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的心理特點及教育矯正研究實施方案

2021-04-12 23:00:22 字數 4023 閱讀 5153

方案信豐縣坪石學校

(2023年2月)

課題名稱:留守兒童的心理特點及教育矯正研究

主持人: 李紅勝

工作單位:信豐縣坪石學校

一.研究背景

我們坪石學校座落在原坪石鄉坪石圩上,後來因撤鄉並鎮併入大塘埠鎮。坪石鄉原來屬於國家貧困鄉,人口2萬左右,而現在我校本部在校學生人數有1048人,我校是一所典型的農村學校,因為大部分家庭比較貧困,所以學生父母外出打工的比較多,導致我校的留守兒童比較多。根據我們的深入調查發現:

我校1048名學生中留守兒童就有771人,佔全校學生總數的73%,其中單親留守兒童161名佔學生總數的15%,雙親留守兒童610名佔學生總數的58%.我們都知道單親留守兒童是指父母有一方在家,而雙親留守兒童是父母雙方都不在家,只能託付給其祖輩等親屬的14歲以下兒童。這其中還沒有包括父母早出晚歸到城鎮打工的;其中根據我校調查資料發現由隔代監護的佔近學生總人數的90%以上,也就是說這些留守兒童由老人監護的佔絕大多數。

大家都知道,兒童階段是乙個人的性格形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道德修養的重要階段。在這一時期,除了學校教育外,家庭教育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留守兒童由於長時間家庭教育相對缺失,他們的學習和性格個性的表現都明顯有別與有正常家庭教育的孩子。

其主要表現為:

一、學習成績較差,作業不認真完成,無心向學。我校在平時測試中作了統計發現,"留守兒童"的平均成績要比班上其他學生的平均分低4-6分。

二、性格內向、孤僻,膽小怕事,遇到問題不敢向老師或親屬反映,長期積壓在內心深處,心理壓力很大,容易造成心理障礙。

三、不關心班集體,經常違反紀律且屢教不改,對待他人冷漠,我行我素。

針對我校「留守兒童」的現狀,我們認為進行《留守兒童的心理特點及教育矯正研究》的課題**,是很有必要的。開展《留守兒童的心理特點及教育矯正研究》的課題研究不僅能有效的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更能推動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還能減少學校安全事故。

二、課題的研究目標:

1、研究我校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對不同年齡、不同型別、不同地域、不同年級的留守兒童心理特點進行科學的測評分析,掌握基本情況,進行心理現狀比較,提出相應的教育對策。

2、探尋在我校開展留守兒童教育矯正途徑和方法,積累切合我校實際的、有自己特色的留守兒童教育矯正的經驗。為學校在新時期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特點及教育矯正工作尋求切實可行的教育模式

3、對個別有心理問題、心理障礙的留守兒童,進行有針對性的個別諮詢與輔導(與家長一起),一方面幫助他們解決心理問題,擺脫心理障礙調節自我,培養其良好的心理素質與健全人格,提高其的心理素養,開發其心理潛能,促進其智力發展;另一方面,積累資料為個案研究提供素材。

4、通過課題研究,培養一批留守兒童的心理特點及教育矯正骨幹教師,搞好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廣大教師的教育水平,保障和推進我校教育水平的提高。

三、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① 教育心理學觀點: 一位教育心理學家曾經說過,沒有親情的教育是一種殘缺的教育。「感情對孩子就如學習一樣都很重要,而且在其整個一生中始終是這樣。

有證據清楚表明,乙個缺乏親情關懷的孩子其身體、智力、情感的成長以及其社會發展都會受到損害。」而父母的溫暖與關愛是其他任何親情也無法代替的。

②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不良言行最終緣於不良心理。因此,離開對留守學生的心理矯正來談言行轉化,會像古語所言「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那樣,易使教師們的種種努力事倍功半,甚至徒勞。

只有加強心理教育,矯正了他們的不良心理,才能使他們的不良行為得到根本改變。

③《教育部關於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若干意見》指出:「要以公辦學校為主,認真做好進城務工農民子女義務教育工作,切實落實收費『一視同仁』的政策。要加強對以接受進城務工農民子女為主的民辦學校的扶持和管理。

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及時解決進城務工農民託留在農村的『留守兒童』在思想、學習、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四、課題研究的內容:

1、調查研究我校「留守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和「留守孩子」的心理狀況,分析形成原因。

2、研究現階段學校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體系。即:根據「留守兒童」年齡、個性、特點和心理健康教育新課程標準,制定合理正確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標。

3、學校建立健全留守兒童的成長檔案,進行個案跟蹤研究。針對不同年齡段的留守兒童在環境適應過程中不同表現,研究各自的對策。

4、探索出一條農村學校類「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與策略,切實提高農村「留守兒童」心理素質。根據留守兒童心理特點,提出適合農村學校「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原則、方法和操作模式

5、對農村學校留守兒童心理特點及教育矯正活動進行調查與分析,根據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規律和特點,提出農村學校「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網路的構建模式。

根據以上研究目標與內容,本課題設計如下子課題:

1.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現況調查與成因分析研究;

2.學校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途徑、策略及操作模式研究;

3.農村學校心理健康校本教育活動與教師校本培訓的研究;

4.學校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體系和評價方式的研究;

5.在學校教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研究。

五、課題的研究方法:

1、調查研究法:通過調查研究,為課題提供事實依據。

2、文獻研究法:通過圍繞本課題廣泛查閱文學資料,積累該課題的有關知識,借鑑他人成功的經驗。系統地了解專業理論知識,不斷提高分析和研究問題的能力,從而開闊視野,掌握教育理論,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研究能力,多出研究成果。

3、問卷調查法:對個別存在心理問題的留守兒童的家庭情況、父母外出情況、祖輩或其它監護人的情況、監護人的教育教養方式等調查,再一步了解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成因和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法。

4.個案研究法:建立成長檔案對留守兒童進行跟蹤研究,觀察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的差異程度。

5、經驗總結法:及時總結實踐經驗和教訓,修改補充完善措施。

6、檢測比較法:將留守兒童現狀與實施研究採取對策後的狀況進行檢測對比,並在此基礎上進行階段評價、實驗分析、總結歸納。

六、成果表現形式:

1、《留守兒童的心理特點及教育矯正研究》課題研究報告。

2、留守兒童心理特徵調查資料、留守兒童心理問題教育對策、成功學生的實際資料。

3、不同階段的實驗**以及研究成果彙編。

4、匿名案例展示、現場交流活動、理論提公升、接受專家領導進行評估驗收。

5、預期成果

①有效改變我們校在校學生中 「留守兒童」的生存狀態,使他們能夠快樂、健康的成長,真正實現「以人為本」的教育方針。

②提高家長對於留守兒童的關注和教育水平,推廣落實家庭、社會、學校三位一體的辦學原則,強力為構建和諧社會盡好學校教育職責。

七、研究的步驟和計畫:

1、研究週期

三年,即2023年2月至2023年2月。

2、研究步驟分四個階段

(1)組織階段(2023年2月——5月)

主要任務:召開課題開題預備會;(李紅勝)

確定課題組成員;

撰寫實驗研究方案、編制研究計畫;(陳芳明)

培訓課題組成員。(施國華)

(2)調查、實踐研究階段(2023年5月—2023年5月)

主要任務:①建立健全留守兒童資料、檔案;(傅華山、許聰平)

開展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現況調查與成因分析研究調查研究;(施國華、施金林)

學校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途徑、策略及操作模式研究。

(陳芳明、邱偉民)

(3)探索提高端段(2023年5月——2023年5月)

主要任務:①留守兒童與普通兒童道德品質、學習習慣、學習成績分析研究

傅華山、曾飛)

②農村學校心理健康校本教育活動與教師校本培訓的研究。

(陳明、郭娟萍)

在學校教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研究

形成階段成果。 (許聰平、蔡敏)

(4)總結階段(2023年5月——2023年2月)

主要任務:①編寫實驗報告;

完成各項主要研究成果;

申請評審、結題。

八、課題研究機構與人員:

(一)課題領導小組

組長:李紅勝

成員:施國華、陳芳明、陳明、傅華山、許聰平

(三)課題研究小組:

組長:李紅勝

成員:施國華、陳芳明、陳明、傅華山、許聰平、

郭娟萍、邱偉民、曾飛、蔡敏、施金林

2014.2.18

農村青少年學生的心理特點及教育方法

因為將來很有可能回到農村去教學,所以在這裡想 一下農村中學教學相關問題。眾所周知,人的心理形成和環境密切相關,而農村的環境和城市相差甚遠,當然會形成兩種不同的青少年心理特點。而針對不同的心理特點就要實施不同的教育方法。1 農村青少年容易自我認識模糊,面對應激事件不能正確全面地評估自己的應對能力,誇大...

貧困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及教育措施

摘要 根據我國經濟發展狀況研究表明,大多數家庭都面臨著孩子上大學的資金壓力,貧困大學生在大學院校中依然佔據著相對較大的比例。而大多數貧困學生的心理都比較敏感,有其獨特的性格特點,容易被周圍的環境所影響。作為一名心理學教師,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去了解這些學生的內心需求,幫助他們走出心理的陰影,運用恰當的教...

試論農村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及教育

作者 韋乃亞 學校教育研究 2019年第02期 內容提要 當前農村小學生顯現出新的特點 思想比較活躍 開放,喜歡參與競爭 自我意識比較強,喜歡自主消費 講究理想務實,渴求尊重理解 自我形象的追求。針對這些特點,採取的教育對策如下 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政治方向,教育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是非觀 加強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