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理論與實踐

2021-03-05 12:42:23 字數 1249 閱讀 5736

二、積極拓展素質教育的空間

關於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討論,人們已經聽得太多、看得太多了。以至於觀念和言語在我們面前形成了一道屏障。讀了中國青年報《語文教學的叛徒》黃玉峰老師和他的學生們的報道後,我產生這樣的感覺——當許多人在等待著「素質教育體制」的時候,積極的素質教育實踐,正悄然生長著。

「應試教育還是素質教育」的觀念性爭論,往往把人們置於非此即彼的侷促空間內,置於對體制的期待與訴求之中。而黃玉峰老師的實踐使我們看到,在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之間,有極大的創造性空間。他努力擴充素質教育在應試體制內的「地盤」,而終將「脹破」並代替應試體制的,可能不是一紙命令、乙個方案,而正是這種頑強的「生長」。

從長遠看,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並不只是卡在體制上(比如入學考試制度與設計、對學校考評方法等等)上,而更可能是卡在現實資源上。有多少像黃玉峰老師這樣的教師,我們就有多少素質教育的現實資源。從實踐成果上看,乙個被素質教育培養的學生,也是可以抵禦「應試體制」的消極影響的。

「學古人風度,察今人民情」的「學旅」式教育,讓學生直接閱讀大量優秀文化文字,外請作家、學者、科學家給學生開講座……黃玉峰老師的實踐使我感到,素質教育並非是「一種」教育技能,它就是完整的人的教育,在中華文化和人類文化中有著豐富的資源。素質教育之所以有生命力,正是因為它依賴於廣闊而豐富的民族文化和人類文化資源。而那種專門對付考試過關的教育,才是必然脫離這種資源的。

從孔子與學生暮春三月「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的學旅、問答式教育到陶行知「教學做合一」、「工學團」、「小先生」實踐教育,從古希臘柏拉圖的「學園」,到近代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齊的「新莊實驗」,再到《學會生存》中提到的「開放學校」,人類的教育實踐本身就有著大量的創造性資源。

我們的中學教學早已偏離了「完整的人的教育」這樣乙個基點。這種偏離,不僅表現在學生們被刻板地雕刻成「通過」選拔機器的產品,更可憂的是,教育者本身——許多學校、教師,已經失去了進行「完整的人的教育」的理想和能力。這種缺失,在短時間裡,就不是「體制改革」所能夠彌補的。

實際上,期盼乙個完整的、一朝解決問題的辦法,是我們思維的**病,它也是一種「迷信」、一種體制的「拜物教」。事物的本質性變化從來都是實踐積累的結果,是實踐為自己存在的合法性拓展疆土、創造條件。正是在這一點上,我們更看重一名乃至更多教師在自己崗位上的創造性實踐。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國民素質,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素質教育直接從人才規格入手,注重人才的全面發展,形成了新世紀的新的人才觀、質量觀和教育觀。我們要按照素質教育觀,圍繞培養更多更好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人才來改革我們的教育體制和培養模式,改革我們教育、考試、評價的內容和方法。

新世紀教育教學改革任重而道遠,我們要為此而努力。

對素質教育的思考與實踐

作者 龍永祥 天津教育 2014年第10期 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重點和難點是切實研究並抓好基礎教育階段素質教育。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和教育缺乏公平性,這似乎是我國推行素質教育路上兩道繞不過的坎兒。推行素質教育為什麼困難重重,出路到底在哪兒?一 思考 教育究竟是什麼 關於 教育...

高職學生素質教育體系構建與實踐

作者 冉小平 課程教育研究 上 2015年第04期 摘要 從社會發展趨勢來看,社會對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目前高職學生素質教育與職業能力失衡問題卻日益凸顯。重慶房地產職業學院借2013年重慶市高校輔導員資助專案研究為推手,將高職學生素質教育與人才培養方案合成整體規劃,採用螺旋遞...

素質教育與快樂教學

2003 08 21 光明 趙伯佳劉洪平我有話說 素質教育是根據人的社會發展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的主體和主動精神,開發人的智慧型潛能,形 的健康個性為根本特徵的教育。課堂教學是整個教學的中心環節,素質教育的實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課堂教學的落實。而課堂中的快樂教學,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