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教師在反思性教學實踐中成長

2021-03-04 02:55:43 字數 4379 閱讀 5107

隨著資訊化社會的到來,社會對教師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師素質的提高,就其途徑和方式而言,大致包括兩大方面:一是外在影響,指對教師進行有計畫、有組織的培訓和提高。

目前許多地方採取的教師全員培訓就是屬於這種方式。二是教師內在因素的影響,指教師的自我完善,它源於教師自我角色願望、需要以及實踐和追求。在傳統的教師教育中,往往過分強調外在影響,習慣於把所謂的先進教育觀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技巧通過專題講座的形式灌輸給教師,以為教師一旦熟記了這些教育觀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技巧,教師的素質就會大大提高。

實踐證明,教師教育只重視外在影響,忽視教師內在因素的影響,教師的素質不可能得到根本性的提高。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內外關於教師素質的研究,已從原來注重對教師教學理論的建構和教學技能的訓練轉向注重對教師已有知識結構、思維模式以及教學能力習得的研究。通過研究發現:教師素質的提高,可以通過教師建立自己的教學理論,總吉他們教學的知識、技巧和經驗來實現。

在這樣的背景下,反思性教學實踐受到高度重視,並認為反思性教學實踐是提高教師素質的最有效的途徑。

所謂反思性教學實踐,是指一種回憶、思考、評價教學經驗的活動過程,它是對過去經驗的反饋,同時又是做出新的計畫和行動的依據。反思性教學實踐要求教師在實踐中反思實踐的內容和結果,分析其背後蘊含的理論知識,提出解決問題的假設,並在實踐中檢驗假設,周而復始,迴圈往復,不斷發展。

一、反思性教學實踐是促進教師素質提高的核心因素,只有經過反思,教師的有效經驗才能上公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才會對後續的教學行為產生積極的影響。教師對教學經驗的反思可分為四個環節。

1、確定內容。

教學反思的起點是教學問題。教師通過對實際教學的感受,通過總結自己的經驗,收集其他渠道的資訊,意識到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並產生研究這些問題的慾望。這裡的問題型別,有的來自教育教學改革中出現的兩難問題,如怎樣做到既減輕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又能提高教育教學的效益;怎樣在學科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有的來自自己教學實踐中的困惑,如為什麼學生一聽就會,一做就錯;小學三年級學生和初中二年級學生為什麼學習成績會出現分化現象。還有的來自自己想改變現狀的願望,如我理想中的課程形式與結構是什麼;教學評價是否可以取消分數評價。

2、觀察分析。

反思的內容一旦確定,就要進入觀察分析階段。在這個階段,教師既是各種資訊的收集者,又是冷靜的批判者,同時也是經驗的描述者。首先,教師要圍繞所要反思的問題,通過查閱文獻、觀摩研討、專訪等形式廣泛地收集資訊,特別是關於自己教學活動的資訊,然後教師要以批判的眼光反觀自己,分析產生這個問題的原因以及他人在解決這個問題時的經驗與教訓。

3、重新概括。

在觀察分析的基礎上,教師必須重新審視自己教學活動中所依據的思想,積極主動地吸取新的資訊,並尋找解決問題的新思路和新策略,在此基礎上提出假設,制訂新的實施方案,著力解決所面臨的問題。

4、實際驗證。

這一階段是將以上提出的假設和新的教學方案付之於教學實踐,並根據實踐的結果驗證上一階段提出的假設和新的教學方案的合理性,將從驗證中發現的新問題作為新一輪反思性教學實踐的內容,如此反覆,直至問題的解決。

從以上反思性教學實踐的流程中可以看出,反思性教學實踐的過程,既是乙個從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到解決問題的迴圈往復的過程,也是乙個教師素質持續發展的過程,更是經驗型教師走向學者型教師必須經歷的過程。

二、根據教師常規教學活動的內容及教學程式,反思性教學實踐一般有以下三種基本型別。

1、教學實踐活動前的反思。

這種型別的反思主要是在課前準備的備課階段,它有助於發展教師的智慧型技能。教師智慧型技能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看能否**學生在學習某一教學內容時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二是看能否尋找到解決這些問題的策略和方法。

從目前教師備課的現狀來看,主要存在著兩種不良的傾向:一是照搬現成的教案,以「他思」取代「我思」,不考慮自己所教班級學生的實際;二是一些所謂有經驗的老教師備課時,過分依賴多年積累起來的教學經驗,這種習慣化的思維使他們不注重反思自己的經驗,憑原有的經驗設計教學方案,有的甚至照抄以往的備課筆記。針對這些問題,要求我們教師在備課時,先要對過去的經驗進行反思,使新的教學設計建立在對過經驗與教訓反思的基礎上。

例如:自己或他人以前在教學這一教學內容(或相關內容)時,曾遇到過哪些問題?這些問題是採用什麼策略和方法解決的?其效果如何?

根據自己所教班級學生的實際,學生在學習這一教學內容時,可能會遇到哪些新的問題?針對這些新問題,可採取哪些策略和方法?

在反思過去經驗與教訓的基礎上,再寫出教學設計方案。教學實踐活動前的反思,一是可以增強教學設計的針對性;二是可以逐步培養教師良好的反思習慣。

2、教學實踐活動中的反思。

課前的教學設計方案是否合理,還需要經過課堂教學實踐的驗證。教學實踐活動中的反思,主要指向課堂教學,主要解決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出現的問題。教師在反思中必須具備駕馭課堂教學的調控能力,因為這一階段的反思強調解決發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問題。

這些問題可以假設涉及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學生在學習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時,出現了哪些意想不到的障礙?你是如何機智地處理這些問題的?

教學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出現爭議時,你將如何處理?

當提問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該生不能按計畫時間回答問題時,你將如何調整原先的教學設計?

學生在課堂上討論某一問題時,思維導常活躍,如果讓學生繼續討論下去卻不能完成預定的教學任務,針對這種情況,你將如何進行有效的調控?

3、教學實踐活動後的反思。

這一型別的反思主要是教師課後對整個課堂教學過程進行思考性回憶,它包括對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行為和學生的表現以及教學的成功與失敗進行理性的分析等。例如:

當學生在學習某些教學難點出現課堂氣氛沉悶時,你是如何進行有效的調控的?

在課堂教學中,哪些教學環節沒有按計畫施行?為什麼?

在教學過程中,是否出現了令你驚喜的「亮點」環節?這個「亮點」環節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假如你再教這一教學內容,教學設計方案還可以做怎樣的更改?

三、隨著反思性教學實踐的功能日趨明顯,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注重對自己教學實踐的反思。要提高反思性教學實踐的效率,必須講究科學的方法,現介紹五種常用的反思方法。

1、反思總結法。

反思總結法是總結反思自己或他人教學實踐活動中的經驗與才識的方法。反思總結的內容十分廣泛 ,可以總結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各種靈感頓悟和對教材 、學生、教法等要素的理解,可以總結學生和同事的反饋意見,也可以總結他人的寶貴經驗或失敗的教訓,還可以總結教學實踐中的關鍵事件。關鍵事件是指自己認為對自己專業發展影響較大的事件,可能是一堂成功或失敗的課,也可能是一次師生矛盾的衝突,還可能是一次與專家的對話等。

要對關鍵事件反思,首先要對關鍵事件進行如實的記錄,因為任何事件本身一般無法呈現自身的意義,只有在事後的反思中才能斷定它是否真是「關鍵事件」。因此,教師平時要善於關注對自己的教育觀念和教育行為觸動較大的事件,以便為事後總結反思提供原始的素材。

2、對話反思法。

對話反思法是通過與其他老師研討交流來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使自己清楚地意識到隱藏在教學行為背後的教學理念,進而提高自己教學監控能力的方法。對話反思法類似於我們平常採用的專題性的小型研討會。其操作程式為:

第一,由一名執教老師圍繞研討專題上課,其餘老師帶著問題聽課。第二,由執教老師闡述自己教學設計的內容以及這樣設計的理論依據。第三,由執教老師與其他聽課老師展開對話,產生思維碰撞。

第四,執教老師根據討論結果重新修改完善教學設計方案,並寫出反思性總結。

3、錄影反思法。

錄影反思法就是通過錄影再現教學過程,讓教師以旁觀者的身份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學過程的方法。這種反思方法能起到「旁觀者清」的效果。這種方法的操作程式為:

第一,上課和錄影。第二,**錄影,比較錄影的教學過程與預先的教學設計有什麼不同。第三,反思評價,包括自我評價和聽課或**錄影人員的評價,評價主要教學環節所應用的教學技能和策略以及理論依據。

第四,根據評價內容進一步修改完善原先的教學設計,寫出反思性總結。

4、行動研究法。

行動研究法就是針對教學實踐中某個難以解決的問題,運用觀察、談話、測驗、調查問卷和查閱讀文獻等多種手段,分析並了解問題產生的原因,設計乙個研究方案,以求得問題解決的方法。

行動研究法是一種自我反思的方法,也是目前比較盛行的科學研究方法。這種反思方法的操作程式為:第一,在反思自己或他人經驗與才識的基礎上,確定自己所要研究的問題。

第二,圍繞所要研究的問題,廣泛地收集與該問題有關的文獻資料,在此基礎上提出假設,制訂解決問題的行動方案。第三,根據行動方案展開研究活動,並根據研究的實際需要對研究方案作出必要的調整。第四,收集研究資訊,撰寫研究報告。

行動研究法不僅可以提高教師反思性實踐能力,而且可以提高教師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檔案袋法。

檔案袋法就是以專題的形式促進教師不斷反思,進而從方法上提高教師的反思能力。

在運用這種方法時,首先要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確定反思的專題,並進行分類,然後在每個專題下,由教師本人通過回憶自己的教學觀念、教學行為,並對其進行反思,從而記錄下自己過去的狀況、現在的狀況、自己的進步以及自己尚需努力之處。可以說,檔案袋可以代表教師個人在某一領域或某一專題內研究發展的歷史、現狀與未來趨勢。檔案袋建立的過程是教師對已有經驗進行整理和系統化的過程,是對自己專業成長積累的過程,也是教師自我評估、自我教育的過程。

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長

三支一扶 政策是與時俱進的改革新內容,當我想要把這先進的理念轉化到自己的日常教學中時,許多難以消解的困惑又就此產生,如理念和操作之間的完全割裂,新的教學理念並不能自動帶來教育實踐和教育行為的改變,新的理解並不等同於新的行為模式。因為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教師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早已根深蒂固,如習慣於按照...

在社會實踐中成長

寒假社會實踐心得 時光飛逝,不知不覺大三的路程已經走完了一半,即將面臨大四找工作的我,回憶起大學兩年半來的社會實踐 經歷,感觸頗深。在實踐中我的能力得到了鍛鍊。抱著貼近社會,希望進入社會之前積累多點社會經驗,學習如何與人溝通,如何與人交流,如何與人合作的願望,今年寒假我在東莞謝崗鎮潤公升商場鴻星爾克...

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長 讀做思考的教師有感

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長 讀 做思考的教師 有感 最近我有幸拜讀了楊守菊老師的 做思考的教師 一書 本書共分為四部分,每部分精選多篇文章,每篇文章通過乙個小故事 乙個教學事件或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闡述作者對教育教學的思考 對自身專業成長的思考。讀完以後,感觸頗多,受益多多。對比自己,差距太多。為了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