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線和線段說課稿

2023-02-07 09:24:03 字數 3524 閱讀 4154

小學數學優秀說課稿選登《直線和線段》

一、設計理念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這是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對數學教學活動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

基於以上理念,我們必須改革課堂教學中教師始終「講」、學生被動「聽」的局面,充分相信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此,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提出了「引導探索學習,促進主動發展

」的教學改革思路,並且構建了探索性學習的課堂教學的縱向結構,即「設疑激情———引導探索———應用提高———交流評價」的基本教學模式。

二、設計思路

(一)關於教材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四冊第93—99頁的直線和線段的認識。在本學段中,學生將了解一些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基本特徵,進一步學習圖形變換和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發展空間觀念。而直線和線段是幾何初步知識中的起始概念,也是進一步學習平面圖形的基礎。

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指出,在這一學段的教學中,應注重使學生探索現實世界中有關空間與圖形的問題;應注重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認識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係及變換;應注重通過觀察物體、認識方向、製作模型、設計圖案等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二)關於教學目標

根據本課的設計理念和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直線和線段,知道它們的特徵,初步學會畫直線和線段。

2、使學生學會量線段和畫指定長度的線段。

3、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

這一課的教學重點是認識直線和線段,會量線段和畫指定長度的線段。

教學難點是理解直線的特徵。

(三)關於教學流程

為體現本課的設計理念,我自主構建了探索性學習的課堂教學的基本教學模式,即「設疑激情———引導探索———應用提高———交流評價」。

1、設疑激情:生活化、活動化的問題情境容易引發學生的興趣和問題意識,使學生產生自主探索和解決問題的積極心態。在導課**示學生生活的校園環境的一角的簡筆畫,組織學生給簡筆畫中的線條歸類,引出課題「直線」。

2、引導探索:當學生產生探索慾望和興趣之後,教師所要考慮的應是如何提供適當的條件,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思考、交流去探索知識,從中體會數學思想和方法,並且強調學生建立空間感、符號感、數學感及鑑別結構和規律的能力。教師只是引導、參與學習,留給學生學習數學的生動場景。

在新課教學中,我組織學生通過觀察、思考、交流,理解直線和線段的特徵及兩者的異同,並通過自主操作、交流,掌握畫直線和線段、量線段的方法。

3、應用提高:學習數學知識不是目的,重要的是運用這些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踐問題,從中體會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獲得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知道遇到問題試著運用數學方法去探索問題和解決的途徑,以逐步形成獨立探索的習慣和大膽探索的精神。在這一環節中我讓學生找找生活中的線段,分辨出某一物體由哪些線段組成等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情境問題。

4、交流評價:學生通過自主探索性學習,獲得了新知識、新經驗,無論是認知,還是情感,都全方位地得到發展,再通過交流評價引導學生愉快地交流活動中的感受和經驗,交換意見與看法,一方面可將每乙個成功的經驗收穫轉化成為大家共同的財富,成為影響其他同學的關鍵因素,另一方面學生在評價過程中,要不時對照目標要求,形成自我反饋機制。在小組交流中認識自我,也學會評價他人的學習。

如教學最後,我設計了這樣乙個問題: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各小組交流一下你有什麼收穫、感想,你的表現如何,並且把你的收穫和感想告訴大家。

三、教學過程(相關圖形參見課件)

(一)設疑激情(利用生活情境,引出數學問題)

1、多**出示描繪校園一角的畫面,有假山、流水,還有太陽、小鳥、教學樓以及小樹、各種花。

2、引導學生欣賞圖畫,感受校園美景,激發熱愛學校的情感。然後去掉顏色,成為一幅線描畫。

3、引導學生通過仔細觀察,發現這幅畫是由什麼構成的?這些線有什麼區別?你能給它們分分類嗎?(小組討論完成)

4、匯報:以一株花為例,請學生給線分類。多**顯示花變大,各線條間稍分開。指名分類,隨著學生的指點,線跳入相應的框中,框下分別註有直的線、曲的線。

5、引出課題:像這樣筆直的線,是直線(板書),今天的課我們就來研究這種直的線。

(二)引導探索

1、 認識直線:

(1) 認識直線的特徵:

課件出示媽媽織毛衣的場景的**,突出散落在地上的繞來繞去的毛線。問:它是什麼形狀?

老師把它這樣(用手把線拉直)(變直了),這種線你能給它取個名稱嗎?(板書:直線)。

這是一條直線,它有什麼特徵?教師把毛線一點一點拉長問:」還可以拉長嗎」(可以)現在老師乙個人不能把它拉長,誰來幫老師拉一拉?

請兩位同學上來拉。教師問:」還可以拉長嗎?

如果它不斷地拉長,請你想象一下,它可以拉到哪兒?」從中引出直線的乙個特徵:無限延長 (板書:

無限延長),那它有盡頭嗎?引出直線的另乙個特徵:沒有端點(板書:

沒有端點)

(2)畫直線:既然直線那麼長,我們能把它全部畫下來嗎?學生回答:「不能。」所以我們畫的只是直線的一部分。請同學們試著畫一條直線。

(3)學生匯報交流畫直線的工具、方法。教師總結。

(4)判斷直線(課件出示):請你認真觀察哪條是直線?哪條不是直線?

(5)在生活中你見過直線嗎?

2、 認識線段:

(1) 認識線段的特徵:

剛才小朋友們說了許多物體的邊是直的,但它有端點,那它是什麼呢?課件出示楊浦大橋上一根根斜拉的鋼索的**(有的說是線段,那麼板書:線段。如果沒有人回答,那麼教師說)

請看大螢幕:這是一條直線,在直線上點兩個點,這兩個點之間的一段叫線段(板書:線段)。教師畫一條線段。

(2)引導學生觀察討論:線段和直線比較有什麼相同點?(直)它們又有什麼不同點?得出線段的特點:有限長、有兩個端點。

(3) 在生活中你見過哪些物體的邊是線段?

3、 量線段(過渡)從剛才的學習中,我們已經畫了線段,知道線段有長度,它可以用尺子等工具來測量。

(1) 請你量一量數學書有多少長?先別忙著量,你先估計一下這本書有多長,把它寫在旁邊。(教師請幾位小朋友說估計的長度)那麼它到底是幾厘公尺呢?我們就動手量一量吧。

(2) 請一位學生到上面邊量邊說一說你是怎麼量的?教師:老師這兒有一把斷尺(實物投影)要量數學書,誰來幫老師解決這個問題?

師總結:你覺得哪種量法比較快?如果在生活中真的遇見了實際問題:

如尺子斷了,我們也可以用其它刻度來量。

(3) 量桌子的長度。

4、 畫線段(過渡)剛才我們知道了什麼叫線段,那麼你能畫線段嗎?

(1) 畫一條長7厘公尺的線段。畫好後同桌之間相互量一量。

(2) 請學生說說你是怎麼畫的

(3) 畫一條長3厘公尺6公釐的線段。(實物投影校對)

(三)應用提高

1、找一找生活中的線段。

2、(課件出示)判斷哪條是直線?哪條不是直線?判斷哪條是線段?哪條不是線段?

3、書本練習:用直尺在兩點間畫一條線段。

4、數一數,下面每個圖形中各有幾條線段?(見課件)

線段直線和射線的反思

周口店中心小學任麗娟 數學課程標準 明確指出 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 自動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根據本課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思維特點,我選擇了以學生觀察操作為主,引導學生自己發現新知 講練結合等方法,有效地突破了教學重點 難點,使所學的新知識不斷內化到...

直線線段教學反思

在本節課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我以新課標精神為指導,注重體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因為不同的人在數 學上會得到不同的發展,這是新課標理念。縱觀全課,我認為特色有以下幾個方面 1.在學習活動中構建知識。在本節教學活動中,我讓學生先根據他們的特點進行分類,然後對比,進而掌握他們的特徵....

《認識線段》說課稿

一 教材及學情分析 認識線段 是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 厘公尺和公尺 的第三課時內容。此前,學生知道了有幾條邊就是幾邊形,已經學習了比較物體長短,在生活中也經常接觸到此類的內容,有較豐富的生活經驗,這些都為這節課的學習作了很好的鋪墊。教材注重學生的實際體驗,在體驗中感悟知識,通過具體活動獲得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