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黃山奇石教學反思

2021-03-04 09:58:04 字數 4922 閱讀 3067

篇一:二年級語文上冊《黃山奇石》教學案例與反思

二年級語文上冊《黃山奇石》教學案例與反思

課剛開始,我正在給學生放多**,讓他們一邊聽範讀課文,一邊看電視中出現的景物,沒想到剛剛讀了第一句,就聽到乙個學生無意識地插了一句:「什麼叫『聞名中外』?」再掃視了一眼教室裡,大多數同學都把目光投注在電視螢幕上,於是,我停止了**,同學們正感到疑惑我對大家說 :

「同學們,黃山風景區景色秀麗神奇,怪石有趣,張老師也沒有去過,我和你們一樣都迫不急待地要去看看了,那咱們先去旅遊旅遊,然後再學習課文好不好啊?」「好——」同學們興奮極了異口同聲地回答。我接著說: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黃山風景秀麗,所以不但我們中國人知道它,連外國人都知道它的大名。你們看課文第一自然段中哪詞寫了這個意思?」同學們緊張地找著,片刻,他們紛紛舉手,大聲地回答:

「是聞名中外。」「聞名中外的意思就記住了嗎?」我繼續**著**,這時電視螢幕中出現了課文中所描述的奇形怪狀的石頭。

同學們興奮地互相訴說著,我趁機讓他們找出課文中的語句來敘述並且可以加上自己的合力想象,這下學生們更起勁了。在這熱烈的氣氛中,我們邊看圖邊想象,邊敘述邊讀書,還有的同學邊說邊忍不住學著**中的樣子做起了動作呢!在學生的高度興奮的思維狀態下,已經在無意識領會了課文的中心,因此在朗讀課文時,學生們已經不自覺地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文章中,自然而然地把那種深情地讚嘆,深切地嚮往的語氣讀了出來。

就在這時螢幕中的**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幾個字「金雞叫天都」。這下同學們不樂意了:「老師,為什麼沒有**?

」「我喜歡看**!」「『金雞叫天都』是什麼樣子的?」突然有乙個學生叫起來:

「就是嘛,老師,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怎麼也沒有啊?」「對呀!」大多數人應和著。

聽著一片抱怨聲,我開心地笑了,因為,有乙個要求學生發揮想象,從「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中選一塊石頭向大家介紹一下的環節正等著他們完成呢。那個環節我原打算放到學完課文後再布置的,沒有想到孩子們給我

創造出了乙個大好時機。「好了,同學們,由於黃山的奇石太多了,我們的課本裝不下啊。要想看那些**,我們想辦法好不好啊?

」「老師,我們可以上網查!」「老師我可以自己畫。」同學們都發表了意見。

「好。不過老師還有乙個要求,你們還要在畫的下面模仿書上的樣子寫上介紹。你們說行不行?

」「行!」孩子們充滿信心地回答,聽著這樣大聲地回答相信明天肯定會有收穫的。

第二天,一大疊彩色的**交到我手裡,我在課堂上把它們展示出來,並請有些作者向大家作了介紹,他們真是津津樂道??

《黃山奇石》的教學故事主要體現了「注意學情,以學定教」,「抓住興奮點,改變教學策略」的教學理念。

這篇課文本來我準備的設計思路是:老師範讀課文——學生讀畫出的生詞——師生共同學習生字——再讀課文,結合圖理解課文內容——想像、說話訓練——朗讀訓練——指導寫字——布置查資料的作業。

但是,根據課堂情況我改變了教學思路,順應當前學生的思維去發展,去挖掘,就如順風船再鼓風帆,效果就會事半功倍。事實正如此,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做什麼事更是喜歡從興趣出發,抓住這一心理特點,根據學生的思維發展及時改變教學計畫,這就是以學定教。

我們只有對教材吃透,新課標才能在教學中熟練運用,只要目標明確,就可以瀟瀟灑灑地走上一回,沿途還會領略到無限美好的風光!

《黃山奇石》案例分析

案例《黃山奇石》是二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在學習課文時,我採取「自學+小組合作學習+全班交流」的方式,讓孩子自主選擇喜歡的內容學習,自主選擇學習交流的方法。

片斷1:

「你覺得哪塊石頭最奇特、最有趣呢?請大家結合課文插圖,讀讀課文。你最喜歡哪塊奇石就學習哪一部分,邊讀邊把描寫它奇特、有趣的地方劃下來。

當然,在讀的過程中,如果有不理解的詞語,就把它標出來,待會兒一起解決,好嗎?」(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進行自學) 俗語道「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不錯,「書是讀出來的」。

不到三分鐘,孩子們讀書聲逐漸小了,看來他們找到

了所需要的東西。

「下面誰願意把自己最喜歡的奇石介紹給大家聽聽?介紹的方式有很多種。如果你願意結合剛才劃的詞句給大家講出它的奇特有趣,就講;如果你願意讀,就有感情地讀一讀;如果你能通過動作把石頭奇特的樣子表演出來,你就表演給大家看;如果你能在短時間內畫圖展現出它的奇特,你就畫。

下面自己抓緊想一想,再在小組裡可以討論交流。」(板書:講、讀、演、畫)

學生自主選擇交流的方式以及進行小組交流學習)

師:哦,這樣黃山的美、黃山的奇就更能體現出來了。還有採用其他方法學習的嗎?

生:我是做動作來理解的。

師:那你能表演給我們大家看看嗎?

( 學生上台表演,抽生評價。)

師:那你能來表演一下嗎?

(另一學生上台表演,很投入,贏得了同學們的掌聲。)

師:還有其他方法嗎,繼續交流。

生:我是通過感情朗讀來理解的??

生:我是通過畫畫來理解的??

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雖是低年級的語文教學,我也嘗試著讓孩子們進行一些淺層次的**性學習,培養他們**的興趣。在課堂上,我首先讓孩子自主選擇**內容,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奇石研讀,鼓勵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學習,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匯報自己的學習成果。孩子們用感情朗讀、畫、抓重點詞、動作表演等形式來表達自己對課文的理解,他們的興趣很濃,學習的效果也非常好。

在讓孩子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時候,我們應當給他們充足的時間去思考、進行交流討論以及表達自己的意見,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他們,這一點非常重要。在課堂中,我給孩子們留了足夠的時間來進行自主學習、小組交流學習以及把自己獨到的意見、理解在全班同學面前表達出來,讓他們能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內容,也能讓每乙個孩子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對他們以後的學習會有很大的激勵。

這堂課的教學,讓我深深地體會到:可別小瞧了這些孩子!我們應該把更多的機會,更多的思考留給孩子。如果我們給孩子們一根槓桿,說不定他們真的能撬起地球!

篇二:《黃山奇石》教學反思

《黃山奇石》教學反思

作為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他們對事物充滿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想象力豐富、思維活躍,容易接受新知識,表現慾望較強,喜歡展示自己。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已經能夠自主學習,能夠與他人合作學習。但學生對黃山奇石沒有身臨其境的感受,語言表達能力、對事物的細緻觀察能力也處於薄弱階段,對課文理解有一定難度。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的學習重在豐富語言,培養語感,發展思維。尤其是低段教學要求,要讓學生喜歡閱讀,能感受到閱讀的樂趣,還要讓學生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由此課前我制定了這樣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通過觀察圖畫與理解語言文字,培養觀察能力,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通過學習課文、感受黃山石的奇妙,體會作者對黃山奇石的讚嘆。喜愛黃山,嚮往去黃山看奇石。

教學重點及難點:指導學生觀察**,賞析優美詞句,展開合理的想象,體會對黃山奇石的讚嘆。

本課我主要採用的是愉快教學法。首先創設輕鬆的情境,引學生入境,愉快進文,然後引導學生在愉快的品讀中感悟語言文字的魅力,最後再引導學生想象,使感情得到昇華。總體回顧有以下幾點令自己感到比較欣慰。

一、揭示課題,理解「奇」字

讀課題後,問學生:「課題中的?奇?

是什麼意思??奇石?是什麼樣的石頭?

」然後引導學生結合課題「黃山奇石」,懂得這裡的「奇」是少有、特殊的意思,因為這樣的「奇石」只有黃山才有。此時,「奇」字吸引了學生,使他們產生了學習的興趣,為本課的學習奠定了乙個良好的情緒基礎。

二、初讀課文,找出「奇石」

三、講讀課文,欣賞「奇石」

學生真正領略黃山奇石的奇妙,感受黃山奇石的有趣,還是在學課文之時。那「仙桃石」之奇妙就可引導學生從三個方面來感受。第一,從外形看,它真像乙個大桃子,這已經很神奇了。

第二,從**看,這麼大的石桃子人間少有,只能是從天上飛下來的吧,這就更神奇了。第三,從動詞的運用看,一「飛」一「落」把那石寫活了,那麼大一塊石頭宛如小鳥一般輕鬆自如地從天上飛來,落在了山頂的石盤上,真是妙不可言。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讀課文來體會「仙桃石」的奇妙與有趣,自然會收到好的效果。

「仙人指路」的神奇在於它就像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著手臂指向前方。通過朗讀課文,學生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彷彿走到那裡就會有位仙人幫我們指明方向。然後引導學生表演、問答,使乙個「仙」字給這塊石頭蒙上了神奇的色彩,使人覺得有趣極了。

「金雞叫天都」的奇妙乃是乙個「變」字道出的。天都峰上的幾塊巨石的形狀像只雄雞本來就很奇怪了,而太陽公升起時,巨石還能「變」得金光閃閃,像只美麗的金雞,這就更令人驚奇了。讓學生一邊讀課文,一邊想象太陽公升起時天都峰上的景象,他們便能切實感受到「金雞叫天都」的奇妙了。

四、展開想象,描寫「奇石」

為了在教學中體現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做到讀寫結合,在學習最後一自然段時,我增加了「看圖聯想,寫?奇石?」這一環節,引導學生在先前的朗讀語言積累後,學習作者的方法,寫一寫「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

學生能結合自己的想象,寫出自己喜歡的石頭的有趣樣子,把課堂推向了高潮。

當然教學也是遺憾的藝術,在本節課中也留給自己一些反思:如果能找到其它的怪石讓學生看圖想象,給奇石起名字,會使本節課的教學再掀乙個高潮。 總之,抓住「奇」字教《黃山奇石》,讓學生既能體會到黃山風景的秀麗神奇和黃山怪石的有趣,又能體會到課文語言文字的生動和傳神。

篇三:2《黃山奇石》教學反思2

《黃山奇石》教學反思

宋明晶《黃山奇石》以景點介紹的方式描繪了黃山石的「奇」。在教學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採用激勵式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的學習,學生的合作爭勝意識被激發,因而課堂效果較好。

在文章感悟方面,我主要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本文的重點在於感受黃山石之「奇」,結合低年級思維、想象發展未完全,生活實際體驗不足等特點,我採取了直**圖的方法,通過收集的眾多黃山奇石圖先讓孩子在頭腦中形成對石「奇」的感嘆及震撼,再將這些感受融入聲音,從而讀出「奇」,讀出讚嘆。朗讀是學生個性化理解的體現,在朗讀中,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在本課中我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讓學生用自己的體驗表達出對黃山石的感受,學生自己通過理解用邊讀邊做動作方式表達出來。

我僅以觀眾的身份給予適當鼓勵性的評價,除此,我還讓其他孩子作小評委,給予點評,通過這個環節讓其他的孩子在細心聆聽中積極調動思維。

二上語2黃山奇石小測

2 黃山奇石 姓名成績家長簽名 一 我會給生字注上拼音。仙盤峰胳著當 二 我會看拼音寫詞語。y u q x n zhu n zhu n l zh n l f n ku i 區 筆順是共 筆,組詞 巨 筆順是共 筆,組詞 三 我是閱讀小能手。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乙隻 猴子 它的兩隻胳膊抱著腿,一動不...

《黃山奇石》教學反思

黃山奇石 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描述了黃山 四絕 之一的怪石,那些惟妙惟肖 趣味橫生的奇石,不是神話,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創造。讀著課文我們彷彿被帶到了景色秀麗神奇的黃山,似乎已經不是在閱讀課文,而是站在黃山乙個個觀景台上,美美地欣賞著那些奇石,拍下一張張奇石圖。仙桃石 猴子觀...

黃山奇石教學反思

張茜學習 黃山奇石 一課,這篇文章對於學生來講比較單調。為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使出了渾身招數,談話激趣,自讀自悟,比賽朗讀等形式。當 小導遊 們介紹完 金雞叫天都 後,就要比賽讀出奇石的有趣。當一名同學信心十足的站起來,讀到 有座山峰上的幾塊巨石,就變成了乙隻金光閃閃的雄雞。他伸著脖子,對著天都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