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行為矯正的主要方法

2021-03-04 09:57:35 字數 5056 閱讀 4419

行為矯正主要是依據學習原理來處理行為問題,從而引起行為改編的一種客觀而系統的有效方法,它既是一種理論,也是一種方法。

有效應用行為矯正的原則:

1.防止濫用,也就是說不要把不屬於行為矯正的一些方法帶入到行為矯正中來,如電擊痙攣法等。

2.避免誤用,行為**方法的正確使用。

3.注意不要損害兒童的身心健康

4.注意遵循道德準則

主要方法:

1.正強化

正強化是指當一操作性行為在某種情景或刺激下出現後,及時得到一種正強化物,如果這種正強化物能滿足行為者的需要,則以後在那種情景或刺激下,這一特定的操作性行為的出現機率會公升高。也相當於獎勵。

例略2.負強化,是指在一辨別性刺激或情況下,行為者發出一種行為,結果可引起厭惡刺激的移去或消失,則以後在同樣的情況下,該行為的出現率會提高。

例如:1,乙個愛咬指甲的孩子,可以在其指甲上塗上胡椒粉,這樣孩子就不會再咬了。

2,對於在監獄裡的犯人,如果其表現好,減少他的**時間,那他的良好態度有可能會增加。

負強化與懲罰不同之處:

懲罰的後果是不愉快的、痛苦的,而負強化的效果是愉快的。

3、消退

消退是指在以確定情境中,行為者產生了以前被強化的反應,若此時這個反應之後並不跟隨著通常的強化,那麼當她下一次遇到相同情境時,該行為的發生率就會降低。比如說,因受懲罰而減少的行為發生率有可能由於懲罰停止而增加;受嘉獎而增加的行為發生率也可能因為嘉獎的減少或停止而減少

例如:a平時小孩以哭的方式得到想要的東西,但是,如果以後孩子再哭的時候不予理睬,孩子知道哭並不能滿足願望,以後也就不會由著性子亂哭了。

b某弱智兒童有不停用手抓頭髮的怪癖,抓到頭皮發痛時才感到舒服。父母用了很多辦法都不見效。然後就把他的頭髮給剃了,開始,小孩又哭又鬧,但乙個月後,他的這種哭鬧行為少了,而當兩個月後頭髮再長起來時,他也沒有再去抓頭髮了。

注意:a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實施消退期間確保各種各樣強化物在不良行為發生之後不呈現,做不到這一點,消退程式大多要失敗。比如,乙個小女孩有嗚咽行為,每次需要什麼就長時間嗚咽,母親為了消退她的這種行為,當她再嗚咽時就不理睬,而當她一段時間不嗚咽時就給予獎勵,這種程式進行到晚上都很好。

晚上,小女孩為要爆公尺花有嗚咽起來,母親仍然不理睬,但是她的父親卻忍不住給了她。

b連續強化的行為容易消退。比如,一會兒滿足孩子的願望,一會兒又不理睬,反而會使他為了達到目的而持續的時間加長。

有效應用消退的原則:(1)選擇好被減少的行為。a選擇行為要具體,不要想一次改進所有的行為。

2)記住行為在開始變好之前有可能會變得更壞,情緒牴觸行為和攻擊行為在消退期間時有發生。3)盡可能選擇乙個能認為控制強化物的行為。(2)注意讓被矯正者脫離程式

4 塑造

塑造就是建立個體在當時還不會完成的新行為過程,即個體從不會到一步步學會乙個行為的過程。塑造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連續接近,也就是說在兒童已有的基礎上慢慢的一步一步確立程式,讓起向目標化結果接近。

有效運用塑造的原則:

(1)確定目標行為,塑造要確定最後所要達到的行為,明確目標可以避免不同的訓練人員對兒童產生的不同要求,而且目標行為必須簡單化,不能太複雜,比如鋪床。

(2)選擇乙個合適的起始行為,即兒童已經具備的行為。

(3)選擇適當的強化物,針對不同的人的強化物是不一樣的。

(4)過程不能進行的太快;以足夠小的步子進行;某個步驟出現問題,及時回到上乙個已經鞏固的步驟上。

5.漸隱

是指逐漸變化控制反應的刺激,最後使個體對部分變化了的或完全新的刺激作出反應,也就是說,在個體反應不變的情況下,改編刺激,直至達到適當刺激,以使個體對這個適當的刺激作出反應。

例如:乙個言語發展遲緩的兒童只能簡單地重複其他人的詞語,很少能有自己的語言,有時也會盲目模仿別人說話中的一些詞語:如你問她,「你叫什麼名字?

」她也會回答你叫什麼名字,就可以使用漸隱的方法,先是培訓者提問,讓後還沒等她回答,就大聲地說出她的名字,那麼她就會重複她的名字,一遍一遍逐漸變低聲音,最後她就能很好的回答出自己的名字。

有關漸隱的運用原則和其他方法一樣。

系統脫敏**

系統脫敏**是指在安逸而充分放鬆的心境下,安排患者逐漸接近所懼怕的事物,或者逐漸提高患者所懼怕的有關刺激的強度,讓患者對於懼怕事物的敏感性逐漸減低,甚至完全消失。

步驟:(1)雞肉放鬆訓練

(2)焦慮或恐懼等級量表的建立

(3)系統脫敏

厭惡**

厭惡**是一種抵制不良氰化物的方法。它是指:不良強化物和厭惡刺激多次重複配對出現,使不良強化物逐漸失去強化作用,同時誘發出和厭惡刺激相同的反應,這種方法又稱為厭惡制約法。

應用:它除了用來**精神病,消除情緒障礙以外,還可以用來消除很多不良行為習慣。即以厭惡刺激為無條件無條件刺激,以引起惡習的刺激為條件刺激,憑藉這兩種刺激的反覆聯絡,從而消除不良行為和積習已深的惡習。

例如,乙個患有強迫意念症的患者,當他不知覺強迫意念產生時,就使勁拉指導者或**者提前固定在他手腕上的橡皮筋(必須產生痛感,持續直到強迫意念消失),用這種厭惡**,患者拉橡皮筋的次數將逐漸減少,直到逐漸消失。也就是說他的強迫意念的發生頻率也在不斷減少,最終消失。

智力障礙

智力障礙又稱智力缺陷,。智力遲滯的等級分為輕度、中度、重度和極度,智商係數分別為50——69,35——49,20——34和20以下。

智力遲滯的干預方法:

行為**:早期干預按發展順序包括五個行為領域:1)大運動,如坐立走跑等,2)精細動作,如抓握、書寫及協調活動等,3)適應性行為,如視、聽、辨別顏色和形狀等,4)言語,如發音、表達、理解等,5)個人——社會行為,如生活自理、人際交往技巧等。

除以上行為專案訓練以外,還因學會一些普通只是,如兒歌、**、體育活動、生活常識、社會常識和講故事等內容。

心理**:心理**也是主要的**方法,其物件主要是那些輕度智力遲滯的病人,目的在於減輕他們的焦慮情緒,克服不良行為,引導他們正確對待自己與他人在學習、社會交往等方面存在的差距,顧慮他們克服自卑心理,以便能較正常地參與社會生活。智力遲滯的病人大多口語能力低,對他人言語的理解以及推理能力也低,因此,心理**必須採用特殊的方式,a簡單易懂的言語。

b除此之外,一些心理**的形式如畫片、遊戲**等,很少依賴詞語,因此,對甚至是最嚴重的智力遲滯的病人也是可行的。

自閉兒童行為矯正方法

使用「不」的三種型別:

1. 資訊性「不」—— 這種「不」只是告訴兒童他的回答是錯誤的。

2. 資訊性「不「—— 在從事一種**師確信兒童是知道的訓練中,若兒童在4次訓練中都不能正確回答,這種「不」是要大聲說出來的。

3. 厭惡性「不」—— 這種「不」說的聲音要非常響亮,並使人感到非常不愉快。一般說來,這種「不」用於完全不能接受的行為。如:

打人或傷害人時要說:「不准傷害人。」兒童每次做錯時都要說「不」,每次說完「不」之後要拿走卡片(或訓練材料),並重新做訓練。

注:不能給出混淆不清的資訊。在大聲說「不」之後,要引導兒童從事積極的活動,如果這種辦法不起作用,兒童表現不依從,你可以應用以下幾種方法:

1)讓坐在椅子上的兒童轉過去,直到他不再表現不順從時為止。

2)回到模仿訓練中來,因為這種訓練有你可以控制的因素。

(模仿訓練是**師令兒童去觸控身體各個部分,或**師發出口頭指令讓兒童去觸控身體各個部分的訓練。**師得以控制的原因是**師可以把著兒童的手去引導兒童去觸控兒童身體的各個部分,並能確保兒童從頭做到尾。次訓練迅速、便捷。

)訓練間歇

訓練間歇是非常短暫的休息,僅用來讓你把訓練材料聚集起來。你應該在開始每項任務前準備妥當訓練材料,在此間歇時間內你務必要使一切就緒。如此種短暫的間歇拖長了,你將失去兒童的注意力,因而不得不重新去吸引兒童

提示 提示是在必要時給予兒童的附加資訊。提示必須和指令一起配合使用,而不是在指令發出之後才給予。若你在指令之後給予提示,那麼兒童學到的將是他做任何事情都會得到提示。

(注意:要小心逐步地撤除提示,以免兒童對提示的依賴。

注意事項

千萬不要苛求那種兒童不可能做的事情。為了訓練兒童依從,手把手地訓練要比用表達性語言更好。在不能通過口頭指令使兒童依從時,則要回到各種非口頭訓練中,以重新確保訓練控制。

辨別訓練

1) 拿出一張卡片,把那張卡片記錄下來。

2) 將以來的那張卡片和一張空白卡片一起放在桌子上,讓兒童辨認那張是原來的卡片。

3) 調換卡片的位置,這樣可以避免兒童總是從乙個方向去取原來的卡片。

4) 拿出5張卡片,每張都和另一張空白卡片配對呈現給兒童。

5) 然後將一張兒童已經指導的卡和另一張他不指導的卡片配對呈現。

6) 在兒童很熟識了大約10張卡片之後(經過幾次訓練之後),將一張兒童已經知道的卡片配對。在梁張兒童都已經熟悉的卡片中進行辨別是乙個重要而有可能難以克服的障礙。一旦兒童跨過了這個障礙,接下來就可以以較快的速度增加新的卡片。

相互提問

該項訓練的目的在於教兒童如何去提問和如何參加交談,這項訓練中教的是一問一答性質的談話。教兒童死記硬背住對幾個簡單提問的答覆。這些問題是陌生人詢問此年齡階段兒童的典型問題。

如:你叫什麼名字?你住在**(非詳細位址)?

你幾歲了?等等。當兒童掌握了上述問題時,還應新增更多的問題。

一旦兒童能回答上述問題,**師跟兒童之間可以進行相互式的提問,彼此提問上述問題。當兒童掌握了要領,並能用乙個詞簡單回答之後,應教他用完整的句子來回答。

動詞卡片

此訓練目的在於教授表示動作的詞語。**師問:「他在做什麼?」兒童答:「他在讀書。」等等。

名詞描述

此項訓練的先決條件是兒童能接受性地識別名詞(如各種動物名稱)。然後是名詞的表達性識別。另外兒童應該知道各種顏色和動物發出的聲音。

一旦兒童已經內在地掌握了這些技能,則可以通過使兒童識別動物的一種至肆中特性來教授他描述**的內容。如:

1) 介紹「這是乙隻狗,是灰色的狗。」

2) 讓兒童識別**。**師問:「這是什麼?」

3) 讓兒童識別各種聲音。**師問:「它怎麼叫?」

4) 然後**師介紹其功用:「它能做什麼?」

在兒童明顯感到沮喪時,為什麼不能停止訓練?——發脾氣和依從行為

在這類**中的所有兒童必定會經歷發脾氣階段。訓練必須在有了積極的結果時才結束。即:

無論兒童大聲哭鬧或者他如何惱火這都無關緊要,你必須讓兒童做成一件事才能終結訓練,即使這意味著兒童僅做了幾件輕而易舉的事,如:把積木放入小筐裡。不能讓兒童有這樣的想法,他一發脾氣就會使訓練終止。

如果兒童有了這樣的想法,那麼下一次它發脾氣的時間將會持續更長,因為前一次的發脾氣已經得到了強化。

行為矯正研究方法

1 持續記錄法 持續記錄法 是將某一特定時間內所發生的目標行為,從頭至尾持續地加以一一觀察和記錄的一種特殊方法 在持續記錄中,觀察者能夠記錄目標行為的不同的尺度,具體說,就是頻率 持續時間 強度和潛伏期 頻率 在特定的單位時間內,行為平均發生多少次 持續時間 指乙個行為從開始到結束所占用的時間的總量...

行為矯正報告 附圖

行為矯正成果報告 王嘉俊1050101012 楊麗珊 吳煉亮1050102029 陳勖之 1050102046柯少霞 魏燕平1050102038 選題 矯正學生在課堂上吃早餐的行為。摘要 在本案例中,小組成員通過使用前提控制 強化等行為矯正技術,成功地在矯正期降低了兩個班中有不期望行為 在上課期間吃...

兒童問題行為矯正個案研究報告

案例介紹 某男孩,獨生子,6周歲,非常好動,上課時根本不注意聽,要麼離開座位搞小動作,要麼逗周圍的小朋友說話,只有在教師斥責時才稍稍收斂一下,很快又會再犯。根據老師的回憶,之前有其他大學心理系同學到班上做團體心理輔導,在輔導中,這個男孩表現得比較霸道,常常跟其他其他同學搶玩具,難以協調他跟別的其他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