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會反思的語文教

2021-03-03 23:49:23 字數 3617 閱讀 5198

葛繼紅古希臘科學家阿基公尺德曾放言:「給我乙個支點,我將撬起地球。」乙個合適的支點,將會產生怎樣的奇蹟!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上好一堂堂好課的支點在**?這個支點就是「教學反思。」

什麼是教學反思?北師大肖川教授說:「教師的自我反思是指教師對各種教育觀念、言論、教育方法、教育活動、教育事實和教育現象進行的自主判斷和認真審視,特別是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檢視和反省。

」筆者所在的學校是一所市級示範學校,學校領導抓教學很內行。因為新課標非常強調教師的課後反思,所以,學校就出台了硬性的規定,要求教師每堂課後都要有教學反思,而且每兩周有年級組長監督檢查,檢查結果上報學校,與教師的績效工資掛鉤。但據我所知,很多老師為了應付檢查,要麼直接從教案參考書上直接抄反思,要麼三言兩語,籠統空泛,缺乏具體的反思內容。

比如:今天的課上的效果不錯,學生回答問題很積極,所有的教學目標都按預訂的計畫完成了。這樣的反思等於沒反思。

讓人看不出這堂課到底是怎麼上的,有哪些成功的經驗,有哪些不足之處,效果不錯體現在**,教學目標是怎麼完成的。這些值得反思的地方都沒有進行反思,暴露了一部分教師敷衍的思想和較低的反思能力。

隨著資訊化社會的到來,社會對教師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推動下和後現代課程觀的影響下,教師僅作為經驗型教師和專家型教師已經不能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要了,社會呼喚反思型教師。反思型教師不僅要關注課堂內的問題,還要關注制度與文化等課堂外的因素對教學的影響,不僅執行規定的教學內容,同時還參與課程的開發、促進學校的發展,不僅關心學生的成長,還應積極完善自己的專業發展。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波斯納曾提出乙個教師成長的公式:教師成長=經驗+反思。他說,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只能是膚淺的知識。

李鎮西根據自身的成長實踐,他給出了「反思型教師」的定義:「通俗的講,就是帶著一顆思考的大腦從事每天的平凡工作,就是通過思考、解剖自己日常教育實踐,不斷超越和提公升自己教育境界的教師。」

教學反思既然是教師專業成長的支點,那麼「教學反思」思什麼?

一.反思自己在課堂教學上的成功之處

如:教學中引起師生共振效應的做法;課堂上一些精彩的師生對答、爭論;教學方法和策略運用的體會;教學環節的設計;學情的分析與把握等等。下面是我在上公開課《旅鼠之迷》後寫的一篇反思:

公開課後的感悟與思考

《統籌方法》以前在人教版的語文課文裡有,現在刪掉了。上海的教材仍然有這篇課文。前天我們到同濟二附中聽了嵇老師的一節課,她在講這篇課文時主要抓住列圖表的說明方法以及統籌方法的運用。

最後給學生留個作業:學這篇課文的意義是什麼?我以前上這篇課文時也是這樣上的。

這是篇說明文。說明文就是給我們知識,讓我們懂得以前不懂得東西。但我看了王榮生教授的關於聽評課後,才知道我們不應該這樣教。

王榮生教授在《聽王榮生教授評課》這本書裡,把語文教材裡的課文分為四種型別:即「定篇」、「例文」、「樣本」、「用件」。它們在語文教材中的地位、性質和功能發揮方式等都有本質的分別。

「定篇」、「例文」、「樣本」都是學生在語文學科裡的「學件」——在「定篇」,學習經典的豐厚蘊涵,「例文」學習其生動顯現的關於詩文和詩文讀寫的知識,在「樣本」,學習其閱讀過程中形成的讀寫方法,就文來說,學生不是去學文,而是用這篇文裡的東西。

按照王教授的說法,這篇課文應該教說明的方法和寫作的知識,而不是向學生傳授什麼是統籌方法。也就是說不能把「樣本」當「用件」來教。反思我的語文課堂,也經常教課文所傳遞的「天文地理,五花八門」的東西。

「甚至有的文學作品也是被這樣處置,於是語文課堂不像語文了,語文老師當了雜家,而語文教材成了「雜貨鋪」。

王教授的一番話對我觸動很大。帶著這樣的思考和感悟,我在盧灣區中山學校上了一堂公開課--《旅鼠之謎》。這篇課文是一篇文藝性的說明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科學小品文。

我手上沒有任何的資料可以參考,雖然我們的教材裡也有,但我真的沒好好上過這篇課文。我等於是裸眼看文字。拿到文字,我認真讀了幾遍,然後確定這篇課文哪些是學生讀課文能讀的懂的。

文字關於旅鼠的三大謎學生能讀的懂,這點不需要講,那麼這篇課文應該講什麼?經過反覆斟酌,我把課文的重點確定為

1、了解科學小品文的特點

2、學習作者呈現科學知識的方法

3、學習常用的幾種說明方法。

也就是說一篇課文要交給學生的不是學生能看懂的知識,而是學生反覆讀課文也不能理解的知識。找到教學的重點難點,還要選擇好切入點。這篇課文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切入,都能上的精彩。

最後我決定從課文裡的鼠目寸光切入。先引導學生簡單說出三大謎是什麼,然後引導學生分析作者在寫這三個奧秘時的不同的寫作方法,自然引出科學小品文的特點及作者呈現知識的方法。一節課三個環節,環環相扣,思路清晰,學生不僅學到了寫作的知識也感受到科學小品文的趣味性。

像這樣去認真的解讀文字,來上海之前是沒有過的。即使上公開課,我也沒有這樣去認真分析學情。以前上這樣的課文,我最多讓學生讀讀課文,然後結合課後的練習簡單的講講。

經過這幾個月的培訓,我才明白,以前的教學是多麼膚淺,對文字的理解多麼粗糙。我這個井底之蛙終於有機會跳到地面上看看,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大。

像這樣的反思,如果我們能經常寫一寫,一定會在教學上不斷創新,自身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文字陳述能力和交往能力將得到不斷的培養和訓練,教師的進取心、責任心也會得到增強。

二.反思課堂教學上的失誤之處

有人說:課堂教學是遺憾的藝術。它永遠只能逼近卻不能完全達到盡善盡美。

因為我們所面對的是一群學生,每個人的生理和心理情緒、狀況都有差異,且在教學過程中又始終是變化的,容易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同乙個教案,同乙個老師,在不同的班級上課會上出截然不同的效果來;同乙個問題,同一名學生,不同的時機會產生不同的答案;同一篇課文,不同的老師有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構思,況且,「教」然後知不足,有些「預設」的環節只有在實施時,你才會發現它的缺陷。因此,上完課,靜下來認真的想一想,這堂課所呈現的教學內容是否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識規律;問題情境的設計有沒有給學生留下思考的空間;教學環節的設計是否合理;學生的活動是否有利於學生的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有沒有效果,是否所有學生都有收穫;課堂上三維目標是否圓滿達成;我今天在課堂上的行為哪些是正確的,哪些不該做;這節課學生學得是否愉快等等。

把這些問題想清楚,進行回顧、梳理,並寫出反思、**,使之成為今後教學時的借鑑。

三.反思教學過程中學生獨到的見解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導學生在情境中去經歷、去體驗、去感悟、去創造。教學過程中,學生常常在不經意間產生「奇思妙想」,學生的獨到見解、精彩的回答、學生的創新思維等都是源於學生對文字的獨特見解,對世界的獨特感受,是十分豐富的、可貴的課程資源,教師在課堂上及時將這些資訊撲捉,課後加以重組整合,記錄下來,既為教研積累了第一手素材,又拓寬了教師的教學思路。

四.反思觀摩課後的感受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為一名教師,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要多聽聽其他老師的課,並及時與他們溝通交流。在聽課時,要分析,這位教師是如何組織課堂教學的,他為何這樣組織課堂教學;用了什麼樣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是如何確定的;我上這篇課文時是如何上設定教學環節的;這樣的教學環節受到什麼樣的效果;和這位老師比我的教學設計有什麼缺點、有哪些不足;從他的教學中我受到什麼啟發,我今後後如何處理……通過這樣的反思分析,從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葉瀾教授說:「乙個老師寫一輩子教案難以成為名師,但如果寫三年反思則有可能成為名師。」好的教學反思可以起到承上啟下、畫龍點睛的作用。

對於乙個優秀的語文教師來說,課堂是實施教育教學行為的場所,課後即時反思是促進其專業化、水平自覺提高的重要途徑。反思教學,能使教師明確自己的教育方向,能使教師改變常態教學下的低效甚至無效的教學,從而不斷總結、提煉、昇華自己的教學實踐,最終成為一名充滿智慧型的教師。

做會反思的教師

在我們走入新課程的這段時間,我對自己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為進行了反思,用新課程的理念,對曾經被視為經驗的觀點和做法進行了重新審視,現將在反思中得到的體會總結出來,以求與同行共勉。一 教學中要轉換角色,改變已有的教學行為 1 新課程要求教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2 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

做幸福的語文教師

在新教育的倡導下,我校有了每天的習字和午讀時間。作為初四語文老師,我們選擇了閱讀 水滸傳 和 簡 愛 我和學生一起讀書,每週拿出一點時間讓學生說水滸,論人物。不僅學生讀得有勁頭,連我也深入的又將 水滸傳 仔細的讀了起來。新教育理念是讓師生過上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是讓老師快樂地幸福地工作,是...

語文教學的反思

著名語文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 有人認為學習語文目的唯在作文,而讀書為作文之預備,我則語之以讀書亦為目的。老師能引導學生俾善於讀書,則其功至偉。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於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關係。單說寫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沒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問那比較難捉摸的閱讀程度。可見,研究閱讀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