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社會活動反思

2021-03-04 09:52:47 字數 5090 閱讀 6970

小班社會活動反思一:小班社會活動「分果果真快樂」活動反思

通過組織此次小班社會活動,我對幼兒園社會教育活動的認識不論從理念、還是實施過程上都有了一些新的認識:

一、對社會教育目標的重溫

分享和謙讓都是一種社會行為,歷來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小培養幼兒的分享和謙讓觀念,有利其建全人格和良好的人際關係的發展,適應社會的要求。同時,在社會教育的領域的總目標中,也明確的提出:

「積極與人交往,掌握互助、合作、分享和謙讓的社會技能。」、「能與同伴友好相處,願意和同伴一起遊戲、分享,體驗與老師、同伴共同生活的樂趣。」

現實生活中教師和家長也始終將分享與謙讓作為幼兒品德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去對幼兒進行培養教育。現在每個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孩子在家裡交往範圍大部分都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和爸爸媽媽,交際面比較窄,所以班上的幼兒「自我中心」的現象比較多。具獨霸一方,沒有人爭搶,而到了幼兒園裡,玩具數量是有限的。

玩具都需要幼兒輪流分享,在孩子們玩的時候爭槍吵鬧的現象比較多。因此我用「分果果」這類較老的內容,用新的組織理念設計了「分果果真快樂」的集體教學活動,讓孩子在活動中學習謙讓和分享的方法,並感受其帶來的快樂。

二、對社會教育實施策略的再認識

在社會活動領域活動的實施過程中,「體驗——明理——行動」,3個步驟揭示也展現了幼兒社會了社會活動基本的實施方式,可以讓幼兒在體驗式的學習中明白社會活動的目標和要求,它不僅可以使幼兒內化後成為一種自覺的行動,促進幼兒自身發展。

體驗作為一種特殊的認知方式,是個體自身與外界事物、活動、觀念、知識之間建立聯絡的過程,也是主客體共同建構新的介面的過程。在體驗的過程中,體驗使學習在生活中展開教育源於人們生存和生活的需要。特別是小班的社會活動,更需要教師設定具體的情境,為幼兒提供體驗的機會。

在「分果果真快樂」這個社會活動中,我注重情境化在活動中的重要體驗作用,使幼兒的社會活動成為幼兒身邊的教育活動,為教師開展進一步的活動提供情感的「共鳴點」,本活動就是結合幼兒生活情境中的豐富體驗以及一定的情感衝突開展的。

幼兒有了豐富的經驗,但是這些經驗是雜亂和多樣以及零碎的,而有些體驗可能對幼兒的價值判斷起到了誤導的影響。作為教師,應該對幼兒獲得的體驗和經驗進行梳理。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意識和觀點,因此在活動中我讓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討論和交流,自主建構形成正確的觀點。

遊戲是適合於幼兒發展的最好活動形式,也是進行社會性教育的有效途徑。在遊戲過程中,能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改正不良的行為。在幼兒明白了謙讓和分享,學習了基本的謙讓和分享的方法和技能後,通過自己的行為和體驗,感受活動中謙讓和分享的快樂。

三、設計以「引導和垂範」為特點的活動過程

在幼兒的社會活動中,教師應該將「引導」和「垂範」相結合,這是我此次活動設計及組織最大的特點。

在活動的第乙個環節裡,以幼兒情境表演的方式給幼兒展示乙個具體的情境,以調動幼兒已有經驗為起點,並讓情境表演的幼兒將問題提出,讓幼兒在觀察和討論的過程中,形成初步判斷是非的能力,幫助幼兒形成真確的價值判斷,目的在於初步懂得有東西要謙讓和分享的道理。但在這個環節中,大多數幼兒首先想到的是分享的方法,而謙讓對於孩子來說沒有太多的經驗,因此在這一環節出現這樣問題時,我及時做出了調整,把幼兒沒能反映出的經驗變成通過情境表演傳授的知識點,引導幼兒認識「謙讓」、理解「謙讓」,讓幼兒在**情境的過程中去感受謙讓的方法。

另外在這個環節中,教師用討論的方式,引導幼兒探尋問題的衝突點,注重幼兒的自主發揮、積極性、注重師幼互動,在平等的對話中,讓幼兒自然地領悟,獲得成長。

「知行合一」是幼兒社會教育活動中的學習特點,但經驗告訴我們:平時我們口頭傳授的知識幼兒可能記住,但不會理解,所以很難與行為聯絡起來。正像我們常見的——問幼兒如果有兩個蘋果,乙個大的,乙個小的,你要哪乙個,他會說我要小的,但實際行為中往往要拿大的(除非不喜歡)。

即使孩子們會說:「我把大的給別人,把小的留給自己。」但在用行動表達時卻截然相反,這充分說明了幼兒品德發展中出現了言行不一致的現象。

幼兒雖已有了分享與謙讓的意識,但只停留在口頭上沒有落實在行動中,要將其轉化為自覺的行動,還需要進行反覆練習。因此在情境表演之後,通過再次分桔子的實踐練習,讓幼兒遷移以上學到的方法。在具備相關經驗的基礎上,讓幼兒通過情景練習分享和謙讓,主動嘗試分桔子的樂趣,鞏固之前學習的相關經驗。

從認知角度讓幼兒在通過學習不同的分蘋果方法,逐步培養幼兒感受好吃的東西大家一起分享,好朋友一起吃才開心。

「垂範」就是「立標桿」,為幼兒樹立榜樣,該活動通過讓大班的哥哥做示範讓幼兒進行學習。喜歡模仿是幼兒學習分享行為的一條重要途徑。因為榜樣具有激勵和導向的作用,幼兒又具有很強的觀察、模仿能力,當看到他人的分享行為時,幼兒會去模仿,去學習怎樣與人分享和謙讓,對幼兒養成良好的分享行為,是有很大幫助的。

在第三個環節中,只有讓幼兒充分的親身體驗,才會懂得謙讓和分享所帶來的快樂。在這個環節裡通過遊戲性情景,結合幼兒生活的實際,進一步體驗分享和謙讓的過程,通過分組的操作活動,讓幼兒體驗分享和謙讓的過程,學會使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充分體現了活動的生活化和遊戲化的優點,在這個過程中促使幼兒將認知轉化為行為,在幼兒的充分體驗後,再請幼兒說說自己和好朋友吃水果的方法,讓幼兒講述自己的方法,也是讓幼兒講述自己體驗的快樂,最終促進教育目標的進一步達成。

同時在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我也存在一些問題,教師的引導不足,應注重調動他們思考和回答的積極性。其次,幼兒對謙讓的感受不足,幼兒更多的是對分享的感受。最後是教師的總結性語言不夠精煉。

通過對活動的教學實踐和反思認識,我會努力總結經驗,在以後的教學時間活動中,揚長避短,讓自己得到不斷的提高。

>小班社會活動反思二:小班社會活動《甜甜的招呼》反思》()

小班幼兒已經有了簡單的與人打招呼的經驗,我們班的小朋友對於熟悉的人能夠容易與人接近打招呼,但面對陌生人有時可能會產生害怕不敢接近。剛好這次有小朋友不認識的老師來班上聽課,這是乙個很好的資源——陌生的客人,所以這次我選擇上關於打招呼的課,讓幼兒能克服心理的膽怯與陌生的客人打招呼。

本次活動我採用是師幼問好互動匯入活動,鼓勵幼兒有禮貌的跟客人老師打招呼。小班年齡小所以用小獎品吸引他們大膽的介紹自己,然後引用天線寶寶的**吸引幼兒,引導幼兒觀察天線寶寶是怎樣和朋友打招呼的,再聽**找朋友學一學天線寶寶與同伴打招呼,討論平時自己是怎樣跟朋友打招呼的。最後,玩遊戲「打招呼」,請小朋友上來遊戲,老師帶著小朋友手拉手牽成圓圈行走,跟唱兒歌《我的朋友在**》,兒歌結束就跟朋友打招呼「hello!

你好!」,幼兒遊戲兩遍,再讓幼兒請客人老師一起遊戲。

整體感覺自身課堂的駕御能力還不夠,隨機應變還不是很順,整個環節層次還不夠明朗,但活動中小朋友還是很積極地參與,小朋友、老師都玩得很開心,活動在快樂中結束。

>小班社會活動反思三:小班社會活動反思》()

《一》活動名稱:《我喜歡的顏色》

一、課前準備:原教材只準備一張大的統計圖,考慮到老師預設的統計圖不能滿足每個孩子對顏色的喜好,因此在課前重新為每個幼兒設計一張「我最喜好的顏色」調查表,讓他們和家人一起用畫、貼、寫的形式把自己喜歡的顏色記錄在紙上,以便老師能更全面地了解孩子對各種顏色的喜好,從而準備好班級顏色統計表,為活動的開展作好充分的準備。

二、幼兒的參與

由於活動準備孩子們自己參與了,這就為順利的教學活動作了很好的鋪墊,在活動中,孩子們對「自己喜歡什麼顏色」、「為什麼喜歡?」這樣的話題能在集體面前大膽地說出來,並且能用自己的標記較好地完成班級顏色統計表,這樣在活動中通過讓幼兒說一說、貼一貼、數一數的遊戲形式,幼兒進一步加深了對顏色的認識及同伴對顏色的喜好的了解。在教學活動中師、幼的「教」與「學」就更得心應手。

幼兒學的比較輕鬆、愉快!進而讓幼兒體驗成功學習的喜悅。從這裡我也體會到一點:

幼兒參與活動的準備工作,更有利於幼兒的學習。

三、孩子的易變

通過《我喜歡的顏色》的教學,使孩子鞏固認識了各種常見的顏色,喜愛各種色彩,以及與這些色彩相關的東西。但在活動中,我也發現了乙個問題:有個別幼兒,在自己帶回家的調查表中寫的是喜歡「綠色」,讓他自己說出來卻是「黃色」,貼標記時又換成是「藍色」的了。

這也許是家長在家沒有和孩子好好的溝通好;也許是孩子年齡小,他們有著易變的一面,對自己喜歡的東西,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而改變。

因此,孩子有著很強的可塑性,需要大人給他們乙個健康、快樂的生活、學習環境對他們的成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教學方法與活動模式。

在幼兒教育中,為促進幼兒身心全面而和諧地發展,我們需要進行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而活動區的創設,則是實施教育目的的主要手段之一。創造乙個與教育目標和幼兒發展相一致的環境,將會促進幼兒健康發展。而活動區的形式正可以為幼兒提供這樣乙個環境。

每乙個幼兒都有不同的興趣和愛好,都有不同的學習方式和發展速度,活動區的活動,可以更好地適應幼兒的特點和滿足他們發展的需要,讓幼兒在輕鬆的氣氛中自由地選擇活動,通過活動使幼兒獲得全面發展。更便於教師對幼兒進行觀察、了解與指導,從而引導幼兒有目的地參加各種活動,並使其水平不斷得到發展和提高。

1適應環境、培養興趣、發展感知覺,是小班教育目標,也是活動區培養的目標

三到四歲的幼兒,從每個小家庭來到幼兒園,到乙個完全陌生的新環境之中,使他們原來平靜的生活掀起了乙個大的波瀾。每乙個幼兒都需要花費大力氣來重新認識和了解周圍的環境,包括物質環境與精神環境,同時,還要改變自己與集體生活相矛盾的不良行為習慣。對三到四歲的幼兒來說,這是乙個很難的過程。

因此,幫助幼兒適應環境,使他們喜歡幼兒園與幼兒園的各種活動,自然就是小班教育的乙個重點。三到四歲的幼兒,還處在直覺思維階段,正是運用各種感覺認識環境,判斷事物屬性,增長知識,豐富經驗的關鍵階段,所以利用活動區發展幼兒初步的認識能力,是乙個非常重要的任務。

2為幼兒創設良好的活動環境

活動區的教育是我們整個教育活動體系的組成部分,是幼兒主要活動形式之一。《幼兒園工作規程》提出的幼兒園教育工作原則,也是建立活動區工作遵循的原則。但是,活動區是幼兒主要活動場所,教師有經常檢查設施和用具,看看是否完全整潔、美觀,是否有吸引力,以適應三到四歲的幼兒特點。

哪些活動區最適宜小班幼兒呢?主要有:娃娃家、玩具區、認知區、積木區、種植飼養區、美勞區、圖書角、**區和益智區等。

活動區的建立應和教育目標緊密結合。確定什麼樣的目標就要考慮設計與之相適應的活動區。「美味餐廳」,可以使幼兒模仿**,扮演廚師、服務員、顧客角色和模仿炒菜、做飯等活動,使幼兒增強自信心,發展語言、培養交往能力,得到實現自我的滿足。

「玩具拼插區」,可以使幼兒用五顏六色、形狀各異、功能不同的拼插玩具進行活動。此項活動很受小班幼兒的歡迎。幼兒在反覆拼插擺弄中,會不斷有新發現、新設想。

不僅從中得到快樂,而且手部肌肉也得到了發展。更重要的是是發展了創造力和想象力。「積木區」,可以使幼兒玩大、中、小型的彩色積木。

這是三到四歲的幼兒百玩不厭的活動。幼兒用積木搭高樓、築圍牆、排列火車,變化無窮、樂在其中,在玩積木中認識了形狀、顏色,比較了大、小、高、矮等。

小班社會活動

安全小乘客 活動目標 知道乘 通工具的安全事項,掌握一些必要的自我保護的方法,建立初步的安全意識。活動重點 知道乘 通工具的安全事項 活動難點 掌握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 活動準備 掛圖3幅 活動過程 1.組織教學,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師 小朋友們好,老師前幾天去乙個特別好玩的地方旅遊去了,那你們猜猜老...

小班社會活動

小班社會活動 過馬路 小二班 龔曉麗 目標 1 知道汽車 行人在馬路上要遵守交通規則,聽從紅綠燈的指揮。2 能較靈敏地根據訊號做動作。3 體驗模仿遊戲的快樂。活動準備 1 擬人化的紅燈 綠燈各乙個,行人訊號牌乙個。斑馬線卡片。2 碟片 小汽車 紅綠燈 一 開始部分 一 引導幼兒觀察討論。1 引導幼兒...

小班社會活動

小班社會活動 學會自己穿衣服 設計意圖 獨立是指能夠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做某一件事情。獨立品質是乙個人要從小養成的,是乙個人個性品質的標誌之一。由於現在的幼兒一般都是獨生子女,家長總是寵著幼兒,應該由幼兒做的事,都讓家長們包辦了。以至於幼兒連最小的事都不會做,如,穿衣 繫鞋帶等。因此,幼兒的獨立性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