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領導選才用人

2021-03-04 02:45:22 字數 3583 閱讀 7923

選才用人職能

人是管理中最為重要的因素,也是最活躍的因素。領導者如何選才,如何用人,既體現著乙個領導者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響著組織的活動效率。因此,領導者的這一職能對管理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人才的選撥

選才是個極其重要的活動,在人才問題上,只有選得好,才能發揮作用。選才不當,不僅會影響工作,還會大大降低領導者的威信。一般地說,選才有以下前提:

首先。必須出於公心,所謂「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其次,就是要有識才之能,愛才之心,猶如伯樂相馬,文王識太公,劉備三顧茅廬等。在此前提下,除了必要的政治素質的要求外,在選擇人才時需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一是相容幷包容原則。依據這個原則,就是指在選拔人才時,不要規定統一的模式,而應從不同的角度選出各方面的人才,把不同能力的人團結在一起進行工作。我國著名的思想家荀子曾提出選拔人才應做到:

「賢而能容罷,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淺,粹而能容雜。」就是說有才能的人要能容納不勝任的人,有智謀的人要能容納愚笨的人,知識淵博的人要能容納知識淺少的人,有專門技能的人要能容納雜而不精的人。各人才能有所不同,領導者應根據人的不同才能安排適當的工作,使得每個人能揚長避短。

這樣做就不會有人才匱乏之感了。二是廣開財路原則。所謂廣開才路,就是在選撥人才時,不論出身、資歷,不限年齡,不拘貴賤,只要是人才,就大膽懸臂,委以重任。

這一點,曹操在《求仙靈》中曾作過專門申述:縱有某些缺點,即使像陳平那樣蒙受著盜嫂偷金的惡名,也應該不拘一格地推薦上來,不得把他們漏掉。事實上,曹操在這方面可是楷模。

他的大獎張遼、徐晃都是從戰俘中挑選出來的,張頜也是在官渡之戰中投降過來的。對於曾級為袁紹寫過檄文、痛罵過曹操的陳琳,曹操不記前仇,仍然重用了他。特別是他的高階參謀郭嘉,出身貧寒,雖遭人非議,但曹操始終視為肱股。

正是曹操能廣開才路,各方納賢,所以,身邊謀臣如雲,猛將如雨,對他建立霸業起了很大作用。然而,在我們現代的社會條件下,有些領導者,在選撥人才問題上,不是廣開才路,而是任人唯親。結果,有真才實學者不能重用,而善於拍馬溜須者卻佔據重要的位置。

這些領導者不但不能合理使用人才,反而嫉賢妒能,打擊、壓制有才能的人,嚴重阻礙了組織目標的實現。三是取之所長原則。所謂取之所長,就是在選撥人才時,要看到其長處,不要對小過過於苛求。

古語有云:「有大略者不問其短,有厚德者不菲小疵。」就是說,有遠大謀略的人,不要苛求他的某些短處,有高尚德行的人,不要挑剔他細小的毛病。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對人要一分為二地看,要看到人的主流,不要攻其一點不計其餘,在細枝末節上做文章。事實上,人無完人,但若就其長處而用之,就能取得顯著成效。如美國南北戰爭時,開始時所用的統兵將軍,都是挑沒明顯缺點的人,但卻仗仗失利。

為了扭轉這種局面,林肯力排眾議,大膽啟用嗜酒如命但在軍事上確有傑出才能的格蘭特將軍,很快扭轉了不利局面。林肯之所以用這個人,就是看到了此人的長處,沒過分計較他是個酒鬼的一面。因此,在選撥人才的時候,不能求全責備。

俗話說:駿馬能歷險,犁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生活中往往有這樣的故事,乙個人的才幹越突出,其缺點也越明顯,所謂有高峰必有谷地,乙個人難成為全才。

二、人才的使用

選拔人才的目的,是為了使用人才。人才的使用是否得到,直接影響著管理的效果。因此,作為乙個領導者,在用人時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必須任人唯賢。任人唯賢就是對德才兼備的人賦予重任。任人唯賢是領導者的重要品質,要做到任人唯賢,必先處於公心,秉公辦事,不徇私情,為整個事業的發展著想。

在這方面,唐太宗李世民堪當楷模。唐太宗曾因重用房玄齡、杜如晦而遭到宗室的反對,他的叔父淮安王李神通首先向他發難,認為房、杜二人乃刀筆小吏,不應該出己之上。唐太宗針鋒相對,進行勸解:

國家大事,無非賞罰,賞必公平,罰必得當。房玄齡、杜如晦雖無衝鋒陷陣之舉,卻有鼎定山河之功,他們運籌帷幄,正如漢初的蕭何,因功受賞當之無愧。叔父乃皇親國戚,朕之肱股,怎麼能與勳臣爭功呢?

任人唯賢的道理是不難理解,但若是真正去做,卻不容易,乙個領導者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任人唯親。古人云:「大奸似忠,大詐似信。

」「使人大迷惑者,必物之相似也。……亡國之主似智,亡國之臣似忠。」觀歷朝歷代,任人唯親者不絕,此弊端帶來了無數的災難。

因此,能否任人唯賢,對事業的發展有著重大影響。二是量才錄用,量能受職。量才錄用是指根據才學的深淺決定是否使用;量能授職則是指根據能力的高低授以不同的職務。

三國時劉劭在《人物誌》中論用人時提出:「人才不同,能各有異……量能授官,不能不審也」。審查官吏的辦法應是:

「觀其感變,以審常度」;「觀其所短,以知所長」;觀其聰明,以知所大」。為此,他還根據個人的專長,將人才分為12類,並從個人不同的特點出發,提出了他們各自所宜擔任的官職,這在世界歷史上市罕見的。2023年,劉劭的《人物誌》就被一位美國心理學家譯成英文出版,書名謂之《人類能力的研究》。

量才錄用,量能授職,並不是說可以忽視乙個人的德行條件,恰恰相反,在我國歷史上都一直十分強調人的德行。自古以來,選才用人就講究「賢良」,設官受職就十分重視「修睦」。三國時期,諸葛亮就曾指出: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唐太宗更明確指出:「為官擇人,不可造次。

用一君子,則君子皆至;用一小人,則小人竟進。」這就是說,用人要講究「賢良」,要重視德行。乙個領導者工作的成敗,很重要的一點就在於他親近什麼人,遠什麼人。

三是要有寬容精神。寬容,就是指作為乙個領導者,對下屬既不是撒手不管,也不是過分苛刻,而是對下屬的過錯要寬巨集大量,不記前仇,體恤下屬,勇於為下屬承擔責任。這種精神在我國歷史上不乏其例。

例如,楚莊王容人之過,贏得了唐絞削減沙場,以死報國。唐太宗不計前嫌,重用魏徵,傳為佳話。歷史上大凡有作為的人,大都有容人之量。

而那些嫉賢妒能的人,最終落得可悲的下場。現在管理中,作為乙個領導者,只有能容人,才能大膽地用人,否則,事無鉅細,事必躬親,並不是乙個好的領導者。因此,作為乙個好的領導者,應注意領導藝術,講究領導方法,做到大膽用人,充分發揮每乙個下屬的積極性,使下屬覺得在你手下工作,可以放得開,能創造性地進行工作。

四是知人善任。知人善任,就是在全面了解乙個人的基礎上,給其安排合適的工作,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要做到知人善任,就必須注意一下幾點:

聞其言。就是通過當面交談的方式,了解對方對事物的看法,以及為達到某種目的所採用的方法;了解其待人接物、為人處世、知識水平、經驗水平和對事物認識的深度等。察其行。

就是通過觀察乙個人的行為活動,看其是否能按社會道德行為規範從事。戰國時代,荀子曾提出:「四觀」,即「校之以禮,而觀其能安敬也;與之舉措遷移,而觀其能應變也;與之安燕,而觀其能無流也;接之以聲色、權利、忿怒、患險,而觀其能無離守也。

」意思是說,用一定的道德標準來考查,看他能否堅守本分,有沒有自我慎獨的精神;給他調換乙個環境,看他能否很快適應;給他創設安逸舒適的生活條件,看他能否做到不耽於淫逸;連續讓他接觸歌舞與女色,操掌一定的特權,激起滿腔的憤怒,經歷各種艱苦和險惡的環境,看他能否拒腐蝕、保持優良的品德。這些觀點對我們今天識別人才仍有許多可取之處。知其能。

就是要了解乙個人的業務能力和處理事件的能力。如果不了解這一點,就不能合理使用人才。2023年曾被選為聯邦德國企業界優秀女經理的霍爾曼說:

作為乙個經理,應當知人善任,了解每乙個下屬的工作能力和特長,讓他們各自在合適的檔位上發揮自己的專長。她還指出:經理就是要具有領導他人的才幹和經驗。

這一點比產品的本身更重要。因此,一位出色的領導者不僅表現在他的品德和能力上,更重要的是在於他是否善於用人。古往今來,凡是有作為的領袖人物,大都能做到知人善任,所以,在他們周圍總是能聚集著一大批有才幹的人。

這對他們事業的成功起著巨大作用。

企業用人德為先or才為先

回答問題之前首先要理解人才的含義。關於人才的定義,現代漢語辭典 的注釋是 德才兼備的人,有某種特長的人 企業的競爭最終是人才的競爭,企業用人,才 是不可或缺的,因此,當企業在招聘人員之時,也往往把具有什麼文化與技藝等放在重要位置。人才就是財富 有才就有一切 似乎成了企事業單位用人和求職者不約而同的一...

公司用人德為先or才為先

回答問題之前首先要理解人才的含義。關於人才的定義,現代漢語辭典 的注釋是 德才兼備的人,有某種特長的人 企業的競爭最終是人才的競爭,企業用人,才 是不可或缺的,因此,當企業在招聘人員之時,也往往把具有什麼文化與技藝等放在重要位置。人才就是財富 有才就有一切 似乎成了企事業單位用人和求職者不約而同的一...

企業用人莫要妄求忠良才

良者在 伴君 的過程中,往往是領導的 良師益友 在利益關係上往往講求 取之有道 在利害關係中往往敢於 匹夫有責 在做人做事上往往講究 君子之為 在個人發展上往往追求 肝膽相照,榮辱與共 所以,良者比起忠者而言,更能幫助領導成功,同時自己也會取得成功。四 良者以 良 為綱,綱舉目張。何謂良者?我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