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課題研究階段小結

2021-04-16 18:08:42 字數 3310 閱讀 3958

我校立足校本**「微型課題」,以「微型課題」為載體,以校本為依託,用「微型課題」研究來帶動教師專業成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從而使我校校本研修工作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問題即課題,教學即教研」。「微型課題」是一種研究範圍較小、研究周期短、研究過程簡便的教育科研方式。教師們從自己身邊的教育教學問題入手,去研究解決的辦法,就是「微型課題」研究。

一年來,我校教師針對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典型問題,共同討論,提出了值得研究的「微型課題」向中心小學進行申報立項。學校現在已有12個課題,教師都參與到「微型課題」的研究中來,並做到了有問題(微型課題)的確立、實施方案、階段總結、活動記錄、取得的成績統計。回想起來,我們已逐步在以下方面取得了共識:

一、什麼是微型課題研究

微型課題研究是研究者採用一般的科學方法或合理手段對細微的教育問題進行觀測、分析和了解,從而發現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教育現象之間本質聯絡與規律的認識活動。微型課題研究是一種研究範圍和較小、研究周期短、研究過程簡便的教育科研方式。微型課題是課題研究的一種型別。

微型課題研究產生於中小學,源自於一線教師對自身教育教學工作的反思以及對教育實踐困惑的追問。微型課題研究的起點,首先始於教師對「不明」情況的**。也就是教師因為一些大大小小的「疑惑」而進行的研究。

比如一種有普遍意義的反常傾向、學生中比較固定的落後行為、課堂中的意外、教學的無效等一時無法解釋的現象,都可以成為一項研究的起點。其次始於教師對教育現象的追問。也就是教師把對教育現象的追問作為支點提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以深度介入的態度把自己放到事件的當中去。

這是因為:「自己的問題」自己更為熟悉,因此就最有發言權,最容易把握。而且從感情上來說也更容易接近和投入。

三是始於教學即研究。即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有意識地、有計畫地去解決一些問題,在解讀研究的過程中,把自己的日常備課、教學過程、教育策略、相關活動的內容,與自己提出的研究問題緊密結合起。研究就是一種教學方式。

微型課題研究在有些地區已經由教師的個人自發行為變成群體行為、集體行為或組織行為,並實踐了好多年,深受廣大中小學教師和教科研人員的歡迎。微型課題是一種新型的課題研究方式。是廣大一線教師和教科研人員對學校教科研工作總結、反思、**的結果,是廣大教育工作者教育實踐智慧型的結晶。

儘管微型課題研究還不成熟,有待規範和完善,有待組織化、制度化,但它不失為一種貼近學校、貼近教師、貼近教育教學實際的教育科研方式。

但目前人們對微型課題研究的認識還比較粗淺,大家只是對微型課題研究的實踐過程及其特徵作了一些零星的概述,而對它的內涵和外延並沒有界定清楚。另外,人們對微型課題研究的提法還存在爭議。有人認為,微型課題的提法不確恰當,不如用「小課題」或「個人課題」更能說明問題。

還有的人認為,微型課題研究的切口小,過程簡單,操作缺乏科學性,不是一種科學研究,最多是一種工作研究或經驗總結。

二、微型課題研究有什麼特點

1、小,即研究的問題小微型課題研究主要聚焦於教育實踐中的矛盾和疑難,研究的內容主要是教師教育教學過程各個環節的、有價值的細小問題。問題可以具體到一堂課的教學案例設計、授課導人方式、課堂提問、作業設計等等。「小」還表現在研究的規模上,微型課題研究涉及的範圍小、人員少、時間短,因而規模小、投資少。

「小」是微型課題研究最顯著的特點。

2、活,即靈活首先,微型課題研究的選題論證、方案設計、立項開題、實施研究等相對簡便,沒有省市規劃課題研究那麼複雜。其次,在研究的組織形式上,教師可以單獨研究,也可以合作研究。第三,微型課題可以重複研究,不同學校的教師或課題組可以同時或先後研究同乙個問題。

我們在組織微型課題研究的過程中,對課題申報時間也沒有作統一要求,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只要發現問題了,並且考慮成熟的,隨時可以申報;正在思考的問題甚至可以先研究後申報。微型課題研究沒有固定的研究模式,沒有強制的操作流程,人人都可以研究,時時都可以開展,處處都可以進行,在興趣中生根,在實踐中開花,在過程中結果。

3、實,即實在首先是選題「務實」,微型課題研究立足於當前教育教學工作,選題貼近學校、貼近教師、貼近教育教學實際。其次,研究過程「踏實」,源自於實踐中的問題還在實踐中解決,微型課題研究在教中研、研中教,不是游離於教育教學實踐之外的活動。再次,研究成果「真實」,微型課題研究成果的呈現方式也不同於省、市規劃課題,注重在工作中做得怎麼樣,強調在「做得好」的基礎上寫得好,從表達形式上看,它不需要編寫專著,也不一定要撰寫長篇的結題報告和專業**。

它可以是教學案例設計稿,聽、評課稿,教育案例,教育故事,課堂教學實錄;也可以是研究小報告,訪談記錄,調查報告,沙龍材料。學生作品;還可以是音像作品,圖表、教具等實物。這些成果是教師用自己的語言敘述自己的實踐。

從自己的實踐中提煉自己的經驗,讓自己的經驗體現自己的特點。

4、短,即周期短微型課題研究的時間視研究內容而定,可長可短,時間短的兩至三周就可以解決問題長的三至五個月,最長的一般不超一年。

5、平,即符合當地、當時教師的研究水平第一進行微型課題研究,教師一般不需要專業研究人員具備的有關研究設計和解釋的高階技術,只要具有基本的研究知識;第二,微型課題研究的目的不在於發展和檢驗理論而在於獲得能夠直接應用於眼前工作的知識,它既改進教育教學工作又提高研究者本身的能力;第

6、快,即見效快由於研究的周期短巨基於在實際工作中解決具體問題,因而速度快、效率高,乙個問題解決了,就可以轉人到下乙個問題的研究;乙個問題解決了,就可以得到一點收穫。它不需要觸及該問題的方方面面,更不需要形成系統的經驗總結,也不苛求一定要將自己的研究心得發表,關鍵是要讓自己體味到眼前一亮、「心頭一喜」的愉悅。

三、微型課題研究是行動研究

行動研究是行動者為解決自己實踐問題而進行的研究。行動研究是行動者對自己的實踐進行的批判性思考,以「理論的批判」和「意識的啟蒙」來引起和改進行動。在微型課題研究情境中,教師既是研究者,又是被研究的物件,研究的內容則是教育教學過程中主、客體的關係。

微型課題研究完全是出自教師自身的需要,是教師應對「專業困境」自主意識的覺醒,是教師自我完善的積極姿態,具有「屬己」的特性。這種「屬已」的特性反映了教師不再只是研究成果的操作者或教育行政指令的執行者,教師成為研究的行動者,親自參與研究的過程,提出需要研究的問題,並在自己的反思性實踐中觀察研究的過程,收集、分析有關研究資料。在微型課題研究中,教師從過去的教科研『描試轉變為主試,這種轉變也意味著教師由過去教科研的旁觀者轉變為教科研的中心人物。

微型課題研究的價值可以歸結為「改進」和「參與」。其中「參與」是指教師參與整個研究的全過程。在計畫——行動——觀察——評價的每乙個階段都有教師的聲音。

行動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改進教育實踐,不是構建教育理論,構建和利用理論從屬巨依賴於這個基本目的。教師「參與」研究是為了科學地「改進」自身的工作,「改進」不僅僅意味著教師通過內省、反思、**教育教學行為,還意味著通過研究改變教師對教育實踐的理解,使教師專業生活方式發生變化,從而實現教師的專業擴充套件。在傳統的教育研究中,教師的個人化知識以及內隱知識被當作毫無意義的東西,被忽視了,而微型課題研究關注的正是那些被傳統教育研究冷落的教師的「個人化理論」,這種關注將導致教師的專業意義發生變化,由此微型課題研究將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方式之一。

課題研究階段小結

語文課題組餘小姝 小學語文教學預設與生成的策略研究 現已立項為市級課題,一學期來,我校語文教研組已初步形成了以該課題為龍頭的教學研究科研氛圍。在學校大環境的影響下,我不斷努力,積極進取,取得了較為明顯的進步。現將本階段情況小結如下 一 在理論學習中充實自己,加深對課題的理解 小學語文教學預設與生成的...

課題研究階段小結

東田一小 李德喬在打造高校課堂的今天,要提高教學效率,我們必須關注後進生,教育和關愛後進生。怎樣轉化後進生?下面談一下自己的做法 一 牢固樹立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的信念 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 誰不愛學生,誰就不能教育好學生。對那些因受家庭乃至社會環境條件的不良影響而表現異樣的孩子,要以朋友和志同道合看那樣...

課題階段研究小結

階段性課題總結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一 課題研究的緣由 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我們著力於學生主體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著眼於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倡導自主學習,幫助學生學會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促使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和個性的全面發展,進一步推進學校的素質教育。為此,根據本校當前具體情況,我確立了 培養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