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課堂教學的基本流程

2021-03-11 01:28:56 字數 2154 閱讀 9336

教學的基本流程:

一、提問:車論為什麼做成圓形?

二、畫圓。並思考畫圓是該注意什麼?

三、教學半徑、直徑、圓心,**他們之間的關係。

四、練習。1、判斷直徑與半徑,2、填表。知道半徑求直徑,直徑求半徑。

3、看到了什麼條件,聯想到什麼?(2、正方形的邊長知道,正方形內畫乙個最大的圓。3、乙個長方形的長是20厘公尺,裡面畫兩個最大的圓。

)五、用本節課所學的知識解釋為什麼要把車輪做成圓形。

我的拙見:

本節課的教學任務主要是通過學生的**、發現、操作交流等教學活動,理解圓的基本特徵,掌握畫圓的方法,能從數學的角度認識世界結實生活中的現象。

如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對新知的構建,數學能力的發展,情感的滿足,在實際的教學中毛老師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有效嘗試:

1、教學材料的有效選擇

教學材料的選擇是否合理,是有效的激發學生探索、研究新知的前提,也是教學目標達成的基礎。

在認識圓的特徵教學中,毛老師沒有機械的按照教材上圓心、半徑、直徑的單一順序,而是以「車輪為什麼要做成圓形」這一問題作為主線,激發學生探索的慾望和研究的熱情。

2、教學過程的有效實施

有效的才是最好的,本節課的有效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由於本節課的知識點比較多:圓的畫法、圓心、半徑、直徑、以及半徑與直徑之間的關係,毛老師做了大膽的調整。

使整節課比較緊湊而又不失靈活。2、知識點落實的比較紮實,概念的教學比較清晰透徹。能讓學生抓住半徑直徑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了解圓上、圓外、圓內的區別。在經歷了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效的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在課堂的反饋中,圓心的發現,直徑半徑的理解等等無不展現出學生思維的火花。3、用數學的觀點和思想方法解釋生活中的問題這一理念得到了較好的落實,從課始問題的提出到課末用本節課所學的知識進行解釋,讓學生感受到了生活中無所不在的數學知識。

值得商榷的思考:

1、圓的認識,是本單元的起始課,能否更放手讓學生去**、去研究,本節課教師引導得太多,不敢放手,更多的知識點是教師採用一問一答的形式來解決,知識背後沒有方法與思維的支援從而讓知識顯得有點蒼白。

2、關於直徑半徑兩這間的關係的教學,這是本節課教學的重點,要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僅僅通過尺子量去驗證他們之間的關係,這顯得比較單薄,是否可以讓學生去討論去用自己想到的方法驗證,而不是在教師的暗示下用尺子量。

3、本節課的教學是否真正關注了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

4、細節決定一節課的成敗,1)教具的準備方面,用一張長方形的紙來折,去驗證圓形的知識點,這本身就不夠科學。2)數學語言的表達,生活中的一半在數學中就用二分之一來表示的,而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用一半來說明半徑直徑之間的關係。

今天聽了方老師上的《圓的認識》讓我耳目一新的感覺。方老師《圓的認識》這節課在這方面進行了認真的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聽了這節課之後,我進行了認真的反思,主要有以下兩點:

一、 以學生為本,正確把握教學起點。

圓是一種常見的平面圖形,也是最簡單的曲線圖形,這節課要讓學生了解圓的概念以及直徑半徑等的概念,所以這是一節概念教學課。我們知道,學生對圓已經有了相當的認識,他們的學習不可能是零起點,所以我們的教學也不能是「零起點」, 我們的教學要以學生為本,正確把握學生的學習起點。方老師從孟子的「一周通常也」引出圓形到中心點都一樣長,這就是學生對半徑的特徵的直觀感性認識,所以本節課教師沒有再綁住孩子的手腳從而束縛學生的思維,而是以學生的起點為教學起點,讓學生通過操作、觀察、嘗試、驗證等活動加深對圓的認識。

再比如,用圓規畫圓,學生早已經嘗試過,所以上課時老師就把它定位為畫圓的注意點,討論怎麼樣把圓畫好。而關於圓的直徑、半徑等的特徵,學生也並非一無所知,老師就放手讓學生通過折、量、畫、比等活動自主探索、發現,符合客觀實際,學生在操作中體驗感悟,並最終理解掌握。

二、 直觀教學相得益彰

我們都知道,小學生是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的,所以我們的教學要時時注意讓學生通過直觀去體驗,去感悟。我覺得方老師這節課這一點做得比較成功。比如,教學「直徑、半徑有無數條」這樣的特徵,學生想象起來會比較困難,因此教師就採用多**課件加以直觀的演示,從而非常直觀地凸顯了這一知識點。

再比如,教師在教學「同圓內每條直徑都相等」時,螢幕上的直徑依次旋轉至同一條直徑重合,相信會給學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從而加深對特徵的理解和掌握。這樣的地方還有很多,我也不再一一枚舉。整節課,利用多**的直觀教學,效果非常好。

另外,本節課注重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啟用生活中的素材開展數學教學,讓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建構等等方面教師都比較注重,也取得了相應的效果。

高效課堂基本流程

教師在設計本部分內容時,要用學生的眼光審視教材,用學生的認識經驗去感知教材,用學生的思維去研究教材,充分考慮學生自學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思維問題,注意問題設計應有層次性 梯度性 漸進性,應根據學生對問題的認識逐漸加深。做到循序漸進,使學生意識到,要解決教師設計的問題不看書不行,看書不看詳細也不行,光看書...

高效課堂教學實施基本要求

一 備課 一 尊重文字,研讀教材 1 研讀教材的策略 讀 想 畫 問 寫結合,教師研讀教材不可以簡單的泛泛而讀,應邊讀邊想邊記,把讀想畫問等結合起來。深究課題,抓住關鍵字詞句。在研究教材中,為了較快的把握教材的中心和實質,以及分析教材的重點 難點和突出點,可以採取深究課題和抓教材中的關鍵字 詞 句的...

高效課堂課型與課堂教學流程

高效課堂課型之一 自學跟蹤課 一 匯入新課 3 二 明確目標 1 三 檢查預習 生字詞 讀文 20 程式與方式 個人 對子 組長檢測 教師檢測 抽號檢測 四 整體感知 主要內容 寫作思路 11 五 練習檢測 5 高效課堂課型之二 交流合作課 一 獨學 在預習的基礎上的補充式個人學習 5 二 群學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