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基礎簡答題

2021-03-03 22:10:41 字數 5644 閱讀 9627

「科學管理之父」泰羅。「經營管理理論之父」法約爾。「組織理論之父」韋伯

1、簡述管理概念和性質答:①管理的二重性,即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首先,管理是生產社會化引起的,因此具有同生產力和社會化大生產相聯絡的自然屬性。

其次,管理又是與生產關係相聯絡的一種「監督勞動」,具有同社會制度相聯絡的社會屬性。②管理的科學性。管理作為乙個活動過程,其間存在著一系列基本的客觀規律,要用科學的方**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③管理的藝術性。藝術性強調的是管理的實踐性。它強調管理活動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論和方法外,還要有靈活地運用這些知識和技能的技巧和訣竅。

2、組織外部環境的特徵和構成因素答:①社會環境。主要是指乙個國家的人口數量、年齡結構、職業結構、民族構成和特性、生活習慣、道德風尚以及這個國家的歷史和歷史上形成的文化傳統。

②政治環境。主要包括國家的政權性質和社會制度,以及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法律和規定等。③經濟環境。

主要包括國家和地方的經濟發展的水平、速度,國民經濟結構,產業結構,黨和國家的經濟法令和經濟政策,社會經濟發展戰略和計畫,人民的生活消費結構和消費水平,市場的供求狀況以及社會基礎設施等。④科學技術環境。它主要包括國家的科學技術發展水平,新技術、新裝置、新材料、新工藝的開發和利用,國家的科技政策、科技管理體制和科技人才,它們直接關係到企業生產技術的發展方向以及可提供利用的技術資源。

⑤文化教育環境。主要包括人們的教育水平和文化水平,各種大專院校、職業學校的發展規模和水平等。⑥自然地理環境。

主要包括自然資源、地理條件和氣候條件等。

3、什麼是管理理論叢林?(現代管理理論包括哪些主要學派)答: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隨著現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生產社會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引起了人們對管理理論的普遍重視。

管理思想得到了迅猛發展,出現了許多新的管理理論和管理學說,並形成眾多的學派。這些理論和學派,在歷史源淵和內容上相互影響和相互聯絡,形成了盤根錯節、爭相競榮的局面,被稱為「管理理論的叢林」。這些學派主要包括:

管理過程學派、經驗學派、系統管理學派、決策理論學派、管理科學學派、權變理論學派等。

4、企業文化理論和企業再造理論答: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的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中創造的具有本企業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它由三個部分組成:

(1)企業精神。企業精神是企業文化的核心,是呈觀念形態的價值觀、理想和信仰等。(2)制度文化。

是企業文化的中間層,是把企業精神和物質文化二者聯絡起來,使企業文化制度化、規範化的行為準則。(3)物質文化。它是企業文化的外圍層,是呈物質形態的產品設計、產品質量、廠容廠貌、員工服飾等,它是企業文化外在形象的具體體現。

企業文化的功能主要體現在:企業文化對企業員工的思想和行為起著導向作用;對企業員工具有凝聚和激勵作用;對員工行為具有約束和輻射作用。企業再造(又稱業務流程重組),是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發展起來的企業管理的又一新理論。

企業流程再造的目的,是提高企業競爭力,從業務流程上保證企業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質量的產品和優質的服務提供給企業客戶。企業再造的實施方法,就是以先進的資訊系統和資訊科技為手段,以顧客中長期需要為目標,通過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產品增值無實質作用的環節和過程,建立起科學的組織結構和業務流程,使產品的質量和生產規模發生質的變化。

5、計畫工作的特徵是什麼?答:①目的性:

計畫工作旨在有效地達到某種目標。首先就是確立目標,然後使今後的行動集中於目標,朝著目標的方向邁進。②主導性:

組織、人事、領導和控制等方面的活動,都是為了支援實現組織的目標。因此,計畫職能在管理職能中居首要地位。具有主導性特徵。

③普遍性:計畫工作在各級管理人員的工作中是普遍存在的。④效率性:

在制定計畫時,要時時考慮計畫的效率,不但要考慮經濟方面的利益,而且還要考慮非經濟方面的利益。

6、目標管理的特點。答:①目標管理運用系統論的思想,通過目標體系進行管理。②充分發揮每乙個職工的最大能力,實行最佳的自我控制。③強調成果,實行能力至上。

7、目標設立是目標管理的重要過程,在此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答:在目標設立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目標要略高於企業當前的生產經營能力,保證企業經過一定努力能夠實現。目標過高,會因無法完成任務而使職工喪失信心;目標太低,則失去了激發工作熱情的意義。(2)目標要保證質與量的有機結合,盡可能量化企業目標,確保目標考核的準確性。

(3)目標期限要適中。在大多數情況下,目標設定可以與年度預算或主要專案的完成期限相一致。將長期目標分解為一定的短期目標,有利於目標的監督考核,也有利於保證企業長期穩定發展。

(4)目標數量要適中。一般地說,要把目標限制在五個以內。目標少而精,有利於在行動中保證重點目標的實現。

8、什麼是決策?有哪些特徵?正確的決策應堅持哪些原則?

答:決策,就是指為了達到一定的目標,從兩個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選擇乙個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斷過程。決策具有如下特徵:

①超前性。任何決策都是針對未來行動的,要求決策者具有超前意識,思想敏銳,能夠預見事物的發展變化,適時地做出正確決策。②目標性。

無目標的決策或目標性不明的決策,往往會導致決策無效甚至失誤。③選擇性。決策必須具有兩個以上的備選方案,通過比較評定來進行選擇。

④可行性。決策所做的若干個備選方案應是可行的,這樣才能保證決策方案切實可行。⑤過程性。

決策是乙個多階段、多步驟的分析判斷過程。⑥科學性。要求決策者能夠透過現象看到事物的本質,認識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性,做出科學決策。

正確的決策應堅持以下的原則:①滿意原則。就是能夠滿足合理目標要求的決策。

②層級原則。決策在企業內分級進行,是企業業務活動的客觀要求。③集體和個人相結合的原則。

④整體效用的原則。

9、決策的型別和作用是什麼?答:按決策的重要程度,可分為戰略決策、戰術決策和業務決策;按決策的重複程度,可分為程式化決策和非程式化決策;按決策的可靠程度,可分為確定型、風險型和不確定型決策。

作用:決策是決定組織管理工作成敗的關鍵;決策是實施各項管理職能的保證。

10、定性決策方法有哪些?答:頭腦風暴法:

頭腦風暴法也叫思維共振法,即通過有關專家之間的資訊交流,引起思維共振,產生組合效應,從而導致創造性思維。頭腦風暴法一般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對已提出的每一種設想進行質疑,並在質疑中產生新設想。

第二階段是對每一種設想編制乙個評價意見一覽表,同時編制乙個可行性設想一覽表。第三個階段是對質疑過程中所提意見進行總結,以便形成一組對解決所論及問題的最終設想。特爾菲法:

特爾菲法是以匿名方式通過幾輪函詢徵求專家的意見,組織決策小組對每一輪的意見進行彙總整理後作為參考再發給各專家,供他們分析判斷以提出新的論證。幾輪反覆後,專家意見漸趨一致,最後供決策者進行決策。特爾菲法基本步驟如下:

第一,確定決策題目。決策題目要具體明確,適合實際需要。第二,選擇專家。

選擇專家需解決四個問題:什麼是專家;怎樣選專家;選擇什麼樣的專家;專家人數。第三,制定調查表。

即把**或決策問題專案有次序地排列成**形式。第四,決策過程。一般要分四輪進行,經過反覆論證,最後得出較為一致的看法。

第五,做出決策。經過多次反饋後,意見漸趨一致,或對立的意見已十分明顯,此時便可把資料整理出來,做出決策。特爾菲法具有匿名性、多輪反饋、統計性的特點。

哥頓法:「哥頓法」是美國人哥頓於2023年提出的決策方法。該法與頭腦風暴法相類似,由會議主持人先把決策問題向會議成員作出籠統的介紹,然後由會議成員(即專家成員)海闊天空地討論解決方案;當會議進行到適當時機,決策者將決策的具體問題展示給小組成員使小組成員的討論進一步深化,最

11、組織的型別有多少種?答:組織可以分為正式組織和非正式組織兩類。

正式組織,一般是指企業中體現企業目標所規定的成員之間職責的組織體系。非正式組織,是在共同的工作中自發產生的,具有共同情感的團體。

12、企業一般可以在哪些方面發揮非正式組織的積極作用?答:企業一般可以在以下方面發揮非正式組織的積極作用:

(1)一些不適於通過正式組織解決的問題,通過非正式組織比較容易解決;(2)利用非正式組織的情感交流渠道,維持企業人員的穩定與團結;(3)尊重非正式組織的存在,使職工有表達思想的機會,工作中減少厭煩感,加強協作關係。

13、影響集權與分權的因素有哪些?①決策的代價。一般來說,代價越高的決策,越不適宜交給下層決策者。

重大決策也不宜授權。②政策的一致性。如果希望保持政策的一致性,那麼集權程度就高些;反之,那麼分權的程度就高些。

③組織的規模。組織規模越大,管理層次和管理部門越多,分權程度就應高些;相反,集權程度就應高些。④組織的成長方式。

如果組織是靠內部積累由小到大逐級發展起來的,則集權程度較高;若組織是由併購或聯合發展起來的,則分權程度較高。⑤管理哲學。主管人員的個性和他們的管理哲學,對組織的集權與分權的程度影響較大。

⑥管理人員的數量及素質。如果管理人員數量充足、經驗豐富、訓練有素、管理能力強,則可較多的分權;反之,趨向集權。⑦控制技術與手段。

如果控制技術與手段比較完善,主管人員對下屬的工作和績效控制能力強,則可較多的分權。

14、衡量集權與分權的標誌是什麼?答:衡量乙個組織集權或分權的標誌主要有:

(1)決策的數量。組織中較低管理層次做出的決策數目越多,則分權的程度越高;反之,則集權程度越高。(2)決策的範圍。

組織中較低層次決策的範圍越廣,涉及的職能越多,則分權程度越高。(3)決策的重要性。若較低層次做出的決策越重要,影響面越大,則分權程度越高;反之,則集權程度越高。

(4)決策的審核。組織中較低層次做出的決策,上級要求審核的程度越低,分權程度越高;反之,分權程度越低。

15、授權的原則是什麼?答:①因事設人,視能授權。

授權時應依授權者的才能和知識水平的高低而定。②明確責任。授權時,必須向被授權人明確所授事項的任務目標及權責範圍。

③不越級授權。越級授權必然導致中層領導的被動,不利於發揮他們的積極性。④要適度授權。

授權過少,往往下屬的權力過小,積極性受到挫折,達不到授權的效果;授權過度,等於放棄權力,造成工作雜亂無章,甚至失去控制。

16、管理人員培訓的內容是什麼?答:管理人員培訓的內容主要有:(1)業務培訓;(2)管理理論;(3)管理能力;(4)交際能力及心理素質等方面。

17、領導者的影響力表現在哪些方面?答:領導者的影響力由法定權力和自身影響力兩個方面構成。

法定權力是組織賦予領導者的崗位權力,它以服從為前提,具有明顯的強制性。法定權包括:決策權、組織權、指揮權、人事權和獎懲權。

自身影響力是領導者以自身的威信影響或改變被領導者的心理和行為的力量。自身影響力不具有法定性質,它取決於領導者本人的素質和修養,無法由組織「賦予」。構成領導者影響力的因素包括:

品德、學識、能力和情感等。

18、領導理論的發展過程答:領導理論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性格理論階段:

從二十世紀開始到三十年代。這一階段的領導理論研究,側重於領導人的性格、素質方面的特徵。行為理論階段:

從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到六十年代。這一階段,從研究領導者的素質、特性,轉向研究領導者的領導方式、領導作用和領導方法。權變理論階段:

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迄今。該理論認為,一種領導行為的效果好不好,不僅取決於領導者本人的素質和能力,而且還取決於許多客觀因素。沒有一種「最好」的領導行為。

一切要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

19、管理系統理論的主要內容是什麼?答:管理系統理論將領導方式分為以下型別:

(1)專權命令式。即領導人極為**,對下屬缺乏信任,主要用恐嚇和懲罰來激勵下屬,慣於由上而下地下達命令、傳遞資訊,決策權高度集中。(2)溫和命令式。

即領導者允許下屬反映意見和提出要求,允許下屬一定的決策權但嚴加控制。(3)協商式。領導者對下屬有較高的信任度。

以允許下屬參與管理的方式激勵他們;注意傾聽下屬意見,重大決策由領導者裁決,具體事項則由下屬安排或協商解決。(4)參與式。即主管領導對下屬完全信賴,凡事聽取下屬意見並酌情採用;鼓勵下屬參與組織目標的制定和評價工作;鼓勵下屬就其職責範圍內的事項作出決定或共同作出決定。

管理學基礎簡答題

1 計畫工作程式 估量機會 確定目標 確定前提條件 確定可供選擇的方案 評價各種方案 選擇方案 制訂派生計畫 用預算形式使計畫數位化 2 內部提公升制優缺點 優點 1.由於對機構中的人員有較充實可靠的資料,可了解候選人的優缺點,以判斷是否適合新的工作。2.組織內成員對組織的歷史和現狀比較了解,能較快...

管理學基礎簡答題版

1 計畫工作程式 估量機會 確定目標 確定前提條件 確定可供選擇的方案 評價各種方案 選擇方案 制訂派生計畫 用預算形式使計畫數位化 2 內部提公升制優缺點 優點 1.由於對機構中的人員有較充實可靠的資料,可了解候選人的優缺點,以判斷是否適合新的工作。2.組織內成員對組織的歷史和現狀比較了解,能較快...

管理學基礎小抄簡答題

如何理解管理的內函?管理是管理者為有效地達到組織目標,對組織資源和組織活動有意識 有組織 不斷地進行的協調活動。它包含以下幾層意思 管理是一種有意識 有組織的群體活動。管理是乙個動態的協調過程。管理的目的在於有效地達到組織目標和提高組織活動的成效。管理的物件是組織資源和組織活動。泰羅的科學管理理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