各異,學生在學習中所表現的及所獲得的都可能是突出的,因此對學生評價不是教師的絕對權利,為發揮評價的導向,激勵和自省作用,從教師一元化轉向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將學生自評、互評、教師的評價合理地結合起來,使評價成為學生積極向上的「加油站」。學生成為主動的自我評價者,要關注個體的處境與需要,注意發展和變化的過程,開發學生自我認知智慧型,培養學生認識,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在正確的自我意識和自我評價的基礎上形成自尊、自律、自製。

學生無疑既是被評價的物件,又是評價主體。讓所有學生參與評價,使得評價過程成為促進學生反思,加強評價與教學相結合的過程,充分發揮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作用。

學生自評,使學生了解自己的優缺點,提高學生自我管理的意識和自我約束力,揚長避短,不斷進步,讓學生懂得自己的「閃光點」,為教師全面、準確評價獲得第一手材料,同學互評,包括文化課學習,特長愛好,行為習慣及在集體活動中的表現等方面,在同學之間產生一種良好的激勵機制,形成良好的心理環境。通過互評,大力表揚好人好事,樹立學習的榜樣。家長參與學生素質評價的好處:

一是加強學校與家庭的溝通,為學生創造乙個全方位的教育環境。二是協調教師與家長的行為,達到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三是促進教師、家庭和學生三方的感情交流,優化育人的環境。

這樣的評價方法促進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滲透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增強對學生的信任與尊重,同時給予學生多次評價的機會,有利於促進學生的轉變與發展。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判斷學生存在的優勢與不足,提出具體的,有針對性的改進建議,通過評價,不但促使學生在原有水平的基礎上提高,更要發現學生潛能,發揮學生特長,幫助學生認識自我,促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學習,以達到教育的培養目標。

二、富有個性的評價內容

綜合素質評價目標體系的建立使評價指標明朗化了,但這只是針對全體學生的共性要求。由於不同年段的學生會有不同程度的發展要求,即使是相同年齡段的每個學生在相同領域發展依然存在水平差異,因此,評價實施過程中既要注重對學生的統一要求,達到基礎教育培養目標,還要關注學生年齡段的差異和同年齡段內不同學生的個體差異,要為學生有個性、有特色的發展預留一定空間。於是,還必須對評價指標體系進行分解,按照低、中、高螺旋上公升的原則科學擬訂出不同年段的評價內容,具體實施中還要特別重視每個學生在本人已有水平上的發展,兼顧不同學生有著不同的發展起點,要注重引導學生在分塊評價標準下通過「協商」擬定出自己的發展目標,即使是同一條內容,也允許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水平要求,以促進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實實在在發展。

如:「按時完成作業,學會自我檢查」這一指標,

a同學目標允許是「堅持仔細檢查、爭取一周作業全對」,b同學目標允許是「學會自我檢查、爭取連續三次全對」.總之,承認學生在發展過程中的個性差異,允許其以不同的發展速度,充分關注學生個體在評價中的最近發展需求和發展的現實條件,才能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逐步提高。

三、生動的評價方式

綜合素質評價不再只是期末時的乙個環節,它必須貫穿於學生整個發展過程,從學期初的初評定目標,到階段小目標的確立與評價、學期中的成長足跡展示、學期末的最終形成等級,要定期給學生進行回顧與反思的空間,時刻激勵學生自省、自律,避免學生只著眼階段達標的短期效應現象,更立足於學生的長足發展,確保評價結果的一致性和準確性。

學生是評價的主體。因此,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還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需求,應採取學生熟悉的、活潑的、喜聞樂見的形式,調動學生參與評價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評價的效果。可以選擇

「蘋果熟了」、「歡樂的小腳丫」、「雛鷹爭章」等有趣的評價方式,讓學生把自己的發展小目標寫在上面,定期公示,時刻提醒自己為著目標努力前進,並最終收穫成功的喜悅,讓乙個個成熟的紅蘋果、乙個個歡樂的小腳丫、一枚枚獎章成為同學們成長的見證。此外,可在每學期設計開展一些綜合性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展現自己的綜合素質。在活動設計過程中,應力求引導學生關注周圍的生活世界,學習用已有的經驗分析現實生活,採取以小組合作為基本組織形式的活動方法;在活動的開展上,可實行全方位開放,教師只對活動的任務進行簡單寄語,給學生提供活動建議,設計出評價**,學生可以邀請家長、輔導員、教師等參與活動;在評價的標準上,凸現多把尺子,盡量展現不同學生在不同方面的優勢。

同時,為了反應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狀態,活動中還要有針對性地設計好活動隨記。如:本次活動中我最大的收穫是我是採用( )方式蒐集資料的,活動中我最大的困難是( ),我是克服的等等,隨記內容既有學生自己參與活動的個體體驗和足跡,還有對他人的評價,便於清晰地反映學生各方面素質發展水平,包括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和多種能力。

四 、關注評價結果的意義

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不能僅僅是填寫在素質報告單上給家長看、給學生看的乙個等級和話語,它應和學生後階段的發展結合起來,成為學生下乙個階段的目標或發展起點;它應和學校的各項學生表彰制度掛起鉤來,不論是評「三好」,還是評比學校命名的單項榮譽,即使是學生自主申報的獎項,都應該以綜合素質報告單中的結果為最直接、最有效的依據。這樣學生才會自覺地將自己的日常行為和集體的評價聯絡起來,和**的監督聯絡起來,從而提公升自己成長的自覺性,同時也能避免學校最終評價結果與學生現實發展狀態之間產生的衝突。

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改革是乙個較大工程,它需要我們在實踐中去不斷摸索、反思和改進,願我們的綜合素質評價改革為學生健康成長起到促進作用。

小學生素質綜合評價

對學生一學期以來的學業的評價工作是學校教育評價的乙個重要環節,它對於教導處和班主任工作來講,更是一項重要工作。多年來,我們習慣以 三好生 勞動 文娛 學習 來定位學生的學業成就,它一般以學生的考試成績與師生的主觀印象為評價內容,體現不出學生發展的狀態與水平。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深入,教育觀念進一步更新...

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探索

學生的評價是乙個多元素,多方位的,是乙個動態發展的過程,班主任做好對學生的評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怎樣把握好尺度?一 評價的內容 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包括道德品質 公民素養 學習能力 交流與合作 運動與健康 審美與表現等方面,分解成若干項 關鍵指標 一般以 星 形式 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主要內容...

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總結

小學綜合素質評價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是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反映學生發展狀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舉措。我校在接到上級關於學生綜合素質測評方案之後,認真領會其內涵,以為學生發展為原則進行學習,深刻體會,最後依據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形成自己學校的方案並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