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身份識別制度

2021-06-01 18:19:11 字數 2606 閱讀 5501

為了確保醫療安全,同時使患者權益及生命安全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特制定本制度。

門診患者身份識別

一、患方帶城鎮醫保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卡或公司醫保卡就診**的,以**票據上顯示的醫保或醫療卡的卡號作為患者的唯一標識進行相關的診療活動。

二、患方帶身份證就診**的,以**票據上顯示的身份證號作為患者的唯一標識進行相關的診療活動。

三、患方就診**時未能出示以上任何一種證件的,門診部**人員按患方自己填寫的姓名、年齡、出生日期、住址、**號碼等作為患方的就診卡資訊出具就診卡和**票據,

當使用姓名、年齡識別患者身份有困難時,可選擇出生日期、住址、**號碼等這些補充資訊來確認病人。

四、當醫師發現患方使用別人的身份資訊為患者就診或使用**身份資訊為未成年就診的,應勸說患方使用患者本人資訊重新**,但如果患者病情屬於急危重症,則不得影響患者的及時診治。

五、對無法確認身份的無名患者,接診醫務人員根據當時患者的有關情況製作「腕帶」牌,上面記載患者資訊包括:科別、性別、診斷等,並在門診病歷上註明,待明確身份後再按病歷書寫規範補寫。

住院患者身份識別

一.住院患者必須建立床頭卡、住院病人一卡。

二.醫護人員在各類診療活動中,必須嚴格執行查對制度,應至少同時使用2種(姓名、性別、床號等)方法(禁止僅以房間或床號作為識別依據)確認患者身份,確認識別無誤後方可進行操作。

三.介入**或有創**活動、標本採集、給藥、輸血或血製品、發放特殊飲食及其他診療活動前,醫護人員除應採取以上方法確認患者身份外,還應讓患者或家屬陳述患者姓名,確認患者身份。

四.對重症監護病房、新生兒室、急診室、產婦、手術患者;對病情危重、意識不清、急救、輸血、鎮靜期間患者;對不同語種語言交流障礙、身份無法識別患者;對成批救治的傷員(≥2人時);對傳染病、藥物過敏等患者必須使用「腕帶」標識,作為患者身份識別資訊的載體。對新生兒、意識不清、語言交流障礙等原因無法向醫務人員陳述自己姓名的患者,如有陪同人員,還必須由陪同人員陳述患者姓名。

五、腕帶填寫的資訊字跡清晰規範,準確無誤。專案包括:病區、床號、姓名、性別、年齡、住院號等資訊。必須經兩名醫務人員核對後方可使用,若損壞需更新時,需要經兩人重新核對。

六、患者使用腕帶舒適,鬆緊度適宜,**完整無破損。

七、質控科和護理部加強對患者腕帶使用情況的檢查並有記錄。

八.患者轉床、轉科時,嚴格執行患者身份識別和交接規定,必須及時更新床頭卡、病歷牌(卡)、住院病人一覽卡等資訊,認真做好識別和交接記錄,並做到二人核對,確保患者身份識別各種資訊的一致性;急診科與病房、急診科與手術室、手術室與病房、重症監護病房與其他科室、產房與病房、新生兒室交接病人或新生兒時還必須及時製作並更換新的「腕帶。」

附:重點環節患者身份識別的方法和流程

一、急診科、病房、手術室、icu、產房之間以及轉科患者的身份識別及核對程式

1.患者由急診科收入病房,由急診科人員、病房值班**按照《住院患者身份識別制度》的有關規定共同確認患者身份並雙簽名於「送病人登記本」中。

2.患者出入病房和icu之間,由病房**和icu**按照《住院患者身份識別制度》的有關規定共同確認患者身份並雙簽名於「轉科交接登記本」上。

3.患者出產房進入病房,由婦產科雙人共同確認患者身份並雙簽名於護理記錄中。

4. 患者轉科時,必須及時更新床頭卡、病歷牌(卡)、住院病人一覽卡等資訊,並由轉出科、轉入科**在「轉科交接登記本」上簽字,認真做好識別和交接記錄。

5.病房與手術室間相互轉接患者:

手術前一天由病房主班**確認患者身份,戴「腕帶」。主管醫生進行手術部位標記。

手術患者核對:依據手術通知單和患者病歷查對:患者姓名、性別、年齡、病案號、診斷、手術名稱、手術部位(左、右)等。

接患者之前:手術室**與病房**查對;還必須與清醒的患者交談查對,進行「患者姓名、性別、年齡、手術名稱、手術部位」的確認。

進入手術間之後嚴格按手術安全核查表的要求核對,並及時規範填寫相關內容,入病案儲存。

手術後,手術室**與病區**做好病情、藥品及物品的交接,填寫手術室與病房患者對接記錄單,無誤後方可離開。

6、對新生兒、意識不清、語言交流障礙、身份無法識別患者等原因無法向醫務人員陳述自己姓名的患者,在交接時,除使用「腕帶」對患者進行識別交接外,如有陪同人員,還必須由陪同人員陳述患者姓名或確認患者身份。

二、輸血患者身份識別、方法、核對程式:

採用 「患者姓名、性別、年齡、住院號」以及陪護人確認的方法識別患者身份。

根據醫囑,輸血及血液製品的申請單,病房**需經二人核對患者姓名、病案號並與患者核實後方可抽血配型。

輸血科須經二人核對輸血申請單和配血血樣,同時檢查採血日期、血液有無凝血塊或溶血,並查血袋有無破裂後進行交叉配血。

病房**檢查輸血單與血袋標籤上供血者的姓名、血型(含rh因子)及血量是否相符,交叉配血報告有無凝集。

輸血前需兩人核對患者床號、姓名、住院號及血型(含rh因子),無誤後方可輸入。

三、介入或有創診療活動患者身份識別、方法、核對程式::

**採用 「患者姓名、性別、年齡、住院號」 以及陪護人確認的方法識別患者身份,根據醫囑做好術前準備。

介入或有創診療活動開始前,實施者應親自與患者(或家屬)溝通,作為最後確認的手段,以確保對正確的患者實施正確的操作。

四、 標本採集、給藥、發放特殊飲食患者身份識別、方法、核對程式:

採用 「患者姓名、性別、年齡、住院號」 以及陪護人確認的方法識別患者身份,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為患者進行相關服務。

患者身份識別制度

患者身份識別是診療活動的重要步驟,是確保各項檢查 安全 準確執行的基礎。為提高醫務人員對患者身份識別的準確性,確保各項檢查 的安全性,提高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保障患者的人身安全,減少醫療隱患,特制定本制度.一 患者身份識別的內容 方式 患者身份識別貫穿於患者入院到出院的整個過程,其內容包括患者的姓名...

患者身份識別制度

1 為準確識別患者身份,防止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護理人員在首次接診患者時準確無誤的核實患者的床號 姓名 少數民族的父名 族別 診斷。2 病房的患者在床尾均掛患者身份標識牌,註明患者的床號 姓名 性別 住院號 診斷 護理級別等,確認患者的身份。3 在標本採集 給藥 注射或輸血操作前,必須嚴格執行查對制...

患者身份識別制度

1 所有住院患者 觀察患者原則上要求使用 腕帶 2 醫務人員在各種診療活動中,必須嚴格執行查對制度,至少同時使用姓名 性別 床號 住院號 腕帶等兩種以上方法確認,準確識別患者身份。3 能有效溝通的患者,實行雙向核對法,既除核對床頭卡以外還要求患者自行說出本人姓名,確認無誤後方可執行。4 對無法有效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