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調查研究

2022-11-22 14:21:04 字數 2472 閱讀 5415

——關愛留守兒童,****的未來

在我國有這樣乙個群體:他們的父母為了生計外出打工,用辛勤勞動獲取家庭收入,為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作出了貢獻,但他們卻留在了農村家裡,與父母相伴的時間微乎其微,包括內地城市,也有父母雙雙外出去繁華都市打工。這些本應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兒童集中起來便成了乙個特殊的弱勢群體———留守兒童。

留守兒童問題是近年來乙個突出的社會問題。其出現的根本原因是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隨著中國社會政治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青壯年農民走入城市,在廣大農村也隨之產生了乙個特殊的未成年人群體——農村留守兒童。留守的少年兒童正處於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他們無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及價值觀念上的引導和幫助,成長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關注和呵護,極易產生認識、價值上的偏離和個性、心理發展的異常,一些人甚至會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由於地理和歷史等原因,我國不同區域的經濟發展很不平衡,農村人地矛盾尖銳。在市場經濟迅猛發展的推動下,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為改變生存狀況外出務工,其中大部分為夫妻一同外出,因經濟等原因無法將子女帶在身邊,由此引發「留守兒童」問題。由於留守兒童多由祖輩照顧,父母監護教育角色的缺失,對留守兒童的全面健康成長造成不良影響。

首先是存在認知偏差。留守兒童正處於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由於父母法定監護職責的缺失,其它監護人難以起到較好的監護作用,缺乏必要的教育引導,社會上各種不良風氣對留守兒童產生了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

部分留守兒童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偏離正確方向,分辨不清真、善、美與假、惡、醜,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積極性不高,紀律渙散,學習成績下降。

其二是存在心理障礙。外出務工父母及**監護人無暇或無能力顧及孩子,大多數留守兒童缺乏父母親情和教育,沒有感情依靠,得不到正確引導和幫助上,這對他們的心裡產生了不利影響,容易導致心理問題。有的兒童由於長期的寡言沉默、焦慮、緊張,逐漸形成了孤僻、鬱悶和自卑的心理,調查顯示,父母均在家的非留守兒童在人際交往和自信心的方向顯著高於單親外出的留守兒童,而單親外出的留守兒童在這方面又顯著高於雙親外出的留守兒童。

其三是存在行為異常。有的兒童容易情緒失控,導致衝動行為發生,存在盲目反抗和逆反的心理,因為總感覺缺乏保護別人會欺負他,一點小事就會計較當真,與人交往時充滿警惕甚至是敵意,有時對老師和臨時監護人也有較強的逆反心理。

其四是存在易受侵害。由於留守兒童自我保護,防範能力相對較差,加之學校和家庭之間存在安全教育銜接上「真空」,使一些圖謀不軌的人有了可乘之機,以致留守兒童的權益被侵害的事件時有發生。

目前我鄉留守兒童的基本狀況主要有兩種型別:一是隔代監護,即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對「留守兒童」監護的方式比較多。對於這種監護的方式,外出的父母比較放心。

但這種監護方式在兒童成長過程中,卻有著難以克服的問題。一是由於血緣、親緣關係,監護者多採用溺愛的管教方式。較多地給予物質、生活上的滿足和過多的寬容放任,而較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導。

二是祖孫輩年齡差距大,觀念不一樣,對待許多事物的看法往往存在很大的差異,「代溝」明顯,難以相互溝通。

二是上代監護,即由父母的同輩人,如叔、伯、姑、姨、舅等親戚或他人撫養的監護方式。由於監護物件並非己子,監護人在教養過程中難免有所顧慮,不敢嚴格管教。這樣,上代監護也大多屬於物質型和放任型的管教方式,容易養成兒童任性的心理行為。

而對於較為敏感的兒童來說,又容易產生寄人籬下的感覺,從而形成怕事、孤僻、內向的性格。

解決農村留守兒童所面臨的問題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是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環境。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與家庭環境關係密切。

家庭的氛圍、家長的言行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成長。一方面孩子身上表現出來的某些令家長頭疼的毛病和缺點,很可能就是不久前被家長欣賞的長處或閃光點。另一方面,孩子在期中或期末考試後,考得好,得到讚揚和獎勵;考得差,便是訓斥和打罵。

致使孩子不願和家長交流思想,敬而遠之,最終導致家庭教育失敗。在外打工的父母,要定期不定期與留守子女「溫馨對話」,可以利用**或書信與孩子進行交流溝通,另一方面要向老師和其它監護人了解孩子生活學習等各方面情況,讓孩子感到父母的關愛和家庭的溫暖。

其二是學校教育。學校是學生受教育的主要陣地,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愉快的學習氣氛,有利於學生創造思維的發展,而教師的積極關注和同學的真摯友情更能激發青少年的學習動機。建議教育部門一是在中小學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幫助學生了解心理科學知識,掌握一些諸如:

轉移情緒、宣洩痛苦、發洩憤怒的心理調節手段,防患於未然。二是在常規的教育活動中滲入心理輔導的內容。上課時注意在授課內容之外滲入心裡健康教育,就如,語文課包含有情感教育的因素;體育課可安排挫折教育,增加學生的挫折適應力、鍛鍊意志力。

其三是社會教育。留守兒童問題是乙個極其複雜、綜合的社會問題,僅靠學校、教育行政部門難以解決,需要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統一認識,積極配合,協同努力,形成對留守兒童真心關愛,齊抓共管的社會氛圍。對「問題兒童」有針對性地採取鄉村幹部、教師及其親屬幫教幫培方式方法,必要時敦促外出父母返鄉創業,對留守兒童給予親情關照。

重點在涉及教育教學、扶貧助困、法制宣傳教育、預防犯罪、權益保護等領域扎扎實實開展工作,逐步形成家庭、學校、社會密切配合的留守兒童教育管理體系。

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各界對下一代的重視,留守兒童將成為一段歷史,我們衷心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承歡於父母膝下!!!

農村留守兒童成長現狀調查研究

作者 劉歡等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 上旬刊 2013年第07期 摘要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父母離開家鄉進入城市打工人數的增多,農村的留守兒童人數也在不斷增多。據調查顯示 我國約有1.2億農民常年在城市務工經商,由此產生了近2000萬留守兒童,這些兒童的學習和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因此,應該讓更...

農村留守兒童問題調查

1.親情的流失。由於父母長期在外,使得孩子從小就缺乏父母的關愛,孩子在心靈上 下的是難以撫平的傷口。我有乙個學生叫楊小達,父母在他4歲時就到浙江打工,父親每年春節回來一次,母親是楊小達長到12歲,回來建房才見面的,而此時兒子就不認母親了,他的母親找到我,要我與楊小達好好談談,叫她一聲媽媽。當我問楊小...

黑龍江省留守兒童學習現狀的調查研究

作者 崔朋 綠色科技 2016年第01期 摘要 以尚志市留守兒童調查資料為依託,從留守兒童學習現狀入手,深入剖析了留守兒童學習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及直接原因,從家庭 學校 社會三個方面研究了留守兒童學習影響因素,並針對問題提出了解決措施,其研究意義在於重視該社會群體對我國社會穩定發展的影響,減少社會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