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實效性路徑分析

2021-03-04 09:32:17 字數 3117 閱讀 3433

大學生社會實踐是高等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使大學生實事求是地認識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的一種重要形式,在參與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受教育、長才幹、做貢獻」,是高校加速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在對大學生進行素質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拓寬專業知識面等方面起到了其它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實效性

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實效性是很明顯的。社會實踐活動對大學生確立專業思想、鞏固專業知識、適應社會需求、全面提高綜合素質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提高素質,進一步增強社會責任感

熱愛祖國,獻身社會,前提是要了解社會,了解國情。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可以有更多的機會充分接觸市場、了解社會, 有利於理論聯絡實際。通過理論和實踐的結合, 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拓展自身的全面素質。

也將使學生親身體驗生活,看到城鄉差別,感受貧富差距;在與群眾的接觸、了解、交流中受到真切地感染和體驗,從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啟發,使思想得到昇華,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得到加強。

(二)學以致用,進一步提高動手操作能力

參加社會實踐,是大學生將課堂所學知識學以致用,有利於增強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課堂學習是大學生接受知識的主要學習方式,而課堂學習所獲得的知識基本上都是間接的、系統的理論知識。然而,這些理論知識並不代表大學生的實際技能,而且,在實際的生產生活中,需要運用多方面的知識的技能才能解決。

社會實踐使大學生能夠把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與接觸的實際現象進行對照、比較,使理論知識逐漸轉化為認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增加閱歷,進一步提高就業競爭力

社會實踐使大學生走出學校,深入社會、了解社會,適應各種社會關係的要求,逐步從「學生角色」變為「社會角色」,初步實現自身的社會化和個性化發展,這是大學生就業和成為社會所需的人才的先決條件。只有在充分社會化和個性化發展的基礎上,大學生投身社會實踐,拓展綜合素質,增加社會閱歷,提高實踐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提高就業競爭力,有利於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從根本上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

二、影響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實效性的主要問題

自20 世紀80 年代初期開始在高校普遍實行以來,經過20 多年不斷探索和發展,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取得很好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影響了社會實踐的實效性,制約著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深入開展,主要表現在:

(一)高校對社會實踐活動的管理不到位

多數高校對大學生社會實踐的重視程度和前些年相比, 有了較大的提高, 但還存在不足, 有相當部分高校認為社會實踐是一項「 軟任務」,沒有認識到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徑, 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有力補充, 意識上沒有真正重視, 沒有建立一套科學的管理制度, 表現在: 一是缺乏組織制度, 對全年的社會實踐工作汁劃性不強, 重點只抓暑期「 三下鄉」 活動, 對學生單獨參加的社會實踐活動缺乏指導和管理; 二是缺乏專項經費, 組織實踐活動之前臨時申請, 經費也極其有限;三是缺乏考評機制和激勵機制, 對於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沒有硬性的指標, 對於參與社會實踐學生的現實表現、取得成果也沒能進行科學的質與量的分析考評, 這樣就很難調動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積極性。

(二)社會對社會實踐活動的意識不到位

社會實踐的直接參加者和最大受益者是大學生, 同時, 社會以及大學生社會實踐所在地區和單位也是受益者。但是現階段, 社會各方面對社會實踐的認識還存在著一些誤區, 認為大學生在校光學了點皮毛, 年輕經驗不足,對其能不能成事抱懷疑態度, 再加上學生下去實踐時間短, 持續性和長久性不足, 也容易給大家造成「走形式、走過場」 的誤會。一些地方或單位往往把接收大學生社會實踐作為一種負擔, 而看不到社會實踐的重要意義,因而不能主動、積極地為大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提供便利條件。

(三)學生對社會實踐活動認識程度不到位

大學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忽視實踐能力的提高,加之沒有社會實踐考核方面的硬性規定,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積極性不高,即便參與也是一種遊玩、觀光的態度;另有一些大學生涉世不深、閱歷尚淺,面對活動中出現的困難、問題準備不足,容易打退堂鼓,忘記了了解社會、服務社會、鍛鍊提高的初衷;有時社會實踐活動內容陳舊、形式單一,缺乏新意,對學生的吸引力亦不足。

三、提高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實效性路徑分析

大學生社會活動實效性影響因素的存在,制約著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作用的發揮,現階段,加強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增強社會實踐活動實效性,需要從以下路徑去分析解決。

首先,建立組織機制。學校各級領導要加強重視,健全各項管理制度,組織機構,健全機制,保證經費,對大學生社會活動有長期性、可行性的規劃和計畫,並且要身先士卒,大力支援社會實踐活動,動員教師擔任學生社會實踐指導教師。其次,要明確目標,確定主題,把工作重心轉移實踐上來。

再次,要做到點面結合。由於客觀條件限制,相當數量的學生必須回到當地參加實踐活動。對這些學生的一是要有過程管理,有組織保障和機制來鼓勵和約束他們。

其次,高校應積極探索建立具有激勵性的評價體系。探索建立好的評價體系,採用定性、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對學生和指導教師參加社會實踐進行量化考核,建立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相結合、以精神獎勵為主的評優體系,將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情況作為每年對該生評優、評獎的重要指標,納入學生綜合測評體系,並加大權重,將教師參與指導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計入工作量,作為其職務晉公升、表彰先進的重要依據,切實調動學生和指導教師參加社會實踐的積極性,以督促和激勵大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樹立良好的學風。對表現優秀的個人或團隊,社會實踐組織部門通過舉辦社會實踐表彰大會及實踐成果展等予以重點宣傳充分發揮榜樣的作用,引導大學生對照、效仿、學習,營造良好的**氛圍;對差的要進行具體指導對弄虛作假的要嚴肅處理。

第三,加強基地建設,尋求就業機會。建立和鞏固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是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得以長期開展的堅實基礎,是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取得實效,爭取社會認同和支援,進一步挖掘整合社會資源以及創造良好實踐環境與尋求就業機會的有效措施。因此,高校應注重與用人單位建立長期的聯絡,本著共同建設、共同管理、服務社會的原則,建立一批社會實踐基地。

要加強高校與基地的合作,樹立創新意識,不斷拓展合作內涵,以此為載體,組織大學生參加創新創業實踐和科研調研,實現第

一、二、三課堂的聯動和良性迴圈。

總之,面對新形勢、新情況,我們在不斷推進科技創新、文化創新、教育創新的過程中,不斷探索有利於培養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健康素質的社會實踐新內容,不斷探索符合大學生社會實踐規律的新形式,不斷探索科學有效的新手段,不斷探索靈活、有效的新機制。只有這樣,才能開拓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新境界。

機電工程學院

機自08-1班:段双利

2023年5月18號

關於大學生社會實踐實效性的調查

您好!當今社會基本上每位大學生都要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但是因為種種原因,社會實踐不能取得較好效果。本小組就社會實踐實效性的影響因素進行調查,旨在改善社會實踐的現狀。希望能夠得到您的幫助和支援,希望您能認真填寫,謝謝合作!學生角度 1.您參加社會實踐的次數為 選擇a請做第11題 a.0次 b.1 2次 ...

增強大學生思想教育實效性的策略研究

作者 馬肖華 教育界 上旬 2013年第15期 摘要 隨著大學生學習環境的日益開放化和就業環境的日益嚴峻化,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產生迷茫 人際障礙 感情挫折等等一系列的心理,從而產生厭學 學習無用論等之類的不良思想。高校應該加大對此類人群的關注,找到其產生的原因,並通過如普及大學生思想教育之類的策略來增...

如何增強語文實踐活動的實效性

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能動性,是提高語文實踐活動實效的關鍵。下面,我從三個方面 如何改變策略,增強語文實踐活動的實效性。一 變學生參與活動被動型為主動型語文實踐活動的過程是語文課內知識向課外延伸,學生主動探索發現問題的過程,學生永遠是活動的主體。確立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讓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