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的學習體會

2021-03-04 02:43:52 字數 1846 閱讀 2671

一,背誦為先

以前閱讀了《名老中醫之路》,從中看出,名老中醫們反覆強調,中醫入門的最佳門徑就是踏踏實實背誦。《傷寒論》是中醫裡面最光輝璀璨的明珠,劉渡舟教授稱她為「中醫之魂」。日本人尾臺榕堂先生說:

「研究張氏方,能自幼而壯而老,造次顛沛,必在於斯,猶如身在當時,親受訓誨,則自然術精技熟,遇病開方,靈機活動,意之所向,無不如法,操縱自在,左右逢源,病雖萬殊,又何難應之有!」。深入學習《傷寒》《金匱》應該是每個中醫的基本功。

我學習《傷寒論》是從背誦開始的。

寒假同學們都離開學校的時候,我和另外乙個同學就在空蕩蕩的教學樓頂讀誦《傷寒論》,來年又花費了大約四個月的時間讀誦,現在對《傷寒論》條文的熟悉,全是那個時候打下的功底。現在想起來,我深深感謝這段時光。

背誦《傷寒論》沒有便捷的方法,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一遍一遍按著性子讀,反覆清晰地朗讀,時間長了就會背誦了。每天只需要讀,不需要用力去背誦,要求吐字清楚,聲聲入耳,不可貪快。有時候看起來最慢最笨的方法卻是最快最好的方法。

按照我的經驗,乙個學期加乙個假期,就可以比較熟練背誦《傷寒論》398條原文。我覺得背誦一定的原文對於中醫入門是非常有必要的,對於《傷寒論》來說,不能背誦,頭腦就不能在前後原文之間任意穿梭引用,也就無法全面細緻的理解《傷寒論》的含義。經典著作中的條文,乃是從無數病例中總結出來的具有規律性的東西,也就是俗話所說萬變不離其宗之宗。

記住它,背誦它,就能在臨床上觸發思緒,吃透精神,從熟生巧,別出心裁。後來我又背誦了全部經方的準確組成成分,以及後世的三百首方劑的組成。

我每每向人強調背誦原文的極端重要性,就有人說背誦會成為死讀書,「盡信書不如無書」,要「靈機活動」之類的話。我也無可奈何。

我認為早期讀書,強調背誦,對初學來說,確是乙個最值得重視的好方法。清·章學誠說:「學問之始,非能記誦。

博涉既深,將超記誦。故記誦者,學問之舟車也。」(《文史通義》)涉山濟海,少不了舟車,做學問也是如此。

只要不是停留在背誦階段,而是作為以後發展的基礎和出發點,那麼,這樣的背誦便不得以「讀死書」誚之。

二,千經萬論皆過目,一方一藥最關心

對《傷寒論》的學習應該是一生一世的事情,我僅僅才剛剛開始,思路不成熟,有摸著石頭過河的感受。歷代註解《傷寒論》的書籍汗牛充棟,各有特色,如何慎重挑選合理的註解,是乙個非常重要的事情,這可能關係到一生研究《傷寒論》的大體思路。從我的閱讀來看,研究《傷寒論》的中醫基本可劃分為兩大流派,一派是佔據絕對主流的辨證論治學派,主張治病要根據臟腑經絡陰陽五行的理論來辨「證型」,代表人物有劉渡舟,熊曼琪,梅國強,李克紹等,主流醫家幾乎都是主張「辨證論治」;一派是人數較少的主張辨六經辯方證藥證的「方證對應學派」,代表人物有日本吉益東洞、尾台榕堂、湯本求真等,中國的有胡希恕、黃煌、劉志傑等。

我進行了一些力所能及的文獻的考察之後,認為仲景本人的思想可能更傾向於辨六經辯方證藥證的「方證對應學派」。這是我始料不及的,是我學醫思路的乙個大轉變。這個學期,在學校學生學術活動中,我申報了乙個《從大歷史角度審視傷寒論》的小課題,準備繼續深入研究《傷寒論》的本源特色,現在正在進行中。

為何更傾向於「方證對應」?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乙個是仲景原文以及其它文獻證據支援「方證對應」是仲景醫學的主要特點;第二個是,作為入門的學習方法,方證對應更容易盡快看到實際療效,可以提高青年中醫學醫的信心。

於是除了教材之外,我認真聽了胡希恕《傷寒》《金匱》講課錄音,研讀了《皇漢醫學》以及黃煌教授的書籍,開始**一些疾病,取得了很好的療效。

本科的時候學習哲學,知道中醫受哲學思想的影響非常大。個人感覺現在的中醫界有把問題複雜化神秘化的傾向,乙個好的理論一定是簡單的,可重複驗證的,對於各種眩人眼目的新思想,神秘化的解釋,我往往選擇敬而遠之。或許是自己悟性不夠,我更傾向於實實在在的東西。

春天,閱讀黃龍祥所著《中國針灸學術史大綱》,給了我很大的震撼,其治學態度之嚴謹,立論證據之充分,給我很深的教益。極大影響了我的治學思想,是我選擇方證相應的思路的助力之一。

學習《傷寒論》心得體會

4.對於藥物使用的看法。在我看來傷寒論中其主要用藥特點是 有是證,用是藥 最典型的就是 傷寒論 96條 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 胸脅痞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小柴胡湯主之。方後7加減 若胸中煩而不嘔者,去半夏 人參 加瓜蔞實一枚 若渴,去半夏,加人參,合前成四兩半,加瓜蔞根四兩 若腹中痛者...

談談學習《傷寒論》發熱體會

傷寒論 中,載有 發熱 的條文計有一百餘條,約佔全書的四分之一,張仲景形象地將發熱進行了幾十種描述,如翕翕發熱 蒸蒸發熱 往來寒熱 寒熱如瘧 時發熱 潮熱 灼熱 煩熱 微熱等,豐富而生動,不僅體現著傳統文化之美,體現著中醫經典的語言之美,而且至今仍作為臨床診斷和施治的標準,對今天的臨床仍起著重要的指...

傷寒論學習心得

傷寒學習體會 在積累了大一,大二的中醫基礎課後20,大三的我們開始學習經典。經典的學習,提公升了我們的深華空間,培養了我們的中醫辯證思維。為我們將來從事中醫藥工作打下了基礎。我對自己學習傷寒做個簡單的分享。1.理解原文為重點,多讀多背,多用心品讀,用心體會。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著,求其本意,旁參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