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農村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及工作建議

2021-03-04 02:43:52 字數 3081 閱讀 4247

[日期: 2016-02-26 ] **: 港北區教育局作者: 港北區教育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城鎮化建設步伐加快,大量農村富餘勞動力向城鎮轉移,農村學校出現了乙個特殊群體--「農村留守兒童」。為了給農村留守兒童營造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讓農村留守兒童健康成長,近年來我局大力開展農村留守兒童關愛工作,努力營造關愛農村留守兒童良好氛圍,切實保證農村留守兒童管理工作落到實處,讓農村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快樂成長。現就農村留守兒童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工作建議總結如下:

一、我區留守兒童基本情況

截止2023年底統計,港北區學生數為幼兒園39486人,小學64327人,初中25078人,高中5951人,共134842人;其中留守兒童幼兒園8195人,小學13062人,初中5068人,高中518人,共26843人,佔學生總數19.9%。

二、主要做法

我區各個優秀的留守兒童教育案例中,有乙個是荷城小學三年級二班的。該班80多個學生中有6個留守兒童,該班班主任利用中午及放學後的時間分別找這些同學談話,了解其學習及生活上的具體困難,幫助他們逐步提高學習的興趣與自信心,在上課時注意多關注他們。並且在課後逐一走訪了這些學生家庭,與監護人及時取得聯絡,認真聽取監護人的意見,讓他們平時多關心這些孩子,並加強管教。

此外,經常與留守學生在外地打工的家長定期**聯絡,反饋學習及思想情況。針對其在課堂及其作業情況,考試情況,利用課餘時間對其進行單獨輔導。使得他們的學習興趣以及聽課的效率從此有了明顯的改善,學習成績也比以前提高了。

同時開展多種多樣的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運用多種教學手段給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寓德育教育於豐富多彩的活動中,並建立了一套切實可行的學生管理制度,利用班幹部的帶頭作用,開展「一幫一」活動,讓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使教育有的放矢進行。

通過這個優秀的教育案例,我局採取「四抓」防厭。一是抓「差生」防厭學。針對學習感到無望的學生,首先要幫助其樹立信心,其次要挖掘閃光點,及時給予熱情的鼓勵和肯定的評價,並提出合理的期望。

針對基礎差、智商低的學生,適當降低學習要求,放慢進度,使他們跟上隊。二是抓「兩頭」防厭學。加強小學高年級教學,研究制定小學畢業質量檢測機制,向初中輸送合格畢業生,從源頭解決厭學輟學問題。

同時,初中學校做好中小學銜接工作重點防止低年級產生厭學。三是抓「減壓」防厭學。以精簡學生用書,減少學生課業負擔、減輕學生心理壓力防止學生產生厭學。

四是抓「師德」防厭學。教師要熱愛學生,為人是表,杜絕體罰、變相體罰、譏諷學生等不良行為。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安全隱患多,易受傷害。根據人的認知發展規律及少年兒童身心發展特點,少年兒童處於身心發展的轉折期,其生理和心理成長發育均不成熟,可塑性大,自制力差,這時候的「留守兒童」一旦失去或脫離家長適當的約束與科學引導,極易受到不良**與影響,很多少年兒童由於無人管理或管理不當而與社會上的不法分子混在一起,養成了不良的行為習慣,甚至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同時他們遇到突發事件時自救能力差,**事故極易發生,甚至成為不法分子的侵犯物件,極易遭受傷害。

(二)生活習慣差,發育不良。「留守兒童」由於缺乏家長的教育和管理,沒有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飲食習慣,相當一部分學生經常不洗臉、不洗澡、不講衛生、吃飯不按時、作息不按時、生活不規律、營養不良、抵抗疾病能力弱等情況,嚴重地影響了他們的健康成長。

(三)心理不健全,性格孤僻。農村「留守兒童」,以隔代教育和寄養教育為主,由於父母常年在外,父母關愛缺乏,心理健康失衡,遇到心理問題得不到正常疏導,極大地影響了他們身心健康發展,致使不少「留守兒童」軟弱無助,自卑自閉、寂寞空虛、逆反心理嚴重。孤僻敏感,愛發脾氣,情緒異常,難於溝通。

對老師同學甚至家人產生隔閡,不同程度上形成了人格扭曲隱患。

(四)學習功力不足,成績普遍較差。由於缺乏監管或監管方法不當,相當部分「留守兒童」在學校反映出學習缺乏自覺性、主動性、積極性和吃苦精神,厭學情緒日趨嚴重。嚴重者發展到經常曠課、逃學。

(五)良好道德缺失,習慣養成差。由於缺乏家庭的關愛,加之祖輩的溺愛和代監護人的無奈,部分「留守兒童」常常表現出任性、自私、貪婪、固執倔強、我行我素、不尊敬長輩、好逸惡勞等不良品行。上進心、集體榮譽感多有缺失,道德品行、自控能力養成習慣較差,常有違規、違紀,甚至違法行為發生。

總之「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已成為迫在眉睫的社會問題。

四、相關工作建議

在當前城鄉差別巨大、農村城鎮化不高、農業收入偏低的形式下,農村勞動力湧入城市打工在今後可預見的時間是不可改變的。留守兒童的現象也不可能很快消失。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途徑也要從多方面入手。

(一)抓好留守兒童結對幫扶和談心工作。認真落實留守兒童結對幫扶制度,為留守兒童配備幫扶教師,提供學習和生活保障。班主任堅持與「留守兒童」談心,掌握留守兒童思想動態,對學習困難的留守兒童制定個別教育方案,進行矯治引導和幫助教育。

(二)保障留守兒童學習和生活需求。一是學習上優先輔導,將課業輔導任務落實到每一位任課教師;二是生活上優先照顧,堅持做到多看一眼、多問一聲、多幫一把,使學生開心、家長放心;三是活動上優先安排,組織留守兒童開展形式多樣的人文關愛活動,使留守兒童心有人愛、身有人護、學有人教、難有人幫;四是家校聯絡優先保障,設立留守兒童親情**,確保留守兒童能經常和父母進**感交流。

(三)注重留守兒童心理疏導和心理健康教育。針對品德行為偏差和心理障礙的留守兒童,開展心理諮詢、心理矯正活動,積極開通諮詢**或知心信箱等,建立溝通心靈的綠色通道。開展留守兒童「四自三遠離」(自尊、自立、自律、自強,遠離不良嗜好、不法場所、不軌人群)主題教育活動,引導他們在人格上做到自尊、生活中學會自立、獨處時能夠自律、成長中力求自強。

(四)加強對貧困留守兒童的資助工作。加強對貧困留守兒童的資助工作,將家庭困難的留守兒童按政策納入教育資助計畫。對留守兒童在生活、學習等方面給予特別的照顧,為其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確保他們順利完成九年義務教育。

(五)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留守兒童提供良好的鄉土環境。新農村建設的根本手段就在於在提供物質性公共品共給的同時,也提供非物質性公共品供給,共建一種經濟成本相對較低,生活質量卻相對較高的鄉土環境。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成功與否,是農村能否長期穩定,城鄉能否良性互動,中國現代化轉型能否順利完成,農村「留守兒童」現象能否從根本上得以解決的關鍵。

關愛留守兒童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廣泛參與,只有建立以各級各類學校為主陣地,教職工以及共青團、婦聯為主力軍,各部門、各單位、各企業、各村組廣泛參與的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網路,把每一名留守兒童都納入關愛範圍,動員各方面積極參與關愛留守兒童工作,才能真正讓每個留守兒童享受到童年的快樂,促進留守兒童身心健康成長。

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

在我國社會的快速轉型和城市化過程中,人口遷移流動日益頻繁。越來越多的農民工背井離鄉外出務工。有些農民工把子女扔給了老人監護或寄養他人,於是在農村出現了乙個特有的群落 鄉村留守子女。我們把這些孩子稱為農村 留守兒童 所謂 留守兒童 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流動到其他地區,孩子留在戶籍所在地並因此不能和父母雙...

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分析

在現實的生活中,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的生活缺少陽光 雨露,伴隨他們的只有孤獨與寂寞,他們就是 留守兒童 是乙個特殊的群體,以父母一方或雙方不在身邊,他們的學習 生活 安全 健康等方面受到嚴峻地挑戰。一 留守兒童普遍存在著這樣的問題 1 家庭對留守兒童的教育意識淡薄。父母是兒童成長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教...

農村留守兒童問題調查

1.親情的流失。由於父母長期在外,使得孩子從小就缺乏父母的關愛,孩子在心靈上 下的是難以撫平的傷口。我有乙個學生叫楊小達,父母在他4歲時就到浙江打工,父親每年春節回來一次,母親是楊小達長到12歲,回來建房才見面的,而此時兒子就不認母親了,他的母親找到我,要我與楊小達好好談談,叫她一聲媽媽。當我問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