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身份識別制度

2021-09-25 14:54:12 字數 945 閱讀 2695

住院患者身份識別制度及程式

1、醫護人員在採血、給藥或輸血等操作前,必須嚴格執行患者身份識別查對制度,至少應使用兩種身份識別方法(床頭卡、手腕帶、雙向核對)。

2、對能有效溝通的患者,實行雙向核對法,即除了核對床頭卡以外,還必須要求患者自行說出本人姓名,確認無誤後方可執行。

3、對無法有效溝通的患者,如:手術、昏迷、神志不清、無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必須佩戴腕帶和標明床頭卡。在手術、麻醉和各診療操作前除了核對床頭卡以外,必須核對腕帶,識別患者身份。

4、在實施任何介入或有創診療活動前,實施者親自與患者(或家屬)溝通,作為最後確認的手段,以確保對正確的患者,實施正確的操作。

5、建立使用腕帶作為識別標識的制度

(1)所有住院患者一律佩戴腕帶標識,男性患者使用藍色腕帶,女性患者使用粉紅色腕帶。

(2)對實施手術、昏迷、神志不清、無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在診療活動中使用腕帶作為操作前、用藥前、輸血前等診療活動時辨別患者的其中一種必備手段。

(3)在重症監護病房、手術室、急診搶救室等科室使用腕帶,作為操作前、用藥前、輸血前等診療活動時辨別患者的其中必須手段。

住院患者身份識別程式

門急診患者身份識別制度及程式

為保障患者安全,提高醫務人員對患者身份識別的準確性,在進行各種診斷、**、護理的過程中,嚴格執行識別制度,加強患者的身份識別。

1、門、急診患者由患者或家屬提供患者資訊,患者或家屬自己書寫病歷楣欄資訊,以保證患者資訊的準確性。

2、昏迷、急診及搶救患者佩戴手腕帶,男性戴藍色,女性戴粉紅色,手腕帶上清楚寫明患者姓名、性別、年齡、住院號等資訊。

3、確定行緊急手術的住院患者,由接診醫師聯絡手術室和病房。

4、急診**至少使用兩種識別方法核對患者資訊無誤後,在轉科本上登記,將病人送入病房或手術室。

5、急診**與手術**或病房**進行雙人核對,對患者病情、**、藥物等情況進行交接,核對無誤後方可簽字。

門急診患者身份識別程式

患者身份識別制度

為了確保醫療安全,同時使患者權益及生命安全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特制定本制度。門診患者身份識別 一 患方帶城鎮醫保卡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卡或公司醫保卡就診 的,以 票據上顯示的醫保或醫療卡的卡號作為患者的唯一標識進行相關的診療活動。二 患方帶身份證就診 的,以 票據上顯示的身份證號作為患者的唯一標識進行...

患者身份識別制度

患者身份識別是診療活動的重要步驟,是確保各項檢查 安全 準確執行的基礎。為提高醫務人員對患者身份識別的準確性,確保各項檢查 的安全性,提高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保障患者的人身安全,減少醫療隱患,特制定本制度.一 患者身份識別的內容 方式 患者身份識別貫穿於患者入院到出院的整個過程,其內容包括患者的姓名...

患者身份識別制度

1 為準確識別患者身份,防止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護理人員在首次接診患者時準確無誤的核實患者的床號 姓名 少數民族的父名 族別 診斷。2 病房的患者在床尾均掛患者身份標識牌,註明患者的床號 姓名 性別 住院號 診斷 護理級別等,確認患者的身份。3 在標本採集 給藥 注射或輸血操作前,必須嚴格執行查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