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學生德育的自我修養

2023-02-06 04:12:04 字數 2527 閱讀 5538

2、 歸還學生自由選擇的空間

從德育的字面意思來看,德育屬於一種帶有倫理色彩的契約條文,育本身就有化育、德育的意思在內,道德教育實際上指的是通過外在的教育輔助手段來達到對人的基本做人德行的養成過程。它強調的是乙個內化過程,但是現實的教育活動中很多一線老師主觀地認為學生是乙個接受道德教育的容器,任何道德性的東西都可以往裡裝,在操作中強制兒童去遵守各種規範,用符號化的條文來制約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個體。要求學生按規範要求做,結果只有對或錯,別無選擇。

然而我的學生是乙個圓,他的天賦是圓心,而後期的教育就是圓的半徑,圓心不動,半徑卻可能達到無窮。教育的強制壓抑產生的後果只能是使半徑縮減。因此,還給學生自由選擇的空間,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快、更好地自主發展。

二、 從管理性向主動性的轉化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通過發揮合理的教育機制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師生雙方的積極性,並根據學生的思想實際,發掘出學習需求,讓學生從「要我學」變為「我要學」,把德育過程轉變成學生主動的道德修養過程,使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主動實現道德情感體驗。在實踐中,人們不難發現,一些教師經常以權威者的身份、用訓誡的口吻,要求學生服從、退讓、遵守規則等等。這樣做,既不重視道德情感的體驗,也不關心道德意志的鍛鍊,更談不上自我判斷、自我選擇、自我教育等能力的培養了。

而學生在這類學習中,之所以能暫時性、表面上接受這些條例、規範與知識,完全不是出於道德情感的共鳴,也不是出於自覺的道德需要,只不過是迫於一時的外界壓力而已。因此,我們必須改革學校德育,使學生從他律走向自律。

1、 現學生的主體性

沒有管理的教育和沒有教育的管理都是片面的,兩個方面必須相輔相成。在管理過程中,教會學生以一定的社會準則、行為規範、規章制度來約束,規範自身行為從而達到自律。現代管理不應只停留在單純的約束和限制上,不應簡單地死盯緊管,更不應相等的「治」與「制」,而應該在管理過程中堅持導行與明理,使學生在接受管理的過程中悟理懂理。

學生懂得了事理,明白了要求,具有了一定的分辨是非的能力,就會主動調整自身的行為,收斂個人某些不符合社會準則的自然行為,矯正不良習慣,強化正確的行為動機,能動的自律。

2、 激發學生自我教育動機

自我教育能力是學生在自我教育活動過程中逐步形成、發展和表現出來的。因此,激發學生自我教育動機是非常重要的。中學生思想還不成熟、不定型,需要教師給予多方面的幫助和引導,要講究教育方法,不能用沒有感情、空洞、冷漠、刻板的語言進行說教,這樣既不能撥動學生的心弦,也不能引起學生理智上的共鳴,也就不能產生應有的教育作用。

因此,教師應尊重、信任學生,對他們的品德、智慧型、意志力加以肯定,不以知識權威的身份將預定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而是以情感激勵學生,促動學生,學生才能更好地進行自我教育。

三、 從內容性向生活性轉化

通過帶領學生參加道德實踐,縮短德育內容與學生道德需求之間的距離,從而引導學生領會德育內容的要求,掌握道德行為的準則,磨練自己的道德意志,做出正確的自律行動,在道德修養實踐中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能力,從而形成知行統

一、言行一致的良好人格。很多人認為,德育只要教會學生一些基礎理論知識就可以促使他們有機地把認知以後的理性知識順利地轉化為理智情感、美感等高階情感,於是就利用政治課、團隊活動課進行道德教育活動。這種教育的結果往往使學生碰到實際道德問題後找不到合適的方法去解決。

另外,知識性的德育內容脫離生活、社會現實,結果也導致學生所學內容沒有現實意義,在實際生活中缺少使用價值。針對上述情況,我們必須仔細考慮道德教育的內容。

1、 德育內容回歸生活

我們要提倡「己所不能,勿授予人」,必須調整現行的德育目標,降低德育的要求,使道德教育的目標貼近於學生的實際,回歸學生的生活世界,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努力踐行,合理內化,使道德認知、道德意識轉化為無意識的生活背景,自覺成為學生道德意志、道德行為的內在準則。道德生活是屬於生活世界的,道德的培養所遵循的應當是一種生活的邏輯,而不是一種純學科的邏輯,我們教育者應該努力使學生置身於他們生活中所能遇到的各種自然、社會、文化因素之中,引導他們在各種環境因素、社會關係、社會生活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和發展各種良好的品質。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離不開他們所生活的社會,而當今由於國家的改革開放,資訊、**帶來的社會的開放性,以及社會流動性的不斷增加,使得大多數學生的生活範疇不再是乙個封閉的空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所能獲得的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都涉及到更開放的空間。

因此,關注學生的現實生活,更有利於德育工作者有針對性的教育,更有利於學生的自我教育。

2、 德育方式注重體驗

葉聖陶認為:「德育必須通過生活實踐來實現。」課堂教育不等於德育,德育的本身是實踐的,缺少實踐環節的德育不是完整的德育。

德育不能侷限於書本知識的傳授。改變傳統的「我講你聽」的單向管束的德育方式,讓學生親身參與,主動實踐,師生雙向互動,使強制性的要求變為學生的自覺行動。如果沒有學生的主動參與,再好的教育都是紙上談兵。

在實踐中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是綜合實踐活動的特點。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特別是學生能夠面對生活世界的各種現實問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主動地去探索、發現、體驗、表演、交往、親身經歷,獲得解決現實問題的真實體驗,才能實現學生的自我教育。

總之,隨著中國與世界文化交融速度、頻率的加快,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呈現多元化趨勢,這就迫切需要我們在德育工作中提高學生的道德免疫力,促使學生「自我修養」,能自主地辨別、判斷各種文化的優劣,做出正確的行為選擇,為自己、為社會負責。

教師的自我修養

第一條 關愛學生,讓學生喜歡你 我們面對的是一些尚未成熟的懵懵懂懂的孩子,如果他不喜歡你,他就不相信你的一言一行,任何崇高的使命和巨集大的目標都可能成為空中樓閣。如果學生喜歡你,他就會相信你的每一句話,他就會和你合作,你就會感受 教學相長 的快樂。英國教育家斯賓塞有句話 教育者的全部奧秘就在於如何愛...

小販的自我修養

作者 朱輝 幸福 悅讀 2017年第01期 樓下美食街蔓延將近一公里,餐飲商戶數量壯觀,然而手藝好的卻不多。或許因為附近學校提供了充足客源,而且學生們沒有市民挑剔,於是攤販們失去了上進的動力。世界上土地過於肥沃的地區,耕種技術往往不精,與此乙個道理。好在基數大,總會有個別出色的,巷尾一家麵館就被我相...

談教師的禮儀修養

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傳統,尊敬師長是中華傳統禮儀的乙個重要組成部分,歷史上對教師的尊重,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教師知書達理,傳道授業,是社會各個階層學習的楷模和榜樣。歷史發展到今天,文明程度不斷提高和加強,禮儀修養在人際交往中的作用顯得越來越重要,禮儀教育已成為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