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國》讀後感

2021-05-31 12:29:55 字數 3649 閱讀 7028

姓名:陳志祥學號:201241311121 班級:12級電子卓越班

起初聽到《理想國》這本經典名著時,我想到的是乙個人人平等,不因物質而愁,人人相處融洽的夢幻般的的理想世界,其次我想到類似的還有十八世紀法國啟蒙作家筆下的「理想國」,他們在自己的作品中勾畫了建立在理性秩序上的新型社會。還有就是孔子的《大道之行也》,這些都是先人們對「理想國」的構想,不管實現的可能性大不大,到那都是人類社會努力實現的目標。老師在課上講到的東西,關於柏拉圖,關於《理想國》,關於「洞穴」理論,我在課下有自己的思考,索性到圖書館借了這方面的書來讀,因此下面我結合一些資料和自己的理解,寫一寫對《理想國》的看法。

首先,來談一下正義的觀點。在柏拉圖《理想國》一書中,對正義定義如下:「各盡其職就是正義」。其中,又對個人靈魂的正義和城邦正義做了詳細描述,分別如下所示:

城邦正義就是:各守本分。正義就是在國家中,不論統治者還是被統治者,「每個人都作為乙個人**自己分內的事而不干涉別人分內的事」。

據社會分工原則:「每個人必須在國家裡執行一種最適合他天性的職務。」「當生意人、輔助者和護國者這三種人在國家裡各做各的事而不互相干擾時,便有了正義,從而也就使國家成為正義的國家了」。

另外對個人靈魂的正義也做了如下描述:個人的正義和國家的正義都符合正義的「型」是一致的。個人靈魂的正義,保障個人的行為符合道德規範,能自覺參與實現城邦的正義;個人的靈魂中有理智、激情和非理智的慾望三部分。

理智作為智慧型起領導作用,激情服從它而成為它的助手;慾望佔個人靈魂的最大部分,貪得無厭,必須受理智和激情控制;個人靈魂的這三部分各起合適作用,和諧相處,就有自製的人,能主宰自己,使自身秩序井然,就是個人靈魂的正義與心靈健康;個人靈魂的三部分爭鬥不和,慾望部分膨脹壯大,反對理智與激情,就是個人靈魂的「不正義」,就會造成種種**行為,就會破壞城邦國家的正義。

在此書中還提及了判斷正義的兩個原則。第一原則:每個人都擁有享受彼此相容的最大限度自由的平等權利。

第二原則:社會經濟不平等應當盡可能地有利於從中得益最少的;權力和地位在機會均等基礎上對每個人開放。

我對柏拉圖關於正義的定義並不完全認同,首先是因為柏拉圖在此定義中,過分的強調了各守本分的重要性,而對於人的慾望則過多的限制。認為乙個人要想正義,就必須用理智和激情控制自己的慾望,但是我們應該注意乙個人如果能完全靠理智和激情控制自己的慾望,那麼他一定不會是人,而是神。因為對人來說實在是太難了。

另外,更強調個人靈魂的正義要服從城邦的正義,難道城邦中規定的正義一定是正義的麼?但是我對於正義判定的兩種原則甚是認同,因為它完全體現出了平等和民主的精神,以及對弱者的關懷。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理想國》中提到的在現今看來是驚世駭俗的觀點:「共子共妻」。即女人歸男人公有,兒童歸所有人擁有。

當時聽到這個觀點,我不得不佩服柏拉圖的想象力。在那樣乙個時代,能提出這樣的觀點,可想而知面對的壓力會有多大,會有多少人在背後抨擊他。也許,這也是他為什麼臨終前才決定出版這本著作的原因之一。

對這個觀點,我認為不論是從可行性還是從合理性這兩個角度都應該進行商榷。

在《理想國》中,柏拉圖假想了乙個這樣的理想城邦。在共妻共子女的國家裡,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部分彼此,在這樣乙個城邦裡,沒有紛爭,沒有訴訟,沒有私有觀念。這就是對正義者的最大回報。

這樣的描述確實讓人心動,但是,沒有私有觀念真的會到來嗎?至少在柏拉圖死後的兩千年內都沒有實現。而且,我認為,只要有審美在,只要有美醜在,只要有身高差別在,只要有財富多少在,只要有慾望、權利在,只要有一點點不平等的事情在,真正的共子共妻就不會實現,否則只能是**。

但是,我們不能因自己的無知斷然否定柏拉圖的觀點。因為,一切皆有可能。一切可能發生的事情,終有一天會發生,只是時間長短而已。

在課上以及書中都說到柏拉圖的「洞穴」理論,這個是我印象最深的。有一群囚犯在乙個洞穴中,他們手腳都被**,身體也無法轉身,只能背對著洞口。他們面前有一堵白牆,他們身後燃燒著一堆火。

在那面白牆上他們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後到火堆之間事物的影子,由於他們看不到任何其他東西,這群囚犯會以為影子就是真實的東西。最後,乙個人掙脫了枷鎖,並且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實的事物。

他返回洞穴並試圖向其他人解釋,那些影子其實只是虛幻的事物,並向他們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對於那些囚犯來說,那個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並向他宣稱,除了牆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沒有其他東西了。

從洞穴喻來看,生活在洞中,背朝洞口面向洞壁,全身被縛住而不能轉動的囚徒就象現實世界的人,他們借助於身後火光看到映在洞壁上的影子只不過是現實中的實物。他們不知道洞外陽光照耀下的世界才是真正的世界。他們一旦脫離洞穴來到真實世界還會有許多不習慣,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弄清楚洞中的虛假與洞外的真實。

而這個這所謂真實世界就是「理念的世界」。在這裡柏拉圖認為,人生的意義就在於認清世界的真相。

而關於「洞穴」理論,我有一些自己的看法。走出洞穴,看到事物本身,看到善的理念,這就是柏拉圖心目中的哲學家,是所謂的「受過教育的人」。柏拉圖充分相信哲學家的能力。

哲學家知道什麼是真理,具有「最高的知識」,他「看見過美者,正義者和善者的真實」,因而具有辨別真假、美醜、善惡的能力。而常人則如那些被縛的囚徒,看見的只是影像,聽到的只是回聲,他們既已經習慣於此,也就不覺得自己生活在幻影世界中,這樣,他們便跟真理無緣。在柏拉圖看來這些囚徒缺少的是知識,因此他們不會想到走出洞穴,不會對真實的世界產生思考,就算有了一位囚徒走出洞穴看到了真實的世界,他們也會把他撕碎。

事實上,人們難以察覺的是,囚徒與哲學家的根本區別乃是自由與否。囚徒頭頸不能轉動,不能走動,受到某種束縛,是不自由的;而一當有了活動的自由,囚徒走出洞穴,也就成了高人一等了。注意到此點對於我們理解柏拉圖的哲學王思想至關重要。

這就是說,其他階層的人,不能充當統治者,表面看來是他們的無知,但更為根本的原因則是他們沒有自由——他們不過是沒有自由離開洞穴,從而永遠失去了接近和認識真理的機會,柏拉圖的假設是他們永無得到啟蒙的機會。

在柏拉圖看來,只有當人的靈魂「轉向」可知世界的第二個部分時,才能發現真理。如果走出洞穴以後不再回到囚徒中間,那麼兩個世界的人們本可以相安無事。但是哲學家必須回到洞穴中,因為一方面哲學家不能單獨生活,總不免在芸芸眾生中穿行;另一方面,某種道德與義務迫使哲學家回到洞穴中,以便使所有人都過上美好的生活。

「不是為城邦任何乙個階級的特殊幸福,而是為了造成全國作為乙個整體的幸福。它運用說服或強制,使全體公民彼此協調和諧,使他們把各自能向集體提供的利益讓大家分享。」可見,哲學家當國王是被迫的,是為了正義之需,整體的利益之需;這樣,統治眾生成了哲學家的義務,這不是由於哲學家鍾愛權力,而是整體利益的實現離不開哲學家。

這就是哲學家當國王的合法性基礎。

到現在為止,雖然《理想國》裡面的東西還是沒能實現,甚至有些在現代社會根本就不可能實現,有很多東西都是遭到質疑的,但是柏拉圖畢竟在死前邁出了這一步,讓後人敬仰也好,唾棄也好,這都是他在當時那個黑暗年代裡作出的最後的吶喊。他並不是孤獨的,中國的孔子早期就提出過《大道之行也》,認為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定能形成乙個「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的乙個「大同」社會。但在當時的戰亂時期下那個願望是不可能實現的。

在十八世紀的法國,孟德斯鳩等人提出過「理想國」的設想,並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建設「理想國」,雖然在當時也是失敗的,再到後來馬克斯等人提出「共產主義」,其最終目標也是建成乙個沒有階級制度、沒有剝削和壓迫,並且進行集體生產的社會,這也許是對「理想國」的另一種嘗試。不管現狀怎樣,社會始終是在進步的。

以上我只是就柏拉圖觀念中的部分觀點進行了闡述,比較零散,很多地方不全面,《理想國》中的內容遠遠多於這些。《理想國》這本經典著作一定要認真細讀,如果不去細細品味,你就永遠不知道它的經典之處究竟在**。在寂靜無人的夜晚,或是心情浮躁的白天,不妨拿出一本經典著作,慢慢的去看、去讀,不求獲得知識,只求讓自己煩躁的內心得到平靜,去享受乙份難得的寧靜。

《理想國》讀後感

在柏拉圖的所有著作中,理想國 是最成系統的一部。在這部對話中,柏拉圖借蘇格拉底之口詳細的討論了人性 政治 哲學的一系列重大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為後來的西方思想奠定了基礎,指明了方向。以後的西方哲學,無論是繼承柏拉圖思想的,還是反對柏拉圖思想的,都不可能繞過柏拉圖的思想,尤其不能繞過 理想國 所表...

柏拉圖《理想國》思想

陶華坤 理想國 是柏拉圖的正義宣言。提出正義就是國家中每一階層人盡其才 各司其職 互不逾越。要充分發揮每個人的能力,使每個人都在最適合自己能力的崗位上工作是社會組織的最高原則,它關係到全體社會成員的整體利益,這就是社會的最大正義。我們建立這個國家的目標並不是為了某一階級的單獨突出的幸福,而是為了全體...

《理想》讀後感

有時候,常常會覺得,自己其實只是一艘船舶,而生活則好比是一片茫茫的大海,當我們行駛在茫茫的大海上,眼前一片迷茫.因為沒了理想,就彷彿徘徊在海 找不到方向 人生,我們人的這一輩子,就是那麼一條路,一條坎坷曲折漫長無盡的路,而每當我們茫然地走在十字路口,卻不知向哪走,只因為我們的心中卻少了那份不可拋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