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備課技能心得體會

2021-03-04 09:32:20 字數 3055 閱讀 7089

學習《新課程下中小學教師備課技能指導》心得體會

興義市倉更鎮中學教師:扶正鴻

這段時間學習了《新課程下中小學教師備課技能指導》,真是受益匪淺。做為一名教師備課是我們每天都在做的一件事,但是在新的形式下該如何去面對呢 。語文教育應該而且能夠為造就現代社會所需的一代新人發揮重要作用。

面對新世紀的機遇和挑戰,面對社會發展的需要,語文教育必須實行改革,新課程標準它在許多方面進行了系統的改革。這是擺在我們眼前的一大課題。備課是教學的前奏可以說更是重中之重。

那麼如何備課呢?通過學習我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一、準確把握教材,用好教材。

教材給教師留下了廣闊的空間。給教師乙個極大的餘地。它是編者與教師的對話,是教師與學生的對話。

如何運用好教材,教師的備課是關鍵。幫助學生決定適當的學習目標,並確認和協調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是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的重要任務之一。傳統備課中的目標確定是一種知識的預設.

新課堂的特徵具有開放性,要求達成學生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及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目標設計上要做到"三個並重"。即保底目標和開放目標並重,顯性目標和隱性目標並重,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並重。

保底目標,顯性目標,短期目標可理解為本課和本單元知識,能力點要求,開放目標,隱性目標,長期目標可理解為看不見的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要求,主要表現為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勤於思考,善於探索,長於合作,追求真理的學習心理和學習品質。備課中應考慮兩項內容:一是本課的保底目標,短期目標或顯性目標。

這裡主要考慮的是"保底"問題,許多教師怕新課程的"放",擔心的是失去語文的"命根",足見"保底"的重要性。一篇課文的學習,保底目標,短期目標或顯性目標如何定位,怎樣實現這個目標,教師應該根據單元學習目標,自讀提示,課後練習及三者之間的內在聯絡來決定。一般來說課文教學方面落實教材安排的思考練習內容就可以了,因為那是經過專家研究的一種精心編排,自然具有很強的科學性,不必要去展開,去拔高。

應該首先確定本課語言積累(生難字音形義,詞語解釋,名家名言),文化積累(作家作品及文化常識)和用語文的方法(朗讀,默讀,泛讀精讀,語言常識,文體知識,閱讀常識)準確解讀本課文本問題的目標。二是考慮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如每天寫一張字,每天記錄對生活的觀察和思考,預習課文),積極主動參與合作,積極主動參與交流等開放性,隱蔽性,長期性目標,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培養積極的情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

二、關於對「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認識與理解。

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是「工具性人文性的統一」,這在前幾年的語文教學大綱中已經提出來了,新課程標準繼續強調二者的統一,就進一步明確了語文課程的性質特點。縱觀語文教學的歷史,我們也知道,有時忽略人文性,強調了雙基訓練,一切以訓練為旨歸;有時忽略工具性,幾乎把語文課上成政治課,那麼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我們如何去操作才能使二者達到完美的結合呢?我想作為教師,應當充分發掘教材中的道德資源,情感資源、文化資源,在語文學習課上開闢思想情感教育的新天地,促使學生透過知識層面。

吸取豐富的精神文化營養。但人文性必須滲透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與語文基礎知識學習緊密結合,聯絡社會生活實際,學生思想認識實際,是課文內容的合理延伸而不是離題發揮。在方法上,應該是親切自然的,潛移默化的,而不是一味灌輸和空洞的說教。

三、關於課堂教學的執行程式。

我國傳統的語文教學,在課堂上的程式主要是學生讀、背,老師分析。解放後沿襲蘇聯的教學模式。則有「讀課文→學生字→解釋詞語→分段概括→總結中心或主題思想→寫作方法」這樣一套執行程式。

近年來的語文教學改革強調「學生為主體」,教師要少講,課堂要以「訓練為主線」,特別是有些地區實施的「目標教學」更是以「出示目標→實施目標→檢測目標」這樣一套程式來執行。整個課堂都是在進行基礎訓練,語文課被肢解成完全的散裝體。那麼到了現在的新課程實驗,是不是也有一種所謂程式化的東西在干擾我們呢?

最近大都是「整體感知→研討賞析→合作**→體驗反思→拓展延伸」這樣乙個模式去執行的。當然,對新課程改革的實驗,能探索一套模式也無可厚非,但堂堂節節按照這樣乙個程式,而且課堂的執行也就為這個模式的執行,有時全然不顧學生的感受、學生的反應,機械地操作,這也就有點不對頭了。

四,改變課堂結構,化教師講授為學生學習活動

新課程理念認為,課程是經驗,課程是人類已有經驗和教師,學生個人生活經驗的結合,因而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師與學生間,學生與學生間的交流,互動的過程.在這裡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在這種交流中生成新的知識,求得新的發展.所以,備課的第一要務是安排學習活動.

五,課前預案與課後反思相結合

傳統的備課是施教前的精心設計,一旦物化為教案,就一勞永逸,反覆使用.按新課程標準來看,完整的備課應該是教學前的預案,教學後的反思.預案設計宜粗不宜細,只需設計話題,設計活動板塊,設計主問題,只為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提供平台.

備課的精華在教學中的記錄,調適,教學中,有時候學生的行為並沒有按教師的設計意圖來進行,教師要觀察,傾聽,了解學生的原始理解,發現富有創意的閃光點,從而調整教學目標,教學問題,教學流程,完成第二次備課.學生鮮活的體驗大量湧現,開放目標不期而至.此時,不能讓活人圍繞死的教案轉,要在調整中獲得新的發展,在超越預定目標中獲得創新.

所以備課不能是定案,只能是預案.預案調適的原則,不是老師牽著學生走,而是學生思維推著老師走,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自由發展.老師既不扼制學生的看法,又不擱置學生的問題,而是順著學生的思維**下去,時時刻刻都體現"心中有人"的教學理念.

教學後的反思,是對課堂教學過程及結果的理性分析.可反思諸如如何解決學生主動學習,如何最大限度增加每個學生活動的機會,如何擴大交流,如何對待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如何擴大教師間學科間的交流合作,如何控制課堂秩序等較巨集觀的問題,也可反思教學設計的得失,課堂上突發事情的處理機智,某個學生會心一笑的緣由,知識儲備不足而引起的尷尬等等微觀問題.這種反思,可以指導以後的教學行為,可以使教學經驗昇華為理論,促進教師自身的成長,因而是非常可貴的.

因為一節語文課,學習的內容不同,學習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的關係程度不同,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興趣不同,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教學過程的建構,而這種建構,又強調參與的學習活動方式,用一種模式去面對如此複雜的教學過程,使我們老師陷入到乙個規整的框架內,又如何去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去開發教師和學生身上蘊含的巨大的課程資源呢?所以,我們老師在課改實驗中,應該發揮的是自身的創造性,引導學生創造性地學習,不拘一種形式,主動學習,使課堂教學的流程呈現多元化和百花齊放的局面,如其這樣、效果可能會更好一些。

2023年1月26日

暑期教師備課學習心得體會

路口小學方輝 2016年8月 備課學習心得體會 暑假裡,我參加了中心校組織的暑期備課學習,學習了有關教育的檔案和新課標,下面談談我對本次學習的心得。一 加強自身師德修養,展現教師人格魅力教師素有 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之美譽。在對靈魂塑造的過程中,教師既要有比較淵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精...

學習《教師的教學技能》心得體會

現代教育技術,尤其是多 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對教學已經產生了負面效應,教師的教學技能 心得。教師較易掌握多 課件的製作和使用技術,由於不能很好地與傳統教學方法相結合,出現了多 課件演示代替課堂一切的教學形式。這種教學形式使教師忽視了教學基本功的訓練,師生間缺少基本的語言交流,出現了不正常的另類教學錯誤。...

學習《教師的教學技能》心得體會

教師的教學技能 學習心得 通過學習 教師的教學技能 上篇 教學設計的技能,結合學期學習的教育局提出的 1234 工程,我更進一步地認識了目標教學法的深刻內涵,對目標教學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學習 教師的教學技能 心得體會。下面我就談談我的體會 目標教學法優化了課堂教學結構,強化了教學過程,注重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