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愛與責任

2021-03-04 07:07:04 字數 4961 閱讀 1850

——讀《十封信——寫給膽敢教書的人》

華東師範大學政治系劉暢

書名:《十封信——寫給膽敢教書的人》

出版日期:2023年12月

作者:[巴西]保羅·費雷勒

裝幀:平裝

譯者:熊嬰劉思雲

頁數:176頁

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

定價:14.00元

作者簡介:

保羅·弗雷勒,巴西著名教育家,20世紀世界範圍內富有影響力的教育家之一。弗雷勒出生於2023年,是個家庭飽受經濟大恐慌影響的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曾在法律學校就讀,2023年開始擔任律師,後來當過中學語言教師,最後成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因教育民主思想不容於軍政當局,被投入監獄。

後被流放海外達十六年之久,在許多第三世界國家從事掃盲教育。回國後,擔任過聖保羅市的教育部長,進行了廣泛的課程改革、學校管理改革、師資培訓改革。他提倡的「對話式教育」,顛覆了傳統的灌輸式教育模式,從而風靡全世界,他被稱為「巴西教育改革中的格瓦拉」。

他的足跡遍及世界眾多國家,他的著作被譯成多種文字,他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影響了整個 20世紀後半期。這部富有洞見的作品顛覆了傳統的灌輸式教育,展示了弗雷勒風靡世界的解放教育觀和對話式教學模式。

該書為保羅·弗雷勒寫給即將成為教師的青年人的十封信,闡釋其風行世界的「弗雷勒教學法」,告訴人們,作為文化工作者,教師能做的,不僅僅是教給學生讀和寫,更應建立起全新的教與學關係,把教育活動當成是重要的政治實踐來從事,讓學生實現自我教育,參與知識的創造。

《十封信——寫給膽敢教書的人》精彩片段賞析:

選段一:(開篇)

教師——同時也是學習者——工作,既有趣又嚴格。它要求嚴肅性,以及科學的、物質的、情感的準備。它是這樣一種工作,要求那些從事教育活動的人培養特定的愛,不僅愛他人,更要愛教學所包含的過程。

沒有愛的勇氣,沒有不輕言放棄的勇氣,就不可能有教育,簡言之,沒有長期培養的新鮮而深思熟慮的愛,是不可能做好教育工作的……所有這一切,我們都帶著感覺、情感、希望、恐懼、疑問、熱情,以及批判理性去進行。我們必須敢於說愛,以便永遠不把認識和情感對立起來。我們必須敢於說愛,以便在我們熟知的條件下長期繼續教書,那就是:

低工資,缺乏尊重,時時存在的變得玩世不恭的風險。我們必須敢於學會勇敢,以便對我們面對的思想的官僚化說不。我們必須敢於說愛,這樣即使在不這麼做有很大的好處時,也能繼續敢於說愛。

筆者感悟:愛是一種生命的延續,猶如潺潺的清溪,時間的遠逝無法停息他流淌的生命。愛是一種責任,每個擁有著它的人都應該負擔起這看似簡單其實沉重的責任,只有將這完美的生命之愛當成肩上的責任,它才可能使美麗的人生變得更加絢麗。

教師之愛,是乙個教師的愛的社會性需要,也是教師對自身角色認同內在的情感需要。愛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標籤,是教育的橋梁。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就意味著奉獻,這是自古以來「傳道授業解惑」之不變的真理,所以世人將教師比喻為具有獻身精神的「春蠶」、「蠟燭」、「園丁」等。

但這份沉重的愛,不應是狹隘的愛,不僅有教師對學生之愛,還要有教師對教學之愛和教師對自身之愛。教師對學生的愛是職業的責任和義務,對教學之愛是教師的職業熱情,對自身之愛是教師對其自身價值的肯定。無論缺少哪一方面,都不是完整的愛,都不能將教育的愛照射到學生求知的心靈。

選段二:(letter1 識世/識字)

教員的學習並不一定發生在學生糾正他們的錯誤時。當教員中能經常謙虛而開放地反思和轉換教與學的位置時,他們的學習就開始了。教員的學習根植於對學生求知慾的參與以及求知的全過程。

教員的政治責任、道德責任和職業責任要求他們在從事教學活動之前,必須做好準備,具備相應的能力。正如那些好好生活、認真領會的教員在其教學生涯中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的那樣,教學亟須不斷地準備和發展。發展是以對教學實踐的批判性分析為基礎的。

筆者感悟:作者強調,教師的學習是貫穿學生學習與參與的全過程的,而不是單純的教師的授課準備。充分的授課準備、謙虛的教學態度、角色轉換中的切身反思等等,都是作為教師不斷學習進步的必要步驟。

馬克思說:「作為確定的人,現實的人,你就有規定,就有任務。」隨著社會經濟與科學技術的進步,教育教學的理念在發展與更新,教師的崗位責任、社會責任、國家責任要求教師自身要不斷地進步與發展。

在教學實踐中提高教學水平,滿足不同學生的知識需求、情感需求是擺在教師面前的一道難題。教師教育也同樣成為當今我國教育的乙個重要課題。

選段三:(letter3 我參加師資培訓,因為別無選擇)

作為教師,我們要和民眾、孩子、青少年、**打交道。我們要參與他們的發展過程,幫助或阻礙他們探求聿理。從本質上說,我們是與他們的發現過程相聯絡的。

我們在教育實踐中沒有能力、準備不充分、不負責任,都會導致他們的發現過程失敗。但有了責任心、科學的準備和教學的興趣,有了嚴肅的態度和與不公正鬥爭的宣言,我們就能夠逐步將學習者轉變為世上堅強的存在。

總之,即使我們不能說,乙個無能、不負責的教師教出的學生一定無能,或者乙個嚴肅的、有能力的教師自然能教出嚴肅的、有能力的學生,我們也必須自豪、愉快地從事教學工作,嚴格地對待我們為教學而做的準備。

筆者感悟:盡職盡責是教師基本的道德規範。一方面,教師立足本職崗位,認真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培養合格人才;另一方面,在平凡的崗位,撒播愛心,享受充滿活力的人生幸福。

教師從事的是一種培養人、教育人的事業,這對社會文明進步發展起重要推動作用。愛崗敬業是一種對事業全身心投入和不悔追求的信念,是拼搏奮鬥的力量源泉以及事業成功的保證。教師的職業注定平凡,淡泊名利,講究職業良心,才能在平凡中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

在教師崗位上,沒有悠閒自在的舒適與安逸,作為乙個有愛和責任心強的教師,理應成為一名激情育人的發現者、研究者和探索者。

選段四:(letter4 進步教師勝出的必備品質)

謙卑使我們能夠理解乙個淺顯的真理:誰都不是全知的,也沒有人會完全無知。我們都知道某些事,也會忽略某些事。

如果沒有謙卑,人們將很難尊重地聆聽那些我們認為能力遠在我們之下的人。但是謙卑地聆聽那些不如自己的人,並不意味著屈尊俯就或類似履行某種誓約的行為:「我向聖母起誓,如果我認為那件事並不重要,我仍將認真地聆聽粗魯而無知的學生家長的意見。

」並非如此。聆聽所有與我們相遇的人,而不論他們的智力水平如何,是人類的義務,它是反映我們對民主而不是精英統治的認同。

單純的耐心會使教育工作者滑向順從、放任;這與教育工作者的民主理想是相左的;單純的耐心可能導致僵化和靜止。相反,單純的不耐煩可能導致教育工作者陷入盲目的行動主義中,為行動而行動,不尊重戰略和戰術間的必要聯絡而盲目行動。

「美德並非存在於只有耐心或不耐煩的經歷之中,而是存在於兩者之間永恆的緊張關係中。教育工作者必須不耐煩地耐心工作,永遠不向任何一端完全妥協。」

筆者感悟:古人云:德高為師,身正為范。

打鐵還需自身硬。教師的人格魅力無時不在影響著他的學生,所謂「身教重於言教」。作者在這一封信中提出優秀教師的必備品質有謙卑、愛心、勇氣、寬容、果斷、耐心—不耐煩的緊張關係等。

其中,保羅·弗雷勒提出的「耐心一不耐煩的緊張關係」是諸多品質中較新穎的說法。耐心是作為一名教師的基本素質,而一味地「耐心」往往導致放任和鬆散。「不耐煩」情緒是每位教師在工作中都會出現的情緒,不管是對學生不耐煩還是有時候對重複的教學、批改的不耐煩。

但這並不是問題,它意味著工作有需要改進和調整的契機,所以關鍵在於怎麼接受和應對。優秀的教師必須要掌握好耐心與不耐煩之間緊張關係的最佳平衡點。

選段五:(letter6 關於教學關係)

我想立下這樣的誓言:成為一名永遠前後一致的進步教育工作者。我將盡力把誓言看成喚起學習者關注價值的最佳途徑,建議他們關注什麼是有價值的,讓他們帶著克服困難的目標來解決問題。

在教育工作者的言行之間沒有一以貫之相聯絡的教育實踐,將會是一場災難。

我相信,作為理性的、更勝任的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面對的基本問題是,我們與學習者的關係是我們現實中對學生短期和長期干預的途徑之一。在此意義上(以及也在其他意義上),師生關係要求我們尊重他們,意識到他們的世界裡塑造了他們的具體環境。教育實踐要求我們去了解學生們的生活現實:

沒有這種了解,我們便無法知道他們思考的方式,要克服大量困難才能弄清他們了解什麼及如何了解。

筆者感悟:良好的師生關係應該是建立在師生個性全面交往基礎上的情感關係。它是一種真正的人與人的心靈溝通,是師生互相關愛的結果。

它是師生創造性得以充分發揮的催化劑,是促進教師與學生的性情和靈魂提公升的沃土,是一種和諧、真誠與溫馨的心理氛圍,是真善美的統一體。要建立良好的師生情感聯絡,教師必須真情付出,關心愛護每乙個學生,公平地對待學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對於學業成績不夠理想的學生,教師要多鼓勵、多關懷,貼近學生的生活,貼近學生的內心,相信他們的潛力。另外,師生之間的尊重與平等是維繫良好師生情感的關鍵。

教師對學生的尊重既表現在對學生獨特個性行為表現的接納和需要的滿足,又表現在創設良好的環境和條件,讓學生自由充分地發現自己,意識到自己的存在,體驗到自己作為人的一種尊嚴感和幸福感。

選段六:(letter7 由講述到雙向交流;由傾聽到被傾聽)

我可以斷言,如果教師始終是**的,那麼他們總是談話的發起者,而學生始終被淹沒在他們的言論中。他們對學生說話,為學生說話,談論學生。他們從頭說到尾,對其正確性與真實性確信無疑。

即使在與學生交談時,也好像是恩賜給學生的,強調他們自己意見的重要性與力量。這不是民主的教師與學生交談的方式,甚至不是他們向學生講述時的方式。**的教師沉迷於評價學生,看他們是否亦步亦趨。

然而,如果教師是民主的,且言行之間的差距不斷縮小,那麼在其持續不斷進行批判分析的學術生活中,他們與學生的雙向交流雖然困難,但還是有可能充滿快樂的。他們懂得對話中心不僅僅是教學內容,還應包括生活本身,如果是這樣的,從授課行為的角度看交流是合理的,且它還在教室中創造了一種開放和自由的氛圍。

筆者感悟:保羅·弗雷勒認為師生之間的雙向交流在教育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強調主體間性理論,即自我主體與物件主體間的對話、交往,意味著主體間權利的平等、尊重、互善和多元的價值依存,實現的是對等的生存法則。主體間性理論要求教育要逐步摒棄這種「主-客」關係模式,建立平等共生的關係。

教育中只有教師脫下道德專家的外衣,做「平等中的首席」,師生之間將心比心、平等對話、交流互動才能形成良好的師生關係。金生舷教授認為,「教師與學生的教育交往最根本的是二者作為完整的人之間的理解與溝通,在此基礎上,『教』與『學』才能構成對人的發展有意義的關係,它們之間的關係才能融洽和通達,教學才真正地是屬於人與人之間的活動」。教師對學生的交流、理解、包容、關心要比單一的傳統思想灌輸和立足權威角色的講授更易打動學生,觸動內心,產生共鳴,理解內化。

某種意義上說,和諧的師生關係是決定教育成敗的關鍵。

教師的愛與責任

小勐統中心完小朱子林 愛是一種生命的延續,猶如那潺潺緩溢的清溪,無論時間的遠逝,歲月的流失,都無法停息它流淌的生命。愛是一種責任,每個擁有著它的人都應該擔負起這看似簡單的其實沉重的責任,只有將這完美的生命之愛當成肩上的責任,它才可能使美麗的人生變得更加絢麗。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充滿愛心是當好 好老師 ...

教師的愛與責任

愛心與責任心 教師的心 東山學校生物組諶代玉 某天我行走在熙熙攘攘的 中,耳邊傳來一陣話語而讓我駐足凝聽 孩子,世上每個人都是被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都是有缺點的人。有的人缺點比較大,是因為上帝特別喜愛他的芬芳。小孩聽到這些話似乎很受鼓舞,堅強的點了點頭。我頓時感覺到一陣溫暖,我想那該是一位溫柔的母親...

教師的責任與愛

從小,我就嚮往能做一名小學老師。孩子們在一起玩 老師學生 的遊戲時,我總是選擇當老師。長大以後,我終於如願做了一名小學老師。在這裡工作了二十年後,我更加理解了教師工作的內涵,教師的工作是平凡的,甚至繁瑣的。但教師的事業是偉大的。教師,日日在講台上吟詠,月月在課堂上歌唱,回報的沒有掌聲,沒有鮮花,更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