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感悟

2022-09-02 18:12:02 字數 1163 閱讀 2309

剛剛看了郝萬山老師講解傷寒論的**,通過郝老師的講解,自我感觸頗深,以前的一些錯誤理解都得以糾正。尤其是「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這句話,對我的感觸最深。

這句話是太陽病的總綱,主要脈證皆包括在內。通過郝老師的講解,其之所以不叫「太陽病」,而叫「太陽之為病」,是為了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引出下文。這句話是指「太陽」是人身第一道防線,最外一層,如果要發病的,則其表現為「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以前讀到這句話時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也沒有往這方面想,感覺自己讀書的深究性還是太差了,以後需要改進。

「脈浮」:體現了體表受邪、正氣抗邪於表,氣血浮盛於外,故脈應之而浮。脈象就是反應人體氣血執行狀態的。

浮脈主表,在臨床上有很重要的意義。後世醫家有一種說法就是「有一分浮脈就有一分表」。郝老師還講解到浮脈要與患者平素體質相對照,比如胖人脂肪厚,浮脈取之不易,要用力才可得。

瘦人相反。故通過脈象辨表裡是不容易的,要學會變通,需要通過患者的基礎脈象來鑑別。還有郝老師強調,浮脈必須要「舉之有餘」,不是說輕取即得的脈象就是浮脈。

我以前的理解就是錯誤的。通過郝老師的講解,我感覺到,知識確實需要在書本上來學習,但也要經過臨床上來體驗、驗證後才能準確掌握。一味的光學習不實踐、不深究是不行的。

「頭項強痛」:其中頭疼主要是後頭部疼痛,項強主要是後項部拘急不柔和。後頭和後項部是太陽經脈所過,「頭項強痛」是太陽經氣受邪,經脈不利的一種表現。

這個症狀是診斷太陽病的乙個定位性症狀。郝老師講到,沒有這個症狀是不能診斷為太陽病的。只有後頭項強痛兼有脈浮,才可以說明是太陽經脈受邪,才可以診斷為太陽表證。

郝老師的這些講解和我以前學習時的理解一樣,但郝老師講的更具體、深入、確切。通過郝老師的講解,我對此的記憶又進一步加深。

最後乙個,「而惡寒」:郝老師講到,其中的「而」字不是表並列的。而是表進層的,翻譯為「而且一定」。

原文翻譯為: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且一定會見到惡寒。而我以前的理解是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然後就會見到惡寒。

太陽表證是風寒邪氣傷人體表陽氣的證候,陽氣不足,溫煦肌膚的功能司失,故惡寒。通過郝老師的講解,我不僅又一次學習了惡寒的發病機制,而且改正了我以前的認知錯誤,可見我此次所得之多。

綜上可謂:「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不論傷寒中風,凡屬太陽病皆有此症,此病為定型。故名之曰本條是「太陽病總綱」。

弄懂了這個,對我以後學習傷寒論影響很大。我將繼續**郝老師的講解**,多多學習,自我完善。

傷寒論考試總結

傷寒論一 太陽病 1 太陽病本證 中風表虛證 桂枝湯 傷寒表實證 麻黃湯,大青龍湯,小青龍湯,2 太陽病變證 太陽蓄水證 五苓散 太陽蓄血證 桃核承氣湯,熱證 麻杏石膏湯,葛根黃芩黃連湯 脾虛證 小建中湯 陰陽兩虛證 炙甘草湯 熱實結胸證 小陷胸湯 痞證 半夏瀉心湯,旋覆代赭湯 二 陽明病 1 陽明...

傷寒論發熱總結

對於陽明發熱,本人認為雖原文所述之多,但也可總結為三個方面,即 枝子豉湯證,白虎湯證和大承氣湯證。枝子豉湯是 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 若發汗則燥 心煩 反譫語,加溫針必怵惕,煩燥不得眠,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惱,舌上胎者的陽明熱擾胸膈證,所以將以...

《傷寒論》方七

傷寒論 113方 附 漢代與現代處方劑量換算表 傷寒論 113方 1桂枝湯方 12條 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 右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公升,微火煮取三公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公升。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公升餘,以助藥力,溫服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 不可令如水流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