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基層面層試驗段總結

2021-03-04 09:41:19 字數 4637 閱讀 9495

底基層試驗段施工總結

一、工程概況:

國道主幹線邵武沙塘隘至三明際口高速公路,位於福建省沙縣境內,起於夏茂雪峰山隧道中段,終於沙縣鳳崗鎮際口村。起訖樁號yk93+750-k130+515.406,全長36.

828619km。全線路面結構層i-68下設170mm3%水泥穩定級配碎石底基層。

二、試驗段的目的:

為確定並檢驗底基層施工所採用的施工裝置能否滿足拌和、運輸、攤鋪及碾壓的要求,檢驗底基層配合比以及達到規定壓實度所需的壓實遍數、壓實程式等施工工藝,以求得最佳的施工組織方式和必要的過程引數。通過鋪築試驗段,確定以下目的:

1、確定集料的配合比、混合料的松鋪係數;

2、確定施工方法:包括集料數量的控制、集料攤鋪方法和使用工具、合適的拌和機械、拌和方法、集料含水量的控制方法、壓實機械的選擇、組合、壓實順序、速度和遍數、拌和、運輸、攤鋪、碾壓的機具配合;確定每天的作業長度;確定一次攤鋪的合適厚度等作為以後施工現場控制的主要依據。

三、試驗過程:

1、試驗時間:2023年1月19日,陰。

試驗段里程:k123+660~k123+868左幅。

2、施工準備:

1)、技術準備工作

a:已組織所有技術、施工、試驗人員認真全面地熟悉設計檔案、技術規範,並進行了圖紙會審。

b:路面水泥穩定級配碎石底基層用原材料(水泥、碎石)試驗、水泥穩定級配碎石底基層配合比設計已完成並上報監理工程師批覆。

c:本段內水準點、導線點複測工作已完成,並彙總上報,對各樁位採取了保護措施。

2)、原材料準備

水泥、碎石已進場,並檢驗合格。

3)、機械裝置準備

按照效能良好、數量足夠、匹配合理的原則配備機械,機械裝置均已到位,穩定土拌合站已安裝除錯完畢,處於待生產狀態。

4)、施工現場準備

試驗路段墊層頂面高程、橫坡、寬度、厚度、平整度、壓實度等檢測專案已經檢驗合格,具備底基層試驗段施工條件。

3、施工步驟:

施工工藝:下承層檢查施工測量放樣拌合運輸攤鋪碾壓

接縫處理交通管制

⑴、準備下承層

在底基層開工之前作好墊層的交接驗收工作,對需要攤鋪路段的墊層頂面高程、橫坡、厚度、寬度、平整度、壓實度等檢測專案進行檢測驗收,各項指標須滿足規範和設計要求。

對墊層的低窪和坑洞,應仔細填補並壓實;搓板和轍槽應刮除;鬆散處,清除表面鬆散部分並挖成深度不小於10cm的方形槽,直接用底基層混合料填補並壓實。攤鋪前前一天用灑水車在墊層表面灑水保持濕潤,以免下承層表面過乾而掠奪結合處底基層混合料的水分,造成結合處底基層混合料水分不足而達不到規定的膠結強度,攤鋪前用壓路機復壓一遍。

⑵、施工放樣

在路基上恢復中線,不論直線或曲線段每10m設一標樁,並在兩側路肩邊緣設指示樁,用以控制底基層的設計標高和底基層的松鋪厚度。松鋪係數擬定為1.24。

松鋪厚度=壓實厚度×松鋪係數。

兩側拉鋼絲作為前行攤鋪機行駛的導向線和標高控制線,後行攤鋪機內側以已攤鋪好的基準面控制高程,外側仍用鋼絲來保證高程;嚴格測量鋼絲頂面標高,攤鋪前換人複測以確保底基層頂面松鋪高程達到要求,並使得底基層的厚度和平整度達到質量標準基準線敷設示意圖:

⑶、混合料的拌和

水穩碎石混合料在拌和站集中拌和,拌和裝置為1套能按用量分批配料的連續式粒料拌和站(每台廠拌裝置產量500t/h),每套拌和站配備四個料斗。

拌和時嚴格按已批准的配合比控制水泥與集料的重量比例,並以重量比加水,隨時用滴定法檢驗水泥劑量,水泥劑量應比配合比試驗確定的水泥劑量高0.5%,加水量應根據天氣氣溫及集料本身含水量等因素變化確定,加水時間及加水量應有記錄,原集料的顆粒發生變化時,應重新調整裝置,並提交監理工程師檢驗。拌和站一次裝料量不應超過使所有材料徹底、充分拌和的容許量,材料不產生運動或得不到充分拌和的地方應及時予以排除。

拌和成品的混合料盡快運送到施工現場及時攤鋪、碾壓,施工中自第一次在拌和機內加水拌和到完成壓實工作的時間不應超過2小時,並應小於終凝時間。

各種成分的配比偏差應在下列範圍之內:

⑷、混合料的運輸

採用大型自卸車運輸,車輛運載噸位不小於15t,運輸能力應與生產能力相匹配,並根據運距確定運輸車輛數量,保證攤鋪和拌和的均衡連續。

當運距較遠(大於10km),混合料在運輸途中應加以覆蓋以防水分蒸發;車輛在料倉下裝料過程中要裝一斗移動一下,保持裝載高度均勻以防離析。

拌和好的料應盡快運至現場並盡快攤鋪,當出現意外情況運輸時間超過水泥的初凝時間時,車上的料應廢棄。

拌和好的料運至現場後由未攤鋪的一幅路基倒車至墊層上,禁止大轉彎。對攤鋪前方形成的車轍及鬆散部位,由一台壓路機在前方復壓一遍。

⑸、攤鋪和整型

水泥穩定碎石鋪築前將下層頂面的雜物清除乾淨,並灑水濕潤。

攤鋪機前設專人指揮倒車,使運輸車輛滿速退至攤鋪機前,並嚴防車輛撞擊攤鋪機,確保攤鋪面的平整度。

鋪築前應將下層頂面的雜物清除乾淨,並灑水濕潤。攤鋪擬採用人工配合攤鋪機作業,鋪築時採用雙機作業,雙機作業間距不超過30公尺為宜,應半幅一次成型。

攤鋪時使混合料按要求的松鋪厚度均勻地攤鋪在要求寬度上。施工時應嚴格控制松鋪厚度,必要時人工進行減料和補料處理

攤鋪時混合料的含水量高於最佳含水量0.5~1.0%,以補償攤鋪和碾壓過程中的水分損失;攤鋪後如有粗細集料集中、離析現象,應用人工挖除,並補充均勻的混合料;區域性低窪處嚴禁薄層貼補,應翻鬆表面後新增混合料重新整平一併碾壓。

⑹、碾壓成型

混合料經攤鋪、整型後,立即在全寬範圍內進行壓實。

碾壓採用一台yz16型壓路機、兩台yz18型壓路機配合一台25噸膠輪壓路機為乙個組合,碾壓作業本著「先輕後重」、「先靜壓後振壓最後再靜壓」的原則進行,直線段由兩側向中心碾壓,超高段由內側向外側碾壓。先由一台yz16壓路機靜壓一遍,由兩台振動壓路機強振3遍使每層攤鋪層均勻地壓實到規定的密實度,再用25噸膠輪壓路機靜壓一遍,每一輪碾壓輪跡應與上一輪跡重疊1/3輪寬。

碾壓過程中,穩定層表面應始終保持潮濕,如表面水分蒸發過快,應及時補灑少量的水。施工中,從加水拌和到碾壓成型的延遲時間控制在2~3小時內,最遲不超過水泥的終凝時間。

壓實後鋪層表面應平整、無輪跡、隆起、裂縫或鬆散材料。且高程無誤、路拱符合要求。

嚴禁壓路機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壓的路段上調頭和急剎車,以保證穩定層表面不被破壞,碾壓折返處應成「階梯形」或「鋸齒形」,避免同一斷面上的推擠波浪造成不平整。

⑺、接縫

攤鋪混合料時,除每天正常的工作間斷,中間不宜中斷,如因故中斷時間超過2小時,應設定橫向接縫。設定橫向接縫時,攤鋪機應駛離混合料末端,將混合料碾壓密實,用人工刨縫,將接頭處刨切成豎直面。在重新開始攤鋪混合料前將接縫鬆散料及下承層頂面清掃乾淨;攤鋪機返回到已壓實層的末端,重新開始攤鋪混合料。

⑻、養生

初凝後應立即進行養生,養生時間不少於7天。

養生採用灑水後土工布覆蓋的方法,派專人用灑水車灑水,整個養生期都應使水穩粒料底基層保持濕潤狀態,養生期間封閉交通,養生期間如發生破壞應及時修整。當氣溫低於5℃時,不必進行灑水,僅需覆蓋養生。

養生期滿,清除覆蓋物,及時進行上層施工,如上層結構不能緊跟施工,在上結構層施工前必須覆蓋,不能暴曬。

⑼、取樣和試驗

水穩碎石混合料應在正常生產後每整點取一次樣品,按規範的規定要求進行含水量、水泥劑量試驗。

在已完成的底基層上每1000m2隨機取樣3次,按施工技術規範規定進行壓實度試驗,並檢查其他專案。

水泥穩定碎石基層質量檢驗

⑽、交通管制

水穩碎石底基層施工完成後,應設專人進行交通管制,禁止其他施工車輛及社會車輛在成型的路段上通行,並盡快進行基層的施工,對攤鋪運料施工車輛限速30km/h。

四、施工總結:

通過試驗段的鋪築確定了以下主要內容:

1)、施工的集料配合比:mb3-001號水穩底基層配合比。

2)、松鋪係數:α=1.27(附「試驗段松鋪係數測算表」。

施工前先確定要試驗的點,然後分別測出混合料攤鋪前、攤鋪後、碾壓完成後各點的高程,則各點攤鋪後高程與攤鋪前高程的差除以碾壓後高程與攤鋪前高程的差所得值即為混合料的松鋪係數。)

3)、施工工藝:施工準備(墊層交驗、原材料試驗、測量放樣、混合料拌和前裝置除錯等) 拌和運輸攤鋪碾壓設定橫向接縫交通管制

4)、混合料的拌和

a:拌和裝置:wcb500粒料拌合裝置。

b:料倉加料採用3輛zl50d型裝載機,確保各倉集料充足。

c:施工用水量的調整和控制方法:先由試驗員測定集料含水量,然後根據含水量對照施工配合比及時調整加水量。

施工用水量的調整應確保調整後混合料運輸至現場攤鋪時的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調整時應綜合考慮天氣情況及運距因素,調整後混合料的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以內。

d:水泥用量的控制方法:拌和時嚴格按已批准的配合比控制水泥與集料的重量比例,隨時用滴定法檢驗水泥劑量,水泥劑量應比配合比試驗確定的水泥劑量高0.

5%,通過現場測試水泥劑量滿足要求。

5)、攤鋪及碾壓:

混合料的攤鋪採用兩台rp751w攤鋪機階梯式聯合攤鋪作業,前後攤鋪重疊10cm,壓實採用yz16振動壓路機、yz18振動壓路機和yl25膠輪壓路機協同碾壓,驗證最佳碾壓工藝:低速靜壓1遍(速度1.5~1.

7㎞/h) 振動碾壓3遍(速度2.0~2.5㎞/h) 震動壓路機1遍測壓實度,當振動碾壓到第1遍,壓實度達到95.

0%;第2遍時,達到96.48%;第3遍時,壓實度達到97.31%,壓實度已合格,終壓用yl25膠輪壓路機收光1遍。

根據2#拌合站的生產能力,每小時生產約420噸,攤鋪速度應保持在每小時100公尺左右,即每分鐘在1.7公尺左右。碾壓時應有專人指揮壓路機,避免壓路機靠邊碾壓時破壞路基單位已施工的路側防撞護欄、路肩擋牆、集水井、手孔等結構物。

路面下面層試驗段施工總結

此施工專案為g207公路路面面層下面層,該層設計結構為瀝青碎石聯結層,設計寬度為15m,壓實厚度為5cm,採用廠拌法進行施工,用專用的abg423路面攤鋪機,嚴格按照 施工技術規範 和施工方案進行,拌和站在拌制混合料時嚴格按照生產配合比進行,各項指標均達 質量檢驗評定標準 的規定。我部於2002年9...

路面底基層試驗段總結

為了保證我標段路基土方工程中的順利進行 保證工程質量,在路床施工前,我合同段進行了10 水泥土試驗段施工,針對施工中的工藝和資料,並根據 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範 的要求,現將試驗段成果總結如下 一 試驗段概況 我標段此次施工的10 水泥土試驗路段為k10 000 k10 100全幅,此段長100m...

路面底基層試驗段總結

致指揮部 監理辦 富密公路富友段第十合同段,於2006年6月14日進行路面底基層試驗段施工,首先確定試驗段樁號 k33 050 k33 250試驗段長度為200m,寬度9.6m,厚度18cm,請指揮部 監理辦審批指示。根據中心試驗室試驗所驗證的配合比,按照摻配比例進行配料,砂礫為友誼縣七分場的粗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