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質量分析報告

2021-03-04 09:50:45 字數 5064 閱讀 4470

摘要:近年來我國茶葉生產和出口穩步增長,2023年中國茶葉總產量和出口量分別為84萬噸和28萬噸。在農業部開展無公害食品行動計畫以來,我國茶葉質量安全水平也不斷提高。

據2023年對全國168家企業抽取277個樣品調查,按ny5244—2004《無公害食品茶葉》標準判定,衛生指標合格率達到極高的水平。隨著人們對茶葉質量安全越來越關注,原國家標準提出的茶葉衛生質量要求已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近年來我國的茶葉質量安全水平雖有所提高,但問題依然不少。本文對我國茶葉質量安全現狀、問題及影響因素進行了剖析。

關鍵字:茶葉分類質量現狀質量標準檢驗要點

引言:在崇尚自然、追求健康的今天,飲茶成了一種新的時尚。人們在享受茶葉色、香、味、形的同時,也十分關注茶葉的質量安全問題。

茶葉質量狀況日益影響著茶葉的消費水平,也關係茶葉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經過近20年的發展,我國茶葉行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各項經濟指標增長幅度較快,令人鼓舞。

茶葉生產、銷售穩步增長。我國是世界茶葉大國。全國茶葉種植面積2023年達到127萬公頃,比2023年增長12.

4%,比2023年增長14.4%;目前,茶園面積居世界第一。全國茶葉總產量2023年達79萬噸,比2023年增長17.

9%,比2023年增長35.3%;目前,茶葉總產量居世界第2位。全國茶葉出口量2023年為28萬噸,比2023年增長47.

4%,比2023年增長68.2%;目前,出口總量居世界第3位。茶葉國內銷售總量2023年為52萬噸,比2023年增長20.

9%,比2023年增長38.2%。特別是進入21世紀後,我國茶葉生產、銷售增長加快,呈現出持續上公升勢頭。

正文:一、 茶葉的概述

縱觀中國茶葉史,中國茶葉經歷了藥用,食用,作酒及飲料幾個階段::以下是茶葉歷史的變遷。

茶葉的傳說: 傳說是在西元前2023年,神農上山採藥,那天我們的醫藥祖先邊採邊嘗,不知不覺中已嘗了近72種中草藥。草藥中的毒性令他覺得口乾舌燥,渾身非常的不舒服,於是便坐在樹下休息,正在這時,幾片樹葉飄落在他面前,憑著往常的習慣,他又撿起樹葉放入口中嘗試,可是令他驚奇的是,過了一會兒神農開始覺得身體舒暢起來,口也不渴了,渾身好像一下子輕鬆了下來,而口中的樹葉還留給他了一口的清香。...

...根據記載,茶葉在中國最早是作為藥物使用的。在我國,傳說茶是「發乎於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而盛於宋」茶最初是作為藥用,後來發展成為飲料。

東漢時期的《神農本草》中記述了以上故事「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支」。

茶——中草藥和蔬菜—— 茶葉的發現。 茶樹原產於我國西南地區。早在三國時期(公元220-280年)我國就有關於在西南地區發現野生大茶樹的記載。

2023年在雲南省的大蒙特內哥羅密林中(海拔1500公尺)發現一棵高32.12公尺,樹圍2.9公尺的野生大茶樹,這棵樹單株存在,樹齡約2023年。

起初人們將大的茶葉放在水中煮,茶湯用作藥用,嫩葉則作為蔬菜食用,隨著時間的推移,茶慢慢得成為一種珍貴的食品,只為皇家御用。

茶——酒的替代品——茶文化的萌芽茶的珍貴,自然而然,茶成為一種奢侈的飲品,有錢人士僅用它來宴請上賓。逐漸的,茶慢慢發展成為了酒的替代品。魏晉南北朝開始出現了一些以茶養廉示儉的事例。

茶——飲料—— 茶文化的形成,興盛 。唐朝是封建文化的頂峰,也是茶文化形成的主要時期。茶的引用從皇宮顯貴,王公爵士直至僧侶道士,文人雅士,黎民百姓,全國上下幾乎所有人都飲茶。

茶的飲用越來越普遍,文人雅士嗜茶眾多,開始將茶與詩詞歌賦結合起來。如大詩人白居易,一生嗜茶,每天吃早茶(「起嘗一甌茗「 《官舍》),午睡起一碗茶(「起來兩甌茗「《食後》),晚茶(「晚送一甌茶」《管閒事》)。許多著名的詩詞歌賦出現於那個時代。

世界著名的第一本完整的茶書《茶經》也出於同期。同時,作茶的技術也隨之而日益進步,人們飲茶的方式從原先的熬煮茶湯變成了只將沸水衝入乾製的茶葉以得茶湯。 茶成為了人們間交流的紐帶,友誼的橋梁。

人們喜歡聚在一起,泡壺好茶,吟詩作樂,享受好時光。

今天,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了茶葉的健康價值。茶,成為了和諧與溫馨的象徵。

二、 茶葉的分類概述

茶主要可以按以下幾種方法分類:按茶的顏色分類,按茶葉的發酵程度分類,按焙火程度來分類,按採茶的季節不同分類,按萎凋程度不同來分類。

我們在茶葉商店總是見到五花百門的茶葉名稱,令人眼花繚亂。其實名稱多樣化是各產茶地及各產茶商刻意造成的。有的根據茶葉形狀的不同而命名,如珠茶、銀針等等;有的結合產地的山川名勝而命名,如西湖龍井、普陀佛茶等等;有的根據傳說和歷史故事見命名,如大紅袍、鐵觀音等等。

(1) 按茶的顏色分類

雖然中國茶葉的分類尚無統一的方法,但比較科學的分類是依據製造方法和品質上的差異來劃分的,特別是根據各種茶製近中茶多酚的氧化聚合程度由淺入深而將各種茶葉歸納為六大類,即是綠茶、黃茶、白茶、烏龍茶、黑茶和紅茶。綠茶茶多酚氧化最輕,紅茶氧化最重。這六大茶類被稱為基本茶類。

綠茶有炒青綠茶,烘青綠茶。炒青綠茶:眉茶(炒青、特珍、珍眉、風眉、秀眉、貢熙...

),珠茶(珠茶、雨茶、秀眉...),細嫩炒青(龍井、大方、碧螺春、雨花茶、松針...);烘青綠茶:

普通烘青(閩烘青、淅烘青、蘇烘青...),細嫩烘青(黃山毛峰、太平猴 、華頂雲霧...),曬青綠茶:

(滇青、川青、陝青...)蒸青綠茶:(煎茶、玉露...

)。白茶:白葉茶(白牡丹、貢眉...)

黃茶:黃芽茶(君山銀針、蒙頂黃芽...),黃小茶(北港毛尖、溈山毛尖、溫州黃湯...)黃大茶(霍山黃大茶、廣東大葉青...)

烏龍茶:閩北烏龍(武夷岩茶、水仙、大紅袍、肉桂...)閩南烏龍(鐵觀音、奇蘭、水仙、**桂...

)廣東烏龍(鳳凰單樅、鳳凰水仙、嶺頭單樅...)台灣烏龍(凍頂烏龍、包種、烏龍...)

黑茶:湖南黑茶(安化黑茶...)滇桂黑茶(普洱茶、六堡茶...)

紅茶:小種紅茶(丘山小種、煙小種...)工夫紅茶(滇紅、祁紅、川紅、閩紅...)紅碎茶(葉茶、碎茶、片茶、末茶)

再加工茶類:用這些基本茶類的茶葉進行再加工,如窨花後形成花茶、蒸壓後形成緊壓茶、浸提萃取後製成速溶茶、加入果汁形成果味茶、加入中草藥形成保健茶、把茶葉加入飲料中製成含茶飲料。因此再加工茶類也有六大類,即花茶、緊壓茶、萃取茶、果味茶、藥用保健茶和含茶飲料。

花茶(茉莉花茶、珠圭花茶、玫瑰花茶、桂花茶...) ;緊壓茶(黑磚、茯磚、方茶、餅茶...) ;萃取茶(速溶茶、濃縮茶...) ;果味茶(荔枝紅茶、檸檬紅茶、獮猴桃茶...)

藥用保健茶(**茶、杜仲茶、甜菊茶...) ;含茶飲料

(2)按茶葉的發酵程度分類:

茶青(俗稱茶菜)從採摘下來到殺菁這段期間內,在日光萎凋(或熱風萎凋),「室內萎凋與攪拌」等過程中,發酵就一直在進行,為了適合各地的習慣而可分成不發酵的綠茶類、半發酵酵的青茶類,與全發酵的紅茶類、後發酵的黑茶。

茶葉中發酵程度的輕重不是絕對的,當有小幅度的誤差,依其發酵程度大約紅茶 95%發酵,黃茶 85%發酵,黑茶 80%發酵,烏龍茶 60~70%發酵,包種茶 30~40%發酵,青茶 15~20%發酵,白茶約 5~10%發酵,綠茶完全不發酵。而青茶之毛尖並不發酵,綠茶之黃湯反有部份發酵。

國際上較為通用之分類法,是按不發酵茶、半發酵茶、全發酵茶、後發酵茶來作簡單分類。

1. 發酵茶(學名:綠茶類):龍井、碧螺春、明前蝦目(又名珠芽)、珠茶、眉茶、煎茶和一般綠茶。

2. 半發酵茶(部份發酵茶)(學名:青茶類):

a. 輕發酵茶(又通稱「包種茶類」):白茶、文山包種茶(清茶)、宜蘭包種、南港包種、香片、明德茶、凍頂茶、松柏長青茶、鐵觀音、武夷、水仙。

b. 重發酵茶:烏龍茶。

注意:俗稱半發酵茶為「烏龍茶」。真正的「烏龍茶」則是東方美人茶,即白毫烏龍茶,或又稱椪風茶,然而俗稱之烏龍茶其實皆已混淆。

3. 全發酵茶(學名:紅茶類):按品種分:小葉種紅茶、阿薩姆紅茶(大葉種);按形狀分:條狀紅茶、碎形紅茶和一般紅茶。

4、後發酵茶:(學名:黑茶類)普洱茶:普洱茶它的前加工是屬於不發酵茶類的做法,再經渥堆後發酵而製成,它是屬於黑茶類。

(3)按焙火程度來分類

發酵程度的分類在說明茶葉的整體學稱與各種茶的歸屬,而依茶菁焙火的「次數及時間」的長短來說明半發酵茶的俗稱。

焙火程度──俗稱:輕火──生茶;中火──半熟茶;重火──熟茶

所謂的青茶類系泛指半發酵茶,所以青茶可依發酵與焙火程度的不同,而製成俗稱的生茶或熟茶;也就是說同樣是凍頂茶,如果發酵、焙火重些就可類似熟茶,反之,是生茶或半生茶,只是各種茶皆有其習慣製成的特殊風味罷了。

(4)按採茶的季節不同分類

茶隨著自然條件的變化也會有差異,如水份過多,茶質自然較淡;孕育時間較長,接受天地賜予自較豊腴,所以隨著不同季節製造的茶,就有了春茶、夏茶、秋茶、冬茶等不同。

春季溫度適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樹經半年冬季的休養生息,使得春梢芽葉肥碩,色澤翠綠,葉質柔軟,特別是氨基酸及相應的全氮量和多種維生素,不但使春茶滋味鮮活,香氣蹭鼻,富保健作用。

夏季天氣炎熱,茶樹新梢芽葉生長迅速,使得能溶解茶湯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對減少,特別是氨基酸及全氮量的減少,使得茶湯滋味、香氣多不如春茶強烈。

由於帶苦澀味的花青素、咖啡因、茶多酚含量比春茶高,不但使紫色芽葉增加, 色澤不一,而且滋味較為苦澀。

秋季氣候條件介於春夏之間,茶樹經春夏二季生長、摘採,新梢芽內含物質相對減少,葉片大小不一,葉底發脆,葉色發黃,滋味、香氣顯得比較平和。

冬茶、秋茶採完氣候逐漸轉涼,冬茶新梢芽生長緩慢,內含物質逐漸堆積,滋味醇厚,香氣濃烈。

一般人多喜春茶,**也較高,但並非每種茶都以春茶最優,如烏龍茶就以夏茶為優,紅茶亦然,因夏季氣溫較高,茶葉中的兒茶素等合量較多,茶芽也較肥大,白毫濃厚。

(5)按萎凋程度不同來分類:

萎凋,是茶葉在殺青之前消散水份的過程,分為日光萎凋與室內萎凋。萎凋不一定會產生發酵,製茶過程中,靜置而不去攪拌或促使葉緣細胞膜破裂產生化學變化則將不會引發發酵現象。

一般而言綠茶是不萎凋不發酵;黑茶則是不萎凋後發酵;而黃茶是不萎凋不發酵(黃茶是殺青後悶黃再補足發酵的);白茶為重萎凋不發酵;青茶、包種茶、烏龍茶為萎凋部份發酵茶。

不萎凋茶:綠茶、黑茶、黃茶萎凋茶白茶、青茶、包種茶、烏龍茶、紅茶

各種茶類的特色:綠茶:茶乾色綠,清湯綠葉,具清香或熟栗香、甜花香,滋味鮮醇。

紅茶:紅湯紅葉,色澤烏黑油潤,沖泡後具有甜花香或蜜糖香。青茶:

烏龍茶:外型條索粗壯,色澤青灰有光,茶湯金黃,香氣馥郁芬芳,花香明顯,葉底綠葉紅鑲邊。鐵觀音:

外型條索圓結,呈螺旋狀,顆粒重實,色澤砂綠,茶湯金黃,花香明顯,滋味入口微苦後轉甘,耐沖泡。白茶:毫色銀白,芽頭肥壯,湯色黃亮,滋味鮮醇,葉底嫩勻。

黃茶:黃湯黃葉,多數芽葉細嫩,顯毫。黑茶:

色澤黑褐,湯色橙黃至暗褐色,有松菸香。

質量分析報告

2011 2012學年度第二學期 盧龍縣教育局教研室 一 基本情況 本次參加數學考試的1 6年級學生總人數為22373人,及格人數為20994人,及格率為93.84 優秀人數為19560人,優秀率為87.23 成績最好的年級為二年級,平均分為94.31分,及格率最高的為一年級,達99.7 考生中成績...

質量分析報告

中學2013 201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 學科質量檢測總結 為了貫徹 落實 涼州區教育局關於2012 2013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中小學質量檢測的安排意見 精神,結合涼州區教育局教育局 質量提高年 活動安排,更進一步掌握本地我校質量狀況,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進一步深化新課程理念的實施與落實,加強教學的過...

質量分析報告

小學六年級數學下冊期中考試質量分析 期中考試已經結束,為了更好地搞好教育教學工作,查漏補缺,我仔細地翻閱了學生們的試卷,總結經驗教訓,現將本次檢測情況做如下分析 一 試卷內容分析 此次試題就總體而言,既考查了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學生的綜合能力,試卷難易適中,覆蓋了前5個單元的內容,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