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記三單

2023-02-08 18:57:03 字數 4423 閱讀 5929

【學習目標】

1、 了解文中「而」的作用,「然」的意義。

2、 學習本文由景生情,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3、體悟作者「與民同樂」的社會理想和政治理想。

【學習重難點 】

1、理解段落層次,把握文章中心。

2、體會歐陽修的山水遊記,將寫景、敘事、抒情熔為一爐的特點。

【知識鏈結】

1、再說「記」。

「記」是古文中一種以記敘和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的體裁,多用來描寫作者的旅行見聞。它的取材範圍極廣,可以描繪名山大川的秀麗瑰奇,可以記錄風土人情的詭異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記下一國的重大事件,並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類似的文章有:

《岳陽樓記》《小石潭記》《始得西山宴遊記》《滿井遊記》《桃花源記》等;類似的古文文體還有:「銘」(《陋室銘》) 和「說」(《馬說》《愛蓮說》)。

2、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吉州永豐(今江西吉安)人。他自稱廬陵人,是因為吉州原屬廬陵郡。

他在政治和文學方面都主張革新,既是范仲淹慶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導者,是北宋時期的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詩人,與唐代韓愈、柳宗元,宋代蘇洵、 蘇軾、 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創作實績亦燦爛可觀,詩、詞、散文均為一時之冠。

3、寫作背景。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滕子京是因為什麼事而「謫守巴陵郡」的呢?是因為他參與了范仲淹的政治改革。

這次改革,受貶謫的不止滕子京乙個人,范仲淹本人在慶曆五年也被貶至鄧州。范仲淹改革的另一位支持者,北宋的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也在同一年被貶謫到滁州,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滁州市。范仲淹在被貶謫鄧州的第二年,也就是慶曆六年,寫下了《岳陽樓記》,寄託了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政治理想;同一年,歐陽修也在滁州寫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記》。

歐陽修寫此文時不過 39 歲,文中所說「年又最高」「蒼顏白髮」,都是誇張的寫法。

【預學環節】

2、試讀,處理好停頓、語速、語調,體味文章既有詩的韻味,又帶有散文美感的特點。

3、此文「而」做連詞共23處,貫通全篇,形成一種獨特的語言風格。

溪深而魚肥表示並列關係,可不譯

日出而林霏開表示承接關係,可不譯

雜然而前陳者表示修飾關係,可不譯

少飲輒醉,而年又最高者表示遞進關係,而且

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也表轉折關係,卻

6、借助書下注釋和工具書,試譯課文。不會的做上記號,在小組內提出來討論,小組內解決不了的,提出來共同解決。

【討論環節】

1、在翻譯的基礎上,歸納各段段意。

第一段:寫醉翁亭之所在,四周環境和亭名由來。

第二段:寫山間朝暮、四時的不同景色,遊山之樂無窮。

第三段:寫百姓遊玩、眾賓宴飲、太守醉倒的場面。

第四段:寫宴散人歸,點明寫作主旨。

2、再讀課文,根據提示邊讀邊圈畫出寫「山水之樂」緣起的句子,體悟醉翁亭所處的環境之美。

(1)山水相映之美:(第一段)

山蔚然深秀

林林壑尤美環境秀美

泉水聲潺潺

峰迴路轉環境清幽

亭翼然臨泉外觀飄然

2)朝暮變幻之美:(第二段)

早:日出而林霏開晚:雲歸而岩穴暝

3)四季變幻之美:春夏秋冬相關語句。(第二段)

4)動靜對比之美:

蔚然深秀的狼牙山靜態

水聲潺潺的釀泉動態

樹林陰翳靜態

鳴聲上下動態

3、品讀文章,結合文後第二題,感受作者描寫景物的角度變換。

4、品讀第

三、四段,討論交流:

除了醉翁亭的「山水之樂」讓作者「得之心」感到「樂亦無窮」外,作者還感受到怎樣的「樂」?

(1)滁州人民遊山之樂(襯托太守能管理好滁州,政治清明)

(2)太守與賓客宴遊之樂(就地取材以供飲食、宴會中的熱鬧之情況)

(3)宴罷盡興而歸,各得其樂(禽鳥之樂:鳴聲上下; 人之樂:從太守遊而樂;太守之樂:樂其樂) 真諦在於:與民同樂

5、結合你對課文的理解,一起來總結:

(1)課文生動地描寫了醉翁亭周圍的秀麗景色和變化多端的自然風光,勾勒了一幅太守在山林中遊玩宴飲、與民同樂的圖畫,抒發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 排遣憂愁的複雜感情。全篇熔寫景、敘事、抒情於一爐,表面上句句記山水,實際上句句記亭,句句記太守。作者把自己的欣慰和悲苦之情,含蓄、巧妙地蘊藏在對自然風景的描繪和遊樂氣氛的渲染上。

(2)全文以「 樂 」字貫穿始終,各部分都緊扣主旨,層層深化,逐步推進。

(3)文章結尾,作者用「醉能同其樂」畫龍點睛,點明「醉」與「樂」的統一關係,從而完成了文章主旨的表達。文中說「醉翁之意不在酒」,那你認為「醉翁之意」在乎山水之間,更在乎一州之百姓。作者的樂,真諦在於與民同樂。

(4)本文寫法上的最大特點是由景生情,情景交融,寫景與抒情有機結合。

【展示環節】根據討論環節進行。

1、如果給每一段加上小標題,每個小標題中都有乙個「亭」(醉翁亭)字 :

點出亭──亭外景──亭中宴──離亭歸

如果小標題中含有「樂」字,該怎樣歸納呢?

山水之樂──賞景之樂──宴酣之樂(與民同樂)──醉歸之樂(或自知其樂)

【檢測】

一、基礎知識。

1、請同學們從你積累的古詩文中,寫出一句與「亭」有關的詩句。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錢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2、文學常識填空。

①《醉翁亭記》作者歐陽修,是北宋朝文學家、 史學家。他自號醉翁 ,又號六一居士 。這篇文章選自《 歐陽文忠公文集 》。

②《醉翁亭記》貫穿全文的主線是樂字,在寫作上的乙個顯著特點是寫景和抒情自然結合。

4、翻譯下列句子。

二、閱讀理解。

(1)文中描寫「山間四時」的句子。「野芳發而幽香……水落而石出者」

(2)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注:「中心」依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事物的主要部分」 ;「主旨」依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主要的意義、用意或目的」。從這意義上來講,文章的「中心」應是文章寫作內容的集中體現,「主旨」是文章的寫作目的或者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表達。

在舊有的語文教學中,一直有乙個提法——中心思想,它包括兩部分——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情感。我們可以這樣理解:現在所說的「中心」就是「中心思想」的前半部分,能夠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句子就是「中心句」;現在所說的「主旨」就是「中心思想」的後半部分,能夠揭示作者表達情感的句子就是文章的「主旨句」。

《醉翁亭記》:中心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寫醉翁亭秀麗風光和遊之樂;主旨句是「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表達歐陽修與民同樂的思想。

3、歸納第②自然段的段意。

寫山間朝暮、四時的不同景色,遊山之樂無窮。

4、第③自然段可分為四層,分別用三個字概括層意:滁人遊、太守宴 、眾賓歡 、太守醉;其中核心為太守醉。

5、選出對文章主旨歸納正確的一項( c

a.表達「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的情懷。

b.揭示「醉」與「樂」的統一關係。

c.表達作者與民同樂的思想感情。

d.寄託作者被貶後的抑鬱心情。

★ 6、「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句中表達的作者內心複雜的思想感情是仕途失意,寄情山水,與民同樂,排遣內心鬱悶;但壯志未酬,不禁發出遊人「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的慨嘆。

7、第④段文字緊扣乙個「樂」字寫,用禽鳥之樂襯托遊人之樂,又用遊人之樂襯托太守之樂,曲折地表達了作者的心情。

8、《醉翁亭記》和《岳陽樓記》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什麼相同和不同?

相同的是:他們都有積極向上的思想境界。《岳陽樓記》中的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生活理想。《醉翁亭記》中歐陽修抒發了與山水同樂、與民同樂的思想感情。

不同的是:《岳陽樓記》的作者「不以己悲」,以此規勸友人並勉勵自己,表現了崇高的精神境界。而《醉翁亭記》的作者含有寄情山水來排遣謫居苦悶的情懷。

《醉翁亭記》導讀單

【學習目標】

3、 了解文中「而」的作用,「然」的意義。

4、 學習本文由景生情,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3、體悟作者「與民同樂」的社會理想和政治理想。

【學習重難點 】

1、理解段落層次,把握文章中心。

2、體會歐陽修的山水遊記,將寫景、敘事、抒情熔為一爐的特點。

【知識鏈結】

1、 「記」。

「記」是古文中一種以記敘和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的體裁,多用來描寫作者的旅行見聞。它的取材範圍極廣,可以描繪名山大川的秀麗瑰奇,可以記錄風土人情的詭異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記下一國的重大事件,並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2、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吉州永豐(今江西吉安)人。他自稱廬陵人,是因為吉州原屬廬陵郡。

【預學環節】

1、借助書下注釋和工具書給下列加點字注音。必要時可以在書上注音。

環滁琅琊林壑( )輒醉

醉翁亭記考點

醉翁亭記 考點 1 一 2008大連市 一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8.解釋文中加點的詞。2分 1 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臨2 宴酣之樂,非絲非竹之 9 分別寫出 窮 字的意思。2分 1 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窮 2 為宮室...

《醉翁亭記》複習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山行六七裡,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

醉翁亭記講課

醉翁亭記 公開課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 熟讀課文,疏通文意,了解課文內容,掌握寫作思路。2 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政治理想。3 培養學生再造想象,創新思維的能力,激發學習積極性。過程與方法 1 採用旅遊賞景 依圖配文 看圖糾錯等形式創設情境,引導學生疏通文意,進而掌握作者的寫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