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生本」課堂教學模式展示觀摩活動總結

2021-03-23 04:57:12 字數 2810 閱讀 3087

語文「生本」課堂教學模式展示活動,在教研室的統領下,活動安排策劃歷時半月之久。於四月中旬由中高段年級組內評選推薦出付紫薇、張秀娟、付偉三位展示教師。在本週

三、周四兩天進行了展示觀摩。全體語文教師參與觀摩的積極性較高,聽課後都能針對所觀摩課進行客觀全面的評析。審視他人課堂,改進提公升自身教學。

下面代表語文學科向全體同仁作以匯報總結:

所謂「生本」教育,它既是一種教育理念也是一種教學模式,生本教育課堂,就應該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採用自主**、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構成積極、歡樂、高效的課堂,它的核心就是「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是以生命為本,關注學生的終身發展。

縱觀這三節課,有以下幾處可圈可點。

一、執教教師認真學習生本課堂教學模式的相關理論。細緻研讀文字,與文字多角度對話。靈活駕馭教材,駕馭課堂。體現生本。

如:付偉老師並沒有按照課文的敘述順序串講,而是在讓學生充分讀悟描寫洪水的句子後,又組織學生找描寫洪水中人們表現的詞語,這樣逐層地讓學生感受到洪水之大之猛。在學生體會了什麼是側面描寫後又順勢引出文中描寫橋的句子。

讓學生想象這是一座怎樣的橋,一百多號人一起擁上,會發生什麼?(引發學生想象無序擁擠會發***、落水等現象。這又無痕地進行了安全教育)這樣通過一番番細緻體悟後適時地匯入對文中主人公老漢的認識理解,打破了教材順序,這樣地演繹使文章更富有情節性。

體現了靈活駕馭教材能力。

付紫薇老師緊緊抓住水罐變化,愛心不斷昇華的一明一暗兩條主線,塊面清晰,引導學生讀思感悟,理解了文字較深刻的內涵。

張秀娟老師開篇提綱挈領,讓學生用乙個詞概括讀書感受,以乙個「奇蹟」貫穿整個課堂教學,組織學生圍繞主人公盲女童安靜創造奇蹟的句子體悟交流。給學生想象空間,體會盲女童對生命的熱愛。極為巧妙地避免了教師對全文的串講。

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

二、執教教師都能以學生發展為中心設計教學,努力體現生本課堂教學模式。

三位教師都能以學生為中心,提出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中。都能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經歷讀書、想象、體驗的學習過程,組織學生在小組活動中合作**。努力把「做」的任務派給學生,把「說」的機會讓給學生,把「創」的使命交給學生。

激發了學生的**意識,**能力。

三、執教教師注重夯實語文根基,課堂散發濃濃的語文味。

三位教師深諳語文具有工具性人文性的特點。語文的本體它不是語言文字所承載的內容,而是怎麼寫。怎麼寫的基礎是字詞句的理解掌握、修辭的運用,寫法的使用。

三節課中,我們不時感受到這樣濃濃的語文味道。如:付偉老師抓住描寫洪水的句子,體悟擬人的修辭,抓住描寫老漢語言的句子(橋窄!

排成一隊,不要擠!)老漢的語言簡潔幹練毫無廢話,體現了村支書的威嚴果斷,體會短句、標點符號在表現人物品質上所起到的作用。付紫薇老師引導學生思考:

把小女孩抱著水罐中的「抱」換成「提」、「拎」行不行,體會出小女孩把這救命之水當做寶貝一樣抱在懷裡,從而感受到語言文字的準確運用之妙。張秀娟老師訓練學生填寫盲女童隨著振翅遠飛的蝴蝶飛到飛到 ,這是怎樣的乙個春天,這是怎樣乙個世界。這樣通過想象填寫,引發學生想象,豐富文字,昇華文字,讓學生在再創造中提公升認識,更發展鍛鍊了語言。

等等這些,都體現了語文之本分。

總之,三位教師教學沉穩,語言教態富有親和力,教學設計中能以學生發展為中心。課讓我們聽得舒服。學到了諸多之處。

大家在評課時也都說盡了優點。那麼站在活動的目的意義角度講,我開誠布公地毫不隱瞞觀點地說,如果僅就生本課堂教學模式來說,三堂課「生本」體現的還不夠,教師亦步亦趨地講解點撥的還是過多。我們的泰斗潘老師在評課結尾提了乙個這樣的問題引發我們思考:

如何變「教案」為「學案」,關注學生的「學」。這是我們語文生本課堂教學模式亟待解決的問題。

我也查閱了一些生本課堂的資料:生本課堂主張教師不要給學生過多的干預,而是給學生學習盡可能的自主。在課堂上,教師只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引領者,是學生學習的協助者,是課堂的策劃者,教師要以同伴的身份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去,教師只是給學生指個方向,剩下的時間都交給學生,而學生在課下的準備工作也有趣而生動了,通過這種方式,大大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量。

在生本教學中,教師要做好以下兩點:

1、設定好前置性作業,放手讓學生預習。

通過「前置性作業」的形式,提前布置給學生,讓學生先學。學生通過先做後學,對新知識有了初步感受和淺層理解,從而更有目的性地進行課堂的學習,提公升課堂的有效性。因此如何設計布置「前置性作業」就成了生本教育操作的重要環節。

2 、組織好課堂學生的學習方式,放手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課堂上主要採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放手讓學生交流、**。確實無法解決可以向教師提出,如問題具有普遍性,再由教師和全班同學交流,展開全班性的討論,這樣做真正調動了學生探索的積極性,也讓教師得到了解放。

李主任給我們傳閱的文字不知道是那所學校總結出來的生本課堂教學模式的六步:預、導、疑、悟、練、結有些僵化。我想,課堂教學的操作是不是可以這樣:

(只是和大家商討):以《橋》為例,是不是教師在課前就課文提出幾個有價值的問題:這篇課文是寫的是什麼?

是通過什麼方法寫這個人物的?為什麼以「橋」為題?課上教師只是組織學生圍繞這幾個問題討論匯報。

並適時點撥修辭啊、描寫方法、寫作方法等。這樣學生既習得了語文知識,又提高了語文能力。學習積極性得到激發,學習熱情得到釋放。

當然教育不是萬能的。再完美的教育也有解決不了的問題。生本課堂教學模式究竟怎樣操作將是我們繼續探索的方向。

儘管,在目前,我們還停留在觀摩生本,感受生本的層面,有著「為伊消得人憔悴」的迷茫,但是我們相信在我們探索實踐中定會有「驀然回首,那人就在燈火闌珊處」的頓悟,那個時候,我們期待有一種「待到山花爛漫時,獨在叢中笑」幸福與成功感了。

感謝三位青年教師精彩的課堂演繹,感謝你們對於生本課堂拋磚引玉的付出!感謝你們為語文教學研究引發的思考。再次道一聲:你們辛苦了!

語文學科

2015.5.8

小學語文生本課堂教學經驗

生本教育,歷經兩年的風雨,見證了生命自然的精美與和諧。生本教育,以 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 創造了取之不盡 用之不竭的教育資源。生本帶著創新而來,載著和諧而歸,讓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分享著課堂教學的簡單,品味著師生和諧相長的成功與喜悅。兩年的生本教育實驗,讓我深有感觸。生本理念下的語文自然真實,...

實施生本課堂教學模式總結

四 讓學生參與合作學習 運用小組合作活動,可以加快教學的節奏,加強訓練密度和廣度。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將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他們在乙個近似自然的語言環境中運用語言進行交際,以達到語言學習的目的。五 注重教師的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化發展內容的重要部分,是促使教師個體乃...

語文生本高效課堂教學反思

三 引導學生選擇有效的學習方式。首先,提倡學生合作學習。合作學習 把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放手在小組內討論,尋找解決策略,教師所做的正是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工作。在小組合作學習 交流中,學生要發言,要聽取同學的意見,在評價中要當小老師。這樣學生參與的面和質都得到了提高,主體地位更加突出。在課堂教學中,合作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