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哲學

2023-02-01 15:12:04 字數 4961 閱讀 4994

本人所編,非原創。叔本華的哲學基礎建立在康德哲學之上,所以最好是先理解康德,後理解叔本華,本編即是立於叔本華對康德的批判為起點的。

1. 王建偉《叔本華的人生哲學》

2. 鄧安慶《叔本華》

3. 黃文前《意志及其解脫之路——叔本華哲學思想研究》

4. 陶黎明《乙個悲觀者的創造性背叛——叔本華的《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5. 金惠敏《意志與超越——叔本華美學思想研究》

6. 李超傑《現代西方哲學的精神》

7. 劉放桐《新編現代西方哲學》

8. 《西方哲學史.學術版.第七卷.上》

9. 《現代西方哲學評介》

10. 張汝倫《現代西方哲學十五講》

11. 張志偉《西方哲學史》

12. 黃振華《論康德哲學》

13. 楊祖陶《德國古典哲學邏輯程序》

14. 宋希仁主編《西方倫理學思想史》

參考書目:

叔本華《論充足根據律的四重根》

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編輯**、期刊:

1.李綱要《叔本華充足理由律及其理論價值》.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年1月第27卷第1期

2.何丹《物性就是因果性——論叔本華的因果學說及其合理核心》.廣西社會科學.2023年第9期(總第123期)

3.餘治平、林亞西《叔本華對康德哲學的批判》.江海學刊.2023年第3期

4.桑靖宇《叔本華對康德認識論的批判及其歷史影響》.華中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05-30

5.房鳴一《**叔本華的非理性主義認識論》.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第23卷第5期

6.金惠敏《內部感覺的效能邊界——論叔本華意志認識論的內在矛盾》.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年第1期

7.餘治平《叔本華「意志」的本體論闡釋》.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2卷2023年第1期(總第88期)

8.李綱要《叔本華直觀認識論探析》.山東師範大學碩士**.2006-04-28

9.鄧喜道《簡述叔本華意志論中的三個悖論》.湖北社會科學.2005-01-25

10.漆家順《叔本華對個人意志自由的否定》.玉溪師範學院學報第18卷(2023年第4期)

11.彭華剛《叔本華對康德道德學的批判與繼承》.重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07

12.柴惠庭《早期佛教與叔本華人生哲學異同論》.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2023年第3期

13.劉伯良《叔本華同情倫理思想研究》.廣西師範大學碩士**.2008-04-01

14.彭剛華《叔本華的「同情說」》.西南大學碩士**.2006-04-04

15.張國珍《叔本華倫理思想批判研究》.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23年第4期

16.俸軍《從絕對理性到經驗主義——叔本華對康德倫理學的批判》.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年8月

17.戴文麟《叔本華直觀認識論述評》.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2023年第3期

人生的鐘擺:叔本華哲學概論

目錄:一、直觀與抽象

二、「世界是我的表象」

三、充足根據律的四重根

四、對康德範疇學說的批判

五、哲學觀

六、意志

1.意志

2.矛盾

3.意志特點

4.意志的三個悖論

5.叔本華哲學與德國古典哲學的邏輯關係

七、意志自由

八、對康德道德哲學的批判及道德基礎

九、美學

一、直觀與抽象

1.康德理論中直觀與抽象的混淆

「他(康德)以為直觀是沒有悟性的,完全是感性的,所以完全是被動的;而只是由於思維之悟性的範疇,才得以把握乙個物件,這樣他就把思維帶入了直觀。」(悟性——知性)

康德認為感性直觀本身沒有獨立的作用,只有與思維一起才能形成經驗物件,於是為了範疇作用於直觀,康德才提出了晦澀難解的圖式(范型)論以作為中介。按照康德的理論,由經驗物件組成的外在世界就成了既是直觀又是思維,既非直觀又非思維的莫名其妙的東西。因為康德「又說思維的物件是乙個個別的,實在的客體,由此思維[又]損失了它那種普遍性和抽象性的基本特徵,所獲得的已不是一般概念而是以個別事物為客體。

由此他把直觀帶入了思維」。

為了克服康德的這種矛盾,叔本華認為僅僅是直觀就足以構成經驗物件了,當然,這種直觀不是康德說的那種消極的感性直觀。他認為僅僅靠感性形式(時空)並不足以形成直觀,必須要有悟性的參與才行。他認為悟性只有因果關係,這唯一的先天形式。

2.因果關係為知性的唯一先天形式

叔本華和康德一樣都認為時空是感官的形式。但時空二者畢竟有所不同,時間的本質是「繼起」,空間的本質是「並列」,叔本華說:「經驗表象的這兩種形式是完全不同的,因為對於其中之一是本質的東西對於另乙個卻沒有任何意義;在時間中並列沒有意義,在空間中繼起沒有意義。

」與康德不同的是,他認為因果關係是知性(悟性)的唯一先天形式,並認為直觀中便已有知性的活動在內了。是知性的因果律與時空共同形成「表象」。

因果律是知覺的必要條件,人們的感官——視、聽、嗅、味、觸覺的過程的結果只能給人們提供主觀的原料。這些原料還遠遠不是人們經驗到的,處於空間和時間中的外部世界。對於紛至沓來的外部刺激,人們如何將它們構建得如其所見的那樣排列在空間中?

主觀感覺如何變成客觀的知覺?

叔本華以醫生的視角,闡述了視覺的生理基礎,指出感官本身是貧乏的,它們只存在於神經和**之中,純粹感覺根本不可能有物的知覺。由於經驗知覺中存在理智特徵,即因果律的作用,主體通過歸因(執果索因)的活動,才表象了物。換言之,任何乙個表象的確立都離不開因果律的作用。

我們之所以能形成表象,首先依賴於感覺。但是如果只是以感覺為唯一指南,我們看到的將是完全顛倒的世界,因為物體發出或者反射的光線按直線傳播,來自物體上端和下端、左端和右端的光線經過眼睛的瞳孔時必然互相交叉;來自物體上端的光線碰撞在視網膜的下端,來自物體左端的光線碰撞在視網膜的右端;反之亦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這就是知性的作用。

叔本華說:「事實上知性通過感覺收到乙個有關碰撞視網膜的光線的發出方向的材料時,便沿著顛倒的方向從兩條路線追溯到了它的原因;這時候便產生了相反方向的交叉,並且原因作為乙個外部的物件在空間中把自己呈現出來,也就是說,在最初發射出自己光線的位置上,而不是這些光線所到達的視網膜的位置上把自己呈現出來。」這就是主體形成視覺表象的機理。

可見,知性的作用就是由果溯因,知性的因果律就是形成經驗的表象或「客觀的知覺」的主體性機制。

因果律(生成的充足理由律)的作用表現在:純粹感性形式空間和時間是以因果關係為前提統一在一起的。換言之,因果律使我們得以將內在的時間空間化,以及將空間時間化,從而使人確定變化與連續。

也就是說,我們只有憑藉因果律,才能將「物」既表象在時間中,同時也表象在時間中,才能將不同的時間點所獲得的表象構建在空間中,又將空間中的位置構建在時間中從而知覺到變化,並且還可以確定變化的東西與前一瞬間知覺的是同乙個。因果律的運用使人把在乙個個時間點中感覺到的大量表象以因果鏈的方式聯結起來。這個過程的結果就是客觀的知覺,即乙個外在世界以空間為其形式。

反過來,對「持續」的感知必須借助空間中並存的關係,如果將乙個人獨立關在一間黑屋子裡,他就不會知道時日了。

此外,只有因果律,人們才能確定位置和連續。人確定乙個位置,需要參照其他的位置;確定此刻,必須以過去為條件。總而言之,只要「物」處於時空之中,毫無疑問,也就處於因果性之中。

3.直觀與抽象的區別

㈠康德認為知性(「知性」一詞,與叔本華的理解不同)給自然制定先驗的規律,而自然又遵循知性的法則,所以最初使自然成為可能的是知性而不是直觀,反省思維是一切直觀的原始模型。而叔本華認為,客體首先就是直觀的物件而不是思維的物件,對於物件的任何認識本身在原始意義上都是直觀。直觀不是單純的感性或本能的感覺,直觀中已經包括知性的活動了。

自然界必定是乙個直觀的東西,而不可能是乙個(康德所說的)知性的抽象物,叔本華認為,知性注定是一種能力。所以,在叔本華看來,世界在直觀認識中展開於我們面前,抽象思維是後起的,是直觀的抽象化的表現。抽象思維必須從直觀的世界中才能獲得一切價值和意義,換言之,凡是出現在思維中的東西也一定可以在直觀中得到驗證,不是來自直觀的思維肯定是乙個空洞的思維。

總而言之,直觀成為能動的知性直觀,正是這種知性直觀構造出了經驗物件,並把因果必然性賦予了自然界(這一點,後詳)。另外,直觀獲得了本源性的地位,理性只是通過抽象概念對直觀的摹寫和仿製。

直觀認識和抽象認識的區別也就是知性和理性的區別。知性唯一的功能是認識因果關係,理性唯一的功能是構成概念或抽象表象。叔本華實際上對康德的理性不能認識本體的觀點很欣賞,認為這是對傳統的理性主義獨斷論的致命一擊,但他認為康德對理性的作用限制得還不夠。

後來的德國古典哲學家正是藉著理性是認識絕對的這一定義,發展出了把一切都籠罩在抽象概念的陰影之下的體系,重新復活了理性主義獨斷論。為了防止這種理性主義的僭越,叔本華把理性的領域嚴格限制在經驗直觀的範圍之內,禁止任何超驗的運用。他認為只要理性遵循充足理由律,自然會一步步地達到系統的知識,根本不需要康德所說的理念的范導作用。

㈡在叔本華看來,理性是構成概念的功能。概念具有以下幾個特性:

(1)概念具有間接性,是對事物的非直觀的認識。直觀的認識面對當下即是的、各具形態的、具體明確的和各個個別的客體,它不發表任何意見,只提供事情本身。而概念的認識則不同,它的作用只是把直觀認識的結果沉澱固定下來,是對直觀認識的抽象概括和反省思維。

(2)概念具有一般性,是對個別的非規定。概念的內容都是對直觀認識進行反省思維的結果,它所概括的物件很多,既可以對直觀認識加以概括,也可以對抽象認識加以再概括。人們往往習慣於把對直觀認識的概括叫做「殊相」,如「人」、「石頭」、「馬」等等;把對抽象認識的概括叫做「共相」,如「動物」、「關係」、「美德」等等。

其實,無論「殊相」或「共相」,總是對認識的物件的抽象,不能像直觀認識那樣直接面對個別事物的各個細節和各個區別。因為概念雖是在同直觀表象的關係中產生的,但又不是直觀表象自身,又有「掛一漏萬」的特徵。所以,無論概念概括的是單一的還是集合的,都只是一般性的概括。

例如說,「某人僅僅是從地理書本上知道了乙個特定的城市,他從這一城市得來的概念就是這裡講的那種概念。這裡被思維到的雖然只是這個城市,不過總還可能有些區域性不同的城市全都適用這一概念。所以,不是由於乙個概念是從一些客體抽象來的,它才有一般性;而是相反,是因為一般性,又叫作『個別的非規定』,是概念作為理性的抽象表象在本質上所有的[東西],不同的事物才能用同乙個概念來思維。

」這就是說,只要用概念對具體事物作出指稱,那麼就必然不能囊括這個具體事物的全部。

叔本華人生哲學經典語錄名言41條

叔本華人生哲學經典語錄名言41條.txt23讓我們揮起沉重的鐵鎚吧!每一下都砸在最稚嫩的部位,當青春逝去,那些部位將生出厚曬太陽的繭,最終成為堅實的石,支撐起我們不再年輕但一定美麗的生命。世上的每一朵玫瑰花都是有刺,如果因為怕扎手,就此舍之,那麼你永遠也不能得到玫瑰芬芳。人就像寒冬裡的刺蝟,互相靠得...

芻議叔本華悲觀主義人生哲學的理論根源

摘要 隨著資訊科技的迅速發展,網際網路越來越成為高校大學生獲取知識和資訊的重要渠道,對他們的思維方式 行為模式 心理發展 價值觀念和政治傾向等方面將產生深刻的影響,並對我國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和方法提出嚴峻的挑戰。通過 網際網路對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影響,為進一步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提供一...

叔本華經典語錄30句

衡量乙個人是否幸福,不應該看他擁有多少高興的事,而應該看他是否正為一些小事煩惱著。只有幸福的人,才會把無關痛癢的小事掛在心上。那些經歷著大災難的人是無暇顧及這些小事的。也因此在失去幸福以後,人們才會發現它們曾經存在。影響了尼采 薩特等諸多哲學家,開啟了非理性主義哲學。國學大師王國維的思想亦深受叔本華...