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課堂評價用語研究報告

2021-03-04 04:38:15 字數 4785 閱讀 1336

研究報告

高縣沙河實驗小學數學課題組

我校的「小學數學課堂評價用語研究」課題於2023年6月由縣教育局立項以來,在三年多的實踐中,我們認真地在小學數學課堂學習評價的基本特點,小學數學課堂學習教師評價語言的使用和學生作業批改評語的方式等幾個方面進行了研究。從而達到了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充分發揮主體能動性,全面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目的。

一、問題的提出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評價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應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針對這一情況,反思過去的教學行為,發現過去的教學在對學生課堂學習評價的策略和方法上存在著諸多弊端,主要表現在以下這幾個方面:

1、對學生課堂學習活動過程的評價形式單一,方法匱乏

首先是評價重結果而輕過程,一堂課學生學得好不好,看他們能不能完成課本上或教師預設的題目就行了,而很少關注學生獲取這些知識的歷程,這種評價能發現教學中的不足和存在的問題,但只能是「事後諸葛亮」 ,無益於學生的自主發展;其次是評價重知識技能輕能力和情感,尤其是缺乏情感的評價,使得課堂沉悶,缺乏生機和活力,學生無法獲取成功的體驗,學生參與意識差,毫無創新能力,久而久之,導致「學生厭學,教師厭教」,本該生機勃勃的課堂活動變成了死水一潭。

2、對學生課堂學習活動的評價的語言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的學習興趣差

傳統課堂教師的評價語言未能根據學生需求,或問題難易和價值而設計相應的能激發學生強烈求知慾的評價語言,要麼是千篇一律,要麼就是根本不進行評價,把學生從 「問題多」變得「無問題」,造成低年級時課堂上小手如林,高年級時課堂無手伸起的尷尬境地。

3、教師們有一定的評價意識,但評價語言籠統沒有針對性,不能真正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

以往在課堂上經常會聽到「是不是?」「對不對?」「好不好?

」。在課程改革的初期,我校教師們在課堂上的評價語言平淡、含糊不清,或者一節課都是「很好」、「非常好」、「棒極了」「大家表揚他」或者整節課都是學生齊呼「棒、棒,你真棒」,伴隨著一片整齊的「

一、二,一二三」的掌聲……課堂表面非常熱鬧,但實質是學生對教師表揚麻木,教師對學生表現無奈。課堂評價以鼓勵為主體現了數學教學給學生以人文關注,但是當學生回答完問題後,教師不管題目難或易,一概以脫口而出的「真棒」、「很好」進行籠統的隨意性評價,這樣,不僅不能對學生產生積極的促動,反而會對學生價值觀的健康形成產生負面影響。的確,這些語言有一定的激勵性,但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感到枯燥乏味,無法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教師的評價用語應是調動學生積極性有效機制,學生希望得到的不是簡單對錯評價,而是對自己的回答做出具體的分析,做出必要的解釋,提公升發言的品質,從更開闊的視野中看問題。

4、對學生作業評價方法老套,沒有新意

小學數學作業的批改,多年來已經在教師中形成一種共識,這個統一的格局一直在延續。這個格局是:錯題打「×」,對題打「√」落款是幾月幾日,或者加上乙個等級評價。

錯題要求更正,若再錯,再打「×」,再訂正,直至作對為止。至於等級嗎?有的用優、良、中、差;有的用a、b、c、d;有的打百分制的分數……我們的老師,老師的老師……都是忠實地、不折不扣地照著數學作業的批改模式進行批改。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始終唱著這支「老歌」。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們一直在思索,學生的作業是什麼?批改作業的目的又是什麼?我們認為,學生的作業,是課堂學習的乙個組成部分,也是課堂學習的乙個延續。

教師對學生作業的批改,也是在對學生課堂學習的乙個評價。充分發揮作業評價在數學教學中的正確導向和激勵作用,使學生智慧型和身心得到全面積極主動的發展,切實提高教學質量。如何更好的拓寬批改作業的評價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發揮主體能動性,是乙個值得**的問題。

以上這些現象造成了「好生不見好,差生越發差」的困境,形成了「厭教厭學」的迴圈,釀成知識乏化,技能僵化、思維劣化、興趣淡化、情緒惡化的結果。防止和克服這此不良傾向的有效手段就是優化課堂評價語言的策略和學生作業的評價策略,促進學生自我發展。當前,優化課堂教學評價必須真正體現素質教育的價值取向,著力於評價策略上優化,把在新課程標準理念指導下制定的課堂教學目標真正落實到實處。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數學課程的教學評價,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學生實際的學習和發展狀況,以利於改進教學、促進學習,最終實現課程宗旨,即提高每個學生的數學素養。因此這樣的評價不同於傳統的評價——單純由教師對學生的學業成績進行分等排隊的做法。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視教學語言藝術,他說「教師的語言——是一種什麼也代替不了的影響學生心靈的工具。」由此可見,教師課堂教學評價語言質量的高低,不僅影響課堂學習的效果,而且關係學生的終生發展。教師的課堂評價語言,既是教育理念的體現,也是對學習程序中「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評價;既是對學習內容、方法及參與程度等方面的評價,也是對後續學習環節及內容的調控和引導。

教師的課堂評價語言起著推動學習程序的重要作用,有著評定、啟發、激勵、引導等多方面的功效。教師評價性教學語言質量的高低,不僅影響課堂學習的效果,而且關係學生的終身發展。

依據《課標》理念,結合我校實際,我們選擇了「小學數學課堂評價用語研究」這一課題,並認真地進行了為期三年的研究。

二、研究的實施

(一)研究的界說:

評價:是指通過評價者對評價物件的某個方面,根據評價標註進行量化和非量化的測量過程,最終得出乙個可靠的並且邏輯的結論。

課堂評價:所謂課堂評價指的是任課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為促進學生學習和改善教師教學而實施的、對學生學習過程與結果的評價。課堂評價從定義範圍上可以分為狹義的和廣義的評價,狹義的評價只指言語點評,廣義上的評價指除言辭外,還包括形體的語言。

如教師的某個表情,乙個眼神,乙個手勢等都屬於評價,並且後者比前者的效果要明顯得多。

數學課堂評價:指的是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為促進學生學習和改善教師教學而實施的、對學生學習過程與結果的評價。

評價用語:是指教師言辭用語、體態語言、作業批改語言。

本研究涉及的範圍:主要是對教師課堂評價語言進行探索和研究;對教師批改學生作業時使用的評語進行研究。

(二)研究的假想:

教師通過三年的小學數學課堂評價語言的探索和對學生的作業批改評語進行研究,使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得到提高,主體作用得到更好發揮,進而促使課堂效益的增強,教育質量得到全面提高。

(三)研究的物件

經研究決定,選擇我校2006級2、4班,2007級3、4班,2008級1班,2010級1、4班,2011級1班,2012級3班、2013級2班作為研究物件。

(四)研究目標

本課題的研究以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為基本出發點,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為重點,在數學課堂上有針對性地通過對不同性格、程度、背景的學生進行多元的評價,使各種型別的學生能真正找回自我,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創新意識、實踐能力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得到較好的發展,人格得到尊重,學習成績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五)研究的方法

1、行動研究法:為行動而研究,在行動中研究,由行動者研究。

2、文獻研究法:從多角度開展情報資料的研究,把握國內外研究動態,借鑑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經驗教訓,找到新的生長點,為課題的研究提供框架和方**。

3、敘事研究法:用敘事、講故事的方式表達對教學行為的理解,對所經歷過人和事進行描述。

4、調查研究法:通過座談、問卷、測試等方法,了解學生個性習慣、問題意識和創新能力等情況,蒐集相關資料進行分析研究,對有關問題的資料資料的收集。

5、總結歸納法:及時總結典型教學案例和階段性成果,定期交流和推廣。

總之,以行動研究和敘事研究為主。在課題研究過程中主要採用觀察法、調查法,獲取自然真實的資訊,同時結合文獻研究,對所獲取的有價值的研究資訊和資料進行分析與整理。在確定研究對比組學生之後,採用對比研究法,有目的地根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各種差異,有針對性地創新、收集課堂評價用語,通過觀察和效果反饋進行調整,進而形成一系列能針對不同學生、不同課型的有效的課堂評價用語;再通過敘事的方式把這些過程和成果表現出來,驗證假想是否成立。

(六)研究的步驟

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們主要做了三個方面的工作:第一是不斷深入理論學習,進行相關的資料查詢和研究工作,以及對學生課堂學習評價情況的問卷調查與反饋,為課題研究提供參考和理論依據;第二是運用「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模式進行探索與研究;第三是不斷在時間中總結和反思,整理一些實踐方法。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

起始階段(2023年9月—2023年1月):加強有關教育教學理論和《數學課程標準》的學習,更新實驗教師的教學觀念,逐步適應課題實驗的要求。指導、訓練學生的數學課堂學習習慣,逐步培養學生能夠主動參與**、經歷**過程,並能主動參與評價、善於評價。

過程研究階段(2023年2月—2023年1月):加強學校間、教師間的交流,樹立典型,以點帶面,全面提高實驗的效果。通過教師的教學反思、不斷實踐,逐步形成一些有價值的課堂學習評價用語以及學生作業批改評價用語。

總結昇華階段(2023年2月—2023年3月):全面整理課題實驗的情況,進行實踐的總結和理論的昇華,形成初步的具有研究和應用價值的激勵性評價用語。

三、研究的主要專題及其效果

(一)對評價的指導思想進行研究

通過研究與探索,對「學生課堂學習評價用語」的指導思想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確立了以發展為本的指導的思想。重視了「評價內容多元化」「評價方式多樣化」「評價主體立體化」。過程與結果並重,能力與情感兼顧,個體與整體兼融;妙用語言--巧激勵,善用延時—揚個性。

自評:重發展,互評:導客觀,師評:

賞成功等評價理念和評價方式與方法在研討中逐步形成,並在多次的研討活動中得以傳播,廣泛深入教師之內心。

我們把「課堂學習評價用語」的主導思想定位於:

1、評價要為學生的發展服務,為發展導向,不僅要使學生成為「知識人」更要成為「社會人」,達到人人發展,全面發展。

2、評價要落實在差異發展和個性發展上,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取得新的進步就是發展,評價不能千篇一律,要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

小學數學課例研究報告

小學生數學作業常見錯例分析研究 很多老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可能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 不少學生經常出現的錯誤,如看錯數字 漏寫符號 加法忘了進製 減法忘了退位等。這些錯誤還會在後面的學習中不斷重複,不能及時的改正。從學生角度來看,在作業中重複出現同樣的錯誤,說明學生缺乏找錯 辯錯和改錯的主動性和能力。...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研究

作者 黃明麗 讀與寫 教育教學版 2016年第04期 摘要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直接關係著教師教學質量及學生學習水平的提高,是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環節。但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實踐中,仍存在著評價意識淡薄 評價觀念陳舊 評價方法單一等問題,無法有效發揮教學評價對教學的反饋 ...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課題研究報告

整體優化縣域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策略研究 實施方案 一 問題提出 一 課程改革的客觀訴求 課堂教學改革是課程改革發展縱向深入的應然需求,數學課堂教學也不例外。近年來,隨著課程改革進一步深化,數學課堂教學出現 價值虛化 目標弱化 內容窄化 實施僵化 等問題,這些問題不僅有悖於 以學生為核心 課程理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