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農村小學寄宿制建設與管理經驗交流

2021-03-04 09:19:50 字數 4786 閱讀 9419

●下司馬場小學校長:蒙炳良

邊遠山區農村人口比較分散,地形複雜,交通不便,經濟欠發達,留守兒童較多,農村小學寄宿制就是應對這種形勢而採取的學校布局調整。如何使這些寄宿生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我校通過三年來建立寄宿制學校的實踐與探索,初步形成了一套適合農村小學特點的寄宿制學校的建設與管理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作為校長在寄宿制學校建設與管理方面本人有著強烈的感觸,以下我以馬場中心小學推行寄宿制學校建設與管理的過程為例,對農村小學寄宿制的建設與管理談談幾點自己的經驗與看法:

一、我校寄宿生基本情況

我校寄宿生有近300人,80%來自邊遠村寨甕港村和長江村,寄宿生中70%為留守兒童,其中學前班有12人,最小年齡5歲。

二、推行寄宿制建設的步驟與經驗

(一)推行寄宿制建設,統一思想是前提。

雖然寄宿制建設有很多優越性,但推行小學寄宿制初期,社會、家長、學生對它的認識還不夠,甚至部分老師對它的理解也不深,作為新生事物人們對它還不能完全接受。為此,在寄宿制的建立初期,寄宿制建設要循序漸進,宣傳工作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必須加大宣傳讓群眾了解.讓社會認可。我們的做法是這樣的:

學校結合實際情況,採用「三會」、「兩訪」、「小手牽大手」等形式積極進行有益的宣傳動員工作。「三會」,即分別召開教師、家長、學生動員會,首先對教職工、家長和學生的思想進行動員,讓他們意識到推行寄宿制建設的必要性;「兩訪」一是訪家長、二是訪學生,通過面對面的交流,讓家長和即將要併入的學生知道寄宿制學校的優越性;「小手牽大手」,即通過在校學生向社會和家長宣傳,讓整個社會進一步認識和支援寄宿制學校建設。

(四)建立長效機制,是強化宿管工作的保障。

1、強化班主任、科任教師工作力度:班主任是學生相處最多的教師,我校在寄宿生管理中,充分發揮班主任的特殊作用,制定了《班主任管理寄宿生制度》、《班主任管理寄宿生獎懲方案》、《教師聯絡寢室制度》把班主任、科任教師對寄宿生的管理與班級目標管理考核結合在一起,這樣,既規範了班主任對寄宿生管理的職責,又能激勵班主任管理寄宿生的積極性。

2、建立全校齊抓共管制度。共制定管理制度16個,除了規範宿管專、兼職人員的職責和管理流程外,還規範了從教育教學管理到住宿管理、食堂管理、活動管理,寄宿學生的學、吃、住、玩、行和安全等行為,從而使每項宿管工作都處在學校有條不紊的管理之下。

(五)實行精細化管理是提高寄宿制辦學效益和品位的保證。

說實話,在2023年以前,我校的住校管理是典型的「放羊」模式(學校請乙個人晚上來守一下即可)管理,這樣學生根本得不到有效管理,家長意見很大,特別是「留守兒童」問題更是讓人擔憂。為了改變這種現象,我們的具體做法是緊緊圍繞寄宿生的「吃、穿、住、行、學、醫、心、育」八方面內容開展實踐研究,並通過豐富多彩的教育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個性、愛好、特長,促進他們良好品質和創新精神的形成,使他們健康成長。

1、管「吃」。俗話說:民以食為天。

兒童雖然離開了父母,但不能讓他們覺得學校缺了父母般細緻的指導和關懷。為此,我們安排專人(稱保育老師)教育、指導他們學會與食堂人員配合,如何有秩序打飯、打菜飯,培養他們良好、衛生、文明的就餐習慣。學校針對學生的不同年齡特點作出不同安排,固定就餐餐桌位置,保證學生有秩序地就餐。

豐富學校餐廳文化,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感恩、文明禮貌、珍惜糧食等教育,學校從一切有利於學生的身體健康出發,適時為他們改善營養,以保證每個寄宿生吃飽、吃好,健康成長。

2、管「穿」。我校給每個寄宿生床鋪都準備了一套床上用品,並每週換洗一次。但受地理條件和家庭情況的制約,寄宿生每週只能返家一次,每週常常只準備一套衣服、一雙鞋、一雙襪子和鞋墊。

為此,我們的保育老師就及時監督指導,並及時提醒他們更換衣服、鞋襪。在天氣變化的情況下及時檢查學生的衣服添減情況,同時幫助或指導學生學會洗滌小件衣物,確保寄宿生穿戴乾淨、整潔。

3、管「住」。學生在寢室裡住的時間佔了他一天生活時間的大部分。為此學校創設舒適的住宿環境和提供優質服務尤為重要。

我校為寄宿生提供18人一間的宿舍,床鋪上帖有「學生資訊卡」,保育老師每天檢查學生寢室設施的安全狀況,並給寢室開窗通風;每晚檢查和巡視學生的就寢情況,提醒學生及時入廁和幫助學生蓋好被子等;保育教師幫助指導寄宿生寢室物品擺放和美化工作。同時每月至少一次對寢室進行消毒和被褥拆洗、翻曬,確保學生住得安心、舒心。.

4、管「行」。我校寄宿生的家大部分來自邊遠的甕港村和長江村,一般離校較遠,交通不便,山路近則8、9裡,遠至近30裡,他們往返於家校途中的安全令家長很不放心。為了接送學生,有的農村家長一天往返幾十里山路。

為此,為了減輕家長負擔,學校根據寄宿生家庭分布情況繪製了住址分布示意圖,確定學生集散和情況聯絡點,並將寄宿生按家庭住址編成若干組,選出路長來負責監督該路寄宿生往返學校途中的情況,並做好記錄及時向保育老師匯報。若遇到特殊天氣則由學校安排教師護送,以確保學生往返學校途中的安全。另外,我校及時召開家長會徵求意見,通過集思廣益,最後才找到了行之有效的辦法:

按自然寨分組,每6-8名學生由一名學生家長負責輪換接送,加之路長的作用,確保了學生回家路上的相對安全。這樣,一學期下來,每名學生家長最多輪換接送次數不超4次,基本實現了接送學生與勞動生產兩不誤。

5、管「醫」。了解掌握學生在校期間的健康狀況,學校還聘請當地村衛生室的醫生為兼職校醫,並保證24小時**暢通,負責學生平常小病的**和流行病的預防工作。

6、管「學」。每天安排兩名教師值周,協助保育員員對住校生進行學習管理。兩名值周教師中,一人作為學生的生活、思想指導老師,負責學生的行為習慣、心理健康的指導工作;一人作為學生的學習指導老師,負責學生的晚自習、圖書的借閱、收看電視節目和**光碟等服務與指導工作。

我校在寄宿生管理中,充分發揮班主任的特殊作用,制定了《班主任管理寄宿生制度》、《班主任管理寄宿生獎懲方案》、《教師聯絡寢室制度》把班主任、科任教師對寄宿生的管理與班級目標管理考核結合在一起,這樣,既規範了班主任對寄宿生管理的職責,又能激勵班主任管理寄宿生的積極性。

7、管「心」。即進行心理輔導。由於寄宿生中有著70 %的留守兒童,為此,我們立足「以人為本」的思想,高度關心留守兒童工作。

學校共設立了2部 「親情**」,每個寢室配備了一名生活指導老師,主要是對學生心理健康進行知道與教育,幫助本室學生建立學習與生活的信心,從而健康成長。

8、管「育」。即教育,重點是能力的培育。我們立足培養學生的生存能力、群體協作能力、交往能力和自強自律、開拓創新精神。

學校從寄宿生特點出發,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差異,做到生活在**,保育課堂到**。堅持以活動為載體,以生活常識、技能傳授為基點,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為核心,以良好行為習慣形成為根本,以身心健康發展為宗旨,開展校本課程教育活動,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學校根據學生年齡特徵、時令變化及每日晨間、午間、課外活動、晚間四個時段,有目的、有計畫、有步驟地安排以生活、保健、心理健康、學法指導、日常禮儀、安全常識、急救尋呼、自我救護、環境保護、藝術欣賞、小製作等活動,擴大學生視野,豐富學生校園生活,提高學生整體素質。

管好「育」,不僅為學生營造了校園似樂園的環境,使他們由以前的厭學變得想學、要學,且學得開心,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個性特長和綜合能力,充分挖掘了其潛能,促進學生活潑、主動、自由地發展。

三、取得的成績:

由於我們方法正確,措施到位,學校寄宿制管理工作實現了「兩個轉變、 三個變化、兩個提高,乙個促進」。

(二)寄宿生的三個變化:

1、不安變為了愉悅。通過人性化的管理,學生有了「家」的感覺,生活、學習安穩有序。

2、從依賴到學會自理。我校多數寄宿生進校前是不愛洗澡刷牙和疊被、洗衣的,現在他們都已學會了自理,文明的行為習慣逐步形成。

3、鬱悶變為了開朗。如今在校園裡處處洋溢著寄宿生們的歡顏笑語。

(四)促進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整體提高。通過社會調研,學生、家長、社會對我校寄宿制的建設與管理較為滿意。住校學生的學習成績普遍得到提高,推動了全校的整體教育教學質量再上台階。

儘管學校寄宿管理工作增加了老師們的負擔,但卻促進了教育教學工作的發展:我校連續3年被縣評為「先進集體」;連續3年被局考核為「教育目標管理一等獎」; 先後被省、州、縣評為「貴州省農村現代遠端教育先進單位」、「黔東南州先進基層黨組織」和「麻江縣『五好』基層黨支部」;2023年7月被授予為「黔東南州級環境育人學校」稱號,並確定為「黔東南州農村寄宿制試點學校」,實現了寄宿制管理和教學質量的雙豐收。

四、存在的問題和下步打算:

一是遠道學生交通安全保障難。我校寄宿生覆蓋7個村,居住地距學校有10公里以上的佔學生總數的50%, 其中15公里以上的約佔20%。每逢放假,雖然學校教育學生及其家長拒乘「三無」車輛和農用車。

但是,由於山區交通不便,學生及其家長違規乘坐「三無」車輛和農用車的現象仍屢禁不止,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

二是低齡寄宿生保育跟不上。寄宿生中的低齡學生較多,吃喝拉撒都要人照料,給低齡寄宿生保育工作增加了難度。而對於保育員,學校沒有編制,只能聘用社會人員,學校貼補費用較大,嚴重影響其他開支。

三是教師超負荷工作精力難支。學生吃住都在學校,學校對學生管理的時間就由8小時變為24小時。學校聘請了保育員,但保育員多沒有經過正規培訓,必須要教師參與管理。

所以,農村寄宿制學校教師(特別是班主任)每天的工作時間大多在14小時以上。很多教師極度疲勞,教學質量受到較大影響。

四是學生生活單調,改善困難。由於學校文體活動、娛樂活動器材普遍不足,寄宿學生的校園生活除了學習還是學習,生活單調,不利於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且長期不和家長在一起,一些學生養成孤癖、不合群性格,較難轉化。

針對以上寄宿制學生管理中的難題,我認為應做好以下工作:

1、培養一支合格的保育員隊伍。教師編制適度向農村寄宿制學校傾斜,為學校培養一批責任心強、敢抓敢管的專業的保育員(寄宿生管理員),保證學校寄宿生管理工作的正規、安定、穩定,化解教師(特別是班主任)工作壓力。

2、加強學校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形成學校、家庭、社會共同聯防機制,努力消除學生上學交通安全等各種安全隱患,杜絕各種事故的發生。杜絕乘坐「三無」車輛和農用車現象。

3、搞好寄宿制學校配套建設。建議上級將學校危改資金、維修經費、寄宿制建設經費集中統籌使用,進一步加大農村寄宿制學校學生生活設施建設力度,配備一些必需的文體活動器材,方便並豐富學生校園生活。為寄宿生提供磁卡**、電腦**等聯絡方式,保證學生和家長有暢通的交流渠道。

推行農村小學寄宿制建設與管理經驗交流

下司馬場小學校長 蒙炳良 邊遠山區農村人口比較分散,地形複雜,交通不便,經濟欠發達,留守兒童較多,農村小學寄宿制就是應對這種形勢而採取的學校布局調整。如何使這些寄宿生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我校通過三年來建立寄宿制學校的實踐與探索,初步形成了一套適合農村小學特點的寄宿制學校的建設與管理方法,也取得了...

農村小學寄宿制學校管理利與弊

農村學校區域性分散,教育資源相對匱乏。很多學生家長常年外出打工維持生計,大多數學生都成為留守兒童,隔代教育 或 寄人教育 已成為學校教育管理新的難題。孩子們的生活 學習 心理都缺少父母的照顧,很不利於兒童的身心健康成長。為此,在農村建立寄宿制學校,優化教育資源,擴大辦學規模,減少投資浪費,進一步提公...

農村寄宿制學校管理之我見

四 師資調配難度較大。人員調配將直接關係到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由於農村小學教師年齡老化,他們大多數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民師轉正的,儘管通過了不同形式的培訓,教學能力有了一些提高,但還是缺乏一些必要的專業知識。雖然中心學校也想方設法調配年輕的教師到寄宿制學校任教,但 體育 美術 計算機等專職教師和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