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管理學》簡答題及答案

2021-03-03 23:15:51 字數 3868 閱讀 8839

對於個體的調查,若是涉及到人,則主要採用兩種調查方式:訪問調查法和問卷調查法。

(2)實驗方法也有多種形式,如實驗室實驗、現場實驗、計算機模擬實驗、計算機網路環境下人機結合實驗等等。現代管理科學中新興的管理實驗,現代經濟學中正在形成的實驗經濟學中的經濟實驗,實質上就是通過實驗獲取與管理或經濟相關的資訊。

(3)文獻根據加工深度的不同可分為四個級別:零次文獻、一次文獻、二次文獻和三次文獻。所獲取的相應資訊分別是零次資訊、一次資訊、二次資訊和三次資訊。

①零次文獻是指未經出版社發行的或未進入社會交流的最原始的文獻,如私人筆記、考察筆記等,內容新穎,但不成熟,不公開交流,難以獲得。

②一次文獻是以作者本人取得的成果為依據而創作的**、報告等經公開發表或出版的各種文獻,如期刊**、科技報告等。其特點是內容新穎豐富、敘述詳盡以及參考價值大,但數量龐大而且分散。

③二次文獻是指報道和查詢一次文獻的檢索工具書刊,如各種目錄、題錄、文摘和索引等。二次文獻是按照特定目的對一定範圍和學科領域內的一次文獻進行鑑別、篩選、分析、歸納和加工整理等,使之有序化後出版的。其主要功能是檢索、控制一次文獻,幫助人們較快地獲取所需的資訊,具有匯集性、工具性、綜合性和交流性等特點。

④三次文獻是根據二次文獻提供的線索,選用大量的一次文獻的內容,經過篩選、分析、綜合和濃縮而再度出版的文獻,包括專題評述、年鑑、百科全書、詞典、導讀與文獻服務目錄、工具書目錄等。

3.簡述網路資訊的收集系統的組成以及各部分的主要作用。

答:組成見圖2.2。

各部分主要作用:網路資訊搜尋是基於網路資訊收集系統自動完成的。網路資訊搜尋系統首先按照使用者指定的資訊需求或主題,呼叫各種搜尋引擎進行網頁搜尋和資料探勘,將搜尋的資訊經過濾等處理過程剔除無關資訊,從而完成網路資訊資源的「收集」;然後通過計算機自動搜尋、重排等處理過程,剔除重複資訊,再根據不同類別或主題自動進行資訊的分類,從而完成網路資訊的「整合」;分類整合後的網路資訊採用元資料方案進行索引編目,並採用資料壓縮及資料傳輸技術實現本地化的海量資料儲存,從而完成網路資訊的「儲存」,當然要通過網路及時更新;經過索引編目組織的網路資訊正式發布後,即可通過檢索為讀者提供網路資訊資源的「服務」。

網路資訊收集系統是乙個匯集了各種網路資訊收集技術的電腦程式整合系統,其中主要採用了網頁收集、網路資訊挖掘和網路資訊過濾等技術。

4.對資訊源進行評價的方法有哪些?簡述間接評價法的具體程式。

答:(1)對資訊源進行評價一般採用兩種方法:一種是資訊工作者根據對資訊源的一般要求對資訊源進行評分,這種方法稱為直接評價法:另一種是調查資訊利用者對各種資訊源的利用情況或由資訊利用者根據自己的實踐需要來評價資訊源,該方法稱為間接評價法。

(2)間接評價法的具體程式參見書本2.4.1章節。

5.對資訊收集的效率如何評價?資訊準確度的比較評價怎麼進行?資訊的經濟性評價從哪些方面進行?

答:(1)對於資訊收集的過程,可以用收全率、收準率、及時率、費用率和勞動耗費等五個指標來衡量和評價其效率,這些指標一般通過資訊內容與資訊需求的相關程度(切題性或相關性的概念)來確定。

(2)資訊評價的另乙個重要方面是比較評價資訊的準確度,可以從兩種角度來進行。

第一種角度包括下面三種方法:①從不同的資訊源獲得同一性質的資訊,對這些資訊進行比較;②定期地、系統地收集資訊,調查過去同種資訊是否出現並和新獲取的資訊進行比較評價;③從多種資訊源蒐集、分析同種資訊和相關資訊,與切題的資訊進行比較評價。

第二種角度是從資訊所含的六個要素出發評價資訊的準確度。

任何資訊都包含六個要素:內容(what)、原因(why)、時間(when)、地點(where)、人(who)、狀況(how),即「5w1h」。對資訊進行比較評價時,要把資訊分解成上述六個方面,其步驟大致如下:

①把資訊分成六個要素,按要素分成不同的組;②分析各組中有無共同點,把具有共同點的資訊抽出來;③將抽出來的具有共同點的資訊要素構成資訊形態;④把組成資訊形態的要素分別同原資訊進行比較;⑤根據比較結果,對被認為最有共同點的原資訊做進一步調查檢驗,分析它與其他資訊的相關程度、相關的交接點等。

(3)為了經濟而有效地蒐集資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來進行資訊評價:

①對所需資訊存在率的評價:這一步要調查有關的資訊源、載體、實物(產品等)是否存在,如果存在,要用什麼方法從何種途徑獲得,評價獲取的難易程度。

②對所需資訊適合率的評價:評價獲取的資訊與所需資訊的內容吻合程度。例如,解決問題的有效程度,為利用該資訊而需要加工處理的必要程度等都是評價的尺度。

③對所需資訊可靠性的評價:對於二次資訊和三次資訊,應評價其性質、加工深度、是否能獲得證明來確認其可靠性。此外,由於資訊既可以傳遞某一事物或課題的全部內容,也可以傳遞部分內容,因此,根據其所處的位置便可評價資訊的可靠性。

6.簡述資料採集系統的基本功能和基本組成部分。

答:資料採集系統的軟體功能十分豐富,主要功能有

(1)系統總貌。提供所有輸入點訊號的位號、名稱、單位、當前指示值、上下限及有關說明;

(2)流程圖畫面。顯示過程物件帶檢測點的整個工藝流程圖、動態顯示各測點位置及當前值、各裝置執行狀態(如開停、超限等);

(3)歷史資料。儲存並顯示有關測量點在一定時間範圍內的一定時間間隔的實時資料值;

(4)歷史趨勢。儲存並顯示有關測量點在一定時間範圍的變化曲線。相關引數曲線可同時在一幅畫面上用不同顏色顯示,即趨勢分組;

(5)量程分段及線性化處理。為提高顯示精度,可將某些引數的量程分成數段,每屏一段,並可用軟體方式對被測量過程進行線性化處理;

(6)列印或通訊。可實現定時或即時列印或通訊。此外,根據使用者要求,可編制其它管理和服務程式,如操作指導、統計分析等。

資料採集系統的結構參見圖2.6。

7.闡述模式識別的處理過程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答:參見圖2.8給出了模式識別的基本過程。

對於非電量輸入模式,首先必須先把它們轉換成電訊號,然後通過模/數轉換,使之成為計算機能接受的數字量。為了使輸入模式滿足識別的要求,還要根據具體情況對模式進行預處理,如濾波、座標變換、圖象增強、邊界檢測等,以便濾除樣品收集過程中摻入的干擾和雜訊,並人為的突出有用訊號,使模糊的模式變得清晰,以得到良好的識別效果。

經過預處理後,要根據識別方法的要求對滿足識別要求的模式進行抽取、選擇特徵和基元,作為識別的依據。這是模式識別的關鍵,對識別的效果有直接的影響,好的模式特徵能使不同類別的模式表現出很大的差別,有利於設計出效能較高的分類方法。

8.模式識別有哪些主要方法?簡述它們的主要特點。

答:模式分類的方法大致可分為統計識別方法、句法結構方法、模糊判決方法和人工神經網路方法四大類。

統計識別方法是從被識別的模式中選擇能足夠代表它的若干特徵,每個模式的特徵都組成乙個特徵向量,於是每乙個模式就在特徵空間中占有乙個位置。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來分割特徵空間,使得同一類模式大體上都在特徵空間的同一區域中。這樣,對於待分類的模式,就可根據它的特徵向量位於特徵空間中哪乙個區域而判斷它屬於哪一類模式。

句法結構方法立足於分析模式的結構資訊,可以把模式模擬於語言中句子的構造。句子由單詞按文法規則構成,同樣,模式由一些模式基元按一定的規則組合而成。分析模式如何由基元構成的規則,就是結構分析的內容,這相當於對乙個句子作句法分析。

句法結構模式識別就是檢查代表這個模式的句子,是否符合事先規定的某一類文法規則。如果符合,那麼這個模式就屬於該文法所代表的那個模式類。

模糊判決方法以模糊數學為基礎,是一種集合運算。對某模糊集合設計隸屬度函式,作為樣品與模板間相似程度的度量,從而將模糊集合劃分為若干子集,然後根據就近原則分類。

人工神經網路方法以神經生理學和神經心理學為基礎,是乙個模擬神經機理的非線性動態系統。它通過對樣本的學習建立起記憶,然後將未知模式按其最接近的模式進行判別。

這四類方法各有優缺點,但在圖象識別中都得到了廣泛應用。前兩類方法發展得比較成熟,是研究模式分類的基礎方法。模糊數學和人工神經網路應用於圖象識別領域也取得了較大進展,拓寬了研究者的思路。

三.討論題

1.資訊收集還有哪些新技術(除了書本所介紹的技術外)?

2.如何評價網路資訊的價值?請舉出實際例子。

[說明]討論題要求學生從其他途徑,如查閱資料,上網等方式,結合實際具體例子解答。

管理學簡答題

1 管理者層次與管理者技能之間的關係 1 管理者三個層次 基層管理者 中層管理者 高層管理者。2 管理技能主要有三種 概念技能 人際技能 技術技能。3 不同層次的管理者對管理技能的要求是不同的,高層側重於概念技能,基層側重於技術技能,人際技能對所有層次的管理者都同等重要。2 簡述管理者角色。管理者角...

管理學簡答題

1 管理的物件 人,財和物,時間,資訊,無形資產 2 無形資產的主要內容 專利,商標,商譽,商業秘密,實用美術,其它智力與非智力無形資產 3 管理的本質 管理的本質包括自然屬性,社會屬性和個人對策性的交叉統一 4 需要層次論的基本內容 包括個人,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實現需要 5 e.r.g理論的基...

管理學簡答題

2010.12管理學基礎期末複習簡答複習重點 1.管理的內涵 管理是管理者為有效地達到組織目標,對組織資源和組織活動有意識 有組織 不斷地進行的協調活動。它包含以下幾層意思 1 管理是一種有意識 有組織的群體活動。2 管理是乙個動態的協調過程,主要協調人與人之間的活動和利益關係,它貫穿於整個管理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