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課堂教學妙招

2021-03-04 02:10:49 字數 1016 閱讀 4140

老師給學生講題,如果只把題目的解法過程一步一步講清楚,哪怕再細緻明白,而講不出這些解法步驟是怎麼想出來的,對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效果是不大的。

要讓學生學會找知識的新舊聯絡。許多知識都是互相聯絡的,找到新舊知識的聯絡,那麼數學就變得簡單多了。

課堂上老師常會重複以前的知識,這時候你應努力找到新舊知識的聯絡,這樣學習數學就變得簡單而有趣了。就像華羅庚說的,讀書應有個過程——先把書讀「厚」,再把書讀「薄」,也就是說要善於總結規律。新知識和舊知識的比較與聯絡。

數學教師的任務就是造就學生發達的腦子。要以老師先出題,寫出公式,然後讓學生討論,上黑板演示,老師在一旁點撥,讓學生學會尋找規律。

我們訓練學生,一要「敢」提問題;二要「會」提問題;三是在發現問題後,找出此知識與彼知識間的相互聯絡。

我曾讀過孫維剛老師的結構教學法方面的**,孫老師說「我給學生出一道題,自己要先做10道題,從中選出最精彩、最典型、最能啟發學生思維的。」

孫老師為學生開創了解題的「**跳」:一題多解(達到熟悉)、多解歸一(尋求共性)、多題歸一(尋求規律);使學生從代數到幾何,再沒有不會做的題目了。

心理學研究發現:學優生和學差生的知識組織是不一樣的。學差生頭腦中的知識是零散的和孤立的,呈現水平排列方式、列舉方式,而學優生頭腦中的知識是有組織和系統的,知識點按層次排列,並且知識點之間有內在聯絡,呈現出乙個層次網路結構。

有些家長會說自己孩子上課聽講很認真,也挺聰明,但就是考試不出成績,上課聽得很會,就是不會做題。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其實這就是知識零散造成的結果。

學生學習課內外知識、獲取資訊,將這些知識、資訊進行有目的的加工整理,即把個別的、零散的、無規律的知識、資訊,進行分析、歸納、篩選,按其內在聯絡,分門別類,納入相應的「知識庫」中,使之結構化、系統化,形成網路。這樣,運用時可以準確、迅捷地從「知識庫」中提取有效的知識資訊解決問題,進而掌握《課程標準》中應掌握的知識,形成《課程標準》中應形成的能力。不斷地對新知識資訊進行加工整理,並納入相應的「知識庫」,使之結構化、系統化,形成「知識網路」,簡而言之:

整理知識,這是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的關鍵環節。

玲瓏鎮馮家學校姜永青

數學課堂教學評價

1.1課堂教學評價的概念 課堂 可以稱作班級或教室,英文中統稱classroom,是伴隨著誇美紐斯的班級授課制產生的。廣義的課堂被引申為任何具有教育意義的場所或活動 狹義的課堂是指這一無意義的物理形式 中意的課堂是教師學生及環境形成的多種功能的綜合體是乙個充滿生計和活力的複雜系統。課堂教學是學校實現...

數學課堂教學反思

課堂教學反思 楊俊峰反思一 教學目的與教學目標既有區別又有聯絡,目的不同於目標。只有在對目的進行具體細化後,即提出達到目的的手段 時間以及檢驗目的是否達到的工具 步驟以後,目的才會變成目標,教學目標是預期的,是在具體情景下學生行為變化的結果,是用 學生學會了什麼 的說法來表示的,而 目的 一詞的涵義...

數學課堂教學反思

七年部本學期我們七年部為了貫徹新課改的要求,在教學中實行 雙案導學,合作 的教學模式。在近三個月的教學實踐中,結合課改和自己的教學實際,反思如下 從學生的變化看課改,悲喜參半。欣喜的是,在新課改的實施過程中,我們看到傳統的接受式教學模式已逐漸被生動活潑的數學活動所取代。課堂活起來了,學生動起來了 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