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小學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

2021-03-21 18:50:58 字數 2830 閱讀 5375

教育評價改革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乙個重要環節,對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起著重要的導向和質量監控作用。學生評價是學校教育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關於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依據黨的教育方針,貫徹素質教育思想,以全面衡量學生素質發展和反映學生個體差異為出發點,從德智體美諸方面全面綜合評價學生的發展。注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多方面潛能的發展,注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促進教師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促進各門課程的有效實施,充分發揮評價的功能,推動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

二、評價原則

(一)評價內容多元化原則。要注重學生綜合素質考查,不僅關注學業成績,而且關注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發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質、學習興趣與情感體驗等方面的發展;尊重個體差異,注重對個體發展獨特性的認可,給予積極評價,發揮學生多方面潛能,幫助學生認清自我、擁有自信。

(二)評價過程動態化原則。不僅關注結果,更要注重學生成長發展的過程,有機地將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結合起來;給予多次評價機會,促進評價物件的轉變與發展;鼓勵將評價貫穿於日常的教育教學行為中,使評價實施日常化、通俗化。

(三)多向性原則。由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評價,進行多向、充分的資訊交流,使評價結果更加客觀。評價主體互動化原則,強調評價過程中主體間的雙向選擇、溝通和協商,關注評價結果的認同問題,即如何使評價物件最大限度地接受評價結果;改變教師單一評價的權威現狀,加強自評、互評,使評價成為教師、管理者、學生共同積極參與的互動活動。

(四)期望性原則。充分體現教師對學生學業成績和特長發展成功的期望,使教師有信心,學生有希望。教師的評語要注滿「師情」,透出乙個「愛」字,點燃學生的希望之光,重視「鼓勵」的教育功能。

(五)模糊性原則。運用模糊控制理論,定性和定量相結合評價學生的素質發展情況。文化課考試,量化學生的學習成績,改較精確的百分制為較模糊的等級制。

三、評價內容及標準

新課程中的學生評價強調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學生的評價不僅關注學生知識和技能的掌握,而且要關注學生多方面的表現,包括道德品質、學習態度和能力、交流合作與實踐交流、運動與健康以及審美與表現等諸多方面的發展。

學生綜合素質和學業水平評價的內容包括基礎性發展目標和學科學習目標兩個方面。

(一)基礎性發展目標

基礎性發展目標由品德修養和行為習慣兩部分組成。

品德修養。愛國愛校、關心集體,遵守紀律、遵守公德,努力學習、勤思好問,孝敬父母、尊敬師長,注意安全、講究衛生,文明健康、勤儉樸素,關心他人、團結同學,城實守信、知錯就改,熱愛自然、愛護環境,自尊自愛、自信自強。

行為習慣。在學校裡說普通話,認真聽講,積極發言;按時完成作業,不拖拉;作業字跡工整,不馬虎;自己整理書包和書桌,不亂丟果皮紙屑等雜物,認真參與「三操兩活動」(即早操、眼保健操、課間操,常規活動和興趣小組活動)能和別人合作,見了老師主動問好,按時起床和睡覺 。喜歡讀有益的課外書,不進網咖等****場所,不亂用零花錢,愛護花草和樹木,飯前便後會洗手,進出家門主動和大人打招呼。

(二)學科學習目標

學科學習目標是指經過學科學習應達成的基本目標。每學科學習目標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層面進行具體評價。

學生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的基礎性發展,也要關注學生的學業發展和個性特長。基礎性發展目標和學科學習目標不能截然分開,通常基礎性發展目標蘊含在學科學習目標中,和學科目標同步發展,在評價實施的過程中應盡量做到兩者的有機融合。體現國家課程標準對不同學段的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基本要求。

目標體系要體現對學生個體差異的關注,注意對學生個性特長發展的評價,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評價方法

(一)基礎性發展目標的評價

基礎性發展目標的評價,根據不同的評價內容和指標實施多元評價,還要滲透或包含在學科學習目標的評價中進行。道德品質和公民素養方面要重點結合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學科教學以及班隊活動、操行評定結果;學習能力和交流與合作能力方面要結合所有學科教學進行評價;運動與健康方面主要結合體育與健康學科教學進行評價;審美與表現方面重點結合**、美術學科教學進行評價。在學科教學或各種教育活動中分層實施評價。

創設情境、機會,通過參與活動,日積月累,讓學生感受、體驗與內化。通過表現性任務、觀察記錄、訪談、作品分析、個人自評,同學互評的方式進行評價。

(二)學科發展目標的評價

⒈知識與技能的評價

要遵循各學科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以及該學段、學年以及每個單元的知識與技能目標為基準,通過作業、紙筆測驗、考試和完成一些開放性的表現性任務等形式進行評價。評價結果以「優秀」、「良好」、「合格」、「待合格」四個等級的形式呈現。

考查學科應通過平時觀察、評語、表現性作業、綜合實踐活動等方式,對學生的知識與技能、學習習慣、興趣、毅力、學習動機、學習技能、社會技能以及努力程度等學生表現的資訊進行考查。⒉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評價

對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評價必須與基礎性發展目標和學科教育目標相結合,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採用觀察、訪談、學生自評和學生互評等質性的評價方式對其進行評價。各學科根據本學科特點,結合基礎性發展目標在學科中的體現,制定具體的評價內容及指標體系。

(三)評價的主體

評價主體包括學生本人自評、互評、教師評價三個方面。

學生自評和互評:由教師組織學生在學期末進行一次學生自評和互評活動。先要求學生進行自我評價,肯定自己的同時,也向同學們表明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再由學生互評。

教師評價:先由各學科教師根據本學科所制定的基礎性發展目標及學科發展目標評價體系,對每個學生基礎性發展目標達成及學生學業水平進行評價,給出相應的等級。再由班主任結合學生互評、學科教師評價和自己的了解,給每個學生進行綜合性評價。

(四)評價結果的呈現

評價結果以綜合素質評價報告單的形式呈現,並將評價結果收集在學生成長記錄袋中。

五道溝小學

2023年9月1日

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五道溝小學

小學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表

學生姓名 郭東海班級 六年二班學校評價等級 說明 1 綜合素質評價基於學校每學期對學生發展狀況的詳實記錄與評價。2 主要參考依據作為評價的線索和提示,各班可在此基礎上進行充實和完善,以體現班級特色。3 評價結果分別為 a 優 b 好 c 合格 d 等合格 評價時間 2014年 6月11日 小學學生綜...

小學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

三 基本原則 綜合素質評價既應注意對學生 教師和學校的統一要求,也要關注個體差異以及對發展的不同需求,為學生成長 教師和學校有個性 有特色的發展提供一定的空間。因此,在實施小學生素質發展水平評價過程中,堅持以下原則 1.多元性原則。從道德品質 公民素養 學習能力 交流與合作 運動與健康 審美與表現等...

小學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

三 基本原則 綜合素質評價既應注意對學生 教師和學校的統一要求,也要關注個體差異以及對發展的不同需求,為學生成長 教師和學校有個性 有特色的發展提供一定的空間。因此,在實施小學生素質發展水平評價過程中,堅持以下原則 1.多元性原則。從道德品質 公民素養 學習能力 交流與合作 運動與健康 審美與表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