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專案管理之我見

2021-03-04 08:12:09 字數 5235 閱讀 8246

投貸後資金管理-工程專案管理之我見

工程專案投貸後資金管理主要是對工程進度、質量、投資的管控,也就是對建設工程專案的造價實施有效控制。建築工程造價在我國長期存在概算超估算、預算超概算、決算超預算的「三超」現象,這嚴重困擾著建設工程投資效益管理。怎樣才能加強工程造價管理呢?

那就是要在合理確定工程造價的基礎上有效控制工程造價,其目的不僅在於把專案投資控制在批准之內,更在於合理調動人力、物力、財力、以控制固定資產投資效益。

投貸後資金管理工作重點是對建設專案投入資金的有效管控,即對工程造價實施全過程控制,做到隨時糾正實施過程中發生的偏差,確保各階段費用在既定投資限額以內。實際上工程造價的控制貫穿於工程建設的每乙個過程,與基本建設的每乙個階段都緊密相連,工程專案管理歸根結底是工程造價管理。

工程造價全過程控制的一般流程:在設計階段通過優化設計,有效的控制造價,減少設計變更;在施工階段進行造價控制,儘量減少施工現場簽證、變更;在竣工結算階段要嚴格按照合同執行,設定合理的取費標準。工程造價的管理要貫穿於工程建設的全過程。

乙個建設專案,往往需要數千萬、甚至幾十億元的資金,專案建成以後能否盈利,能否達到預期效果,這是每個投資人非常關心的問題。這就要求工程造價管理人員對專案從立項、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直至竣工驗收進行全過程跟蹤,使專案投資控制貫穿於專案建設全過程,即投資決策、專案設計、招標、施工及竣工決算審計等五個階段。投資決策階段即可行性研究階段,包括投資估算、策劃;建設專案設計階段包括方案估算、概算、施工圖預算;招標階段包括標書、標底編制、評標、定標;施工階段包括中期進度款審核、跟蹤動態控制,竣工決算審計階段是結算工程建設成本,編制工程決算書,最終確定建設工程造價。

以往投貸後資金管理對工程造價控制的重點一直在專案的實施階段,而實踐證明投貸後資金管理越早介入工程建設階段,越有利於投資的控制。據統計,投資決策和初步設計階段對投資的影響程度最大,其次為技術設計階段對投資的影響,而過去所看重的施工階段對投資的影響只有10%左右。由此可見,工程建設的決策階段和設計階段是決定工程造價的關鍵階段,工藝、流程、方案一經確定,工程造價基本上就確定了。

也就是說投貸後資金管理要從專案投資決策、設計、招投標及施工和竣工結算階段進行分階段造價控制。

1.投貸後資金管理中專案投資決策階段的造價控制

1.1專案投資決策階段目前存在的問題

目前在專案建議書階段,通常由建設單位向公司投資計畫部提出投資估算,內容相當簡單往往造成漏項。在可行性研究階段,建設單位委託設計單位、勘察設計單位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並編制投資估算,該投資估算經審批後就會作為此專案工程造價的最高限額。但由於本階段以經濟分析和方案為主,工程量不明確,所以本階段的投資估算,準確性較差,同時由於建設單位通常不是投資估算和造價控制的內行,而且對工藝流程和方案缺乏認真研究;有時建設單位為了所報專案能被批准,要求設計單位在投資估算時有意低估,搞「釣魚工程」,增加了估算的不準確性,這為投貸後資金管理工作的介入提供了契機。

1.2專案投資決策階段的工程造價控制

1.2.1在專案投資決策階段要做好基礎資料的收集,保證資料詳實、準確。

要做好專案的投資**審核工作需要很多資料,如工程所在地的水電路狀況、地質情況、主要材料裝置的**資料、大宗材料的採購地點以及現有已建類似工程資料,對於做經濟評價的專案還要收集更多資料。投貸後資金管理人員要對資料的準確性、可靠性認真分析,保證投資**、經濟分析的準確。

1.2.2認真做好市場研究,是論證專案建設必要性的關鍵

市場研究就是指對擬建專案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的市場占有率的可能性分析。包括國內外市場在專案計算期內對擬建產品的需求狀況;類似專案的建設情況;國家對該產業的政策和今後發展趨勢等。要做好市場研究,投貸後資金管理人員就需要掌握大量的統計資料和資訊資料,並進行綜合分析和處理,綜合論證專案建設的必要性。

1.2.3做好方案優化的審核是控制工程造價的關鍵

據統計資料表明,在專案前期方案優化過程中節約投資的可能性為80%左右,所以要真正有效地控制工程造價,就應該把工作重點放在前期工作上,在完成市場研究以後,結合專案的實際情況,在滿足生產的前提下,遵循"效益至上"的原則,進行多方案比選。這就要求設計人員必須牢固樹立經濟意識,克服重技術,輕經濟,設計保守浪費的傾向,明確今天的投資就是企業明天的成本,技術經濟人員應有專業知識,了解設計意圖,熟悉工藝技術方案,和設計人員密切配合,用動態分析方法進行多方案技術經濟比較,要在降低工程造價上下功夫。投貸後資金管理中通過方案優化審核,使工藝流程盡量簡單,裝置選型更加合理,從而節約大量建設資金。

2.投貸後資金管理中專案設計階段的造價控制

2.1專案設計階段目前存在的問題

2.1.1重技術、輕經濟,技術與經濟相脫節

在專案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設計階段,往往只注重對技術方案的論證,對經濟因素考慮的較少,缺乏多方案比較和技術經濟分析,造成工程投資的極大浪費。在施工圖設計階段,設計人員缺乏經濟觀念,設計只管技術,不管經濟,甚至追求新、奇、異,造成投資失控。同樣在施工階段也是如此,使得建設專案的全過程投資控制變成了一句空話。

2.1.2設計中成本控制認識不足,影響競爭能力

設計人員在設計中一般都比較注重設計產品安全實用,技術先進,強調設計的產值,而對設計產品的經濟性不夠重視,不抓設計中的經濟指標和成本控制工作。另外,現行的設計收費標準是以工程造價為取費基數,對設計中造成的浪費缺乏明確標準和控制措施,不帶任何經濟責任,具有較明顯的計畫經濟色彩。隨著與國際接軌,工程設計收費方法將引入限額按比例提成的機制,使得設計單位增強為投資人控制投資成本的意識。

2.1.3設計與造價控制環節脫節

目前基本建設專案投資管理部門都採取分段式的管理方法,與之相適應的估算、概算、預算和結算也是分段編制的。設計單位一般負責初步設計概算,但對於施工圖預算及竣工結算一般都不參與,造成投資控制的脫節。現在新材料、新裝置不斷更新,**不斷變化,定額調整滯後,對工程造價的約束力降低,預算和結算差距不斷增大,如果設計單位沒有機會了解實際發生的工程成本,並不知道專案造價控制的結果,就不能對專案前期的投資評價進行驗證,缺乏資訊反饋,無法進行事後分析、積累經驗,在以後的工作中遇到同樣的問題也就不能有所突破,不能進一步提高造價工作的質量。

2.1.4設計階段沒有引起足夠重視,造成失誤和浪費

設計階段包括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兩個階段,設計階段應是全過程造價控制的重點。根據西方一些國家分析,設計費用一般只相當於建設工程全過程費用的1%~2%,而這小於2%的費用對工程造價的影響程度佔75%以上。然而長期以來,建設單位普遍忽視設計階段的造價控制,而把管理的主要精力放在工程的實施階段,在審核施工圖預算、工程造價款結算上算細帳。

這樣做儘管有一定的效果,但畢竟是「亡羊補牢」,事倍功半。設計單位只注意設計產值的完成量,而忽略設計產品的經濟性。

(1)出於安全考慮,盡可能採用上限的安全係數,「肥梁」、「胖柱」現象普遍存在。

(2)由於設計費是按工程造價的百分比計提,造價越高,設計單位的營業收入也越多,這顯然不利於設計人員主動考慮投資的節約。

(3)違反基本建設程式和經濟規律,基本建設程式是基本建設活動的客觀規律。隨著市場投資主體的多元化,許多業主為使專案盡快上馬,不按基本建設程式和經濟規律辦事,任意簡化和減少基本建設的程式和環節,壓縮設計時間,不做專案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設計,或專案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設計與施工圖設計一起做,甚至直接從施工圖設計做起,邊設計、邊施工,造成投資決策失誤,設計深度不夠、設計質量低劣、設計更改頻繁,致使工程造價無法得到控制。有些設計單位為了經濟利益迎合業主故意壓縮工程投資,造成專案實施後工程投資一再突破。

這些違反基本建設程式和經濟規律的建設專案明顯存在先天不足,使得以後階段的工程造價很難得到控制。

2.2專案設計階段的工程造價控制

投貸後資金管理中要切實推行限額設計,推廣標準設計。當前推行限額設計尚有一定難度:一方面,長期以來人們只注重技術創新,設計人員在控制工程造價上的創新卻很少得到表彰和獎勵,反而要承擔更多的風險,這樣勢必挫傷設計人員主動控制工程造價的積極性;另一方面,現行設計費收費偏低,設計費的計算方法不利於開展限額設計。

實行限額設計,設計單位和設計人員勢必付出更多的勞動和時間,低費率的設計收費與其所付出的勞動並不匹配,設計收費按工程投資額及相應費率計算更是與實行限額設計相矛盾。經濟利益會驅使設計單位和設計人員提高工程造價,而不會主動控制和降低工程造價。鑑於此,以行政和經濟手段促使設計人員主動實行限額設計,控制工程造價是一種必然趨勢,這為投貸後資金管理工作的介入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限額設計是以專案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覆所確定的建設規模、建設內容、建設標準為依據,在投資估算限額範圍內進行工程設計,以提高投資的經濟效益。另外,從業主的角度講,業主的資金是有限的,他的目的是通過專案建設實現經濟效益,設計的任務就是利用業主的有限資金,合理確定工程標準、規模,確保專案的實施完成,保護業主的經濟利益,從這個意義上講限額設計更是業主所關心的。設計過程中要積極推行限額設計,按照設計程式分階段層層控制總投資,使其貫穿於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技術設計直到施工圖設計的各個階段,形成縱向控制;各設計階段,按各專業進行投資分解,分塊限額,具體分配到單元和專業,形成橫向控制和縱向控制相結合。

提倡限額設計並不是單純的追求降低造價,應該堅持科學、合理、實事求是,採用優化設計使技術和經濟緊密結合,通過技術比較,經濟分析和效果評價,力求以最少的投入,創造最大的效益。做好限額設計,對造價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實現了對投資限額的控制,也就同時實現了設計規模、設計標準、工程數量等各方面的控制。

標準設計是根據共同的條件按照通用的原則編制的,是經過一定程式批准的,可供設計單位重複使用,既優質又經濟。標準設計能較好地貫徹執行國家的技術經濟政策,合理利用能源、資源、材料和裝置,並能夠縮短設計週期,加快設計進度。因此,採用標準設計一般都能使工程造價低於非標設計的工程造價。

概算超估算、預算超概算、決算超預算,造成這種"三超"現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沒有實行限額設計,限額設計是控制工程造價的重要手段。限額設計是按上一階段批准的投資(或造價)控制下一階段的設計,而且在設計中以控制工程量為主要內容,抓住控制工程造價的核心,從而達到克服"三超"的目的。加強設計變更管理也是限額設計的乙個重要內容。

在工程各實施階段,設計變更更應盡量提前,變更發生得越早,損失越小,反之就越大。如在設計階段變更,則只需修改圖紙,其他費用尚未發生,損失有限;如在採購階段變更,不僅僅需要修改圖紙,而且裝置、材料還須重新採購;若在施工階段變更,除以上費用外,已施工的工程可能要拆除,勢必造成重大變更損失。為此,投貸後資金管理工作必須加強設計變更管理,盡可能把設計變更控制在設計階段初期,尤其對影響工程造價的重大設計變更,使工程造價得到有效控制。

3.投貸後資金管理中招投標階段及施工階段造價控制

3.1招投標階段及施工階段存在的問題

一些建設單位為了減少建設資金,利用"僧多粥少"這一現象,在招標工程中任意壓價,導致工程造價嚴重失真。使得個別施工單位通過低價中標,而在施工過程中想方設法增加現場簽證及技術變更,以獲得額外收入,或乾脆偷工減料,在材料上以次充好來蒙混過關,留下質量隱患。從整個工程的實施過程和專案投資控制看,前期準備階段在整個建設專案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從資金使用角度看施工階段才是資金發生密集流動的階段,此階段除施工的進展發生建設直接費用外,大量的投資資金通過施工的環節不斷物化,最終形成固定資產,實現專案投資。

建築裝飾工程專案管理之我見

作者 舒寅 華東科技 2013年第11期 摘要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對建築行業的要求越來越高。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建築行業的分工越來越細化。在土建行業的發展過程中,建築裝飾工程逐漸分化出來,形成乙個新興的產業。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築裝飾工程專案管理的必然性 主要內容以及進行建築裝飾工程專案...

工程專案檔案管理之我見楊勤俠

2 建章立制,規範專案檔案工作管理體制和工作程式。俗話說 沒有規矩,難成方圓 近幾年隨著企業的規模不斷擴大,檔案數量逐年增多,工程專案由於規模大 工期長 各地對檔案管理的要求不盡統一,形成材料差異,特別是由於其所涉及的單位和環節眾多,所以要想在專案檔案管理中做到規範化 標準化,僅靠檔案管理部門或專案...

工程專案管理 建設工程專案策劃

建設工程專案策劃 建設工程專案策劃指的是通過調查研究和收集資料,在充分占有資訊的基礎上,針對建設工程專案的決策和實施,或決策和實施中的某個問題,進行組織 管理 經濟和技術等方面的科學分析和論證,旨在為專案建設的決策和實施增值。其增值主要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有得人類生活和工作的環境保護 2 有利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