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網路流行語作為一種新生的語言現象,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它不僅傳播著社會中的新興文化,同時也體現出語言的創造性和靈活性。本文從認知語言學的角度,結合隱喻和轉喻的觀點對網路流行加以認知分析。
【關鍵詞】 隱喻轉喻網路流行語
1 引言
在網路技術迅猛發展的資訊時代,因特網逐漸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中,我國網民的數量也隨之逐年激增。網民們在網路上交流使用的語言形式被稱作網路語言,這是一種約定成俗的表達方式。然而由於網路語言極具個性化和新穎性,很多網路語言一旦出現便迅速流行開來,成為家喻戶曉的網路流行語。
比如“囧”、“雷”、“給力”、“坑爹”、“傷不起”、“範跑跑”、“神馬都是浮雲”、“羨慕嫉妒恨”等。網路流行語作為現代文明社會的產物,具有強烈的時代感,並傳播著社會新興文化,而這種新型的語言形式也獲得了語言學者們的關注,從社會語言學、語用學、詞彙學等不同角度對網路詞語加以研究。本文認為網路流行語的產生並不是憑空臆造的,而是有一定的認知理據,因此擬從認知語言學的角度對其認識產生機制進行探索,分析網路流行語的產生理據,以便更好地認識網路流行語的價值。
2.1 網路流行語中的隱喻機制。認知語言學的哲學基礎是體驗哲學,體驗哲學家們認為人們是在彼類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體驗、想象、理解、談論此類事物的心理、語言和文化行為的,即通過隱喻認識世界,並通過隱喻重塑人類經驗(李鬱、劉東傑,2012)。
隱喻作為一種思維機制和認知方式,可以使人們憑著熟悉的經驗來理解不熟悉或陌生的經驗。隱喻化的本質其實是一種對映過程,是一個概念域向另一個概念域的對映。lakoff & johnson 認為,隱喻是藉助一個概念(源域)的已有認識來理解另一個概念(目標域)。
源域和目標域之間存在相似性關係,這種相似性可以是現實相似性,但更多的是語言使用者的心理相似性。束定芳也曾指出,人們利用不同事物之間可以感受到的相似性為基礎,創造出隱喻,從而使人們獲得對其中某一事物新的觀察角度或認識(束定芳,2003)。很多網路語言就是這樣產生並被人們接受的。
隱喻主要分為三類:實體隱喻、結構隱喻和空間隱喻。網路流行語的產生主要涉及概念隱喻和實體隱喻的作用。
我對網路流行語的看法
我對網路流行語的看法作文 觀潮 黃兆孟流行,是一股又一股的浪潮,或驚濤拍岸,或呼嘯而過,或綿綿悠長。我站在岸上,觀潮。時間逆轉,讓我再現昨天的景象。當網路植根於大眾,流行詞一炮打紅。物價 於是 蒜你狠 豆你玩 等躍然於屏上。鴨梨傷大 亦跟隨其後。然後,這一系列的新詞便在全世界蔓延。給力 一個讓人耳目...
關於網路流行語的作文
近幾年來,網路流行語正以不可抵擋之勢席捲而來。從年流行的 神馬都是浮雲 蒜你狠 到年的 正能量 屌絲 這些網路流行語正衝擊著我們的漢字文化區域。面對這些,大多數人選擇了接受並苯還承擔著傳播的角色,但仍有少部分人堅持著規範漢字的原則。網路讓世界變成一個村,在文化傳播與資訊交流上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網...
網路聊天100句流行英語
1 how are you doing?你好嗎?2 i m doing great 我過得很好。3 what s up?出什麼事了 你在忙些什麼 怎麼了?4 nothing special 沒什麼特別的。5 hi long time no see 嗨,好久不見了。6 so far so good 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