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賞古代詩歌表達技巧教案

2021-03-04 09:59:51 字數 5002 閱讀 1329

學習目標:

1.初步掌握詩歌表達技巧的鑑賞方法,提高鑑賞詩歌的能力。

2.詩歌的表達技巧: 修辭手法、表達方式、表現手法

教學設想:

1.複習鑑賞表達技巧應引導學生掌握有關表達技巧方面的知識,掌握各種表達技巧的作用。

2.了解表達技巧類鑑賞題的設題特點,掌握答題模式;引導學生根據詩歌鑑賞的題目要求有針對性的答題。

3.擬用三課時。

教學步驟與內容

一.引導學生複習有關表達技巧及其作用

(一)、修辭手法

a.常見修辭手法:比喻、借代、誇張 、對偶、比擬、雙關、排比、對比、反問等。(見「名師一號」p101----102)

b.常見修辭格表達效果

比喻、比擬:描繪事物生動、形象、鮮明,增強了感染力。比喻用在議論中使深奧的道理淺顯化,易於理解,接受。

借代:形象突出,特點鮮明,具體生動。

誇張:引起豐富的聯想,突出了事物的本質和特徵,便於抒發強烈的感情。

雙關:使語言幽默,饒有風趣;生動活潑,含蓄曲折地表達微妙的神態和情思。

對偶:音節整齊勻稱,節奏鮮明,有結構美和**美。

排比:增強語勢,強化感情。

對比:使事物特徵鮮明突出,表達強烈的感情。

c.例題分析

例1蘭溪棹歌戴叔倫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

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析:「如眉」:以眉喻月,繪出了三月時月亮的形狀並體現出了它的清秀。「鏡」:以鏡喻蘭溪之水,寫出了蘭溪水之清澈明靜;亦反襯出月光的明潔。

例2江上看山蘇軾

船上看山走如馬,倏乎過去數百群。

前山槎牙忽**,後嶺雜沓如驚奔。

仰看微徑斜繚繞,上有行人高縹緲。

舟中舉手欲與言,孤帆南去如飛鳥。

析:此詩運用了比喻的手法,將江兩岸的群山喻為馬群,且以行船為參照物,把群山那一靜態的景物給形化動化,寫得形象生動。「飛鳥」喻「孤帆」,寫出了舟行之快。

d.課堂練習

1.分析李煜《望江南》一詞中的修辭手法的作用

望江南李煜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是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析:這是南唐李後主亡國入宋以後寫的一首詞。這首詞通篇不對當時的處境作正面描寫,而是寫夢境,寫夢中游上苑的熱鬧景象和「花月正春風」的美好景色。

為什麼這樣寫?是用夢境來反襯現實。夢境寫得越是繁華熱鬧,夢醒後的悲哀越顯濃重,對昔日繁華的眷戀越深,便越顯得今日處境的淒涼,「恨」的含意便表達得越充分。

2.閱讀唐詩回答詩後的問題

晚春韓愈

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問題:(1)詩人用手法描繪了一幅生機無限的圖。

(2)試分析這種修辭手法的作用

析:詩人用擬人手法描繪了一幅生機無限的晚春圖。"草樹"本屬無情物,竟然能"知"能"鬥",彼此還有"才思"高下之分;百花吐豔爭芳,似乎要將春留住;連本來乏色少香的柳絮、榆莢也不甘寂寞,來湊熱鬧,因風起舞,化作雪飛。

(二)、表達方式

a.型別:記敘、議論、抒情[直接抒情間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表現手法)、借古喻今]、描寫 [直接描寫與間接描寫(側面描寫)]。(見「名師一號」p102)。

(三)表現手法

1.間接抒情——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

(1)、托物言志常常借助於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可以是景物,也可以是動物或其它事物,常含有的象徵意義;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風景,而不是某種物品。

(2)、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愛好、願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專指熱愛、憎惡、讚美、快樂、悲傷等感情。

(3)情景交融

例如: 絕句二首杜甫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分析:全詩抒發了羈旅異鄉的感慨,詩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寫,透露出了思歸的感傷,以樂景寫哀情。

2.借用典故

借用歷史故事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對現實生活中某些問題的立場和個人願望等,屬於借古抒懷或借古諷今。

例如: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用典:使語言精煉,內容豐富)

古人常用典故在作品中或鮮明強烈、或含蓄曲折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在表達上增強藝術感染力。

鑑賞詩歌的用典主要明確兩點:

(1)典故的**及其含義。 (2)用典的作用在唐以前詩歌中主要表現為增加詩歌的容量,使詩典雅耐讀,富於文采;在唐以後的詩詞曲中主要是懷古傷今,詠史言志。

3.借古諷今(喻今、傷今)

例題台城

台城六代竟奢華,結綺臨春事最奢。

萬戶前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後庭花。

分析:全詩以台城這一六朝帝王起居臨政的地方為題,描寫了六朝縱情作樂的荒淫生活,和野草叢生的淒涼景象形成了鮮明對比,把嚴肅的歷史教訓化做了觸目驚心的具體形象,寄託了弔古傷今的無限感慨。

4.其他表現手法(見附錄三)

虛實結合、烘托反襯、抑揚結合、細節描寫、動靜結合等

a.虛實結合(虛實相生)

眼前之景為實,想象虛構之景為虛;景物為實,情感為虛;形象為實,抽象為虛;有限為實,無限為虛;正面為實,側面為虛 。

採用虛實結合的寫法,可使作品的結構更加緊湊,形象更加鮮明,並使作品容量增大。眼前之景為實,想象虛構之景為虛

例題1. 烏衣巷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問:哪些是實景,哪些是虛景?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慨?

答:詩中的「野草」、「夕陽」、「燕」等是實景,而六朝古都的繁華是虛景。我們從中不難想象出當年橋頭車水馬龍、宮殿歌舞之盛、美人之多、珍寶之富,可如今野草遍地,荒涼無比,於是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歷史滄桑感便油然而生。

例題2. 塞上聽吹笛高適

雪淨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

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天山。

一、二句實寫景,描寫的內容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馬的季節到了。傍晚,戰士趕著馬群歸來,天空灑下明月的清輝。在如此蒼茫而又清澄的夜景裡,不知哪座戍樓裡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調啊!

三、四句以實寫虛,將「梅花落」拆用,彷彿風吹的不是笛聲而是落梅的花片,它們四處飄散,一夜之間和色和香灑滿天山。此詩抒寫戰士們由聽曲而想到故鄉的梅花(因為胡地沒有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寫出了他們的濃濃的思鄉情。

b.以景襯情

①喜景襯喜情,哀景襯哀情——情樂則景樂,情哀則景哀

例題登高(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詩的前四句描繪了一幅蒼涼的秋景——哀景:急風震撼高天發出怒號的聲音,猿猴哀鳴,渚清沙白,飛鳥之影映入寒渚,木葉紛紛凋落,江水奔騰湧流,一片深秋的淒清之色。為下文四句渲染了濃濃的愁意,水到渠成地抒情作了很好的鋪墊。

下文四句敘事抒情——哀情:交織著對國運艱難的關注,對淪落他鄉不勝的感傷。

②以樂景襯哀情(反襯)——以樂景寫哀,更見其哀

例題: 夜雪 (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作者從三個側面來表現夜雪之大這一主題。一,從「衾枕冷」寫,寫被子、枕頭的冷,反襯雪之大,這是從觸覺的角度來寫。二,從「窗戶明」來寫,這是視覺所見,雪越大,就越明亮,看到的越明亮,反映雪也就越大。

三,從「折竹聲」來寫,是聽到的,雪大,積壓在竹上的雪就多,竹子自然就會被壓折,「折竹聲」自然烘托雪大。

c.欲揚先抑(先揚後抑 )

閨怨(王昌齡)

閨中**不知愁,春日凝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提問: 開頭寫**「不知愁」,後面卻又說她「悔」,這是採用了_先揚後抑的寫法,作者這樣寫的用意是:通過對**情緒微妙變化的刻畫,深刻表現了**因觸景而產生的感傷和哀怨的情緒,突出了「閨怨」的主題。

d.細節描寫

約客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

(寫出了焦急等待的心情。)

e.動靜結合:動靜結合是指對事物、景物作動態、靜態的描寫,兩者相互映襯,構成一種情趣。

山居秋暝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頷聯描寫皓月當空,青松如蓋,是靜景描寫,山泉清冽,流瀉山石之上,是動景描寫。山泉因雨後水量充足,流勢增大,從石上流過,淙淙有聲,以動襯靜,反襯出山中的寧靜。詩人描寫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動態與靜態的相互映襯,可以動靜結合,也可以以靜寫動,以動寫靜,以動襯靜。

動靜的結合往往和襯托相關。

(三)、引導學生小結詩歌的表達技巧

1.常見修辭手法(比喻、借代、誇張、對偶、比擬、雙關、對比、設問、反問等)

2.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議論)

3.表現手法(虛實相生、借用典故、借古喻今、烘托反襯、欲抑先揚、細節描寫等)

二.分析技巧型的題目之答題模式

1、提問方式:這首詩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

2、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技巧(或藝術手法,或手法)。詩人是怎樣抒發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3、解答分析:表現手法是詩人用以抒發感情的手段方法,要準確答題,必須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現手法。表現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寫手法、修辭手法三大類。

4、答題步驟:

(1)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

(2)結合詩句闡釋為什麼是用了這種手法。

(3)此手法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

答題示例:

早行陳與義

露侵駝褐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

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

問:此詩主要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襯手法(步驟一)。天未放亮,星斗縱橫,分外明亮,反襯夜色之暗;「草蟲鳴」反襯出環境的寂靜(步驟二)。

兩處反襯都突出了詩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飄泊引起的孤獨寂寞(步驟三)。

鑑賞古代詩歌表達技巧教案

3 托物言志 是間接抒情的一種。就是通過對事物的描寫和敘述,表達自己的志向和意願。如朱熹的 觀書有感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雖然描寫的是池塘的清澈,但詩歌的本意在表達對讀書的感悟 讀書人只有多讀,不斷吸納新知 源頭活水 才能不斷進步 清如許 所以此詩是一首較...

鑑賞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

學案目標 1.準確判定古詩常用的表達技巧,並能略作分析。2.掌握鑑賞表達技巧題的審題與答題規範要領。課時安排 4課時 第一 二課時 1.2012 江蘇卷 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後回答問題。夢江南溫庭筠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裡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雲斜。請簡要賞析這首詞的結句。答2.2011...

古代詩歌鑑賞之表達技巧

表達技巧的種類 表達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 創造意境 表達思想感情時所採取的特殊的方式。它的含義非常廣泛,簡單說包括各種表達方式 修辭手法 表現手法 寫作手法 結構技巧的使用。對表達技巧的鑑賞,就是辨識詩歌中所使用的修辭手法 表達方式 表現手法或藝術構思及結構技巧,分析其本身的藝術效果,評價其對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