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下的英語教學心得體會王海燕

2023-02-01 19:03:04 字數 4971 閱讀 2250

摘要: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互動,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有更高的教學目標,靈活使用教材,創設情境,發揮教學最佳效果,採取獎勵激勵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關鍵詞:互動主人教學目標創設情境

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我想這就是評價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惟一標準。通過教學實驗,慢慢理出一點頭緒,下面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一.教學過程中的師生的互動教學不僅是教師教學生學的過程,還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助、共同發展的過程教與學是教學過程的重點問題:傳統的,教師負責教,學生負責學,我講你聽,我問你答,我寫你抄,我給你收。本是雙邊活動變成了單邊活動。

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助,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師生間形成乙個學習共同體,在這個共同體中,教師不再僅僅去教,而且也通過對話被教,學生在被教的同時,也同時在教;對教學而言,交往意味著人人參與,意味平等對話,意味著合作性意義建構,它不僅是乙個認識活動過程,更是一種人與人之間平等的精神交流;對學生而言,交往意味著主體性的凸顯,個性的表現、創造性的解放;對教師而言,交往意味著上課不僅是傳授知識,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進學習;教師在教學中主角轉向平等中的首席,困此教學是師生互助、互惠的關係。

二.學生應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1.把時間留給學生

在平時的教學中,許多老師課前查閱許多資料,課上滔滔不絕教得十分賣力,總以為所有的知識全部講了,才得到安慰,才「對得起學生」。但結果往往是:老師講得津津有味,學生卻聽得昏昏欲睡。

對此,我們有的老師「百

思不得其解」,最後只能感嘆:現在的學生不愛學習,真難教!其實問題不在學生,而在教師。

主要是因為教師沒有採取學生樂意接的教學方法,所以學生不「領情」。新課程標準衡量教師是否完成教學任務,不是以教師教了多少作為標準,而是以學生學了多少作為標準。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從學生的需要和實際出發,改變教學觀念,精講教學內容,對於學生自學後完全能理解的知識,堅決不講;只有對於學生難以理解的知識才講;對於需舉例分析的知識,讓學生常識完成。

把課堂上的時間節省下來,留給學生去思考、探索。這樣既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意識,又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英國著名教育家斯賓塞曾有過形象比喻:

「作為心智脂肪儲備起來的知識並無用處,只有變成了心智肌肉才有用」。如果我們教師總是把知識嚼碎了「喂」給學生,學生真的會「智無力」。過去,我們是學生的師長,而今,我們應是學生的「學長」。

2.把空間留給學生

傳統的教學過分強調預設和封閉,從而使課堂教學變得機械,沉悶和程式化,缺乏對智慧型的挑戰,窒息了學生的創新思維。乙個缺乏創新精神的人,是不會有所作為的;乙個缺乏創新精神的民族,終究要被淘汰。而民族的創新精神培養關鍵在課堂上由教師培養,所以教師要營造民主愉悅的教學氛圍,把思維的空間留給學生,把知識教「活」,使學生學「活」,「活」學。

3. 把自由留給學生

當代學生年齡雖小,但思想敏銳,對事物的看法往往有自己的一套,特別是受當前社會上的一些偏激思想的影響,個人主義,拜金注意思想不少見,他們對於老師的思想教育內容和書本上的一些精神,往往不以為然。面對這些問題,如果老師不注意正面引導,並即使糾正學生思想觀念中的誤區,恐怕不僅影響教育效果,更會影響新一代人的健康成長。

要解決學生的思想疙瘩,迴避不是辦法,在平時的教學中,進行思想教育時,學生若有不同見解,有的老師不是裝聾作啞,就是狠狠批評,帶來了許多負面效應。所以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主動出擊,迎戰困難。教師要把言論自由交給學生,讓學生自由發表不同見解,甚至是與教師和教材相悖

的思想和觀點,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發現問題,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策略。

三.面對新課程,教師應確定更高層次的教學目標。

對於教學而言,不能光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包括知識與技能、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幾個方面。那種追求「能夠教好一節課」或「教出了幾個能考高分的學生」為目的的教學已經不符合課改精神了。教會學生知識,教給學生方法,教給學生獨立和生存的能力應成為所有教師的職業追求。

四.靈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許多教師不適應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與實際聯絡起來。實際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現有水平,在認真領會教材編寫意圖的同時,學會靈活、能動地運用教材,根據學生實際進行必要的增刪、調整,這樣才能從「有限」的教材中無限延伸。

五.創設情境,發揮最佳效果。

要從變革舊的教學方法、建立新的教學策略入手,努力為學生創設活動情境,誘發學生的好奇心,鼓勵學生大膽嘗試,豐富學生的想象力,以培養學生的創造個性。

創設質疑情境,變「機械接受」為「主動**」。「學起於思,思源於疑」。學生有了疑問才會去進一步思考問題,才會有所發展,有所創造,蘇霍姆林斯基說過:

「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把自己當作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而傳統教學中,學生少主動參與,多被動接受;少自我意識,多依附性。學生被束縛在教師、教材、課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創造性個性受到壓抑和扼制。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提出:

學生是教學的主人,教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鼓勵學生自主質疑,去發現問題,大膽發問。創設質疑情境,讓學生由過去的機械接受向主動探索發展,有利於發展學生的創造個性。

批判性質疑。愛因斯坦說過:「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

」進行批判性質疑就是不依賴已有的方法和答案,不輕易認同別人的觀點,而通過自己獨立思考、判斷,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其思維更具挑戰性。它敢於擺脫習慣、權威等定勢,打破傳統、經驗的束縛和影響,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學生的

理解與思維的發展。所以,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呈現異彩紛呈的語言現象,給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獨立思維的天地。通過具體例項讓學生獲得正確的評價、觀點、意見或證據等並做出自己的判斷或決定,這樣,勢必大大有助於學生獲取真知。

如:講到pracis doig s的用法時,馬上給出一道選擇題: o pracics 試題一給出,大部分學生會立刻作出反應,認為d是正確答案。

但如果打破思維定勢,教師進一步暗示學生此題答案可能不唯一,引導他們對那三個被排除的答案提出批判性質疑,許多學生很快會發現答案c也完全正確。此時如果再讓學生朗讀:「』s pracisig spakig spok glis.

」學生定將興趣濃烈,愉快地掌握pracis doig s和spok glis這兩個表示式,我們也培養了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品質,而這種批判性思維品質一旦形成,學生在實際運用英語時就會盡力避免固有的思維定勢,審慎思考,全面考慮。

**性質疑,遇事好問、勇於探索固然重要,但不能以此為目的,僅停留在獲取初步探索的結果上,要培養學生對已明白的事物繼續**的習慣,永不滿足,這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內在的創新慾望,培養學生**性思維品質。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針對學生已有的能力水平,利用青少年好奇的心理特點,充分運用教材裡現成的材料將學生的思維逐步引向深入,繼而提出**性問題,這是創造個性的具體表現,我們要倍加愛護的引導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若注意對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則學生對語言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便會得到加強。如:

讓學生回答「** you vr b o bijig?」時,引導學生不要侷限於「ys, i **.」 「o, i **』.

」,要廣開思路,要求每個學生在作肯定、否定回答時,附加不同的句子,這樣才會得到以下極富生活氣息的回答:

ys, i **. i』s vry xciig o b r.

ys, i **. i』ll vr org i. …………

o, i **』. o i is o go r.

o, i **』. bu i is som day i could go r. …………

突破難點時合作互動。陶行知說過:「人生兩個寶,雙手和大腦。「」手和腦在一塊幹,是創造教育的開始,手腦雙全,是創造教育的目的。」在教學中,

尤其在教學的重點難點處,若能組織學生集體合作,則有利於發揮每個人的長處。在合作中,學生之間相互啟發、相互討論、學習,思維由集中而發散,又由發散而集中,個人的思維在集體的智慧型中得到發展,這樣同學間相互彌補、借鑑、啟發、點撥,形成立體的互動的思維網路,往往會產生1+12的效果,而讓每個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動手動腦,更是發展其創造力的有效方法。 例如,在初中階段,學生進行看圖說話(alkig abou picurs)一般感到很有困難,如果在掌握了基本句子的基礎上,讓學生先幾個人一組進行準備,這時,學生會你一言、我一語,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在吸取了其他同學的思想後,每個學生定能很好地完成任務,用英語表達好自己的情感。

又如在教完具有表演性的課文後,讓學生進行總結性表演時,我們要充分利用好「合作互動」,把課文內容淋漓盡致地展示出來。

創設想象情境,變「單一思維」為「多向拓展」。一位留學生歸國後說:如果教師提出乙個問題,10個中國學生的答案往往差不多,而在外國學生中,10個人或許能講出20種不同的答案,雖然有些想法極其古怪離奇。

這個例子說明,我國的教育比較注重學生求同思維的培養,而忽視其求異品質的塑造。有研究認為:在人的生活中,有一種比知識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間,挖掘發展想象力的因素,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引導學生由單一思維向多向思維拓展。

再造想象拓寬思維。閱讀中,學生借助語言材料在頭腦中建立圖象,並對圖象進行選擇加工,不斷擴充套件思維的範圍,把記憶系統中的資訊進行重新組合、加工。因此,我們注重引導學生進入情境,根據教材的語言材料,設定疑點,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再造想象,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獨創性,鼓勵學生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進行思維。

這樣,既可激發學生的興趣,達到《大綱》中所要求的「從閱讀中獲得樂趣(radig or plasur ad amusm)」的目的,又可使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從而開發他們的思維深度和廣度。

在英語教學實踐中,試圖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

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英語、理解英語,同時把學習到的英語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使學生親近英語,感到學習英語的快樂,初步體現與現時生活的聯絡。

六、獎勵激勵,提高學習積極性。

在教學中,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採取積極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如:good!

odrul! vry good!等等!

調動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慾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 總而言之,彷如一把鑰匙開啟一把堅鎖。課改恰如一陣春風,正應了那句古詩「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

我們沐浴著課改的春風,定會邁向成功教育的彼岸。

新課改下的英語教學心得

三.直觀教學,快樂教學,提高學生的語言學習興趣和語言交際能力。根據心理學理論,興趣是學習的主要動力。學生的興趣總是和一些積極 肯定的情緒相聯絡,它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使其注意力較長時間集中在一定活動內容上,並能喚起他們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的慾望。有了興趣,學生就會主動地 自覺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在...

新課改下的英語教學反思

高鵬飛英語課堂教學是一種多層次 多功能 綜合運用各種感官的活動,是教與學雙向作用的複雜而又細緻的過程。新課改下的英語教學要求以學生的參與式活動為主,教師應轉變傳統角色,積極扮演學生活動的組織者 參與者 引導者 評價者,使學生在聽 說 讀 寫幾方面充分得到有效參與 合作 發展 提高。同時,新課改下的英...

英語新課改的心得體會

2012年下學期我很榮幸地來到擔任高一兩班的英語教學工作。在教學中我始終堅持新課改。以下是我自己的一點心得體會。在傳統教學中總是老師在講學生在聽,一節課45分鐘下來,老師是擦了一黑板又一黑板,學生也都成了 小秘書 在新課改中老師充分地把時間還給了學生,上課由學生佔主導地位。一開始我也是對新課改持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