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學複習

2021-04-10 13:19:08 字數 4978 閱讀 4581

1、統計學是用以收集資料,分析資料和由資料得出結論的一組概念、原則和方法。

2、統計的基本涵義包括三種不同的含義,即統計工作、統計資料、統計科學。

統計工作即統計實踐活動,是人們利用各種科學的統計方法,蒐集、整理、分析和提供統計資料工作的總稱;統計資料即統計工作過程所取得的成果,是反映被調查研究的客觀事物及其過程的數字資料以及與之相關的文字資料、圖表資料等;統計學即統計理論,是統計工作實踐經驗的總結和理論概括,是研究如何對客觀事物數量方面進行調查、整理和分析的原理、原則與方式、方法的科學。

3、統計總體是指由客觀存在的、在同一性質基礎上結合起來的許多個別單位所形成的集合,具有大量性、同質性、變異性等特徵。

4、總體單位是指構成統計總體的個體單位稱總體單位。總體由總體單位構成,要認識總體必須從總體單位開始。

5、標誌是總體單位所具有的屬性和特徵的名稱。

標誌按性質可分為:品質標誌(說明總體單位的屬性特徵,在原始狀態下無法量化)和數量標誌(說明總體單位的數量特徵,在原始狀態下能夠量化)。

統計研究是從登記標誌開始,並通過對標誌的綜合來反映總體的數量特徵,因此標誌是統計研究的起點。

6、標誌表現即標誌特徵在各單位的具體表現。

標誌表現有品質標誌表現和數量標誌表現之分。品質標誌表現只能用文字表述,因此不能轉化為統計指標,但對其對應的單位進行總計時就形成統計指標。數量標誌表現是一具體數值,也稱標誌值。

標誌按變異情況可分為:可變標誌(指乙個標誌在總體各單位的具體表現不完全相同,即標誌表現有差別。它決定總體的差異性)和不變標誌(指乙個標誌在總體各單位的具體表現都相同,即標誌表現無差別。

它決定總體的同質性)

7、統計指標:反映社會經濟現象總體數量特徵的概念及其具體數值。

具體構成要素:時間限制、空間限制、計算方法、指標名稱、具體數值、計量單位。性質:數量性、具體性、綜合性。

統計指標按其反映的數量性質不同可分為:數量指標(是反映現象總規模水平或工作總量的指標,也稱總量指標,一般通過數量標誌值直接彙總而來,用絕對數表示,指標數值均有單位)和質量指標(是反映現象總體相對水平或工作質量的統計指標,又分為相對指標和平均指標,分別用相對數和平均數表示,它們通常是由兩個總量指標對比派生出來的,反映現象之間內在聯絡和對比關係)。

8、標誌與指標的區別:①指標是說明總體特徵的,標誌是說明總體單位特徵的;②指標具有可量性,無論是數量指標還是質量指標,都能用數值表示,而標誌則不一定。數量標誌具有可量性,品質標誌不具有可量性。

9、統計調查:根據統計研究的目的,從經濟現象總體出發,按預定的調查內容和科學方法,有步驟地對總體中各單位的有關標誌進行登記,取得真實可靠的原始資料的工作過程。

10、統計調查的種類:

按調查單位的範圍大小分為:全面調查和非全面調查

按調查時間是否連續分為:經常性調查和一次性調查

按調查的組織方式不同分為:統計報表和專門調查(普查、重點調查、典型調查、抽樣調查)

11、統計調查的組織方式:統計報表(根據原始記錄和核算資料,按照統一規定的**形式,統一的報送程式和報送時間,自下而上地向國家和各級領導機關提供統計資料的一種報告制度)、普查(專門組織的一次性全面調查)、抽樣調查(按照隨機原則從總體中抽取一部分樣本單位進行調查,再用樣本資料推斷把握總體的數量特徵的一種非全面調查組織方式)、重點調查(為了解總體基本情況,在調查物件中只選擇一部分重點單位進行調查的一種非全面調查組織方式)、典型調查(在對調查物件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有意識地選擇少數典型單位進行調查的一種非全面調查組織方式)

12、統計整理是指將統計調查得到的原始資料進行科學的分類和彙總,使之成為系統化、條理化的綜合資料,以反映研究總體的特徵。

13、統計分組指根據事物的內在特點和統計研究的需要,按一定的標誌將統計總體區分為若干性質不同的組成部分的統計研究方法。對總體而言,是「分」,即將總體區分為性質相異的若干部分;對總體單位而言,是「合」,即將性質相同的個體組合起來,在同一組內則保持著相同的性質。

14、時間數列是指把反映現象發展水平的統計指標數值,按照時間先後順序排列起來所形成的統計數列,又稱動態數列。構成要素:現象所屬的時間和反映現象發展水平的指標數值。

按數列中所排列指標的表現形式不同分為:絕對數數列、相對數數列、平均數數列。

15、時期數列:由反映一段時期內社會經濟現象發展的總量或總和的絕對數所組成的時間數列。

時點數列:由反映一時點上社會經濟現象所處的水平的絕對數所組成的時間數列。

二者的區別:(1)各指標數值是否具有可加性;(2)各指標數值大小是否與其時間長短直接相關;(3)各指標的數值的取得方式,是連續登記還是一次性登記。

16、發展水平:指時間數列中每一項指標數值,是計算其他時間數列分析指標的基礎。

17、增長水平:又稱增長量,它是報告期水平與基期水平之差,反映報告期比基期增長的水平,說明社會經濟現象在一定時期內所增長的絕對數量。其計算公式為:

增長水平=報告期水平-基期水平。

逐期增長量:

累計增長量:

二者的關係:

18、年距增長量:本期發展水平與去年同期水平之差,目的是消除季節變動的影響。

19、平均增長量:逐期增長量的序時平均數。

20、序時平均數的計算方法:

(1)計算絕對數時間數列的序時平均數

由時期數列計算,採用簡單算術平均法:

由時點數列計算,

①由連續時點數列計算

※間隔相等時,採用簡單算術平均法:

※間隔不相等時,採用加權算術平均法:

②由間斷時點數列計算

※間隔相等時,採用簡單序時平均法:

※間隔不相等時,採用加權序時平均法:

(2)計算相對數時間數列的序時平均數

基本公式:

a、b均為時期數列時:

a、b均為時點數列時:

a為時期數列、b為時點數列時:

21、發展速度:指報告期水平與基期水平的比值,說明現象的變動程度。

環比發展速度:

定基發展速度:

環比發展速度與定基發展速度的關係:

22、增長速度:指增長量與基期水平的比值,說明報告期水平較基期水平增長的程度。

環比增長速度:

定基增長速度:

年距增長速度:

23、平均發展速度:各環比發展速度的平均數,說明現象每期變動的平均程度。

24、平均增長速度:說明現象逐期增長的平均程度。

25、統計指數的種類

(1)按所反映的物件範圍不同分為:

個體指數:個體指數反映某種社會經濟現象個體的變動狀況。

總指數:反映由許多個個體所組成的複雜現象總體綜合變動狀況。

(2)按所表示的特徵不同分為:

數量指標指數:數量指標指數反映現象總體的規模和水平變動,如產量指數、職工人數指數等。

質量指標指數:反映現象總體內涵質量水平的變動,如零售商品物價指數、產品

單位成本指數等。

(3)總指數按其採用的指標形式不同分為

綜合指數:複雜總體的兩個相應的指標對比,採用綜合公式計算。

平均指數:複雜總體中個體指數的平均數,一般採用算術平均數和加權平均數的方法計算。

(4)按指數數列中所採用的基期不同分為

定基指數:在數列中以某一固定時期水平作為對比基準的指數。

環比指數:以其前一期水平作為對比的基準。

26、綜合指數的計算方法

(1)數量指標綜合指數的編制:——採用基期的質量指標作為同度量因素

(2)質量指標綜合指數的編制:——採用報告期的數量指標作為同度量因素

27、平均指數的計算方法

(1)綜合指數變形權數的平均指數

加權算術平均指數——適用於數量指標綜合指數的變形

加權調和平均指數——適用於質量指標綜合指數的變形

(2)固定權數的平均指數:

28、拉氏指數和派氏指數的區別和聯絡

(1)拉氏指數:同度量因素均固定在基期,不包含同度量因素變化的影響

(2)派氏指數:同度量因素均固定在報告期,包含了同度量因素變化的影響

29、指數體系的基本形式

(1)相對數形式:——物件指數等於各個因素指數的連乘積

(2)絕對數形式:——物件指數的增減額等於各因素指數影響的增減額之和

30、抽樣推斷:按照隨機原則從全部研究物件中抽取一部分單位進行調查,並以調查結果對總體數量特徵作出具有一定可靠程度的估計與推斷,從而認識總體的一種統計方法。

31、抽樣估計量的優良標準:無偏性、有效性、一致性

無偏性:指樣本指標的均值應等於被估計的總體指標。

有效性:作為優良的估計量,除了滿足無偏性的要求外,其方差應比較小。

一致性:指隨著樣本單位數n的增大,樣本估計量將在概率意義下越來越接近於總體真實值。

32、總體平均數的區間估計:

(1)計算樣本平均數;

(2)蒐集總體方差的經驗資料;或計算樣本標準差,即

(3)計算抽樣平均誤差:

重複抽樣時:

不重複抽樣時:

(4)計算抽樣極限誤差:

(5)確定總體平均數的置信區間:

總體成數的區間估計:

(1)計算樣本成數

(2)蒐集總體方差的經驗資料

(3)計算抽樣平均誤差:

重複抽樣條件下:

不重複抽樣條件下

(4)計算抽樣極限誤差:

(5)確定總體成數的置信區間:

33、推斷總體平均數所需的樣本容量

(1)重複抽樣條件下:

(計算結果n通常向上進製)

(2)不重複抽樣條件下:

推斷總體成數所需的樣本容量

(1)重複抽樣條件下:

(2)不重複抽樣條件下:

34、影響樣本容量的因素:

總體各單位標誌值的差異程度(即標準差的大小):越大,所需樣本容量越多

允許的極限誤差△的大小:△ 越大,所需樣本容量越小;

推斷的可靠程度,即置信度:對可靠程度要求越高,所需樣本容量越大;

抽樣方法和抽樣組織方式:重複抽樣比不重複抽樣所需樣本容量要多;型別抽樣比簡單隨機抽樣所需樣本容量多。

35、影響抽樣誤差的因素

總體各單位標誌值的差異程度(即標準差的大小):越大,抽樣誤差越大;

樣本單位數的多少:n越大,抽樣誤差越小;

抽樣方法:不重複抽樣的抽樣誤差比重複抽樣的抽樣誤差小;

抽樣組織方式:簡單隨機抽樣的誤差最大。

統計學複習

例1 某廠計畫完成工業增加值200萬元,實際完成220萬元,則 例2 3月份的計畫生產成本為100萬元,實際生產成本為120萬元,則其計畫完成相對數為 例5 某廠計畫2000年勞動生產率要比上年提高4 實際提高5 則 例6 某企業計畫產品單位成本比上年降低5 實際降低6 則 例7 某工廠在2005年...

統計學複習

第一章1.統計 包含三方面的含義,統計工作 或統計活動 統計資料和統計學。3.統計活動 一般包括統計設計 統計調查 統計整理 統計分析等這幾個階段依次進行。4.統計資料 統計資料是指統計工作過程中所產生的統計資料 統計報表 統計圖表 統計分析報告 文 以及與之相聯絡的其他資料的總稱。5.統計學 是指...

統計學複習

第一章1 統計一詞一般有三種含義 即統計工作 統計資料 統計學。2 統計學的特點 數量性 總體性 具體性 社會性。3 總體,亦統計總體,是指客觀存在的 在同一性質基礎上結合起來的許多個別事物的整體。4 總體單位,即構成統計總體的個別單位。5 標誌 指表明總體單位特徵的名稱。品質標誌 說明總體單位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