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基礎簡答作參考

2021-03-04 05:42:00 字數 5835 閱讀 5692

管理學基礎重點輔導

1、 簡述管理含義及其性質。[, ]

答;管理,是管理者為有效地達到組織目標,對組織資源和組織活動有意識、有組織、不斷地進行的協調活動。

它包含以下幾層意思:1) 管理是一種有意識、有組織的群體活動。2) 管理是乙個動態的協調過程,主要協調人與人之間的活動和利益關係,貫穿於整個管理過程的始終。

3) 管理是圍繞著某一共同目標進行的。4) 管理的目的在於「有效地」達到組織目標,在於提高組織活動的成效。5) 管理的物件是組織資源和組織活動。

(1)、管理的二重性,即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首先,管理是生產社會化引起的,因此具有同生產力和社會化大生產相聯絡的自然屬性。其次,管理又是與生產關係相聯絡的一種「監督勞動」,具有同社會制度相聯絡的社會屬性。

(2)、管理的科學性。管理作為乙個活動過程,其間存在著一系列基本的客觀規律,要用科學的方**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3)、管理的藝術性。

藝術性強調的是管理的實踐性。它強調管理活動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論和方法外,還要有靈活運用這些知識和技能的技巧和決竅。

2、現代管理理論內容。(33)

答:二戰以後,管理思想得到了豐富和發展,形成了眾多的流派,美國著名管理學家孔茨稱之為「管理理論的叢林」。

(1)管理過程學派管理過程學派的創始人是法約爾,其代表人物包括孔茨、奧唐奈,其主要觀點是把管理學說與管理職能聯絡起來,專門研究管理過程和管理職能。(2)經驗學派經驗學派的代表人物是德魯克、戴爾,主張通過分析經驗、案例來研究管理問題。(3)系統管理學派系統管理學派強調以系統的觀點來研究管理問題。

(4)決策理論學派決策理論學派的代表人物是西蒙,他認為,管理就是決策:管理活動的全部過程都是決策過程,管理是以決策為特徵的;決策是管理人員的主要任務,管理人員應該集中精力研究決策問題。西蒙將決策分為程式性決策和非程式性決策,他的研究重點是非程式性決策。

(5)管理科學學派管理科學學派是運用數學模型和計算機技術來進行管理決策,以提高經濟效益。(6)權變理論學派權變理論學派認為,管理沒有絕對正確的方法,採用何種理論和方法,要視組織的實際情況而定,即所謂「權宜應變」。

3、計畫工作的基本程式有那些?

答:機會分析;確定目標;制定計畫前提;制定可供選擇的方案;評價各種方案;選擇方案;制定派生計畫;用預算形式使計畫數位化。

4、簡要說明目標管理的基本特點 ?

答:目標管理具有以下的特點:1、目標管理運用系統論的思想,通過目標體系進行管理;2、目標管理是一種民主的、強調職工自我管理的管理制度;3、目標管理強調成果,實行能力至上。

5、從能力結構上看,領導幹部有那些型別?

答;從能力結構上看,領導幹部分為:1、思想型幹部,這類幹部的思維能力和決策能力比較突出。他們善於觀察、推理、有很強的分析能力、綜合能力和判斷力,長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善於從全域性出發綜合各種意見和因素,作出決策和判斷。

2、實幹型幹部,這類幹部組織指揮能力比較突出,工和踏實,遇事果斷,意志堅強,實踐能力和實施能力很強,能很快地理解領導集團的意圖和當前的實際情況,執行領導班子作出的決策和計畫。3、智囊型幹部,這類領導幹部的創造力強。他們見多識廣,足智多謀,富於探索精神和想象力,善於想辦法,出主意,提方案。

4、組織型幹部,這類領導幹部人際溝通能力和用人能力突出,善於識別和使用幹部,長於處理人際關係,協調矛盾,保持班子團結,涵養很高,能默默無聞地為其他人創造良好的工作條件。

6、精神激勵通常採用的方法有那些?

答:採用目標激勵法、環境激勵法、領導行為激勵法、榜樣典型激勵法、獎勵懲罰激勵法。

7、影響集權與分權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響集權與分權的因素有:決策的代價,政策的一致性,組織的成長方式,管理哲學,管理人員的數量及素質,控制人員的數量及素質。控制技術與手段。

8、 組織的外部環境構成因素有那些?

答:(1)、社會環境。主要是指乙個國家的人口數量、年齡結構、職業結構、民族構成和特性、生活習慣、道德風尚以及這個國家的歷史和歷史上形成的檔案傳統。

(2)、政治環境。主要包括國家的政權性質和社會制度,以及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法律和規定等。(3)、經濟環境。

主要包括國家和地方的經濟發展水平、速度,國民經濟結構,產業結構,黨和國家的經濟法令和經濟政策,社會經濟發展戰略和計畫,人民的生活消費結構和消費水平,市場的供求狀況以及社會基礎設施等。(4)、科學技術環境。它主要包括國家的科學技術發展水平,新技術、新裝置、新材料、新工藝的開發和利用,國家的科技政策、科技管理體制和科技人才,它們直接關係到企業生產技術的發展方向以及可提供利用的技術資源。

(5)、文化教育環境。主要包括人們的教育水平和文化水平,各種大專院校,職業學校的發展規模和水平等。(6)、自然地理環境。

主要包括自然資源、地理條件和氣候條件等。

9、 科學管理理論的主要內容。

答:(1)、制定科學的作業方法。(2)、科學的選擇和培訓工人;(3)實行有差別的計件工資制。

(4)、將計畫職能與執行職能分開。(5)、實行職能工長制;(6)、在管理上實行例外原則。

10、 人際關係學說的主要內容。

答:職工是「社會人」;滿足工人的社會慾望,提高工人的士氣是提高生產效率的關鍵;企業存在著「非正式組織」。

11、 企業文化理論和企業再造理論。

答: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的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中創造的具有本企業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企業文化由三個部分組成:

(1)、企業精神,企業精神是企業文化的核心,是呈現觀念形態的價值觀、理想和信仰等。(2)、制度文化。是企業文化的中間層,是把企業精神和物質文化二者聯絡起來,使企業文化制度化,規範化的行為準則。

(3)、物質文化。它是企業文化的外圍層,是呈現物質形態的產品設計、產品質量、廠容廠貌,員工服飾等,它是企業文化外在形象的具體體現。

企業再造(又稱業務流程重組),是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發展起來的企業管理的又一新理論。

企業流程再造的目的是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從業務流程上保證企業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質量的產品和優質的服務提供給企業使用者。 企業再造的實施方法,就是以先進的資訊系統和資訊科技為手段,以顧客中長期需要為目標,通過最大限度地減少組織結構和業務流程,使產品的質量和生產規模發生質的變化。

12、 計畫工作的特徵是什麼?

答(1)、目的性:計畫工作旨在有效的達到某種目標。首先就是確立目標,然後使今後的行動集中於目標,朝著目標的方向邁進。

(2)、主導性:組織、人事、領導和控制等方面的活動,都是為了支援實現組織的目標,因此計畫職能在管理職能部門中居首要地位,具有主導性特徵。(3)、普遍性:

計畫工作在各級管理人員的工作中是最普遍的。(4)、效率性:在制定計畫是,要時時考慮計畫的效率,不但要考慮經濟方面的利益,而且還要考慮非經濟方面的利益。

13、 確定企業目標的原則是什麼?

答:(1)、現實性原則。目標的確立要建立在對企業內外環境進行充分分析的基礎上,並通過一定的程式加以確定,既要保證其科學性,又要保證其可行性。

(2)、關鍵性原則。企業必須保證其將有關大局、決定經營成果的關鍵內容作為目標主體。(3)、定量化原則。

組織目標要實現由上到下的逐級量化。使其具有可測度。(4)、協調性原則。

各層次目標之間,同一層次目標之間要協調,保證分目標實現的同時,企業總體目標必然實現。(5)、權變原則。目標並不一定是一成不變的,應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及時調整與修正,使其更好地實現企業的宗旨。

14、 目標管理具有哪些特點?

答:(1)、目標管理運用系統論的思想,通過目標體系進行管理。(2)、充分發揮每乙個職工的最大能力,實行最佳的自我控制。(3)、強調成果,實行能力至上。

15、什麼是決策,它具有哪些特徵?

答:決策,就是指為了達到一定的目標,從兩個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選擇乙個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斷過程。

決策具有如下特徵:(1)、超前性。任何決策都是針對未來行動的,要求決策者具有超前意識,思想敏銳,能夠預見事物的發展變化,適時地做出正確的決策。

(2)、目標性。無目標的決策或目標性不明確的決策,往往會導致決策無效甚至失誤。(3)、選擇性。

決策必須做具有兩個以上的備選方案,通過比較評定來進行選擇。(4)、可行性。決策所做的若干個備選方案應是可行的,這樣才能保證決策方案切實可行。

(5)、過程性。決策是乙個多階段、多步聚的分析判斷過程。(6)、科學性。

要求決策者能夠透過現象看到事物的本質,認識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性,做出科學決策。

16.決策應遵循哪些原則?

答:(1)、滿意原則。就是能夠滿足目標要求的決策。

(2)、層級原則。決策在企業內分級進行,是企業業務活動的客觀要求。(3)、集體和個相結合的原則。

(4)、整體效用的原則。

17.定性決策方法有哪些?

答:頭腦風暴法:頭腦風暴法也叫思維共振法,即通過有關專家之間的資訊交流,引起思維共振,產生組合效應,從而導致創造性思維。

頭腦風暴法一般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對自己提出的每一種設想進行質疑,並在質疑中產生新設想。第二階段是對每一種設想編制乙個評價意見一覽表,同理編制乙個可行性設想一覽表。

第三個階段是對質疑過程中所提意見進行總結,以便形成一組對解決所論及問題的最終設想。特爾菲法:特爾菲法是以匿名方式通過幾輪函詢證求專家的意見,組織決策小組對第一輪的意見進行彙總整理後作為參考再發給各專家,供他們分析判斷以提出新的論證。

幾輪反覆後,專家意見漸趨一致辭,最後供決策者進行決策。特爾菲法基本步驟如下:第一, 確定決策題目。

決策題目具體明確,適合實際需要。第二, 選擇專家。選擇專家需解決四個問題,什麼是專家;怎樣選專家;選擇什麼樣的專家;專家人數。

第三, 制定調查表。即把**和決策問題專案有次序的排列成**形成式。第四, 決策過程。

一般要分四輪進行,經過反覆論證,最後得出較為一致的看法。第五, 做出決策。經過多次反饋後,意見漸趨一致,或對立的意見已十分明顯,此時便可把資料整理出來,做出決策。

特爾菲法具有匿名性、多輪反饋、統計性的特點。哥頓法:「哥頓法」是美國人哥頓於2023年提出的決策方法。

該法與頭腦風暴法相類似,由會議主持人先把決策問題向會議成員作籠統的介紹,然後由會議成員(即專家成員)海闊天空地討論解決方案;當會議進行到適當時機,決策者將決策的具體問題展示給小組成員,使小組成員的討論進一步深化,最後由決策者吸收討論結果進行決策。

18.如何理解企業組織結構的內涵?

答:企業組織結構是偉業全體職工為實現企業目標,在管理工作中進行分工協作,在職務範圍、責任、權利方面所形成的結構體系。可以從以下三方面來理解:

(1)組織結構的本質是職工的分工合作關係。(2)組織結構的核心內容是經責利關係的劃分。(3)組織結構設計的出發點與依據是企業的目標。

19、組織的型別有多少種?

答:組織可以分為正式和非正式組織兩類。

正式組織,一般是指企業中體現企業目標所規定的成員之間職責的組織體系。

非正式組織,是在共同的工作中自發產生的,具有共同情感的團體。

20.影響集權與分權因素有哪些?

答:(1)決策的代價。一般來說,代價越高的決策,越不適應交下層決策者。

重大決策也不宜授權。(2)政策的一致性。如果希望保持政策的一致性,那麼集權程度就高些;反之,那麼分權的程度就高些。

(3)組的規模。組織規模越大,管理層次和管理部門就越多,分權程度就越高些,相反,集權程式就應高些。(4)組織成長方式。

如果組織是靠內部積累由小到大逐級發展起來的,則集權程度較高;若組織是由併購或聯合發展起來的,則分權程度較高。(5)管理哲學。主管人員的個性和他們的管理哲學,對組織的集權與分權的程度影響較大。

(6)管理人員的數量及素質,如果管理人員數量充足、經驗豐富、訓練有素、管理能力強,則可較多的分權,反之,趨向集權。(7) 控制技術與手段。如果控制技術與手段比較完善,主管人員對下屬的工作和績效控制能力強,則可較多的分權。

21、衡量集權與分權的標誌是什麼?

答:(1)、決策的數量。組織中較低管理層次做出的決策數目越多,則分權的程式越高;反之,則集權程式越高。

(2)、決策的範圍。組織中較低層次決策的範圍越廣,涉及的職能越多,則分權程度越高。(3)、決策的重要性。

若較低層次做出的決策越重要,影響面越大,則分權程度越高;反之,則集權程度越高。(4)、決策的審核。組織中較低層次做出的決策,上級要求審核的程度越低,分權程度越高,反之,則集權程度越低。

管理學基礎參考

一 單項選擇題 共 20 道試題,共 40 分。1.通過對目標變遷的分析,我們有理由相信,b 是成功管理的直觀標誌,也是企業的永恆追求。a.創造利潤 b.企業長壽 c.成功決策 d.最大利潤 2.企業目標具有變動性,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a 的企業目標日益普及。a.顧客之上 b.利潤目標 c.融入社會...

管理學基礎簡答題

科學管理之父 泰羅。經營管理理論之父 法約爾。組織理論之父 韋伯 1 簡述管理概念和性質答 管理的二重性,即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首先,管理是生產社會化引起的,因此具有同生產力和社會化大生產相聯絡的自然屬性。其次,管理又是與生產關係相聯絡的一種 監督勞動 具有同社會制度相聯絡的社會屬性。管理的科學性。...

管理學基礎簡答題

1 計畫工作程式 估量機會 確定目標 確定前提條件 確定可供選擇的方案 評價各種方案 選擇方案 制訂派生計畫 用預算形式使計畫數位化 2 內部提公升制優缺點 優點 1.由於對機構中的人員有較充實可靠的資料,可了解候選人的優缺點,以判斷是否適合新的工作。2.組織內成員對組織的歷史和現狀比較了解,能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