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內角和》教學反思

2021-03-04 07:43:29 字數 1464 閱讀 9969

這節課我讓學生經歷觀察、猜想、實驗、證明等數學活動過程,發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能有條理地、清晰地闡述自己的觀點。在學生猜測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活動來驗證自己的觀

是否正確,激發求知的渴望和學習的熱情,最後達成共識。

新課程將**式學習作為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之一,著重點放在讓學生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進行學習,在**問題的活動中獲取知識並主動建構新的認知結構,了解獲取知識的途徑和技巧。我在實施**學習時採用了以下的教學策略:

(1)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

本節課我在教學上先通過大小三角形爭論故事引入,讓學生產生疑問,繼而借助特殊三角形(三角尺)初步感知這些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讓學生猜測是否所有的三角形的內角和都一樣呢?學生初步建立乙個表象,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能否解決這樣的問題呢?這個問題為後面的猜測和驗證做了鋪墊,引發思考,激發學習興趣。

引導學生從特殊三角形過渡到一般三角形的驗證規律。

(2)創造解決問題的環境,給充分的機會和時間讓學生解決問題。

學生在問題面前是退縮還是前進呢?這就看老師如何有效地引導。我預先要求每位學生準備了一些各式各樣、大小各異的三角形,還有剪刀,量角器,白紙,直尺等,讓他們經歷觀察、猜想、實驗、證明等數學活動過程。

同時提出兩個問題,第一:你選用什麼三角形, 採用什麼方法來驗證?第二:

經過操作得到什麼結論?使學生在操作上有更強的目的性和指向性。學生分小組對大小不一的三角形進行驗證,經歷量一量、算一算;撕一撕,拼一拼;折一折,量一量等一系列操作活動,從而得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這一結論。

整個**過程學生是自主的、積極的。學生通過操作,思考,反饋等過**正經歷了有效的**活動。

對於這堂課的困惑,我覺得在有效教學當中,應該如何更好地處理「預設」與「生成」之間的關係,如何巧妙地抓住課堂中的生成,適時調整教學環節。教學設計在準備階段,我已預設了相關的教學環節。但真正在課堂實施時,可能會出現一些不可預知的因素。

如在這節課上的練習環節中,有這樣一道題目: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乙個角是40度,求第三個角的度數。在全班交流的時候,有乙個學生很快就說出90度-40度=50度。

其實在預設教案時,這種方法是最後才提到的,此時我就沒有能好好去把握這個有價值的生成資源,把學生聚焦在如何利用簡算來解決問題。我完全可以讓這些學生說說自己的思考過程,這樣做既讓學生在解題方法上得到擴充,同時又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要把握在課堂上出現的一些「生成」的資源,如何加以好好的利用。

不足之處:

1.驗證猜想環節中,學生的方法雖然各有不同,但方法較單一,語言表達能力欠佳,思維比較定勢,不敢大膽嘗試不同的方法去驗證自己的猜想。

2.評價語言和方法都太單一,激勵性評價沒有層次。發言的學生面比較窄。

3.教師語言不簡練,老重複,總怕學生聽不清楚,聽不明白,語言羅嗦是我一直以來的大毛病,以後要克制自己學生會說的自己不代替,盡量不重複。

4.因為學生在以前的學習活動中,對剪拼和拼折的方法接觸的太少,考慮到課堂教學時間的關係,所以教師引得太多,給學生的自主發現機會太少。

三角形內角和教學反思

月河中心小學祝文濤 三角形內角和,是在學生學習了三角形的基本特點和分類的基礎上進一步 三角形三個內角之間關係的學習。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三角形的概念 分類,熟悉了銳角 直角 鈍角 平角這些角的特點。通過課前的預習,學生們們都能回答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但卻不知道為什麼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

三角形內角和教學反思

學生在學習了三角形的特徵 高以及三角形分類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三角形三個角的關係。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課堂上我圍繞以下幾點去完成教學目標 一 創設情境,營造研究氛圍。怎樣提供乙個良好的研究平台,使學生有興趣去研究三角形內角的和呢?為此我丟擲大 小兩個三角形爭吵的情境,讓學生評判誰說的對...

三角形內角和教學反思

三角形內角和,是在學生認識了三角形的特點和分類的基礎上進一步對三角形內角之間的關係的學習和 學生已經掌握了三角形的概念 分類,熟悉了鈍角 銳角 平角這些角的知識。對於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學生是不陌生的,因為學生有以前認識角 三角形分類的基礎,學生也有提前預習的習慣,幾乎孩子們都能回答出三角形的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