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與教學論》學習心得

2021-04-11 18:21:38 字數 2705 閱讀 1608

學了《課程與教學論》一書中有關「新課程下的教學策略」一節,使我獲益匪淺。 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講究教學策略是成為一名優秀教師的必備條件。新課程的教學需要教師在深入鑽研教材的基礎上,**新教材的教學規律,並運用這些規律,提出新的適應素質教育要求的教學策略。

新的課程,新的教學觀念,應該在課堂教學這塊主陣地上得以實現,獲得體現。這就需要建構乙個新課程下的新課堂。

在上個世紀,課程與教學從分離走向了整合,而課程與教學過程的本質也被定義為變革。在我國,目前新課程改革正在進行中,這次改革不同與以往的改革,它是在新的課程與教學觀下的改革。因此它不僅本身就說明了變革的存在,而且在其改革的各個方面和教學實踐中也處處體現著變革。

在本學期的課程與教學論的學習中,我對於目前,我國正在進行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教育改革。這次課程改革的理念是:

1、關注學生作為「整體的人」的發展;

2、統整學生的生活世界與科學世界;

3、尋求學生主體對知識的建構;

4、建立富有個性的學校文化。

從改革的理念中可以看出,這次課改的理論基礎為新的課程教學觀。那麼什麼是新的課程教學觀呢?它與舊的課程教學觀又有什麼區別呢?

在討論新的課程教學觀之前,先來看看什麼是舊的課程教學觀。

1、舊課程教學觀

受到「科技理性」觀念和「唯科學主義」價值觀的影響,課程與教學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是相互分離的。課程是學校教育的實體或內容,它規定學校「教什麼」,教學是學校教育的過程或手段,它規定學校「怎麼教」;課程是教學的方向或目標,是教學過程之前和教學情境之外預先規定好的,教學的過程就是忠實而有效地傳遞課程的過程,而不應當對課程作出任何變革。這樣,課程與教學就被割裂開來。

當把課程看作是有計畫的學習目標或結果,把教學看作是實現目標或達到結果的手段時,就把原本統一在人的內在的完整的活動割裂開啦。這樣導致的後果就成了;為了達到目標「不擇手段」,一種特定的手段也可以被泛化並被濫用於不同的目標。

2、新課程教學觀

美國著名的哲學家和教育家杜威為課程與教學的整合做出了第一次的貢獻,他在其實用主義認識論的「連續性」原則的基礎上消解了傳統教育中課程與教學的僵硬對立。他認為,課程與教學的統一在本質上是由經驗的性質決定的。在教育經驗中,「個人所做的事」對應於方法或教學,「環境所做的事」相對於

課程教材。方法與教材之間、教學與課程之間是在相互作用中融為一體的。

20世紀末,課程與教學的整合是以「解放興趣」為核心的。這時,教師和學生就不再只是既定課程的計畫的實施者,而是課程開發者與教學的設計者。課程的概念從原來靜止的書面檔案轉變為師生在教育情境中共同創生的一系列動態的事件;教學成為了乙個基本的課程效應的社會情境。

當課程與教學的研究重心在轉向活生生的教學情境時,課程與教學再次融合在一起。如果說,舊的課程與教學觀強調的是一種「控制」的話,即教育機構對教師的控制,教師對學生的控制。那麼,新的課程與教學觀則體現了一種「民主」和強調人的主體能動性。

學生不可能以原封不動的形式學習課程內容,否則就是一種注入式教學,是單純觀念的灌輸;科學概念與法則唯有通過具體的事實與現象才能掌握。

通過這個學期的學習,使我在自己的教學工作上受到很大的啟發,在現代的教育教中要關注的問題和以往是有很大的差距,現在的課堂要緊扣課改的要求。例如在語文教學中要怎樣去靈活運用,又將用什麼樣的手段和方法來貫通於整個課堂呢?

一、語文教學需強化自主學習

在語文課堂中要淡化教師的講,教學重心要從以教師為主轉變為以學生為主,使學生成為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自主學習活動性理念,首先強調的是教師要對學生放手,在課堂上盡可能的增加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提高自主學習效率。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不是把課堂的40分鐘完全交給學生,而是教師把握時機在課堂上精講。

講在學生對文字豐富的內容,深刻的含義,精妙的語言理解不透時;講在學生體驗難以獲得時;講在學生**遇到困難時。理論證明,小班化教學為「4+4n」教學模式插上了有益的翅膀,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

1、 激發學生張揚個性,發展自我

新課程下的教學中有這樣一句話:「教學活動中,學生感到自己被別人承認與接納,收到別人的信任與尊重,就會對教育教學過程產生好感,這樣學生就能最大限度的參與進來,在教學活動中學到知識,張揚個性,發展自我。」

2、在教學中設定目標,促進發展

在具體目標的研製上,要從學生的心理發展水平出發,尋找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研究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適應學生發展的教學內容和方法,促進學生最大限度的、個性化發展。目標是乙個人前進的方向和動力。在教學中設定奮鬥目標,既多了幾分競爭,又使學生學習的勁頭更濃。

新課程下的教學用理論證明了我們踐行的教學模式是毫無質疑的,使我們走好這條路的信心更堅定。

在新的課程與教學觀的理念中,變革是無處不在的。因此,在目前所進行的課程改革中,教師和廣大學生都應該意識到變革的存在,意識到自身主體性的存在。只有這樣,才能達到這次課程改革的真正目的。

二、語文教學要讓學生學會感受、體會、體驗、揣摩。要重感悟,重語感訓練。

「好讀書,不求甚解」,只要學生通過上下文在一定的語境中,明白意思就行了。重讀書特別是重自瀆,重自由讀書。以前我在語文教學中齊讀太多,整齊劃一,氣氛熱烈,可以調動學生的情緒,消減課堂上的沉悶。

但是我發現齊讀太多,教師不便了解學生的朗讀能力,不易發現讀書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久而久之,還可能出現「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因此,對「齊讀」要適時,適度,不是不用,但不宜多用。

重讀書還要重積累,包括課內積累和課外積累。對語文教學來說,主要是語言積累,佳詞妙句、古詩,精彩片斷都力求熟讀成誦,內化成自己的語言。

三、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理解和運用語言的實踐中學法、悟法。

方法常常是知識轉化為能力的中介。正所謂「得之以魚,不如得之以漁」。學生掌握了一定方法,就為自主學習創造了條件。

「漢語課程與教學設計」學習心得

3班胡繼昌 3月7日上午,南開大學漢語言文化學院劉春蘭教授在外國語學院209教室給我們做了一次題為 漢語課程與教學設計 的講座。劉教授主要圍繞國際漢語教學課程大綱 課程設計 教學設計以及國際漢語教學技巧等方面問題進行了 和知識的傳授。通過這次講座,我了解到教學大綱的重要性,尤其是作為一名語言教學工作...

《挑戰與課程》學習心得

張葉2011年12月15日 在都勻十一小多 教室,參加市教育局組織的 會議,有幸聽了 民族大學數學系教授羅小偉關於 挑戰與課程 的知識講座。通過參加培訓,使我懂得如何教學在教育處於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標價值主要通過課程來體現和實施。以下是通過參加學習的收穫 確實,數學的運用是廣泛的,科學的發展對數學有...

傷寒論學習心得

傷寒學習體會 在積累了大一,大二的中醫基礎課後20,大三的我們開始學習經典。經典的學習,提公升了我們的深華空間,培養了我們的中醫辯證思維。為我們將來從事中醫藥工作打下了基礎。我對自己學習傷寒做個簡單的分享。1.理解原文為重點,多讀多背,多用心品讀,用心體會。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著,求其本意,旁參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