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應引導學生走進生活

2021-06-01 10:05:38 字數 3206 閱讀 9682

二、創造性使用教材

品德與生活課程的教材是依據課程標準編制的,是教師組織活動的主要依據。由於該課程是一門開放的、強調兒童個性、學校和地方特色的課程,因此,與典型學科課程的教科書明顯不同的是,教材為教師因地制宜地創造和開發富有特色的本地區、學校和班級的課程留有一定的空間;同時,教科書的內容呈現方式的變化使它不在作為知識的載體來供教師講授,而是成為引發兒童活動的工具。因此,在使用教材時,一定要改變以往「教材為中心」的教材觀,以課程標準為依據,對教材進行細緻的研究和計畫,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和兒童的發展需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是按部就班地照本宣科或看圖講解。

在保證實現基本目標的前提下,教師可對教育內容進行必要的調整,使兒童在有針對性的、高質量的教育活動中各個方面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

在用好教科書的基礎上,教師要創造性地開發適宜當地的課程內容,本課程的資源是多種多樣的,兒童生活周圍的人和物、家庭、學校、社群、自然、環境設施、人文景觀以及兒童生活中的體驗、經驗、發現等等,各種節目、文化活動、重大事件、民俗活動等等均可視為重要的課程資源,也就是說從兒童生活的一切方面都可以發掘出課程的寶貴資源。

三、教師在課堂中適當創設情境。

情境可以傳遞情感。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根據課堂情節,適當創設一定的道德情境,「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學生在想象性的情感體驗中,經歷動機的衝突,情感的激盪,認識的昇華。蘇聯教育家贊可夫指出:

教學法必須觸及學生的情感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才能發揮高度有效的功能。我在教學《我在慢慢長大》這一課時,課前,我讓學生準備自己從小到現在的生活**。課堂上通過互相展示**(同桌展示、小組展示、上台給全班展示等),讓學生感受體驗到自己在長大。

當有乙個同學展示出這麼一張**時:一位年輕婦女抱著乙個小姑娘(明顯看出是一對母女),小姑娘手裡拿著蛋糕在吃,媽媽在微笑。我就問:

「這是你和你的媽媽嗎?」小姑娘點點頭。於是我接著說:

「媽媽抱著小時候的你,有時候胳膊都累酸了。從小到現在,媽媽疼你、愛你,有好東西自己捨不得吃,總是留著給你吃,為了你的健康成長、幸福快樂,付出了很多艱辛,你應該對媽媽說句什麼話呢?」通過我對她道德情感的引導,小姑娘很快感悟,接著說:

「我應該對媽媽說聲:『媽媽!謝謝您,您辛苦了!

』」。因此,教師要善於挽起和誘發學生對道德現象的情感體驗,逐步培養學生善感的心靈,讓學生真正地感動,以自覺的行動克服不良的行為。

四、讓學生參與實踐

心理學認為:乙個人的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乙個無止境的認識世界。特別是道德行為習慣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乙個長期反覆培養、實踐的過程,是逐步提高的漸進過程。

它遇到好的條件,可以向好的方向發展,否則會退到原來的狀況。在《品德與生活》教學中,由於特定的情景,小學生尤其容易激動,即使效果很好,一旦下課後走出教室,環境發生變化,他們不穩定的一面就暴露出來。因此,對他們的思想教育要長期抓,反覆抓。

實踐活動為他們提供了很好的行動陣地。創設情境進行活動的同時,可以與少先隊活動,班隊活動相結合,充分發揮德育的整體功能,鞏固和發展了課堂教學的成果,豐富了學生的課餘生活,同時也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道德素質。在教學《學習真快樂》第二課時後,為了讓學生真正知道在課間活動中不能玩那些有危險和防礙他人的遊戲,進行有益的課間活動。

我充分與少先隊活動,班隊活動相結合,在課後設計了主題活動。這樣的活動在內容上更貼近生活,以學生自身生活為出發點,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感悟,使學生的品格得到培養,情操得到陶冶,素養得到提高。同時,《品德與生活》是一門新課程,它與以往的思想品德課有所不同的是,課程在內容上更貼近生活,以學生自身生活為出發點,通過課堂上構建乙個活動,來模擬生活真實情境,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感悟,使學生的品格得到培養,情操得到陶冶,素養得到提高。

因此,在上課前,筆者都會精心設計每節課的每個塊面的活動。如在設計《我愛我家》時,設計了四個塊面的活動——親子遊戲、採訪爸爸媽媽、回憶成長往事、用行動去關心父母。這四個活動並非隨意拼湊,而是遵循這學生內在情感線索,由對家庭成員的了解到體會到為人父母的艱辛、不易,直至到從內心感激父母的養育之恩,從而愛父母、愛家庭,在整個活動中學生經歷了這樣乙個情感昇華的過程。

可以這麼說,活動對於《品德與生活》這門課程來說就是它的生命所在,那麼在組織學生活動,使學生通過活動得到發展這方面應該注意什麼呢?以《我愛我家》這一系列活動來看,首先活動的主題**必須使學生所關注的日常生活,具有實踐意義。因為只有當學習發生在有意義的背景中,即與學生的生活世界發生聯絡時那種學習才是有效的。

而這一單元的主題是家庭,這是學生最早接觸的社會小環境,他們是通過家來認識社會,了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培養最初的道德感、責任感的。當《我愛我家》這一主題一經確立後,我便圍繞這一主題設計了活動方案,開展了許多活動。比如讓學生去了解家庭成員的年齡、生日,製作生肖卡等,孩子也都紛紛說了自己願意幫助父母親做力所能及的事,但在課堂上與學生交流時,他們其實並不了解自己的父母親,個別孩子甚至對家長的嚴格管教非常反感,很明顯課堂上所說的對父母的關心不是發自內心的。

雖然按照教材的編排活動可以結束了,但我作為活動的引導者抓住契機將活動繼續向縱深開展。因此有了《我愛我家》系列活動之二《我的家》。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發現許多孩子對於家這個生於斯,長於斯的地方顯得既熟悉又陌生,對於父母的認識則停留在淺層次上,而對於自己在家庭中所處的位置,自己應負的責任則全然不知。

面對終日為自己奔波勞累的父母,他們甚至覺得最辛苦的是他們自己。因此便設計了親子遊戲,從遊戲中讓他們明白雖然自己與父母朝夕相處,但對於他們自己很缺乏了解,倒是父母平日對自己用心良多。因此,激發起他們了解父母的慾望,圍繞著他們對父母提出的乙個個實實在在的問題,家長都從不同的角度給予了回答,從而立體地、全方位地凸現了乙個個辛勤工作,關愛家庭的父母形象。

由遊戲而產生的對心靈的觸動到自主的去了解,這些都是在活動中不斷動態生成的新的內容。也就是說,活動在具體情境的互動作用下不斷產生了新的內容,產生了新的活動目標。在活動中,準確地把握了學生的新的動向,引導學生將活動不斷向深處開展,使學生有所獲。

因為,常常**於生活,貼近生活的教育,學生有豐富的感性認識。教師要以學生的生活實踐為基礎,科學地設計教學內容和選擇他們感興趣的教學內容,重建「教材觀念」,革除「惟書惟上」的陋習。當然,還需注意的是,實踐活動的安排要面向全體學生,要求每個學生都參與。

無論是蒐集材料、製作、還是考察,教師都要有布置、有展覽、有表揚,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思想品德在本質上不是形而上的抽象的教條,而是與生活密切相連的生動素材。兒童對世界的認識首先是從他所面對的現實生活開始的,生活中的許多情景和時間都蘊涵了豐富的道德內涵,如家庭生活中蘊涵著家庭倫理,集體生活中蘊涵著團結、友愛與合作,社群生活中蘊涵著公共道德和環境意識等。

總之,要想真正教好《品德與生活》這門課程,教師就應該多想方法,不斷創新,在探索中求進步、促發展,我堅信只有自己心中擁有太陽,才能給人以陽光,只有掌握了愛的藝術,你的心血才會澆灌燦爛的希望之花。

教師應教會學生怎樣學習

教師應教會學生怎樣學習,重視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聽楊曉鈺教授初中教材教法培訓有感 宜賓市六中胡雲慧 俗話說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與其讓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不如教會他們怎樣自覺地學習。楊曉鈺教授的教學理念中,有一點最重要的就是情景教學,培養學生的興趣 因此教學中教師要做到以 本 為本,寓教於樂。英...

教師應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1 真誠的讚揚 對於那些缺乏自信的學生,真誠的讚揚他們取得的每一點成績最能激起他的學習熱情。我總是仔細的尋找他們的閃光點,並且及時 適當地給於讚揚。尤其對於那些很少得到表揚的學生,真誠的讚揚會讓他充分發揮內在的潛力,甚至會成為他的人生乙個重要的轉折點 2 中肯的分析 通過我耐心細緻有合理的分析,讓學...

教師應具備的能力

最近有幸聆聽到石校長的精彩報告,他用自己的幽默語言把教師應具備的能力結合我們的具體事例講的每一位教師心潮澎湃。是啊,作為一名教師,我們的確需要時常不斷反思自己,提高自身的能力,努力使自己向一名合格的教師靠近。我認為一名教師最基本的能力首先應該具有學習的能力。目前,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學習已成為每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