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021-03-04 05:35:47 字數 4412 閱讀 2615

新課程改革的實施,使中國的基礎教育邁入了乙個生機勃勃的春天,給每一位教師帶來了快速成長的契機,給每個學生提供了自由發展的環境。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數學將成為人們認識世界,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工具,也是每乙個合格的社會成員的素養、知識和技能的必備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於生活,又運用於生活。

」 數學教學只有走進生活,才能使數學課堂充滿活力,才能培養出對社會有用的合格人才。目前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還普遍存在著一些弊端:教與學嚴重分離,數學教學公式化,為「應試教育」服務,嚴重脫離學生生活實際。

使得數學課變的枯燥、乏味,成了滿堂灌、滿堂練、學與用嚴重脫鉤的課。為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為了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我作為一名小學教師,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轉變教學觀念,大膽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創新教育,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的數學情境,讓數學走進生活。為了增強學生學習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我在教學中主要做到了下面幾點。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楊振寧博士在總結科學家成功之道時說:「成功的秘訣在於興趣」,可見興趣是乙個人的創造成果,無一不是在對所研究的東西產生濃厚的興趣的情況下取得的,興趣是心理活動共有的特徵,在教學中教師要想方設法創設情境,誘導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一旦對所學的內容產生興趣後,就能以積極的熱情,輕鬆地投入到活動中去。

例如:教學「比例尺」時,我創設了「學生出題考老師」的教學情境,我說:「現在我們考試好不好?

」學生一聽很奇怪,正當學生疑惑之時,我接著說:「今天改變過去的考試方法,由你們出題考老師,願意嗎?」學生聽後很感興趣。

我說:「這裡有一幅地圖,你們用直尺任意量出兩地的距離,我能很快地告訴你們這兩地之間的實際距離,相信嗎?」於是學生紛紛上台度量、報數,我乙個接乙個地回答對應的實際距離。

學生這時感到奇怪,都說:「老師您快告訴我們吧,您是怎樣算的?」我說:

「其實呀,有一位好朋友在暗中幫助老師,你們知道它是誰嗎?想認識它嗎?」於是引出所要學習的內容「比例尺」。

這時學生的興趣非常高漲,特別想知道比例尺的知識,因而都積極的去學習,去探索,去實踐。

又如:在教學《商不變的規律》一課時,可用故事鞏固新知。生動形象的畫面,伴以美妙的**,激起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興奮點』。

孫悟空從天宮帶回仙桃準備分給小猴子們,於是對乙個猴子頭領說:「我給你6個桃子,平均分給3個小猴子吧。」猴子頭領嫌桃子少不願意。

猴王眼珠一轉說:「我給你60個桃子,平均分給30個小猴吧。」猴子頭領還不太滿意說:

「大王開恩,再多給些吧。」猴王說:「那好吧,我給你600個桃子,你平均分給300個小猴子吧。

」猴子頭領滿意的笑了,猴王也笑了。(同學們笑了)這時教師停止故事的**,問:「猴王和猴子頭領為什麼都笑了?

誰的笑才是最聰明的呢?」。像這樣,**一段動畫,傾聽一段錄音,就會使整個課堂頓時活躍起來,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喚醒了學生的有意注意。

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聯絡生活,理解抽象數學概念。

概念的引入是概念教學的第一步。成功的教學經驗啟迪著每位教師,數學教學中若能把「純粹」的數學知識與學生在日常生活的、熟悉的、具體的材料相聯絡,便於學生理解,同時也能激發學生的思維和探索新知的慾望。從學生的學習生活中抽象出數學知識,當學生基本掌握了概念的含義後,為豐富知識的外延和促進理解,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利用一些具體的生活例項,幫助學生構建正確、清晰的知識框架。

例如在學習「圓柱體的認識」時,當學生對圓柱體有了初步的認識後,教師可以出示一些實物,讓學生找出那些是圓柱體,再想一想,家裡面還有那些物體是圓柱體。這樣通過許多的例項,學生獲得的感性材料更加充分了,形成的表象也更加鮮明,因而對於概念的理解和概括也更為明朗了。

眾所周知,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基礎學科(概念、原理、法則)是比較抽象的,而小學生的思維以直觀形象為主。要改革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打破課內外的界限,把數學知識放在社會大環境中去學習,使課內學習與課外實踐得以溝通。如:

教學「利息」一課,我把課堂搬到銀行,先把學生分成四組,選好組長,聯絡好參觀地點及幫助我們釋疑的校外輔導員(在銀行工作的)。再帶領學生參觀調查,積累些金融方面的感性知識,了解利息、利率、本金、本息、活期、整存整取等銀行所用的專用名詞,最後引導到怎樣求利息上來,學生掌握方法後,立即幫銀行叔叔算一算利息,看看結果是否正確。這樣的課堂模式使了解、領會、掌握、應用一條龍,學生學得既高高興興又扎扎實實。

三、轉變角色,給學生提供合適的空間。

讓學生以研究的態度和學習方式對待數學學習,主動獲取數學知識,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觀,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要給學生多一些思考的空間,多一些活動空間,多一些成功的體會。如在教學「質數和合數」時,讓學生想一想、議一議、說一說關於質數和合數想知道哪些問題,由於把學生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學生便活躍起來了。通過想、議等明白了質數和合數的學習目標。

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再是指揮者,而是較好地充當了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學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而是在自學、交流、討論、合作等活動中完成對學習內容的發現**,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又如:在教學平移時,學生對簡單圖形的平移很難通過想象去理解,對圖形各個關鍵點平移的方向和距離都相等也不太懂。這時,可利用多**課件,在螢幕上顯示出簡單圖形水平、垂直平移的軌跡,使抽象的內容變的形象生動。

如果學生看不清楚,還可放慢速度重複演示。這樣學生通過感官就理解了平移的方法並加深了記憶,實現課堂教學的最優化。

四、啟用經驗,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學習。

概念是抽象的,但與實際生活聯絡起來,它就會變得活潑可愛起來。對數學概念的把握,理解它的定義是必要的,但體驗它的實際意義與建構心理表象更是不可忽視。通過觀察去認識與通過體驗去認識,認識的深度是不一樣的,參與的情感也是不一樣的,留下的印象更是不一樣的。

數學的價值不在模仿而在創新,不是去複製別人的數學,而是去建構自己的數學。作為教師應解放思想,改進教學方式,教學生有價值的數學。蘇霍姆林斯基說過:

「兒童的智慧型在他們的手指尖上。」動手操作學具,學生在動中思、在動中學、在動中發現,手腦並用刺激大腦神經系統,保持興奮狀態。由此可見,活動教學能創設豐富多彩、富有啟發性、具有開放性的課堂氛圍,而這氛圍的創設能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實踐。

如長方形的面積與長和寬的關係,一直是理解的難點,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教師讓學生四人一組,從12個小正方形中任意取出幾個,拼成長方形,記下它的長、寬和面積。要求每組至少排出5個大小或形狀不同的長方形,然後觀察這幾組資料,發現其規律——「每個長方形所包含的面積單位正好是長與寬的乘積。」並在小組交流。

經過這樣的交流活動,抽象的長方形面積公式已經植根於學生的腦海中,無需教師滔滔不絕地講,也無需學生死記硬背公式。

又如:在教學圓的認識時,為了加深學生對圓心、半徑、直徑的理解,教師在課前可設計套圈比賽。先讓學生在操場上用繩子畫圓,並把瓶子放在圓心上,全班同學站在圓上進行套圈比賽。

課堂上以整個遊戲把教學內容貫穿起來,讓學生從熟悉的遊戲開始,從學生已有經驗基礎入手,構建學生自己表象,使所學知識更親切,更具挑戰性。,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猜測、驗證,進而從實踐活動過度為表象操作,加深對圓的特徵的感受和體驗,讓學生在經歷數學活動的過程中,感受平面圖形與生活的聯絡,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

五、解決問題,讓「生活」成為學生展示知識的舞台。

學生頭腦中的數學知識,不能只停留在背誦、記憶概念的基礎之上,還要通過必要的練習,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消化、吸收,以達到牢固、靈活地掌握所學的知識為目的。為此,教師要潛心從生活中尋找練習的目標,要讓學生知道知識的來龍去脈,使學生對數學產生一種親切感。這樣有助於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提高學習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學「人民幣的認識」這一知識後,可以開展乙個「逛超市」的活動,學生在用得過程中自然而然的認識了人民幣,這樣不但起到了練習的效果,還能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怎樣獲取知識,更要讓他們能用所掌握的知識去創造性地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從而使學生的聰明才智得以充分的發揮。例如在學習了軸對稱圖形的概念後,要求學生利用「軸對稱」這種特性自行設計乙個圖案來布置本班教室,進行成果展示。在展示成果的時候,學生不僅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更深刻地體驗到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意義。

數學教學與生活是密切聯絡的。在傳授數學知識和訓練數學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內容;在參與關心學生生活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知識為自己生活服務。這樣的設計,不僅貼近學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學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給學生留有一些瑕想和期盼,使他們將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聯絡得更緊密。

教學要走進生活,需要我們教師首先要擁有數學意識,數學的思維方式,做生活的有心人,這是基礎和前提,探索創造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教學模式,這是關鍵。讓我們放開手腳,大膽創新,,變禁錮、封閉的數學小課堂為開放的與社會天地相接壤的數學大課堂。

總之,數學教學離不開生活,只有更加貼近生活、發掘生活,創新才能得以實現,生活才能得以新發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將有利於促進學生素質全面提高,也是教師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最終目的。學無止境,教無定法,學亦無定法。

我們只有在課堂有效教學的實踐中成長、提高,讓學生真正掌握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真正成為未來高素質的**人,相信我們會伴隨課程改革探索下去……

城關鎮峪溝學校趙建義

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作者 李佩 散文百家 下旬刊 2014年第04期 數學課程標準 指出 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新課標強調將解決問題作為乙個重要目標,把 解決問題 的教學過程當作數學教學的一種基本形式,讓學生在學到數學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學會在具體情境中,利用...

《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階段性報告

應用數學知識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階段成果報告 應用數學知識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的研究是我校研究的區級課題。本課題的實驗自2011年11月立項開題以來,積極準備並實施研究。我們以教師和學生為主體,以數學教材為載體,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功能,改進教學方法,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促進教師綜合...

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會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2 感受數學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教學重點 學生能理解看圖應用題的求法。教學難點 對看圖應用題的條件關係的理解。教具準備 實物投影,蘋果 教學程序 一 匯入新課。1 談話 在學習 比一比 時,先比較哪根跳繩長,再比較哪個小朋友高,我們用 和 來表示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