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課堂上如何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2021-03-04 09:59:47 字數 2968 閱讀 3930

學生解決問題是乙個自行探索和應用知識的過程。這就需要教師為學生提供積極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空間,讓學生在開放的環境裡,用自己所喜歡的方式去思考問題,促進學生創造性解決問題。下面結合我的教學實踐,談幾點初步做法和認識。

一、引導學生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

1.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提問

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學知識,數學問題多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產生。教師要抓住學生思維活動的熱點和焦點,根據學生認知的能力和特點,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背景材料,從學生熟悉的人、事物、事件等方面著手,採用現實再現、猜謎、講故事、遊戲、競賽等方法,創設生動有趣的、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使學生自主產生問題,激發**的慾望。

如:在教學《連除應用題》時,教師創設了這樣乙個問題情境:植樹節那天,老師帶你們去植樹。

那時你們會思考哪些問題呢?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紛紛發言:一共要植多少棵樹?

全班平均分成幾小組?每小組栽幾棵?……這樣,學生提出許多問題。

教師及時提供資訊和問題,然後問:你們準備怎樣解決這些問題呢?通過討論、交流得出方法。

這樣,教師通過創設學生熟知的生活中的植樹情境,給學生提供乙個廣闊的思維空間,讓他們自主的、全方位的、多角度的思考問題。

2.發揚民主意識,培養學生敢於提問、善於提問的能力

「好學多問」是孩子的一種天性,學生提出問題標誌著其思維的萌發,小學生數學問題的提出直接表明他們對生活中數學的思考能力。但是,由於小學生沒有掌握好提問的方法和技巧,課堂表現為「怕提問」。

要學生提問,就要培養學生敢於提問的勇氣和膽量。教師應尊重每一位學生,通過自己的言行、態度,給學生乙個個安全、信任、尊重的情感資訊,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產生自主提出問題的學習行為。  可見,只有當學生能積極思考,大膽表述時,教師才知道學生「疑」在**,「惑」於何處。

才能對所教知識進行有效的指導、點撥和調整。反之,如果教師把學生的一些發自內心卻又異想天開的問題,看做是旁門左道,是「有意搗亂」採取壓制的方法,那麼,久而久之,學生思考問題、提出問題的積極性、主動性將會大大降低,甚至被扼殺,成為真正接受知識的「容器」。所以,發揚民主意識是學生敢於提問的前提,是開啟思維之門的鑰匙。

3.引導學生主動反思,進一步掌握提出數學問題的技巧

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反思是學生以自己的學習活動過程作為思考,物件來對自己的行為、決策以及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是一種通過提高參與者的自我覺察水平來促進能力發展的途徑。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經常引導學生對本堂課所涉及的數學問題進行自覺思考,逐漸明確哪些問題是有價值的,哪些問題是無關緊要的,有利於以後提問更貼近所學數學內容,從而提高學生善於提出數學問題的能力。

二、引導學生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引導學生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僅僅是教學的開始,同時,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其活動的價值不只是獲得具體的結論,更多的是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經歷、體驗知識產生的原始狀態,體會到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每乙個人都應當有自己對問題的理解,並在此基礎上形成自己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這樣,在鼓勵個性發揮的前提之下,學生的創新精神的培養才成為可能。

怎樣豐富學生「問題解決」的實踐過程,在靈活多樣的問題解決過程中,盡量使每位學生發揮其思維的最大潛能,使他們體驗腦力勞動中取得成功的喜悅,已成為我們數學課堂教學中思考的重要課題。

首先,要激勵學生自主**,尋求方法。數學學習活動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學生進入角色以後,教師應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交流,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並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和感受。

有一位教師在教《兩位數加一位數(進製)》時,這位教師是這樣設計的: 「 媽媽讓軍軍計算17+8, 軍軍冥思苦想了一會兒,向同學們求助,誰有妙法幫我嗎?」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頓時情緒高漲,積極思考。

此刻教師及時組織學生討論,通過小組討論、同桌互說等形式,充分發揮集體的作用,體現團結合作的精神,讓每個學生都有主動參與的機會,加強了學生間多向交流。最後,學生想出了多種方法:有把17看成20(20+8-3)的,有把17分成12和5(12+8+5)的,有把8分成3和5(17+3+5)的,有數手指的,也有用豎式計算的,等等。

學生通過自主**後,用語言表達出自己的思維過程,這正是學生自主創新的一種體現。

問題一旦經過一番努力後被解決,學生就會有緊張愉快的體驗,有成就感、自豪感、價值感,這些心理傾向是激勵學生進一步**的原動力。 其次,可建立學習小組。學生的發展存在著不平衡性,無論哪個班的學生,他們的智力發展水平、所具有的能力以及他們對生活、對數學問題的認識是各不相同的。

在課堂上,面臨著要解決的乙個個數學問題,學生的解決方法是各不相同的。為了使不同發展水平的學生都能解決問題,我們可採用小組學習的方法,建立學習小組,小組中學習水平上、中、下的學生進行合理搭配,推薦乙個學習水平較高的學生擔任組長,讓不同水平層次的學生的資訊聯絡和反饋資訊在多層次、多方位上展開。

這樣,小組成員對所要解決的數學問題進行適當的合作交流,互相**解決問題的最佳策略與方法,互相取長補短,共同達到圓滿解決問題的目的。在經常性的合作交流中,提公升理解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再次,要鼓勵學生動手實踐,在操作探索中解決數學問題。

三、激發學生在生活當中的應用意識

學生的應用意識主要表現在「認識到現實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學資訊、數學在現實世界中有著廣泛的應用;面對實際問題時,能主動嘗試著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面對新的數學知識時,能主動地尋找其現實背景,並探索其應用價值」。學生學習數學不但要弄清課堂所提的問題,掌握現成的數學知識和技能,而且要知道如何運用課堂上所解決問題的方法自覺地、有意識地認識周圍的事物,理解並處理有關問題,使所學知識成為與生活和社會有密切聯絡的內容,真正實現數學「從生活中來,再用之於生活」。在這方面,教師要自覺成為學生「用數學」的引導者。

例如,學了《統計知識、**與購物計算、長度、面積、體積、容積等測定》後,我們要盡可能給學生提供實際操作的機會,引導學生把數學用之於生活。教師可以讓學生量一量教室的長、寬,量一量黑板、課桌、書本的長和寬,量一量家中家具的長和寬、爸爸媽媽的身高,測一測爸爸媽媽的體重,算一算逛街所購貨物的**等,在「用數學」中,體驗所學知識的作用,更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既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又使學生從中品嚐到學以致用的樂趣。

這樣的問題,與生活非常貼近,容易激起學生的興趣,培養實際應用數學的能力。 學生就是在不斷地發現問題、**問題、解決問題、應用問題的過程中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數學課堂上如何啟發學生

小學數學是一門重要的科學,在數學課堂上要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解決問題的能力,關鍵在於老師。為了使學生能夠在輕鬆 愉快的環境下學習數學知識,那末教師獎每一節課時,不但要深挖教材才內容,而且要從學生現有知識的實際情況出發,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尤為重要,在教學實踐中,我對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

數學課堂如何引導學生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 我在教學 圓周率 這一概念時,引導學生用教師提供的工具動手測量硬幣 透明膠 茶杯蓋 圓形製片等學生熟知的生活中的圓形物品的直徑與周長,並動手計算出圓周長與直徑的比值。然後,讓學生進行比較 分析 計算,發現 每乙個圓的周長都是它的直徑的3倍多一點 這個規律。學生通過測量 計算 初步發現不論圓的大小...

數學課堂上如何發展學生的個性

教育個性化是現代教育思想的一種新境界。在數學學習中關注學生的個性化學習的觀點,旨在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培養自主 獨立的學生個體。從某種意義上講,數學教師能否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去發展他們的個性,決定著數學教育能否達到理想境界。個性,從教育的角度講是指個體在一定的生理素質上,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