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理論

2021-03-04 02:51:11 字數 4745 閱讀 1992

第一節教育概述

教育學是一門研究教育現象、教育問題,探索教育規律的社會科學。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指增進人們的知識、技能、身心健康、促進思想品德的形成和發展的各種活動。 所謂廣義的教育,泛指增進人們的知識、技能、身心健康,促進思想品德的形成和發展的各種活動;狹義的教育,是教育發展到一定社會階段的產物,主要指學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據一定的社會要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需要,有目的、有計畫、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施加影響,以培養一定社會所需要的人的活動。

學校教育的基本特點: 第一,學校教育是專門培養人的活動。任何學校,其工作的中心和重心都是為了人的培養。 第

二、學校教育是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參與完成的多邊活動。第

三、學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計畫、有組織的活動。第

四、學校教育是反映一定社會要求,培養一定社會所需要的人的活動。

二、教育的要素

教育最基本的構成要素有三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材(教育內容) — 1—

三、教育的主要形態

從習慣性的教育分類來看,教育的形態通常劃分為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

育三種型別。① 基礎教育:幼教、小教、中教② 高等教育③ **教育④ 職業教育:高職、高專、高階技校、技術、技師學院、中專、技校、職教中心、職業高中一2一

第二節職業教育概述

一、職業教育的基本性質

定義:職業教育是以教育為方法,而以職業為目的的教育。以促進就業、提高就業質量為導向,以實現求職者和從業者職業理想為目標。

職業教育以促進就業、提高就業質量為導向,以實現求職者或從業者職業理想為目標。

二、職業教育學研究的物件

職業教育學是關於職業教育發展規律的學科,它以職業教育現象為研究物件,其任務是揭示職業教育現象中存在的規律,為職業教育實踐提供理論指導。 一3一

職業教育的一般規律有兩條,一是職業教育與社會發展的關係,其中最重要的

是職業教育適應並促進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規律;二是職業教育與受教育者

的關係』其中最重要的是職業教育適應並促進受教育者生理、心理發展的規律。一4一

從理論上講,凡是關係到人的謀生、就業、職業能力提高方面的教育和培訓均屬於職業教育性質。

四、職業教育的範疇

職業教育的內容和物件相當廣泛,它為社會各行各業培養具備一定專業知識和熟練

職業技能的技術員、技術工人、管理人員、醫護人員、經營服務人員等勞動者。

(一)從存在狀態看職業教育具有廣泛的滲透性和延展性。一6一

(二)從縱向層次看職業教育有初等、中等、高等之分。

(三)從學校類別看

l、高職高專: 2、高階技工學校3、技師學院 4、普通中專、技工學校5.**中專 6、職業中專、職教中心、職業高中 ~7~.

五、職業教育的基本特點

(一)教育基礎的社會性

職業教育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主要取決於社會對職業教育的需要和要求。社會性即來自於社會又服務於社會的特徵,社會化則是通過教育使個體參與正常社會生活、不斷發展的過程。從職業教育管理的角度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職業教育與社會關係正在進行調整,社會化的關鍵是改變「學校辦社會」的模式和機制,走「社會辦學校」的道路,加強產學合作,鼓勵社會各界、各行業企業按需興辦職業教育、參與職業教育,促進職業教育的全民化。

(二)教育指向的職業性

職業教育性質是:辦學方向明確,培養目標具體,對學生實行定向的教育與訓練,學生比較清楚自己未來的出路和工作。一8~

(三)教育性質的完成性。

職業教育的辦學實體直接與社會勞動力市場或用人單位接軌。受教育者能就業,或通過職業資格鑑定,職業教育就告一段落。

(四)教育目標的生產性。

職業教育的顯著功能是直接為社會生產服務。一9~

(五)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實用為先、夠用為度

是一種能滿足一職業或工作所需要的綜合職業能力。換言之,就是所學知識有用、管用、夠用,學生具備「會做事的能力。從事職業教育的理想的師資條件是:

既具有一定的理論水平,又妥有豐富的職業實踐經驗和高超的職業技能。

(六)教育發展的終身性

科技進步,社會發展,給教育提供了更好的條件,也對教育不斷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終身教育制度』』在各國教育改革中被確立起來。~l 0一

第三節社會與職業教育

一、社會發展與職業教育

職業教育與培訓,在提公升人力素質、開發潛在勞動力、促進勞動力合理流動和轉移等方面肩負著巨大的使命。 (一)經濟發展與職業教育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 (二)職業教育與政治也具有深刻的聯絡。

(三)教育與文化關係密切,以對方的存在而存在,有時表現為統一的整體,互為表裡,彼此促進,共同發展。職業教育要加強自身的文化建設,以積極的姿態培育行業、職業文化,學習企業文化,構建富有特色的校園文化,鑄就學生具有時代感的職業觀、價值觀、人生觀。

二、職業教育的經濟功能:提供人力資源、促進國民就業、傳播科學技術一1 1—

三、職業教育的政治與文化功能 (一)職業教育的政治功能

職業教育主動為經濟發展服務,培養大量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人,通過對受教育者勞動能力和思想意識的再生產、再塑造,從而達到了為政服務的目的。 一12一

(二)職業教育的文化功能:培育行業職業文化,學習企業文化,校園文化、鑄就學生具有時代感的職業觀、價值觀、人生觀。

第四節中外教育家對職業教育的論述

一、杜威的職業教育思想

「所謂職業教育就是使學生將課堂所學知識轉化為科學的、熟練運用的技術的乙個經常性訓練的過程。」 (二)在教學方面,杜威認為「學校課程中相關的真正中心,是兒童本身的社會活動」。

他很注意活動作業,杜威主張「從做中學」,即把獲取主觀經驗作為確定教材、教法和教學過程的基本原則。他認為應教學生去「做」,而不是去「學」。

(三)在課程設定上,杜威主張職業教育要和普通教育融合,給學生提供廣泛的科學知識。一1 3—

職業學校課程的編定要兼顧知識同實踐的結合,

二、黃炎培的職業教育思想

(一)關於職業教育的目的

黃炎培提出:「職業教育的目的:

一、謀個性之發展;

二、為個人謀生之準備;

三、為個人服務社會之準備;

四、為國家及世界增進生產力之準備。」並將「使無業者有業,使有業者樂業」作為職業教育的終極目標。

(二)關於職業教育的辦學方針

職業教育必須開門辦學,參加社會的運動,適應社會需要。黃炎培在總結興辦職業教育經驗教訓時提到:「(一)

只從職業學校做功夫,不能發達職業教育;(二)只從教育界做功夫,不能發達職業教育;(三)只從農工商職業界做功夫,不能發達職業教育」。 「因職業的各個不同,與人的天性、天才、興趣、環境的各個不同,替它分別種類,誰則宜某種,誰則不宜某種。」在我國這是較早的「人職匹配」思想。

(三)關於職業教育的教學原則

黃炎培主張手腦並用,做學合一,理論與實際並行,知識與技能並重一1 4—

(四)關於職業教育道德理論

他要求學生敬業樂群。他的這一思想後來被中華職業教育社同仁具體化,包括:認識職業之真義在於服務社會;養成責任心;養成勤勞習慣;養成互助合作精神;養成理性的服從美德;具有穩健改進之精神;養成對所從事職業之樂趣;養成經濟觀念;養成科學態度等。

(五)關於職業指導

黃炎培認為,職業指導應包括小學階段的職業陶冶、中學階段的職業指導、畢業學生和社會人員的職業介紹,重點在初中階段。黃炎培還對職業教育的學制、招生、考核、經費、師資培養、行政管理、

實習、職業教育的概念、職業教育的地位與作用以及與普通教育的關係等理論問題做過系統的論述。一l 5一

第五節職業教育新理論

一、理論與實踐並行的課程

1、形式:圍繞「學科教學」和「技能訓練」兩個中心。 2、教學實踐:

文化(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並輔之以相應的技能訓練課。 3、特點:①比較強調學生的認知規律,過分關注理論知識學習。

②裝置限制,實踐教學無法深入開展。③實踐教學強調動作技能和技巧練習,缺乏真情實景中的綜合性學習,無法形成高層次的職業能力。 二 、理論為實踐服務的課程 1、cbe理論(能力本位教育)

起源於英美文化圈,cbe以職業能力作為進行教育的基礎 ,作為培養目標和評價的標準。以cbe為代表的能力課程,從崗位的需求出發,認為知識是掌握技能和發展能力的基礎,把知識學習作為習得技能的支援手段,打破傳統的學科體系和學制教育體系。根據學習技能的需要安排理論知識學習,對理論知識沒有系統性和量的要求,學習者事先知道應該學習和掌握的能力及鑑定方式。

優點:(1)理論以夠用為度,打破了傳統的學科體系。(2)沒有固定的學制,根據社會需要安排課程 。

侷限性:(1)課程的目標定位僅滿足於崗位要求。(2)對能力點的分析忽視了不可測量的或難以表述的隱性能力。

2、mes理論(模組課程方案)是20世紀70年代由國際勞工組織創立的。與cbe理論相近似,按專業工種的崗位設定情況,劃分為若干教學模組,確定每個模組所需的技能和知識要求,編制教學檔案和實施教學,學生可以學習乙個模組,也可學完全部模組。

3、校企合作理論 (以德國雙元制為代表)由企業和職業學校合作進行職業教育。 以靠行業發展職業教育,推動職業院校與企業的密切結合。學習的內容是工作,通過工作實現學習。

一體化教學的特徵:

1、以職業生涯發展為目標——明確專業定位;2、以工作任務為線索——確定課程設定; 3、以職業能力為依據——組織課程內容;4、以典型產品(服務)為載體——設計教學活動。 一1 6—

第六節人與職業教育

一、人的發展與教育

(一)人的發展的教百觀

教育目標:把自然人培養成有道德、有專長、有能力的社會公民,厲行社會義務、擔負社會責任,為社會做出貢獻。 學校在育人過程中發揮主要導向作用。

二、職業教育以職業為載體促進個體社會化的功能一1 7—

職業教育的任務:培養職業專門人才,促進個體職業的社會化和個體身份的職業化。職業教育是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人接受職業教育,意味著已經是或即將是職業群體的一員,擔負社會責任。

《職業教育理論與方法》目錄

職業教育基本理論 第一章職業教育內涵 本質及其發展 江西農業大學黃國清 第一節職業 一 職業的涵義 二 職業的特徵 第二節職業教育 一 職業教育的涵義 1 國際上對職業教育內涵的界定 2 我國對職業教育內涵的界定 二 職業教育特性 第三節職業教育的產生與發展 一 職業教育的萌芽 二 學校職業教育的產...

職業教育政策與理論的學習體會

根據學院人事處 教務處 關於組織專任教師專題學習職業教育政策與理論的通知 和學院 十二五建設發展規劃 的要求,本人在暑假期間按照經濟與管理系 專題學習職業教育政策與理論 的學習計畫進行了認真學習,對職業教育政策與理論的豐富內涵和精神實質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把握,現結合學習情況談談自己的一些心得體會。...

職業教育理念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但需要高階科學技術專家,而且迫切需要千百萬受過良好職業技術教育的中 初級技術人員 管理人員 技工和其他受過良好職業培訓的城鄉勞動者。沒有這樣一支勞動技術大軍,先進的科學技術和先進的裝置就不能成為現實的社會生產力。但是,職業技術教育恰恰是當前我國整個教育事業最薄弱的環節。一定要採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